●傅兵,何茜
随着《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政策相继出台,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成为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关注热点。本文聚焦新时代校本教研,着眼于技术对校本教研的支持和优化策略探索,提出了三大支持技术:主题建设技术、课堂诊断技术、数据支撑技术。
当下新技术对于校本教研的作用和价值有四个方面:第一,提高校本教研效率,帮助教师快速获取教育资源,提高教研活动效率。第二,促进校本教研创新。先进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激发教研创新意识,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探索,实现教研数据化,拓宽教研视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参加在线教研,不断提高和创新校本教研方式。第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技术支持可以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和平台,帮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提高自身素质。第四,加强教研合作。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可以促进教师交流与合作,搭建教研合作平台,实现校内校际交流,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当下新技术参与校本教研缺乏有效融合。在许多校本教研中,传统技术支持还是主流,教师多习惯于传统的教研方式和教研工具,耗时多却效益不高。尽管传统校本教研实施路径模糊、评价滞后、效率低下,部分“学校”却继续沿用这样的校本教研,新技术未能有效融入校本教研。
技术当为人所用,应从教师实情出发,服务于校本教研活动。现在大量的“AI+”教研平台过于复杂,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能减轻教师负担,反而增加了教师工作,加重了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负担。
校本教研中的大量数据是进行教研分析与研讨的重要依据,但由于与技术关联不够紧密,更多的是手动统计数据,导致数据不精准,主要表现为:数据统计不全面,校本教研数据没能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数据收集方法不科学,存在主观性、随意性,导致数据质量不高;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可视化不清晰,数据展示方式不够直观、不易理解,导致教师难以根据数据进行教学改进。
尽管在现行校本教研中,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试图超越传统的校本教研模式,但在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仍存在明显问题。随着新技术普及推广,新技术支持的校本教研应采取积极的改进策略。
开展基于数字赋能的校本教研变革,既有传统校本教研技术的优化,也有新技术融入校本教研的尝试,可采用三大技术支持策略:主题建设技术、课堂诊断技术、数据支撑技术。
尽管目前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但必要的技术支持与优化是提高校本教研质量和效能的一大关键举措。运用主题建设技术、教研工具建设技术、数据支撑技术、课堂诊断技术,能进一步优化提升技术对校本教研的支持效度。
校本教研要根据教师的研究兴趣和专长,创建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共同体,有计划地开展主题化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研品质,促进教师发展。教研主题的确定往往受诸多因素影响,教研主题大多由上级教研部门根据课改要求和课程标准等确定,由学校具体实施。这样的主题确定方式,往往让参与教研的教师被动应付,导致教研效能与质量不高。我校积极采取校本化主题建设技术,提高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促进教师从“要我教研”到“我要教研”的转变。我们实施了“主题策划五步法”。
主题策划五步法首先解决主题的来源:值得提炼的学科经验、亟待突破的困难、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主题策划五步是:学期末,教师总结教学的“绝招”和“失误”和“困惑”;在假期提炼关键性问题,寻找突破渠道;开学伊始,教师呈现主题;根据主题选择原则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确定本学期的教研主题。
这是自下而上的教研主题策划方式,改变了传统完全由学校确定主题的方式,切实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发挥了教师的研究兴趣与专长,有利于教师在教研过程中反思得失、分析现状、改进不足,提高专业水平。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通过课堂实录切片诊断的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帮助教研组了解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来说,我们通过录制教学视频,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将教学过程分成若干个小片段,然后教研组对每个小片段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一直将切片诊断用于“汇润”课堂教研诊断。根据教学情况,主要分为以下诊断方式:单篇课文切片诊断技术和群组课文切片诊断技术。
在单篇课文教学诊断中,围绕7个维度进行技术诊断: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氛围、学生的表现、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学内容的设计。以一堂课为例,从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展开诊断。切片1:关注教师的教学目标、对应的学生目标达成度。关注教师任务发布,对应关注任务与学情的适切度。切片2: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讲解方式、提问方式、引导方式,同时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需要。切片3: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切片4:关注教学工具使用。切片5:关注学生课堂中的表现。
其次是群组课文的切片诊断。在不同课文中选择同一研究主题,进行对比研究。主要诊断流程包括:1.选择一组课堂实录,这些课堂应该有相似的教学目标和内容。2.教研组确定相同的诊断主题。选取教学过程中特定时段或特定教学环节或主题,如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小组合作等。集中观察、记录观察的点和存在的问题。3.针对每个切片,使用评估表、评分标准等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确定教学过程的优点和不足。4.教研组将每个切片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和总结,找出教学过程中的共同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通过课堂实录切片诊断,我们发现了很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有些老师在教学中讲解不够清晰,有的缺乏互动,有的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等。根据这些发现,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在未来教研方式优化过程中,我们将尝试利用信息化手段,使用电子化评估手段,对学生表现进行记录和分析,这样教研组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在传统校本教研中,对资源、信息的采集,多数教师是根据自身喜好确定、主观判断的,导致数据不够精准和客观。举例说,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中关于课程实施明确要求科学设置运动负荷,要求体育老师尽量减少讲解、示范、队形调动等时间,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改变“不出汗”的体育课现状,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每节课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个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50%,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60次/分。
但这样的数据采集,仅凭传统的监测方式难以实现对高效体育课堂的指导。基于此,学校利用“智慧体育教育”云平台,采用了一套穿戴设备以加强体育课堂数字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智慧体育教育”云平台,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学生正常上课和大课间运动时长、有效运动时间、有效运动量等数据的监测分析,以区分个体差异,增强运动安全保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平台通过采集不同年龄、性别学生每日运动量、静息心率等数据,以实现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大数据分析评价。在上课过程中,手环通过无线数据实时传输学生练习数据,通过电脑终端显示设备随时监控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并在教学环节中实时改变运动内容提高运动强度和密度,以达到提升体质的目的。此外,学期末通过平台记录学生一学期体育锻炼和上课锻炼的生成数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将“穿戴设备”引入课堂,老师全方位掌握、调取学生上课各环节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研究,再次调整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环节,实现精准教学。
在课后的校本研修环节,体育组教师还能通过整体情况对比,反思整堂课在前期模块设计和训练强度上的优劣。
在体育校本教研中,智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线上教学平台和运动负荷监控系统,老师们在课前“先知”和课中“感知”中掌握了学生身体、运动和学习情况等方面的大量数据信息,进一步 “探知”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的优化方法,并实现课后“探知”促进师生反思评价,使校本研修效果最优化。
我校现代技术支持的校本教研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增强了校本教研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技术支持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成为我校常态教研的有效途径。二是提高了校本教研质量。通过先进技术手段运用,我校校本教研变得更加科学有效,教研教学数据更加精准,教研成果更有参考性和针对性。三是顺应了高质量课堂建设需求。现代技术支持的教研方式,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课堂观察、课堂诊断、教学改进变得有理有据。
在新时代背景下,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探索跨越了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在未来,技术还可以将我们带向无限的可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介入,让校本教研理念与模式产生结构性变革,真正实现“AI+”教研新模式,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与课堂同步,智能实现经验初评、报告研读、数据再评、结论生成四环节,减轻工作量,多维度观察师生,实现精准教研教学。
技术是实证,是思想方法,是支撑工具,是网络环境。我们将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寻求校本教研变革的内生动力,探索技术与教研深度融合的新教育模式,创新以教师为中心的连接、开放、共享形式,让技术赋能教育教学,让各类技术相互融通,构建真正的教育生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