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腺癌CT表现特征与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探讨

2023-10-27 19:38董文书程华钦金仙芽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28期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

董文书 程华钦 金仙芽

【摘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特征与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关系,为临床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婺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包括CT平扫、增强扫描及纹理分析,之后由2名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审阅,并经软件分析获得CT表现特征,包括标准差、平均数、不均匀度、熵、峰值、偏度等参数。比较2组CT表现特征变化,并分析结直肠腺癌CT表现特征与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关系。结果    2组平均数、峰值、偏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准差、不均匀度、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组织变化患者平均数、峰值、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Ⅰ期—Ⅱ期、限于肌层、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标准差、不均匀度、熵高于Ⅲ期—Ⅳ期、肌层以上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低分化患者标准差、不均匀度、熵>中分化患者>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腺癌CT表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变化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分析标准差、不均匀度、熵数值能为疾病早期诊断及病理特征区分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结直肠腺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学特征; 病理组织学

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28-0086-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8.029

結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及直肠癌,并可依据病理组织学分为腺癌、腺鳞癌及未分化癌,其中以腺癌最为常见,若不及时治疗,可威胁患者生命[1-2]。临床对于结直肠腺癌以早确诊、早治疗为原则,早期通过开展手术治疗,切除病灶组织,避免肿瘤细胞扩散或远处转移,以延长整体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结直肠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但该类症状不具备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也可出现该类症状,故2种疾病鉴别诊断较为困难,仍存在一定漏诊、误诊风险[3]。病理活检虽可准确鉴别疾病,但具有创伤性,患者接受度低,不适用于早期筛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为临床常用影像学检查技术,具有扫描快、图像清晰等特点,通过向人体发射精确准直的X射线束、超声波等,可获得病灶处清晰图像,且通过增强扫描及纹理分析能进一步获得病灶周围影像学特征,为疾病诊断提供充足数据[3-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结直肠腺癌CT表现特征与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关系,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婺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74±5.31)岁;体质量指数19~28 kg/m2,平均(24.18±2.15)kg/m2;TNM(tumor,node,metastasis)分期,Ⅰ期—Ⅱ期34例,Ⅲ期—Ⅳ期26例;分化程度,低分化16例,中分化21例,高分化23例;肿瘤直径2~7 cm,平均肿瘤直径(4.11±0.43)cm;浸润深度,肌层以上32例,限于肌层28例;淋巴转移情况,转移29例,未转移31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2例,初中23例,小学25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8.67±5.25)岁;体质量指数19~28 kg/m2,平均(24.14±2.09)kg/m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3例,初中21例,小学26例。2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肠镜、病理学检查等确诊为结直肠腺癌;精神状态正常;年龄≥18岁;伴有腹痛、便血等症状;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衰竭;存在其他恶性肿瘤;合并免疫、血液疾病。

1.3    方法    2组患者均行CT检查。(1)选用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机进行增强扫描,叮嘱患者检查前常规禁食12 h,检查前需饮水保持胃腔及膀胱充盈,之后取仰卧位,指导呼吸训练,开展平扫、动脉期、静脉期三期扫描,对比剂使用碘佛醇注射液,用高压注射器以2.5~3.0 mL/s速度经右侧肘前浅静脉注入;三期扫描分别延时28 s、65 s、115 s,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流100 mA、扫描层厚5 mm、管电压120 kV、螺距1.0、重建层厚1 mm、重建间隔1 mm、螺距1.375,之后获取图像上传至工作站。(2)纹理分析。每位患者平扫及增强轴位图像传至工作站后,由2名5年以上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审阅,并逐层手工勾画进行病灶分割。勾画原则:多层面感兴趣区勾画,获得病灶感兴趣区域;对于增强图像勾画,以勾勒感兴趣区为参考,再次勾画平扫图像,明确平扫图像病灶边缘;对于即将消失或赶出来的2个层面不进行勾画,减少部位容积效应干扰。之后整合2名医师勾画的病灶感兴趣区,若出现不一样意见则由第3名高年资医师参与判断,获得意见统一的勾画区域。最后经西门子公司开发的放射组学云平台软件分析获得CT纹理参数,包括标准差、平均数、不均匀度、熵、峰值、偏度等参数。

1.4    观察指标    (1)2组CT纹理参数比较。比较2组标准差、平均数、不均匀度、熵、峰值、偏度等CT参数变化。(2)结直肠腺癌CT纹理参数与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关系分析。比较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结直肠腺癌患者CT表现特征变化,包括标准差、平均数、不均匀度、熵、峰值、偏度等参数。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CT纹理参数比较    2组平均数、峰值、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准差、不均匀度、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结直肠腺癌CT纹理参数与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关系分析    不同病理组织变化患者平均数、峰值、偏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 Ⅰ期—Ⅱ期、限于肌层、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标准差、不均匀度、熵高于Ⅲ期—Ⅳ期、肌层以下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低分化患者标准差、不均匀度、熵>中分化患者>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结直肠腺癌病因复杂,临床认为发病可涉及饮食、遗传等多个方面,在遗传的影响基础上,一旦患者饮食结构出现异常,如大量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低纤维饮食等,可促使结直肠内胆汁酸及中性固醇含量增加,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且胆汁酸经肠道细菌作用后可释放多种致癌物质,一定程度上增加癌变风险[5-6]。若患者在该阶段下长时间缺乏运动,则无法将肠道内致癌物质迅速排出,会延长与致癌物质的接触时间,持续刺激肠黏膜组织,诱发黏膜炎症增生性病变,最终进展为结直肠腺癌。结直肠腺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即使出现便血、腹痛等癥状也易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混淆,导致发生误诊,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病理检查为诊断结直肠腺癌的金标准,但活检取材存在一定创伤性,且取材组织过小、位置偏差等也会对病理组织学分级诊断造成一定干扰,故临床仍需寻找一种无创、准确的检查方式,为早期鉴别诊断及病理评估提供重要参考。CT检查为当前常用影像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诊断中,通过平扫、增强扫描等手段能良好地显示病灶部位密度、信号、强化方式等形态学信息,为早期疾病鉴别诊断提供数据支撑[7],但仍有部分患者影像学特征不够明显,单纯CT扫描无法进行定性诊断。CT图像纹理分析则能够借助一定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病灶纹理特征参数,从而获得纹理的定量或定性描述,且在反映图像中同质现象的视觉特征时不依赖于颜色、亮度,故能够更好地鉴别良恶性疾病及病理分级[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标准差、不均匀度、熵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结直肠腺癌与溃疡性结肠炎存在明显CT纹理参数差异,且对比标准差、不均匀度、熵有助于结直肠腺癌早期诊断。器官生物学特性为良恶性疾病鉴别的重要特征,一旦发生恶性病变则均可出现不同层厚度异质性。而结直肠腺癌发病过程中,肿瘤细胞不断异常增殖,逐渐形成聚集区域,并促使周围血管异常增生,取代原有正常组织,使得肿瘤内部排列紊乱,故出现上述CT表现特征变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TNM分级Ⅰ期—Ⅱ期、限于肌层、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标准差、不均匀度、熵高于Ⅲ期—Ⅳ期、肌层以下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低分化患者标准差、不均匀度、熵>中分化患者>高分化患者(P<0.05),提示肿瘤病理组织学特征与CT表现特征存在明显相关性。临床可通过分析标准差、不均匀度、熵等参数辅助评估肿瘤病情发展。一旦恶性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则可通过淋巴循环向周围正常细胞侵袭,从而改变周围区域原有形态,促使组织内部排列异常,病灶纹理分析特征更为明显[10-11]。同时,随着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分化程度的不同,肿瘤内部可发生坏死、出血及黏液状变化,并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肠腔环状狭窄等表现,导致局部图像灰度差异,故CT纹理参数也可随之变化。

综上所述,CT表现特征不仅能用于鉴别结直肠腺癌,还可通过分析CT纹理参数,即标准差、不均匀度、熵等的变化评估肿瘤生物学特性,以便于临床早期掌握患者病情特点,更好开展针对性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泉,徐慧琴,汪会,等.(18)F-脱氧葡萄糖PET/CT代谢参数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及血清CEA、CA199、VEGF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0,55(2):277-281.

[2] RIPP J,DIAB O,WOODROOF J,et al.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presenting with isolated metastasis to the cortical bone and bone marrow: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lin Colorectal Cancer,2021,20(2):e150-e154.

[3] 马永青,王志璐,王帝,等.CT纹理分析对结直肠癌与炎症性结直肠壁增厚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29(12):1222-1226.

[4] 冯立新,翟传夫,谭玉清.64排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VEG F-C、CEA、SAA水平对直肠癌术前TNM诊断准确度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9):135-137.

[5] 肖华平,邱敏华,李欠云,等.磁共振成像及CT在梗阻性结直肠癌TNM分期中的诊断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9):1432-1434.

[6] TUREYEN A,GUNAY S,ERDEN Y,et al.Effect of boric acid in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and role on chemothera-peutic effect of 5-fluorouracil[J].Int J Pharmacol,2021,17(1):57-64.

[7] 虞云杰,陈孝娟,李鹏,等.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血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2):117-120.

[8] 杨柏帅,袁敏,陈天佑,等.CT纹理分析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挽救性肝动脉灌注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9,24(5):434-439.

[9]    陈维翠,李玲,冯洁萍,等.扩散峰度成像与直肠腺癌分期及组织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0,39(11):2238-2243.

[10] 罗超元,岑东芝.多层螺旋CT图像纹理分析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9,22(5):488-490.

[11] 裴笑月,胡波,吕玲,等.不同组织学类型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8):1941-1948.

(收稿日期:2023-07-23)

猜你喜欢
计算机断层扫描
IQ-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门控静息心肌灌注图像不同重建参数对测定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低剂量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耳鼻喉科患者鼻咽部检查中应用效果分析
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英文缩略语(三)
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英文缩略语(二)
CT小肠造影评估Crohn’s病活动度的临床价值
癫痫疾病诊断中颅脑CT扫描的应用研究
经颅多普勒超声及CT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术在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部小结节中的价值探讨
多排螺旋CT对克罗恩病及其并发症的影像诊断价值(附21例报道)
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现状与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