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俊
这郑屠整整的自切了半个时辰,用荷叶包了,道:“提辖,教人送去?”鲁达道:“送甚么!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
——《水滸传》
《水浒传》里头,鲁提辖救助了金翠莲父女二人。为了让这对可怜的父女安全地逃离渭州,鲁提辖亲自前往郑屠的肉铺拖延时间,向郑屠要了十斤精肉、十斤肥肉、十斤寸金软骨,而且提出要求:全部切成臊子。肉被切成了细碎的臊子,那该用什么稳妥地打包呢?荷叶!
除了小说里有这样的场景描写,在古诗词里也记录了许多古人用荷叶打包的场景。比如,唐代诗人李颀写过一首《渔父歌》,描写一位白发老人在江边钓鱼:“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你瞧,老人用江水煮饭,用青荷叶包裹钓来的鱼。
荷叶还能包一些特别的食材,比如冰。冬天,冰让人感到寒冷。但在夏天,人们一看见冰块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古代没有冰箱,但皇宫里有地窖,可以将冬天的冰储藏到夏季。宋代诗人孔武仲有一次尝到了从宫里送出来的冰块。那些冰块便是用荷叶裹着的。孔武仲还写了一首《食冰》来记录这件事。
宋代学者吴自牧编著过一本《梦粱录》,介绍了南宋都城临安的城市风貌以及风土人情,里面就提到过七月盛夏时节,瓜、桃、梨、枣纷纷上市,集市之中叫卖声不绝。富贵人家买瓜果便用金盒子包装,市井寻常人家则“以小新荷叶包裹,掺以麝香,用红小索系之”,这便是一种用新鲜荷叶保存食物的方法。
对于要出门的人来说,荷叶还能用来包裹米饭。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为官的时候,就写诗记录了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其中就有“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柳州峒氓》)的场景——人们用青箬竹叶裹盐巴,用绿荷叶包裹饭食。箬竹的叶子用来裹物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它显然没有荷叶那么宽大实用,所以远不及荷叶流行。
用荷叶包饭,那要用什么当下饭菜呢?南宋诗人张镃有自己喜欢的下饭菜——“绿荷裹饭荐匏瓜”[《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泛湖共成十绝(其八)》]。匏瓜,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葫芦。荷叶携带方便,而且极富乡土气息。对于向往田园生活的古人来说,荷叶更是这种生活的一种点缀。
看来,荷叶真不愧是自然界里的宝藏,不但为古人提供了打包便利,而且环保无污染。用荷叶打包,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