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悲秋文學蕴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想哲理,包括古代文人对生命意识和时空观念的辩证思考,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将蕴含在文本中的美感因素准确转换至目标语中。本文借鉴格式塔意象再造模式,以悲秋伤怀的蓝本《九辩》为原文本,霍克斯英译“Nine Changes”为译文本,深入探讨悲秋文学的翻译模式。
【关键词】格式塔意象再造;悲秋;文学翻译;《九辩》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8-010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8.032
“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以一声哀叹开启了悲秋文学,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士人以悲为主的风格基调。秋这一温带地域自然物候,包含两个层面的特质,既有“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荒凉凄冷,又有“泬漻兮天高而气清”的劲键高远。秋的特质刺激和感发人的内在心性,人又将自身的悲凉愁绪向秋景自觉融入,主客呼应,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学特色的悲秋主题。悲秋根植于民族审美意识的深层结构,是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学的审美趣味(孟修祥,1991)。在悲秋文学进入英语语境的过程中,译者能否充分传达作品中载有的文化特色及悲秋的美学特质、为目的语读者体认并欣赏成为衡量翻译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强调语言信息和美感体验的协调统一,以动态的形式探讨译者的审美思维运作和文学翻译在整体艺术层面上的转换,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以悲秋文学的滥觞《九辩》为例,以格式塔意象再造为理论依据,对霍克斯英译本在悲秋格式塔意象上的转换和传达进行分析。
一、格式塔意象与文学翻译
格式塔源于德文“Gestalt”,指形式(form)、形状(shape)或一种被视觉分离出来的整体,关注事物的特定形式和实体对知觉呈现的整体特征。德国学者韦特海默(M· Wertheimer)、柯勒(W·Kohler)和考夫卡(Kurt Koffka)将格式塔应用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在1912年提出并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学说认为,人总会自觉地追求事物的结构整体性,在主观意识上对某一不完整的格式塔进行综合加工;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部分却取决于整体。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新兴理论,格式塔心理学有力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其基本理论后来也逐渐被应用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和其他学科的研究当中。
在我国翻译领域,学者姜秋霞率先尝试将格式塔意象模式引入文学翻译研究,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格式塔意象再造模式。文学作品中的格式塔意象不同于传统的文学意象,不是指某种文学隐喻或象征,而是宏观动态的组合意象,普遍存在于文学文本中。姜秋霞(2000)认为有效的文学翻译是整体意象块的转换,包括语言结构与情景结构的有机结合。译者需要先从原文的格式塔意象中获取“轮廓”(contour)和“心境”(mood),构成了对文本的整体印象与感受之后再将其转换进入目的语语境中。基于此,文学翻译过程可以描述为:译者在接受原文时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格式塔质的整体意象图式,再用目的语对此意象进行重构。需要注意的是,译者在译语环境中重构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即先构建一个整体的译文格式塔意象,再选择具体的词句、衔接手段、叙事结构来组织语言单位。
二、宋玉悲秋意象英译
在宋玉笔下,秋景秋物、秋色秋声都是凄凉忧伤的,与诗人的惨淡人生紧密结合。悲秋意识来自对生命的忧恐,尚永亮(1988)认为中国文人借萧条肃杀的秋景表现出了三个层面的生命悲叹:首先是由光阴易逝带来的生命忧患意识;其次是对仕途失意、大志难展的苦闷不甘;最后是由怀古伤往和感怀时事引发的感叹。宋玉在《九辩》中将这三种生命悲叹融合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形成了景情交融的悲秋格式塔意象。译者要实现《九辩》翻译的意象对等,就要求其建构的心理格式塔与原文本格式塔保持和谐一致,并依此在目标语语境中重新建构对应的文本格式塔。本文将从格式塔意象再造角度探讨霍克斯“Nine Changes”对宋玉《九辩》中悲秋意象的解构、重构和建构。
(一)悲生命易逝
例1:
原诗: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恨其失时而无当。
这段诗中刻画了一幅萧瑟衰败的“凛秋”图,万物由盛夏转入衰秋,树叶枯萎变黄,枝干纷乱交杂。秋天来临,意味着一个生命周期即将结束。面对这一时序变化,宋玉触景悲怀,不禁联想到自我生命短暂,把对生命将近的惶恐融入万物凋残的秋景中,构建了一个悲生命易逝、恐老之将至的格式塔意象。这个悲秋格式塔是由众多局部意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其中包括名词意象“孟夏”“叶”“枝”,形容词意象“恢台”“菸邑无色”,动词意象“收”“欿傺沉藏”“烦挐交横”。这些意象刺激和感发诗人的悲凉愁绪,引发诗人怅恨错失的美好时光。
译文:
High summer’s fecund forces are gathered up,
Then trapped and buried away in winter’s prison.
Leaves are sickly and lacking colour;
Stems are criss-crossed in confusion,
The boughs are thin and withered-looking;
...
And grieve that I missed the time when I might have met my master.
诗歌翻译是从宏观意象控制到微观分析的过程,其基本单位是意象而不是词句(孟瑾&冯斗,2005)。译者在阅读和理解《九辩》时,对秋景形成相对完整的视觉意象,将其与宋玉悲伤的情感色彩连贯起来,整体形成悲秋意象的格式塔,再进一步分析局部成分。霍克斯在原文中看到了残败凋零的秋季物候特征,根据自身的认知经验将宋玉表达的主题意境之美呈现在读者眼前。在译文中,译者从整体上重现了一幅萧索残败的秋景图,在具体意象上实现了对等,如“high summer”“leaves”“stems”。译文中一系列形容词“sickly” “criss-crossed” “thin”,“withered-looking”恰当地表现了万物的凋零,动词短语“gathered up”“buried away”则将秋物立体生动化。因此,霍译在整体景物和意境上是与宋玉原文相吻合的。而在译文最后一句中,霍克斯在处理宋玉对时光易逝的忧愁时却出现了偏差,译文错误地转化成诗人因错失和君主相遇的好时机而感到悲痛。由此可知,霍克斯建构的格式塔与宋玉的悲秋图式存在差异。中国古代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中心,秋意味着生命由盛入衰,自然引发文人对衰老的莫名忧恐。而译者霍克斯由于长期处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很难理解秋的这一寓意,以致出现误译。
(二)悲惨淡人生
例2:
原诗:邅翼翼而无终兮,忳惛惛而愁约。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效……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
诗人回顾逝去的岁月,虽满腔热血想要为君王效力,却毫无施展才能的机会,如今老而无成。上面这段诗歌是一个爱国志士的疾呼,悲凉慷慨与忧愤难平相互交杂。由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把理想寄托在君王身上,可与贤君“潢洋而不遇”。想要摆脱仕途失意的苦恼,选择泯然于众,却又不甘心放弃理想,以致蹉跎无成。这是宋玉的悲剧性心理,是秋天唤起了他对人生的反省和自我命运的悲叹。诗中使用了四处否定词:“无终”“不成”“无效” “无极”,一个求索不得、历经种种人生苦涩的文士形象跃然纸上;三处叠词“翼翼”“惛惛”“洋洋”更是向读者传达了他对理想和现实之差的沉重忧叹。
译文:
Hoveringly I wait,but come to no conclusion;
I am plunged in blackest melancholy,constricted with sadness.
My passage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seems almost over;
Yet I have accomplished nothing;I am without achievements.
...
Far and wide I roam,never coming to a stopping-place;
Like a bird I swiftly soar,but never alight.
译者若要重现格式塔意象图式,要在语言认知及审美体验两个层面与原文达到统一。首先对霍克斯译文的语言形式进行考察。由于中英语言差异,翻译时追求直接的形式对等是不可能的,且单纯追求语言层面的对等并不适用于文学翻译,往往会损害整体艺术效果。因此,译者需要总体把握好译文的格式塔意象后,将原文的语言形式重新转换为等值的新语言符号体系。霍克斯把叠词看作是宋玉对诗歌韵律的处理手段,在翻译时选取了多音节词汇或短语来达到一致的效果,如“hoveringly”和“far and wide”。对于原诗中多处出现的否定表达,霍克斯在译文中实现了结构形式的对应,皆采用了英文中的否定词汇,如“no”,“nothing”“without”,成功重现了宋玉悲惨的人生遭遇。这种对应是意象格式塔再造过程中出现的偶合现象,是人类语言共性的体现(姜秋霞、权晓辉,2000)。
其次,分析霍译是否再现与原作者相通的审美感受,包括诗歌营造的气氛和融入其中的感情。译文中第一个词汇“hoveringly”即奠定了整个文本悲凉的意境,霍克斯有意地进行前景化是对悲秋格式塔准确转化的体现。悲伤是全诗的诗眼,以“constricted with sadness”来译“愁约”,体现了命运坎坷却又无可奈何的意味,詩人悲愁困苦的感情也得到了较好地传达。基于以上分析,霍译在重现惨淡人生的悲秋意象上是比较成功的。
(三)悲衰败时代
例3:
原诗:何时俗之工巧兮?……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駶跳而远去。凫雁皆唼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诗人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萧瑟秋风中,看到萎黄零落的衰败景象,联想起奸佞当道的社会现状,不禁怅惘悲伤。在这段诗歌中,宋玉揭露了当时的楚国统治者不分贤愚、权贵变节的政治局势。忠臣志士怀才不遇,没有遇到赏识自己才能的贤君,宁愿选择远离政权、放弃理想抱负。但由于宋玉地位卑微,在诗歌中对楚君的批判大多采取隐喻和象征来间接表达。他把君王比作“执辔者”,贤能之士比作“骐骥”和凤凰,“凫雁”比作小人。这些隐喻以及“凫雁”和凤凰的对比是构成文本格式塔在语言层面上的重要元素,而宋玉进一步将对社会时事的感怀悲叹融入其中,形成了完整的悲秋格式塔意象。
译文:
What wonderful craftsmen,this modern generation!
...
The fine steed sees that the man at the rein is a tyro,
So he kicks up his heels and takes himself far off.
Wild geese and ducks gobble millet and water-weed,
But the phoenix soars high up into the sky.
原文第一句诗人使用设问句表现对社会现状的怨愤和哀叹。霍克斯的翻译中用“wonderful”形容投机取巧的近臣,增添了讽刺之意,译文的格式塔意象与原文并不对应。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完形论认为,人会有自觉地在知觉过程中将对象所反映的整体进行加工,形成一个全新整体(Koffka,1935)。这种心理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就是译者在阅读原文时,会依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对文本的艺术空白进行想象和补充,形成一个有别于原文本的格式塔意象。然而,正是文本的不确定性和未尽之意构成了詩歌的无限韵味,给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译者在转换格式塔图式时需要谨慎处理诗化空白,非常有必要保留原诗的审美张力,将填补想象空白的工作留给译文读者(陈光霓&王琳,2010)。霍克斯对原文中的隐喻表达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将“骐骥”译作“fine steeds”“执辔者”译作“the man at the rein”,凤凰即“phoenix”“凫雁”译作“wild geese”,重现了艺术空白。除了局部选词之外,完整的悲秋格式塔意象还需要整体意境和情感的烘托。诗人眼看着社会衰败、国家走向深渊,自己却又无可奈何。这种沉痛心情在译文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霍克斯使用感叹句凸显,“this modern generation!”表现了诗人的忧愤难平,形成了一个新的有机悲秋格式塔意象。
从以上对霍克斯在悲秋格式塔意象的再造分析来看,译本在个体意象的移植和整体意境的营造上处理得恰当忠实,对原诗建构了较为完整准确的悲秋格式塔意象图式。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译者对秋景的主体化表现不同,在悲秋意象中对生命易逝的悲叹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美感因素,但译文总体上与原诗的意境实现了对等。
三、结语
Koffka(1935)认为格式塔可以包括回忆、情绪、思维等心理研究的情境及过程。因此,格式塔理论对分析译者在翻译悲秋文学时的意象再造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霍克斯译宋玉《九辩》为例,分析其在悲秋格式塔意象的再造和重组上的得失,并得出以下结论:译者与诗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在理解“秋天”这一意象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译者需要在翻译工作开始前,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准确把握诗人悲秋情绪。在悲秋文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准确把握原文本的悲秋格式塔意象,注意保留原文本中的艺术空白,还要保证译本的格式塔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Koffka.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35.
[2]陈光霓,王琳.论诗歌翻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以余光中汉译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03):13-16.
[3]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2000,(1):26-30.
[4]孟瑾,冯斗.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04):91-94.
[5]孟修祥.论宋玉《九辩》的悲秋模式[J].中州学刊, 1991,(01):101-104.
[6]尚永亮.悲秋意识初探[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31-38.
作者简介:
胡纯,女,江西吉安人,华南理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