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润生活 语溢童年

2023-10-28 05:48:29常瑞芳
求知导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语言活动幼儿教育绘本

摘 要:图画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辅助幼儿正确理解语言,加深幼儿对语言的记忆。绘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书,让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开展语言活动,可锻炼幼儿的语言思维、情感思维、艺术思维等。文章指出了幼儿教师运用绘本开展语言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指出幼儿教师应合理选择绘本材料、充分利用绘本创造语言学习环境、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以及通过读画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要充分发挥绘本的作用,通过绘本构筑美好的世界,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绘本;幼儿教育;语言活动

作者简介:常瑞芳(1989—),女,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八幼儿园。

绘本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推动幼儿识图认字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加深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是幼儿园语言活动中一项必备的资源。幼儿园语言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发展特性,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以提高幼儿语言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当前利用绘本开展幼儿语言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绘本内涵挖掘不充分

在幼儿语言活动中,绘本是使用比较广泛的辅助材料,它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图画,调动幼儿参与课堂活动的積极性,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认识。然而,部分教师未能实现对绘本内涵的充分挖掘,对绘本的理解和运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仅仅依照绘本内容进行机械教学,导致幼儿只能被动地听、看、说,这样的教学形式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作用较低。

(二)绘本内容选取不合理

绘本类型多样,内容也包罗万象。教师在挑选绘本时,要注重绘本的内容,尽量挑选与语言活动相契合的绘本。但是,在实际的语言活动中,部分教师挑选的是关于穿衣洗漱等其他题材的绘本。诸如《彩虹色的花》《我也要搭车》《寻找最特别的人》等绘本虽然内容贴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但与语言课的教学目标并不契合,无法有效发挥价值,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1]。

二、利用绘本进行幼儿语言活动的策略

(一)合理选择绘本材料

1.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进行选择

要想充分发挥绘本的作用,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活动内容合理选择绘本,以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来选择绘本。比如,针对幼儿园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选读《我爸爸》《我妈妈》《是谁嗯嗯在我头上》《100层的房子》等与家庭相关的绘本。这类题材的绘本故事情节简单,主人公身份是幼儿熟悉的爸爸和妈妈,容易让幼儿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会下意识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联想,并乐于将自己与爸爸妈妈的故事分享给他人。这样的绘本阅读活动既能提升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也能使幼儿读懂绘本中的故事,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浓浓的家庭温情和父母的爱,增进亲子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在选择绘本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成长图画书系列和小白系列,如《喝汤喽,擦一擦》《小鞋子,走一走》《脸,脸,各种各样的脸》《小白想妈妈》《小白生病了》等,让幼儿对绘本产生兴趣。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要考虑到绘本的文字量,以提升幼儿的识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控能力,可以选择《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逃家小兔》《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等绘本。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以将科普类和故事类的绘本推荐给他们,拓宽幼儿的阅读视野[2],如科普类绘本《妙想科学》《法布尔昆虫记》,社会性比较强的绘本《我要是一只狗就好了》《跳绳去》,以及关于爱护大自然和动物的绘本《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们》《森林大会》等,让幼儿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发展情感。

2.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绘本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也是幼儿的特点。教师在选择绘本时,要综合考虑幼儿的成长特性,基于幼儿的兴趣特点为他们选择绘本,这样他们才能集中注意力阅读,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从而进行表达和交流。例如,喜羊羊、孙悟空、哪吒等都是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基于此,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故事书、《西游记》和《哪吒闹海》等绘本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但是,不是所有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品读意愿都是一样的,所以,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或根据某一教育目标来选择阅读素材。比如,针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这一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选择《我不嘀咕,直接地说》《好饿的毛毛虫》《我不害羞,得体地说》等绘本。这些绘本中的角色能影响幼儿,为幼儿带来正能量,帮助幼儿慢慢消除胆怯心理,树立阅读、交流和表达的信心。

(二)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教师应注重环境的育人功能,积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给予幼儿充分展示和交流的空间。一方面,教师要做好阅读环境创造,可以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摆上精心挑选的绘本,方便幼儿随时翻阅,也可以在课前课后播放语言故事或国学经典,营造浓厚的语言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阅读方法指导,在利用绘本开展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和思考,让幼儿在自主阅读、自由交流和共同探究中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借助问答活动创造语言交流环境

幼儿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如果直接要求幼儿对所阅读的故事进行复述或分享,幼儿会因为故事内容过长或理解得不够全面而难以大胆地与他人交流。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完形填空的形式,将故事复述变为师幼问答,让幼儿在教师的留白中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既可以帮助幼儿积累词汇,也能为幼儿指明探析故事的方法,从而为幼儿创造感知和学习绘本故事的环境。比如,在大班绘本故事《三只小猪》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这样引导幼儿:“第一只小猪遇到了谁,盖了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呢?”幼儿通过阅读绘本,顺利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第一只小猪遇到卖稻草的货郎,盖了一座稻草屋,结果稻草屋被吹倒了,小猪也被吃掉了。”而后,教师适当提高难度,只给出提示语,要求幼儿自己组织语言说一说,于是问道:“第二只小猪呢?”幼儿经历了前面的问答,知道应该怎么回答问题,大多都能比较顺利地回答道:“第二只小猪遇到了卖金雀花枝的货郎,盖了一间窝棚,结果跟第一只小猪一样,窝棚被吹倒,小猪进了大灰狼的肚子里。”此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教师趁热打铁,提升问题的难度,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第三只小猪与大灰狼是怎样斗智斗勇的。教师先找了几名语言能力较强的幼儿尝试,再让其他幼儿自由补充故事细节,使幼儿在互帮互助的中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表达,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了幼儿自我成长。

班级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同,部分幼儿在讲故事时,使用的词汇单一,语言表达也不够连贯,不能将问题完整地回答出来。对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能用“谁在哪里干了什么,最后怎么样”的简单句式回答问题,还要引导幼儿使用 “搭建”“砌”“垒”等词,让幼儿用词更加准确,语言表达更加规范。

2.通过自主交流营造语言学习氛围

交流是幼儿之间进行思想碰撞,从而发挥绘本价值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每周开设一节绘本阅读交流课,在培养幼儿自主阅读意识的同时,为幼儿提供自主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流中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比如,在小班的“我妈妈”主题绘本交流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家和妈妈一起画妈妈、读《我妈妈》;在课堂上让幼儿在活动区贴妈妈、讲妈妈;在阅读完绘本后,让幼儿说妈妈、议妈妈,并引导幼儿使用《我妈妈》绘本中的“我妈妈是……,也是……”的句式进行表达。画、读、贴、講、说、议等绘本阅读活动的开展,使绘本阅读不仅仅是幼儿的个人行为,而且是幼儿与家长、教师、同伴共同完成的任务,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还能增进幼儿与父母、教师、同伴之间的感情。

(三)丰富幼儿的情感认知

情感教育是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挥绘本的育人作用,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的把控,更新绘本阅读教学观念,从幼儿的心理需要和阅读需求出发,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中多姿多彩的画面和生动丰富的语句,不断丰富幼儿的情感认知。比如,针对小班幼儿的绘本故事《大熊抱抱》主要讲述了大熊用拥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教师选取此绘本开展教学,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情感,能让幼儿感受到美好,从而有效引导幼儿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教师、朋友和家人的爱。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与同桌或前后排的小朋友用拥抱的方式体会对方的爱。在绘本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情景剧的表演:首先,让幼儿根据绘本内容,确定自己想饰演的角色;然后,教师讲故事,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做拥抱动作;最后,让全班幼儿跟着音乐《爱我你就来抱抱我》一起跳起来,在欢快的活动中结束本次情景剧表演。这样将阅读与情景剧表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幼儿亲身体会到与同伴拥抱时的感受,有助于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加深他们对爱的理解,激发他们今后进行更多绘本阅读的积极性[3]。

(四)读画结合进行语言活动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幼儿读明白故事的情节,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要引导幼儿掌握语言素材的积累方法,不断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库。

1.依托日记画,厘清故事情节

所谓日记画,就是在幼儿自主完成绘本阅读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幼儿虽然不会写作,但可以通过绘画将自己的心得感悟记录下来。此外,通过日记画,幼儿还可以很好地梳理故事情节,记录绘本中难忘的、精彩的故事片段[4]。比如绘本《三只小猪》先介绍了三只小猪各自选择的房子以及选择房子后的结果,再详细讲述了第三只小猪与大灰狼斗智斗勇的故事。幼儿循着故事的发展变化情况绘制日记画,可以将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局捋顺。因此,绘制日记画既是绘本阅读的延伸,也是幼儿进行语言素材积累的有效方式。为了让幼儿将日记画与语言讲述活动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将画和话联系起来,利用师生互动,让幼儿讲一讲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创作的思路,这样能使幼儿进一步理解绘本内容,从而达到语言运用和素材积累的目的。

2.多读词组或连词,积累语言素材

绘本的故事逻辑清晰,文字叙述简洁[5],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要带领幼儿朗读绘本中的好词好句,并让幼儿进行仿句说话,强化幼儿对好词好句的认识和运用。比如,适宜中班幼儿阅读的绘本《绿绵羊在哪里?》中有“胖胖的”和“瘦瘦的”这样的反义词,有“这是一只……绵羊”的短句,这些词和句子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应带领幼儿重点朗读和积累的。

三、总结

在运用绘本开展幼儿园的语言活动时,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幼儿的阅读情况,挑选适合本班幼儿的绘本。在利用绘本开展语言活动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而后引领幼儿在阅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表述,以充分发挥绘本的作用,推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齐.教学策略的新发展:以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策略发展为例[J].成功(教育),2013(16):227-229.

范荀.环境创设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分析[J].新课程,2020(39):176.

沈润青.核心经验视阈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新常态探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7):58-61.

郭媛.绘本在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活动中运用的行动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34.

牛艳莉.早期阅读与幼儿语言发展[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5):21.

猜你喜欢
语言活动幼儿教育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对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提问作用的认识
精心设计语言活动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1期)2016-11-19 17:47:51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20:16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9:33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3:44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