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德施教的问题审视与优化路径

2023-10-29 00:11徐丽燕王仕民
高教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德性道德教育美的

徐丽燕,王仕民

(1.金华高等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0;2.中山大学,广东 广州 510275 )

以德施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期望与要求,是新时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路径所在。当前,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与应用,追溯教育、技术与人的发展的思想文化渊源,要求思政课教师从坚持以德施教的视角审视现代科技对人的发展造成的双重影响以及面临的风险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德施教的三重意蕴

以德施教主要包含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因德施教、以教师为主体的用德施教和以学校等教育系统为主体的依德施教三个层面的内涵,同时也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德施教的三大逻辑论域。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因德施教

以学生为主体的因德施教,即学生认为施教的前提或根本依据在于教师的德性,德性良好的教师才可施教。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的职责是证明他们可教……教学是双方的事”[1],而学生对教师可不可教的考验,不仅有知识的内在要求更有道德的内在要求。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仁爱活动,其根源是德性,以德施教之所以可为,或更进一步地讲教师之所以可教,原因在于教师有德。因而,因德施教是实现以德施教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是否认可教师的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接受教师所教内容的意愿。

(二)以教师为主体的用德施教

以教师为主体的用德施教,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并善用自身德性来教化学生。用德施教包含了教师所教内容的德性要求,即教师所教内容的客观性、真理性以及正义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者、研究者、传播者,思政课教师要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教师所教内容最为根本的真理性、正义性要求。此外,教材是教师教授内容的主要来源,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3]。当前,受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思政课教材建设面临不少挑战,这就需要教师把好教材关。

(三)以学校为主体的依德施教

依德施教,即以学校为主体涵盖多方的,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更为宏大的包括学校、社会、国家等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都应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道德规范要求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而,要实现以学校等为主体教育系统的依德施教,就必须从顶层设计视角,明确社会主义教育性质,把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关口。依德施教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完善相关道德规范,切断各种伸向教育的黑手,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晋升与淘汰机制以及对教师德性进行科学考察的监督管理机制等。

总之,因德施教、用德施教和依德施教三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并有机统一于以德施教之中。从施教的指向性来看,三者指向的对象虽有所不同,但其施教的价值归宿都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德施教的问题审视

回归现实的人是以德施教的德性所在,也是其价值旨归。当今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现代科技对人的发展所造成的双重影响正变得日益明显,思政课作为引导人之价值实现的关键课程,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正向智慧教学开启新的可能,同时也面临着“德”之缺位、“人”之缺失、“美”之缺憾等的风险挑战。

(一)教学中“知”与“德”的二元对立导致“德”之缺位风险

教育本身至少存在两个维度,即求真与求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求真是为了更好地求善,求善是求真的目的和归宿。人们通常将求真理解为智育即知识教育,将求善理解为道德教育,事实上,智育与德育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以德施教本质上是求真与求善相统一的过程。在思政课教学中,知识讲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果将道德教育内容视为单纯的知识教育,就很容易陷入迷途,出现“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4]等问题。首先表现为唯科学主义的思想倾向。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追求科学化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并作为一种至高的价值理念而被推崇。“科学从来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精神文化”[5],唯科学主义只是看到了科学的工具性一面,忽视了在人文精神方面更为深层的价值。受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思政课教师仍存在过分注重道德知识传授,忽视学生道德情感培育、道德实践锻炼的问题。与此同时,少数思政课教师存在过度依赖自然科学中各种实证、量化的教学方法,甚至滥用这些方法进行教学,不断压迫并驱逐着思政课教学的意义空间。受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部分教师将思政课作为教人“何以为生”而不是“为何而生”的技能教育,其以结果和效益为导向的工具理性特征极易遮蔽思政课教学的本体价值。人为制造“知(技)”与“德”的二元对立,从而导致“德”之缺位的风险,最终真理也势必会被遮蔽和曲解。

(二)教学中“物”与“人”的异化矛盾导致“人”之缺失困境

思政课教学存在的“德”之缺位风险,究其根本,是“物”与“人”的异化矛盾体现在教学中对“人”及人性的忽视问题造成。人既生活在物质世界也生活在意义世界之中。当今社会,伴随科技不断进步的还有人们对物质世界欲求的不断扩大,物质享乐和追求充斥着整个人的世界,在一定情况下,意义世界正日益变得遥不可及甚至无足轻重。一种观点认为,人可把握的唯有实然的现实,至于应然的理想、价值、道德等尚未成为现实的一切都是虚空而不值得追求的东西,因而,一切合乎实然的、科学实证的便是合理的、可追求的。这种思维模式反映在教育中,便出现了教育对人的解构现象,即人已不是真正的“人”的存在,而只是一堆数据、一些数码,或是一种心理、一种工具。道德教育也就实际演变成了对人的数字化、器物化、碎片化的教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完整人”的教育。马克思强调,“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6],却也是社会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显然,马克思并不认同人是数据存在物、工具存在物和心理情感的存在物,相反,马克思只是将这些视为对人的物化、异化,并非真正的人的存在。具体而言,“人”的数字化,即思政课教学借助一定的技术不断将对象进行数字化处理(数字符号或信息),且只与集合了人的全部特征的数字打交道,而无需考虑对象本身。“人”的器物化,这与学校教育存在的工厂化生产现象不无关系,即当前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类似工厂生产,教师是流水线上日夜兼工的工人,学生则是车间里生产的零部件产品,因而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然变成为实现他人或社会价值的工具、手段而非目的。“人”的碎片化,则是随着互联网信息化以及社会阶层多元裂化的发生发展而产生,在多向发散、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巨网中,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呈现出分散而不确定的特征,出现了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所谓“我”的界定,却失去了作为普遍道德价值的整体“人”的应然状态,这种状态下,无论是道德知识、理念还是道德价值、意义都成了一种虚无的存在,其对真正的“完整人”的回归诉求成为一种虚幻。

(三)教学中“俗”与“美”的认知混乱导致“美”之缺憾问题

从“教本位”的逻辑出发,以德施教如果不注重施教的方式方法,忽视教的美感,无法给人以道德美的享受,则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求真、求善固然是一个人德性养成的应有之意,而求美进而以美求真、以美悟善、以美形美则是德性养成所能达及的最高境界。当前在以抖音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不乏一些错误的审美倾向,其以“俗”为美的价值观念不断侵蚀着学生正常的审美思想。如果人们长期浸泡于“俗即美”的认知混沌中,则很可能会丧失对德性之美、人性之美的心灵向往,最终导致陶冶人之美的灵魂成为奢望。体现在思政课教学方面,首先,表现为“美”的意识欠缺。德与美是相互融合的,思政课教师以德施教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学生德性,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思想、行为才是最符合人性和道义,是最应当去追求的。美之教育则是要使学生体会符合人性、道义的言行或事物同时也是美的,德也是一种美。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缺乏一定育美于德的意识,只看到道德教育的求真、求善,而未意识到道德主体之于美的关切,缺乏真知即美、善德即美的认识。其次,“美”的熏陶不足。道德本身具有美的意蕴和美的能力,但当道德之美撞上道德教育之唯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及其对“人”的数字化、碎片化切割时,美的力量则变得微乎其微,以致无法让人感受到道德超越物质功利和享乐的精神愉悦,更不用说在道德教育中以“美”来熏陶人之灵魂。最后,“美”的效果不佳。亚里士多德指出,“一个美的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7],思政课教学要达到以德育美、以美引德的效果,就必须对教学的时间、地点、形式、环境、对象等都有一定的安排,通过审美的活动来涵养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而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道德让位于科学,一切教育的时空、形式、活动都以科学的论证为基,“科学成为艺术的工具和审美对象”[8],也就导致了人性美的失落,影响以美育德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德施教的系统建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系统观念,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9],也为新时代有效推进思政课教师以德施教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因而,在科学研判和审视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坚持系统观念,从学生个体、社会、国家的现实需要出发,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德养德、以德润教。

(一)遵循“德、教、美”三位一体教学的应然逻辑

从学生个体的人之需要出发,从“教本位”上升到“德、教、美”三位一体,是实现思政课教学“人”之德性回归的重要路径。德教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的心灵,即苏格拉底的心灵转化、孔子的正身之说;心灵的提升是人德性回归的重要路径,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教本位”是当前思政课教师以德施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其遵循“教本位”逻辑,强调教学形式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而忽视道德内容的正当性和科学性,最为极端的表现就是形式至上。以德施教本身蕴含“德本位”与“教本位”的双重逻辑,是“德”之德性与“教”之德性的双向互动过程。思政课教师要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须特别注重以科学恰当的方式方法来开展真正的、符合人性的道德教育,而科学恰当的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同真正的、符合人性的道德教育一样会给人以舒适与美感,这有利于克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道德虚无化、教育形式化和美感不足等问题。当前,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教育领域都呈现出多元的时代特性,这在丰富学生道德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存在对道德理解的不确定性、对道德传统的质疑以及反对道德理性等问题,呈现出道德虚无主义倾向。以德施教首先强调德教为先的理念,“先”既是次序先后,也是逻辑先后,强调道德教育无论是在时间次序上还是逻辑路向上都处于最为重要的位置。同时,以德施教的内容和标准并不是不确定的,“德”既是人之德性,也是家国德性,思政课教师坚持以德施教既要教学生作为人应如何为人的德性要求,更要引导学生明白何谓“大德”以及作为国民应如何行“大德”之理。人之德性与家国大德根据不同主体,大致有三种标准或尺度,即我们之前论及的学生尺度、教师尺度和学校等整个教育系统尺度。无论人之德性,还是家国德性,德性应是归为本性的一种整体美,也就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强调的事物“都有其应有的样子而造成的整体美”[10]。人也有其应有的样子——人之德性,国家也有其应有的样子——家国德性,思政课教师坚持以德施教,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人之德性的回归即人之至美的回归、实现国之德性的回归即国之至美的回归,而实现美的途径便是以科学恰当的方式开展真正的、符合人性的应然之德的教育教学。

(二)融合三大文化资源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

从社会的文化发展之需要出发,以德施教从传统德教文化上升到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思政课教师坚持以德施教,既是对中国古代德教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遵循,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立德树人、使人达至真善美的统一,这与传统优秀德教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每一个民族、国家,都有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资源,而每一种文化都蕴含着一个民族、国家的价值根源。在今天,思政课教学既要不断汲取中国古代优秀的道德教育思想,又要不断提升道德教育内容、要求的层次,使之符合时代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因而,思政课教师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立、自强与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则是新时代新征程中上好思政课的根本要求。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思政课教师还要向学生阐明这样一个事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其价值指向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赖于在个人层面通过提高自身各方面素养来实现。事实上,以德施教之“德”内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课教师以德施教的客观要求和时代命题,以德施教的各个阶段、环节,都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浸润人、涵养人、化育人。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向心力的重要精神支柱,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还须注重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施教的要求,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推进“德”“法”并进与三位一体教学共同体建构

从国家总体的治理之需要出发,思政课教师坚持以德施教是将教学治理上升到国家治理,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双轨并进的重要环节。中国历来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政传统,而在教育中,也一直强调德教的政治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也是政治教育、国家教育。以德施教,既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对学校教学理念的革新和拓展,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以德施教理念、要求、路径,从教学治理层面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德施教也是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双轨并进的重要环节。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11]。而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安天下、润人心”的协同力,关键在于对“法”与“德”的宣传教育,使人们知法懂法信法守法用法、知德懂德信德守德行德。事实上,“法”是最基本的“德”,“德”是“法”的最高形式,法治与德治相互协调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思政课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用的发挥。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首先要向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法治中国建设等关乎国家前途命脉、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德,“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3]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关涉教师-学生、政府-学校、学校-社会等多主体的系统工程,构建以师生、政校、校社等结构主体为核心的包含大思政课程资源、数字虚拟空间、组织协同平台等三位一体的教学共同体势在必行。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师坚持以德施教也是坚持以德施德,其目的是防止教育的失德、失位、失效。以德施教之“德”与“教”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之德性的健康生长和良好发展,这也是思政课教学的德性所在,是其德性价值的回归。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德”既包含个体内在德性修养,更包含关涉社会稳定、国家发展之大德,以德施教要求思政课教师讲深讲透讲活这三方面的“德”。

猜你喜欢
德性道德教育美的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