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 龙 李 娟
(1.中关村巨加值科技评价研究院,北京 100097;2.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陕西 710076)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形成一个自循环,一方面持续不断进行科研投入,形成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通过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的投融资、交易、转移和产业化,再获得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共生共荣。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估值承担着定价参考的重要功能,既是支撑着这个循环运转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决定这个循环的运转效率能够达到多高的关键环节。
当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无形资产评估的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但这些方法都是将科技成果当成一种无形资产来进行评价,主要考虑的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属性,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科技成果除了产业属性外,更重要的是科研属性,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异过大。因此,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估值已经成为制约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的投融资、交易、转移和产业化的短板,也是导致这个循环不通畅的症结所在。本研究从科技成果的科研属性出发,充分考虑其形成规律,并且兼顾资产属性,形成一套基于技术成熟度(又称技术创新成熟度)[1]的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估值方法。
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估值的前提是形成一套理论,解释清楚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来源于何处,有哪几个主要影响因素,才能够保证估值结果科学、可信。
科技成果产生的根源是其能够解决相应的问题,满足相应的需求,应用到相应的产业,产生相应的价值。无论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开发研究来说,科技成果产生后的发展方向都将逐渐变成产业技术的一部分。
1.产业技术水平发展过程
如图1 所示,产业技术水平的发展一般会经过三个阶段:t 时间点之前,该项产业技术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以前期研发为主,形成科技成果的数量较少,技术水平较低,发展缓慢;t 到ti时间点之间,该项产业技术处于集中突破阶段,各方面条件日趋成熟,形成了大量科技成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发展速度很快;ti时间点之后,该项产业技术处于稳定饱和阶段,技术瓶颈出现,产业链条稳定,科技成果数量减少,发展减速,开始酝酿下一轮变革。
图1 产业技术水平发展过程
2.产业技术水平多样性
如图2 所示,产业技术水平更多的时候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一个区间,区间内会同时存在多个水平的技术,区间有下限(S2)也有上限(S1)。在ti时间点,科技成果的分布一般呈现纺锤形,低点紧挨着产业技术水平下限(S2),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在产业技术水平上限(S1)附近,高点在前沿产业技术(S3)之上。
图2 产业技术水平多样性
3.产业技术的价值空间
产业技术的价值取决于其市场的大小和竞争力的强弱,市场大小决定了其能产生经济价值的总空间,竞争力强弱决定其能在这个空间中占据的比例。
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来源之一是其可以应用的市场本身。
科技成果区别于产业技术的关键在于其具备研发属性,研发属性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方面是创新性与先进性,指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与现有产业技术相比的先进程度;一方面是成熟性,指科技成果通过研发实现的将预期变成实际的过程;另一方面是风险性,指科技成果在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来自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1.创新性与先进性
如图3 所示,t0时间点为科技成果研发的开始时间,P1为其预期实现的技术水平,Q1为t0时间点的产业技术水平。科技成果的预期技术水平一定高于现有产业技术,才会具备研发的必要性,而这种比较优势是通过创新性和先进性来构建的。其中,创新性一般指研究采用或产出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等,先进性一般指与现有产业技术相比的先进程度,二者共同构成了图3 中P1与Q1的差距,这种差距是一种势能,一种预期可以形成的势能。P1与Q1的差距主要有四种呈现方式:性能提升、功能实现、成本降低、质量优化。
图3 科技成果研发属性——比较优势
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来源之二是对产业技术的比较优势。
2.成熟性
如图4 所示,L 线代表了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其存在一个由虚到实的演变过程。在t0时间点时,科技成果尚不成熟;在t1时间点时,P2为科技成果研发结束与产业化开始的临界状态点,是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的分界点;在t2时间点时,P3为科技成果和产业技术的融合状态点,代表了科技成果刚刚完全成熟,刚刚成为产业技术的一部分,是科技成果和产业技术的分界点。
图4 科技成果研发属性——形成过程
从t0到t2,是科技成果逐渐形成的过程,是科技成果变成产业技术的过程,也是科技成果从不成熟变为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取得了大量的收益。
从t0到t1,科技成果处在研发阶段,与产业技术基本处于分离状态。这一阶段以投入为主,取得的是隐性收益[2],即各种投入沉淀在科技成果中的一种尚未转化但可以转化的势能,代表了科技成果对产业技术的比较优势,这种势能在P1的时候并不实际存在,而是随着科技成果的形成而存在的。Q1到Q2的变化是产业技术因为其他科技成果的融入而获得的水平提升,与被估值科技成果无关。
从t1到t2,科技成果处在应用和产业化阶段,与产业技术处于融合状态,科技成果融于产业技术的过程也是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过程。这一阶段投入和收益并存,前期形成的势能随着科技成果技术水平与产业技术水平的靠近而逐渐消失,转化成取得的显性收益[2],即市场活动中的合同额、收入、利润、税收等。Q2到P3的变化与科技成果相关。
在t2时间点之后,科技成果变成产业技术,且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落后并被淘汰。
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来源之三是其在研发过程中沉淀的投入和取得的收益。
3.风险性
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全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类风险(本研究暂不考虑政策风险、环境风险等)[3],一类是技术风险,指因为技术无法实现或研究方案变化导致实际技术水平与预期技术水平不一致的可能性,优于预期和劣于预期都有可能,劣于预期一般包括:性能不提升、功能不实现、成本不降低、质量不达标;另一类是市场风险,指因为无法被市场接受导致产业化进程不顺利的可能性,即卖不出去。
如图5 所示,技术风险一般出现在P1到P2的研发阶段,会产生三个结果:一是问题克服后影响较小或更好;二是研发停滞或终止;三是技术水平降低,L1变成L2,P2变成P4,同时隐性收益(势能)降低,但显性收益(动能)不一定降低。市场风险一般出现在P2到P3的应用和产业化阶段,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问题克服后影响较小或更好,二是卖不出去,显性收益(动能)降低,市场价值降低,科技成果过早被淘汰。
图5 科技成果研发属性——风险性
风险性并不是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来源,但是会影响其估值的准确性。
综上,科技成果即具备产业属性,也具备研发属性,其市场价值的来源主要有三点:一是其可以应用的市场本身;二是对产业技术的比较优势;三是其在研发过程中沉淀的投入和取得的收益。
科技成果的两个属性以及市场价值的三个来源均无法直接计算,因此本研究根据第一章的内容,构建形成市场价值估值总体模型,如公式1 所示。
式中:J——估值基准时间的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估值;Xt——估值基准时间的显性收益;w1——估值基准时间的显性收益权重,0 ≤w1≤1;Yt——估值基准时间的隐性收益;w2——估值基准时间的隐性收益权重,0 ≤w2≤1;N——科技成果市场影响因子。
隐性收益的变化状态如图6 所示,R1区域为科技成果研发过程中隐性收益(势能)的形成过程,P1到Q1的差距是预期的隐性收益(势能),也是科技成果与产业技术相比的比较优势,P2到Q2的差距是实际的隐性收益(势能)。R2区域为研发时间消耗所导致的隐性收益(势能)损失的过程,O1到Q1的差距是损失的最大值,即在研发的同时,其他科技成果在不断融入产业技术,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并未停止,这会使科技成果形成时的实际隐性收益(势能)低于研发开始时的预期,同等条件下研发周期越长,科技成果损失的隐性收益(势能)就越大,价值损失就会越多。R3区域为科技成果隐性收益(势能)转化成显性收益(动能)的过程,到P3,科技成果全部的隐性收益(势能)都转化成显性收益(动能),其不再具备与产业技术相比的比较优势,隐性收益(势能)归零,二者融合成一体。R1、R2、R3共同组成了科技成果隐性收益(势能)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
图6 科技成果价值的三个来源
如公式1 和图6 所示,当估值基准时间在t0到t1之间时,科技成果主要增加的是隐性收益(势能),即以研发为主,w2=1,w1=0;当估值基准时间在t1周围时,科技成果可能存在隐性收益(势能)和显性收益(动能)一起增加的状态,即一边进行研发,一边进行应用和产业化,w1+w2=1,w2>w1;当估值基准时间在t1到t2之间时,隐性收益(势能)逐渐转化成显性收益(动能),即以产业化为主,隐性收益(势能)逐渐减少,显性收益(动能)逐渐增加,w1+w2=1,w1>w2;当估值基准时间在t2时,w2=0,w1=1;当估值基准时间在t2之后时,科技成果变成产业技术。N 为反映科技成果可应用市场情况的市场影响因子,包含两个系数,N1为市场额度系数,反映应用和产业化市场的大小;N2为市场竞争系数,反映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
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估值模型如同水势,高处蓄水的过程就是研发,即科技成果从无到有;水势高的地方是科技成果,水势低的地方是产业技术,高低水势间的势能差距就是隐性收益,即科技成果对产业技术的比较优势;从高处向低处流水的过程就是科技成果的应用与产业化,高低水势间的势能差距逐步减少,减少的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动能就是流水,流水就是财,也就是显性收益,即科技成果逐步融入产业;高低水势间的势能差距抹平后,科技成果完全变成产业技术,势能消失,动能依旧存在,即产业技术依旧在逐步产生显性收益,但同时也在逐步落后并被淘汰。
本研究将这种方法称为:全价值法[3]。总体模型的实际计算需要使用三个支撑性工具,包括:技术成熟度、三维坐标系、S 型曲线。
技术成熟度又称技术创新成熟度,是将图6 中从P1到P3的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全过程变成13个标准级别的工具,1-9 级是从P1到P2的过程,1级开始刚好是P1,9 级结束刚好是P2,是研发和产业化的分界点;10-13 级是从P2到P3的过程,13 级结束刚好是P3,是科技成果和产业技术的分界点。技术成熟度能够实现对任何状态科技成果的计量。定义如表1 所示。
表1 技术成熟度(又称技术创新成熟度)定义[4]
图6 中从P1到P3的每一个点都存在投入、收益、时间、状态四个要素,本研究用从研发开始算起的累计经费投入代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单位为万元;用从研发开始算起的累计收入代表收益(主要指显性收益,包括合同额、收入、利润、税收等),单位为万元;用从研发开始算起的月份数代表时间(年、月、日),单位为月;用技术成熟度级别代表状态,单位为TRL。四个要素对应关系如表2 所示。
表2 四个要素数据对应关系
表2 中每一行数都能够形成三维坐标系下的一个数据点:P(x,y1/y2,z),三维坐标系为技术成熟度(TRL)—经费(万元)—时间(月),其中x 轴是技术成熟度(TRL),y 轴是经费(万元),z 轴是时间(月)。三维坐标系如图7 所示。
图7 三维坐标系
在图7 中的坐标系中,多个三维数据点能够组成一条曲线,反映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投入、收入、时间的变化趋势,而这条曲线投射到二维平面上,就能够产生三组互相关联的函数关系,同时由于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过程的连续性,因此能够根据已经发生的数据推测未来发生的数据。
技术成熟度(TRL)—经费(万元)、技术成熟度(TRL)—时间(月)、经费(万元)—时间(月)三组函数关系都存在缓慢变化到快速变化再到缓慢变化的情况,因此本研究选用S 型曲线作为计算三组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三组函数关系中,最为核心的是y 轴(经费)—z 轴(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公式(2)所示,其他两组都能够通过这一组的结果直接计算得出。
式中:
a——参数;
b——参数;
c——参数;
e——数学常数,自然对数的底数;
y——y 轴上经费的取值,单位一般为万元;
z——z 轴上时间的取值,单位一般为月。
基于上述模型,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估值(J)的具体计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隐性收益与显性收益之和((w1X t+w2Yt)),第二阶段是计算市场影响因子(N)。
1.计算13 级时的累计投入
根据公式(1)、图6 和表2,当科技成果达到13 级时,全部的隐性收益都转化成显性收益,w2=0,w1=1,而累计收入代表了显性收益,因此13 级时的累计收入就是13 级时的隐性收益与显性收益之和。
计算时首先明确估值基准时间和研发开始时间,并将研发开始时间定义为时间零点;之后采集估值基准时间点之前已经发生的技术成熟度级别(TRL)、累计经费投入(万元)、累计收入(万元)、月份(月)数据,每个技术成熟度级别形成一组数据为最优,数据采集结构如表2 所示;然后套用公式(2),通过数据与曲线的拟合找到方差最小的【a,b,c】参数,参数一共两组,投入曲线一组(TRL—投入—时间),收入曲线一组(TRL—收入—时间),形成两条曲线,如图8 所示;最后,当有收入数据时,计算两组曲线的交汇点,就是13 级点,当没有收入数据时,根据投入曲线的时间序列,考虑各个级别时间的差异性和规律性,计算13 级点,从而得到13级时的累计收入。
图8 投入-收益曲线交汇
图8 中,z0=0,为时间零点,z3为估值基准时间;(z3,y11)、(z3,y21)及z3时间之前的数据点为实际发生的;(z4,y12)、(z5,y22)及z3时间之后的数据点为预期发生的,计算时可保留,也可删除;收入曲线的前半段可能不存在,因为收入并不是从研发开始时间就有的;(z2,y13)和(z2,y23)为同一个点,是投入曲线和收入曲线的交汇点,通过计算得出。
2.折算现值
找到13 级点,就得到了对应的技术成熟度级别(TRL)、累计经费投入(万元)、累计收入(万元)、
月份(月)数据,也就得到了13 级点的隐性收益与显性收益之和。之后采集从研发开始时间到估值基准时间中间每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全国环比增长数据,计算平均值。最后按照平均值将13 级点的隐性收益与显性收益之和折算到估值基准时间,从而得到估值基准时间的隐性收益与显性收益之和。如公式(3)所示。
式中:
(w1Xt+w2Yt)——公式(1)中隐性收益与显性收益之和;
y13(y23)——图8 中13 级点的y 坐标值;
z2——图8 中13 级点的z 坐标值;
z3——图8 中的z3(估值基准时间)。
市场影响因子(N)主要包含市场额度系数和市场竞争系数,N1为市场额度系数,反映应用和产业化市场的大小;N2为市场竞争系数,反映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N 的计算如公式(4)所示。
1.计算市场额度系数
计算时首先找到科技成果可应用的细分市场,之后通过对行业研究报告、统计数据等内容的分析,得到细分市场距离估值基准时间最近的市场额度数据(如科技成果可以应用在多个独立的细分市场,则市场额度数据加和),最后根据市场额度数据计算N1系数。N1系数的取值区间是1 到4,取值如表3所示。
表3 N1 系数取值
2. 计算市场竞争系数
计算前首先形成科技成果的工作分解结构,将科技成果分解成各个模块,逐个分析每个模块的知识产权保护类型、交付类型、竞争类型。工作分解结构如表4 所示。
表4 工作分解结构[4]
通过表4,可以计算出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系数和单一可控系数,如公式(5)、公式(6)所示,进而计算出市场竞争系数,如公式(7)所示。
首先根据公式(2)和图8 找到13 级点,计算13 级时的隐性收益与显性收益之和;之后根据公式(3)计算估值基准时间的隐性收益与显性收益之和;再之后根据表3 计算市场额度系数(N1);再之后根据公式(5)、公式(6)、公式(7)计算市场竞争系数(N2);再之后根据公式(4)计算市场影响因子(N);最后根据公式(1)计算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估值。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估值计算完成后,考虑到误差和风险,可给出一个估值区间作为最后的结果。
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估值方法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本研究提出一种兼顾科技成果科研属性和产业属性的估值方法,包括了理论、模型和公式,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能够真正使用在科技成果的投融资、交易、转移和产业化中,是对现有估值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和完善。但是,估值也仅仅是科技成果定价过程的一部分,更多的必须也只能通过市场决定。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还需在后续不断使用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