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梅
(北大医疗集团潞安医院王庄分院超声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大中动脉内膜出现脂质沉积、内膜增厚,进而形成斑块造成的管腔狭窄,是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学基础[1-2]。相关研究指出,动脉硬化斑块易损性可引起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其中颈动脉是其最常见受累血管[3]。也有研究表明,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4]。同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相同的病理基础及相似的危险因素。由此可见,早期准确判断斑块易损性,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尤为重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颈动脉超声借助分辨率高、图像质量佳等优势,已成为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程度的有效检查方法[5-6]。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颈动脉超声评估斑块易损性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北大医疗集团潞安医院王庄分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 例,女32 例;年龄43 ~78 岁,平均年龄(58.21±6.08)岁;体质量指数18 ~29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85±1.24)kg/m2;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度狭窄30 例,中度狭窄38 例,重度狭窄14 例;病变支数:单支病变18 例,双支病变41 例,三支病变23 例。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准则。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7],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②首次发病、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②既往冠脉支架植入术、相关药物治疗史;③脏器功能严重损伤者;④ 合并恶性肿瘤者;⑤超声检查禁忌证或图像质量欠佳,影响判断者;⑥认知或意识障碍、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
1.2.1 超声检查 选择飞利浦EPIQ7 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4 ~11)MHz。患者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皮肤,利用超声探头从锁骨上端颈总动脉起始部开始依次对颈总动脉近端、中端、分叉处及双颈外动脉进行超声探查,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斑块大小、形态、回声类型等,易损斑块超声特征为斑块内部含低-无回声区。之后利用超微血流显像、超声造影技术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斑块内新生血管诊断标准如下,①超微血流成像(SMI)诊断:斑块内见短线或条状血流信号;②超声造影(CEUS)诊断:斑块内见超声造影剂气泡灌注。
1.2.2 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 参照《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8]标准进行评价,其中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70%;重度狭窄:70%~<100%。根据诊断结果将82 例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n=24)、中度狭窄组(n=43)和重度狭窄组(n=15)。
1.2.3 颈动脉斑块卒中风险等级 采用常规超声联合SMI、CEUS 技术进行评估,低度风险等级:斑块厚度<2 mm,均质低回声斑块(扁平斑)。中度风险等级:斑块厚度2 ~3 m,均质性低回声。高度风险等级:斑块厚度>3 mm,均质性低回声或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脂肪坏死核心形成低回声为主混合回声斑块;溃疡斑块;新生血管形成斑块。根据检查结果将82 例患者分为低度风险组(n=20)、中度风险组(n=36)和高度风险组(n=26)。
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冠状动脉各支狭窄程度、累及支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采用Gensini 评分[9]进行评估,即Gensini 评分=冠状动脉狭窄基本评分 ×该病变部位的系数。①冠状动脉狭窄基本评分:冠状动脉狭窄直径<25%为1 分,25%≤狭窄直径<50%为2 分,50%≤狭窄直径<75%为4 分,75%≤狭窄直径 <90% 为8 分,90% ≤狭窄直径<99% 为16 分,99% ~100%计32 分;②冠脉分支确定相关系数:左主干(LM)病变×5,左前降支(LAD)近段、中段、远段病变分别×2.5、1.5、1,左回旋支(LCX)近段、钝缘支、远段、后降支、后侧支病变分别×2.5、1、1、1、0.5,右冠状动脉(RCA)近段、中段、远段和后降支病变均×1。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的82 例冠心病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共检出易损斑块35 例,其中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患者易损斑块检出率分别为16.67%(5/30)、52.63%(20/38)、71.43%(10/14);单支病变、双支、三支病变检出率分别为22.22%(4/18)、39.02%(16/41)、65.22%(15/23)。
易损斑块组患者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比例分别为57.14%(20/35)、28.57%(10/35),高于稳定斑块组38.30%(18/47)和8.51%(4/47),Gensini 评分均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颈动脉斑块性质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颈动脉管腔重度狭窄组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比例为53.33%(8/15),高于中度狭窄组的11.63%(5/43)和轻度狭窄组的4.17%(1/24),Gensini 评分高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P<0.05),见表2。
表2 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颈动脉斑块卒中高度风险组患者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比例分别为61.54%(16/26)、26.92%(7/26),高于中度风险组的41.67%(15/36)、16.67%(6/36)和低度风险组的35.00%(7/20)、5.00%(1/20),Gensini 评分高于中度风险组和轻度风险组(P<0.05),见表3。
表3 颈动脉斑块卒中风险等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脂质代谢异常等多个方面,且炎症反应对内皮损伤的启动、新生血管形成及血管重构也可引起组织的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0-11]。多项研究发现,颈动脉易损斑块稳定性较差,极易出现斑块内栓子脱落、破裂等现象,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2-13]。由此可见,早期发现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超声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颈动脉超声已成为临床诊断和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手段,不仅能清晰显示颈动脉解剖结构,还能显示血管壁的结构,有助于判断斑块内脂质成分、新生血管的形成等,且具有廉价、快捷、无辐射的优点,故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应用领域逐渐拓宽[14]。颈动脉超声检出易损斑块的特征主要为偏心分布的低回声脂质斑块,伴有薄的纤维帽,且存在表浅型钙化或点状钙化等,这些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早期发现易损斑块并预测斑块破裂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斑块内脂质成分、血栓形成、纤维帽的破裂等特征又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易损斑块组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比例、Gensini 评分均高于稳定斑块组;且随着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增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 评分也呈增加趋势(P<0.05)。史素君等[15]对117 例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随着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颈动脉斑块卒中风险等级的增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也呈增加趋势。彭颖帼等[16]也在研究中表明,冠脉病变支数、严重程度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均支持本研究论点。说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管腔狭窄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具有良好相关性,通过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可为早期发现冠脉病变提供影像学支持。另外,本研究还显示,随着颈动脉斑块卒中风险等级的增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也呈增加趋势,且颈动脉斑块卒中高度风险组Gensini 评分高于中度风险组和轻度风险组(P<0.05)。说明全身动脉硬化发生发展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础,随着颈动脉斑块卒中风险等级的增加多存在易损斑块,导致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有助于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