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荣彦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其所属群体和群体文化的自觉认可接受、拥护和支持,由此建立起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从而获得建构、保持和创新本民族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的形成是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相统一的过程,象征着一种共同体意识,因此具有凝心聚力,稳固政治的作用。就此而言,巩固和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加强社会成员文化认同的培育,尤其加强当代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培育十分必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文化建设做了新指示,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文化认同不仅影响社会成员对其所属文化身份、社会角色认知的判定,更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在全球化思潮背景下,巩固和加强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文化认同,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视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独特的符号标识,是一个民族区分其他民族最根本的标志,是一个民族价值理念、信仰追求、奋斗目标、历史记忆的集合体系,将以其独特的文化感召力,凝聚四方共识,激励着全体社会成员以昂扬的姿态拼搏奋进。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久经沧桑而不衰、地大物博而民心不涣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强烈认同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凝聚在一起,“打碎骨头连着筋”。在中华文化影响下,每个人骨子里都刻着“和”的基因,将56个民族、海峡两岸及海外侨胞都深深凝聚在一起。纵观中国近代历史,没有哪一次重大危机,不是中国人民团结拼搏而成功度过的。就此而言,“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3]。文化认同恰恰是文化繁荣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文化认同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增强彼此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促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强。当一个民族拥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时,意味着他们共享一种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这种共性使得他们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捍卫自己的文化特色。此外,文化认同还有助于形成一种心理归属感,使个体更容易产生对国家的忠诚感和责任感。因此,巩固文化认同是增进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复杂在世界上极为罕见,但我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而携手奋进。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民族文化于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民族和国家的形成过程来分析,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个体,通过长期生活实践,基于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目标、道德规范等文化因素,而逐步确立起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民族,集中反映的是一种共同体意识,核心是各族人民对其民族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建立起深刻的身份属性和价值立场的确认。“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4]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遭遇无数危难挫折,但每次都能从磨难困苦中走出来,是在文化认同的强大感召下,各族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为了同一个价值目标不断克服万难,迎来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为此,我国必须防微杜渐,加强文化认同感培育,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保障国家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文化认同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社会成员价值理念的整合。从国家和民族的生成路径来看,它是长期生活在一个团体中的成员,基于共同的物质基础、社会实践经历、生活和行为模式、风俗习惯等多重文化因素,才形成了现代的民族或者国家。民族、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和维系,依赖于共同的文化基础及其反映出来的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会通过情感、目标和行为规范,联系本民族的历史与发展实际,展现民族发展的脉络,强化成员的归属感和身份建构。人民在对本民族文化高度认同的基础上,将自觉遵守价值规范,由此会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种无需强制、蔚然有序的现象。文化认同的价值整合功能在当代中国具体表现为:人民的价值理念与我国文化强调方向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学法守法,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等。基于高度的文化认同,中国文化才能引领社会风气,规范人民行为方式;反之,如果没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整个社会缺乏先进的文化引领,自然无法整合社会成员的价值理念。
全球化思潮造成了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之间交相碰撞,在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冲突、交锋的时候,单一或同质化的文化主导地位就受到严重的挑战,社会大众之间容易产生文化焦虑和认同危机。当代大学生由于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尚未成熟,所以文化认同危机在其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包括正确文化心态的丧失、主流意识的情感缺乏和价值观念的错位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认真分析和总结大学生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融带来的外来文化冲击,淡化了许多青年人的本土文化意识,导致他们沉浸在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中,将其视为一种时尚,丧失了正确文化心态。具体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一是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很多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缺乏批判性的思考,认为西方文化就是先进文化、普世文化,是应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缺乏自信心和自豪感,甚至有轻视和否定的情绪。这既忽略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也忽略了西方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二是盲目追随流行文化。很多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缺乏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认为流行文化就是时尚文化,就是年轻人的文化,就是应该追逐和享受的内容,对我国的主流文化和优秀文化缺乏认同和尊重,甚至有抵触和排斥的情绪。这既忽略了流行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联系与融合,也忽略了流行文化中存在的低俗和庸俗现象。
三是盲目排斥中华传统文化。很多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理解和欣赏,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落后文化和束缚人思想、行为的工具,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缺乏热爱和继承,甚至有破坏和抛弃的情绪。这既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互补和发展,也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智慧和价值。
主流意识在众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显著的传播能力与融合能力,在众多文化中起到指导的作用,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然而,由于长期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主流意识并没有被大学生很好地吸收,全球化又使得这一困境的解决难度加大。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的情感缺乏,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爱国情感。很多大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对国家、民族的利益和荣誉缺乏关心和维护,对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缺乏了解与尊重,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缺乏信心与担当。这既忽略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和责任,也忽略了国家和民族对自己的培养和期待。二是缺乏社会情感。很多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和困难缺乏关注和参与,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喜好和需求,对社会的规则和秩序缺乏遵守和维护,对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缺乏追求和贡献。这既忽略了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身份和责任,也忽略了社会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三是缺乏人文情感。很多大学生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缺乏关心和支持,只关注自己的个人成就和荣誉,对人类的共同价值和理想缺乏认同和实践,对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责任缺乏尊重和协作。这既忽略了自己作为人类一员的身份和责任,也忽略了人类对自己的期望和信赖。
文化价值观,指的是个人、民族、国家关于生活方式、精神理想的取向,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善恶与是非的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价值有所差异,这就导致判断标准和价值理念有所不同。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很可能对本国的文化价值产生误解,产生功利性和低俗化的错位,背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一是功利主义盛行。许多大学生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收益,不考虑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不重视道德和良心,只追求物质和金钱,认为学习的目的是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缺乏理想和信念,没有追求真理和美好的勇气和热情。
二是享乐主义横行。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和娱乐,不愿意努力学习和奋斗,只想着如何消磨时间和寻求刺激,缺乏自律和自我约束,不顾后果地追求个人的快感和满足,而忘记了作为大学生应有的使命和责任。
三是拜金主义泛滥。许多大学生把金钱看作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认为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就能获得幸福和尊重,从而盲目追逐名牌和奢侈品,不惜借贷或牺牲自己的尊严和原则,忽视了金钱之外的精神和文化价值,丧失了对生活真正意义和内涵的理解。
从当前文化发展全局来看,总体趋势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的,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注重对现存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加强国家建设层面、社会发展层面、高校教育层面、文化自觉等建设,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在国家建设层面,首先,认识到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5]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文化发展和文化认同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是人民提高生活水平、追求精神文明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大幅跃升,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出现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世界上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各国各地区建孔庙、学汉语,大学生内心的骄傲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其文化认同程度也与日俱增。其次,要坚持用党的先进思想引领文化发展,保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空间,推动“中国”抵抗外来不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侵蚀,才能有效提升青年大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最后,以更大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具有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6]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构建社会发展层面的文化认同,应着重关注公民认同,并努力开拓文化认同的多种渠道。在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多元的价值观冲击着社会成员的公民认同,即社会成员对其身份的认知。尤其是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对我国文化认知不全或存在偏颇。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
第一,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明瑰宝,但长期以来由于继承与创新发展机制的匮乏,导致其吸引力久居劣势。新时代背景下,必须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同时,要抵制文化工业现象,保障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多种形式活泼、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项目大比拼、社团文化展演等,在提高广大学生参与度的同时提升其文化认同感。
第二,各职责机构把好关,监察文化产品、文化传播信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抵制不良思想或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精神的侵蚀。
第三,利用好先进的媒体传播技术,使用好网络这个便捷高效的渠道,使大学生通过网络感受到形式活泼、内容积极的文化氛围。同时要加强网络监管,依法治网,净化不良信息。还要加强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建立舆论沟通机制,让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安安心心上网,接触优秀的文化。
总而言之,要广泛拓展渠道,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不断加强社会发展层面的文化认同建设,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高校这一大学生生活成长的重要阵地。第一,充分发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对多种文明的鉴别力,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巩固和增强其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的了解。第二,以高校为基地,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挖掘提炼高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讲好校史,讲好高校故事、校友故事,增强学生情感认同、文化认同。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除家庭和社会以外的主要生活场所,对于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利用好高校这一平台,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的认同,进而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总而言之,应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有效联合机制,削弱负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增强提供有力的保障。
“文化自觉,主要指是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要担当。”[7]大学生在坚定文化自觉方面要积极承担主体责任。第一,要求大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充分汲取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审美情趣,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奋斗精神等优良品质,把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8-9]。第二,要求大学生时刻保持清醒而理性的认知。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之中,自觉辨识是非对错、真假美丑;牢固把握自身的文化根基,做到不盲目从众、不崇洋媚外,不丢掉自己的根本。第三,要求大学生自觉肩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我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得以永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我国优秀文化价值理念,如乐于助人、宽容善良、锐意进取、永不言败等美好品质,使文化认同感在文化践行中逐步加强。在日常交往中,还要注重身体力行地影响周围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往来更加密切,大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走出国门,或与外国人民进行交流[10-11]。在此过程中,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讲清“中国故事”、自觉传播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彰显中华民族的独特风采,从根本上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的历史绵延几千年,创造出了极具力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出集体智慧的结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作为时代前行最为重要的力量,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动力与希望。因此,大学生更应尽可能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树立正确的三观,砥砺前行、不断奋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在社会中弘扬与发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