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10-27 02:22陈美静
今日财富 2023年29期
关键词:国库预算编制财务人员

陈美静

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和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明确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价值,并将其应用到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就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应用情况来看,还有诸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处理,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际价值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当前财政系统大力推行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响应政策要求,主动在单位内部做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应用、实施工作。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是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全面把握自身预算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推动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化、完善,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际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一)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能力

在预算管理改革工作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能够帮助单位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提升单位整体管理能力,使单位能够在落实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做好对各个业务环节信息的全面把控,确保单位各项业务均能得到有序推进,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运转状态的相对稳定。此外,预算管理一体化在单位内部的有效应用,还能贯通上下各级部门的财政预算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单位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和具体预算支出情况的掌控程度,实现闭环管理,确保在第一时间明确相关风险,避免单位的运转受到相关风险的影响。

(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构建能够对单位内部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各部门的具体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在内部形成互通互联和数据共享机制,确保在单位各项工作落实过程中,能够结合市场环境下各项工作实际支出的情况,合理安排资源投入,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支持下,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在预算管理工作中,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格按照市场价格明确各部门工作计划开支,避免在预算编制中出现虚列、乱编的情况,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源有效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同时,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也能重新梳理单位内部预算管理制度和工作处理流程,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规范性,从而保障预算执行力度。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问题分析

(一)预算编制科学性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着预算编制科学性不强的情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可能会单纯应用往期预算编制数据,简单进行数据调整后作为下一预算周期的预算编制,导致预算编制与单位各部门下一预算周期的具体工作计划支出存在明显的差异,进而限制了预算编制工作实际价值的发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落实过程中,也很难得到预算编制的有效指导,进而影响到工作的落实效果和工作处理过程的规范性。

(二)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执行力难以提升

在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中,一般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建设、应用进行监督管理,并且在预算监督机制中,更多的是在事后进行反思、监管。实际上,事后的反思、监管,预算编制的不足对相关工作的负面影响已经形成,就算能够进行补救,行政事业单位的损失也很难弥补。同时,仅通过事后监督,很难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能改善自身工作态度,提升预算编制水平,导致其无法在第一时间内明确风险、问题所在,不利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

(三)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水平有待提升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已经成为当前时代背景下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出于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考虑,并未做到对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的合理应用。究其原因,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集中支付电子化可能带来部分财务风险。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单位在制度建设方面并不完善,存在管理权限分配不合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问题,甚至出现了国库支付录入人、审核人、自助柜台付款、国库对账等重要工作内容均集中于同一工作人员,带来了严重的财政性资金转移风险。其次,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在处理对账工作时仍对财务人员有一定的依赖性,需要财务人员通过手工对账的方式完成对账工作。此外,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本身在运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操作人员等待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操作,容易影响工作效率。最后,电子凭证档案管理力度相对不足。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系统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电子凭证档案管理的角度来看,其尚未具備批量下载电子凭证的功能,操作人员想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凭证备份工作有较高的难度。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才选拔机制较为严格、规范,每一位进入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人员在专业素养上基本都能得到有效保障,但是由于预算管理工作的调整和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环境的变化,部分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落实过程中往往需要承担较大的工作压力,很难抽出时间进行能力提升,导致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逐渐无法满足预算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进而影响到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

(五)预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脱节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预算编制时容易出现单纯考虑资金需求和短期利益的情况,并未考虑单位后续发展计划和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导致最终形成的预算编制与单位的实际发展目标存在明显差异,出现预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脱节的情况。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环境极有可能出现变化,如果未能将这一要点进行重点考虑,很有可能导致预算编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失去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造成阻碍。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对策

(一)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科学落实预算编制

在落实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关注相关基础数据信息,提前与上级领导进行沟通,获取单位领导的支持,确保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其他部门能够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从而实现预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契合度的有效提升。具体而言,预算编制人员可以在其他部门的支持下,获取到各部门在下一预算周期的工作计划,结合部门工作计划对预算编制进行调整,并要考虑到各部门工作计划具体支出的合理性,做好支出情况与市场价格的比对工作,保证最终形成的预算编制能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各部门工作计划的落实起到指导作用,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避免资源的浪费。

(二)建立健全预算监督机制,提升预算执行力

基于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应用情况的考虑,单位需要建立健全预算监督机制,安排专人承担预算监督工作,并由单位领导层负责,以此保障预算监督的独立性、系统性。

此外,还需要明确当前事业单位在预算监督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改变事后监管模式,对预算管理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围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多个环节开展监督工作,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明确在工作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有效降低此类问题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的负面影响,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明确问题根源,并做好对相关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工作。

(三)提升国库集中支付的电子化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要实现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合理应用,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在单位内部的有效落实,需要针对当前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保证国库集中支付的安全。

首先,调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保证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在单位内部的贯彻落实。具体而言,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科学设置岗位职责权限,针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将国库支付的经办人、审核人、自助柜面付款、国库对账等岗位职责分割开来,严禁出现岗位职责集中于一人的情况。同时必须明确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自助柜面付款U盾的重要性,基于此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保障U盾的安全,避免U盾在使用、交接过程中出现问题。

其次,优化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库支付系统。单位需要明确自身账务处理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之间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尝试调整两个系统间的联系,借此摆脱在对账工作中对财务人员的依赖,利用信息化技术、系统保障对账准确率和付款的时效性。目前已经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比如早在2016年,江苏省便已着手建立財政一体化业务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系统联系的提升能够有效保证对账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进一步完善国库支付系统各项功能。当前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各类支付系统、管理系统都在不断进行优化完善,国库支付系统作为预算管理改革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参考目前认可度较高的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好对系统功能的完善、补充工作。比如在电子凭证档案管理方面,可以考虑增加批量下载功能,但是要对功能进行一定限制,操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管理权限,并经过系统验证后才能使用该项功能,从而保障电子凭证的安全性。

(四)加强人员培养力度,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工作的一项新举措,对负责该项工作的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大财务人员培养力度,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让财务人员能够更好地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做好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工作,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要提升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在预算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督促单位内部做好预算管理一体化相关内容、价值的宣传工作,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重视程度。其次,单位要做好组织安排,统一对财务人员进行能力培训,重点围绕单位自身发展环境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相关先进理论以及国家在该领域的明确要求来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单位预算管理整体水平。最后,财务人员要主动学习专业技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针对预算管理一体化与传统预算管理工作的差异,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五)正确把控预算目标,提升预算管理质量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质量,预算管理人员应做好对预算目标的正确把控,在单位内部构建完善的预算偏离调整机制,确保最终形成的预算编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合理应对现实情况变化,留有充足的调整空间,并借此实现对预算管理相关工作中各类风险的有效管控,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稳定性。

在预算偏离调整机制的构建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立足于自身的整体发展状况考虑预警调整标准,设置三级标准来对当前预算编制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在一级标准上,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对预算编制与实际活动间差异产生原因的全面分析,做好预算偏离处理准备工作。在二级标准上,基于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实施对应的处理策略,并保管好其中涉及的资料数据。在三级标准上,将具体问题和应对策略上报给上级领导部门、单位,由上级领导部门、单位同步跟进问题处理情况,并提供一定的辅助。约束行政事业单位在具体工作中的资源使用,加强对经费的核算和监督管理,明确问题的根源和对应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追责。在应对策略实施完成后,还需要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工作,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于当前时代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有一定的必要性。随着预算管理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在该项工作中需要考虑到更多的问题,完善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适应工作内容、要求的变化,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引导下,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和服务职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猜你喜欢
国库预算编制财务人员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