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3-10-26 08:41周素婷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9期
关键词:迪庆青稞加工

周素婷

(迪庆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云南香格里拉 674499)

青稞属禾本科、大麦属,是大麦的变种,因籽粒不带稃,故称为裸大麦、元麦、米麦等。 青稞是迪庆藏族聚居区农牧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酿酒和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 青稞及其加工产品已融入藏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 作为迪庆州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青稞产业对保障民族地区粮食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青稞产业发展现状

1.1 青稞生产现状

迪庆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 青藏高原南延横断山脉腹地, 平均海拔3 380 m, 年极端最高气温25.1℃、 最低气温-27.4℃, 无霜期129~197 d, 年降水量600 mm 左右, 属温带-寒温带气候。 耕地面积5.11 万hm2, 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9 hm2左右。迪庆州青稞栽培历史悠久, 在全州农业耕作区都有种植,主要集中于中部、北部、东部藏族聚居地区,大春作物季节和小春作物季节都有种植, 分别称冬青稞和春青稞。 全州大田栽培的青稞品种均为多棱青稞, 以六棱青稞为主。 春青稞主要种植品种有迪青1 号、迪青2 号、80 天青稞等地方品种,冬青稞主要种植品种有云青2 号、迪青3 号、迪青6 号、玖格等地方品种。 云南省青稞生产以迪庆州为主,近年来迪庆州常年青稞种植面积0.47 万hm2左右, 总产量1.40 万t,平均单产2 970 kg/hm2左右,占全州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0%, 占全州粮食总产量的7.53%。迪庆州青稞生产大致经历了3 个阶段,70 年代以前为初始阶段,以当地老品种和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原始粗放生产方式为主,青稞播种面积由2 万亩发展到6 万亩左右,单产由1951 年的585 kg/hm2提高到1 500 kg/hm2左右,总产由0.078 万t 提高到0.660 万t。7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末为中期阶段,科技人员通过收集大量的地方品种, 对优异的地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系统选育及示范推广了短白青稞、长黑青稞等品种,通过调整播种期和增施肥料、改进播种方式等措施,使青稞播种面积由6 万亩提高到8 万亩左右,单产提高到2 250 kg/hm2, 总产由0.66 万t 提高到0.90 万t。 90 年代至今为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对藏族聚居区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 大大提高了农业基础设施质量,农田水利化程度进一步加强,耕地产出力进一步提高; 培养了一批青稞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农业技术队伍, 选育并推广了迪青1 号、 迪青2 号、迪青3 号、云青2 号等品种,开展了青稞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制定发布了《迪庆州无公害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等。 通过青稞商品粮基地、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迪庆州科技增粮项目及各项科技措施的跟进与推广应用,青稞栽培面积迅猛增加,特别是冬青稞种植区域迅速扩大, 历史上很多从未种植过青稞的村寨都种植了青稞。 提高了青稞单产、增加了总产,青稞播种面积最高年达到12 万亩,青稞单产提高到2 925 kg/hm2,总产达到2.10 万t。

1.2 青稞消费及产业化开发情况

迪庆州青稞主要消费情况: 加工业0.70 万t,占总产量的50%; 畜牧业饲用0.43 万t, 占总产量的30.77%; 基本口粮0.16 万t, 占总产量的11.54%;其他用途(包括种用)0.11 万t,占总产量的7.69%。随着青稞产业的迅速发展, 迪庆州从事青稞加工、 收购流通的企业逐年增多, 全州规模以上的青稞加工企业有11 家,以家庭作坊式生产的小企业有100 余家。 随着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格里拉藏雄青稞食品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青稞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8 000 杯(碗)/h 白酒灌装生产设备”“年产7 000 t 青稞面粉生产线”“2 400 t/年青稞面条生产线”“20 000 个/h 糕点烘焙食品生产线”等相继投产,带动了青稞加工业发展,使青稞加工形成了以饮品、食品为主的系列产品开发,饮品有青稞干红、青稞干白、青稞白酒、青稞啤酒、青稞低度酒、青稞威士忌、青稞醋等,食品有青稞糌粑、青稞面条、青稞自发粉、青稞面包、青稞饼干、青稞花、青稞月饼等,各种产品各具特色, 形成了 “藏秘”“香一处”“香格里拉”“藏雄”等自主品牌,提高了市场份额,增强了产业竞争力, 增加了农业附加值。 青稞加工业的发展为民族地区粮食安全、 社会和谐稳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迪庆州“用最少的面积,打造了最具特色的青稞产业”,青稞产业化开发已初具规模。

2 青稞产业发展优势

2.1 生态优势

迪庆州位于“三江并流”腹心地,青稞生产区域日照长、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水质清澈,生态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高,水、土、空气无污染,病虫害少, 具有发展绿色、 无公害、 优质青稞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 境内最高海拔6 740 m,最低海拔1 480 m,相对高差达5 260 m,立体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多样、 生态条件复杂。 地形按海拔高差大致可分为河谷区、 山区、 高原坝区3 种类型, 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使青稞可以周年生产。

2.2 资源优势

研究表明, 云南省大麦的多样性分布指数为1.03,迪庆州是云南植物资源富集地区之一,青稞地方资源富集, 为青稞育种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遗传物质基础。 特定的生态条件使青稞可以周年生产,有大量的冬闲田和秋季落叶林果地可以利用, 也为青稞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区位优势

迪庆州地处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北与西藏的昌都地区相连, 东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毗邻, 西南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接, 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 历史上就是滇、川、藏“茶马古道”上内地与藏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和物资集散地, 既是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向藏区传播的前沿, 也是博大精深的藏文化向世人展示的舞台。

2.4 市场与价格优势

迪庆州年均消费青稞1.70 万t,需求量2.00 万t左右,而目前州内青稞总产仅1.40 万t 左右,青稞生产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研究表明,青稞“三高两低”的营养成分,符合现代保健膳食结构要求;青稞苗粉功能成分(黄酮、色氨酸等)及籽粒功能成分(β-葡聚糖、多酚、母育酚、抗性淀粉等)对身体健康具有特殊功效,有着广泛的营养及保健医药价值,其加工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迪庆州青稞产地交易价格长期稳定在3.2 元/kg 以上,是价格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有利于提高种植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青稞原料生产基地规模。

2.5 政策优势

迪庆州州委、 州政府制定了完善的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并加大了产业资金扶持力度,以“农业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品牌化、品牌市场化”为发展方向,提出了“打基础、育龙头、重科技、创品牌”的青稞产业发展思路, 为青稞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迪庆州两县一市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为青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赋能。

3 青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脆弱,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迪庆州青稞生产大都分布在山区和高寒坝区,土地贫瘠,干旱、霜冻、倒春寒、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 由于州本级财力有限,财政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90%以上是坡耕地,水利化程度低,高稳产农田只占40%左右,特别是春青稞产区仍然处于“雨养农业”状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青稞产量低而不稳。

3.2 科研基础薄弱,科技转化率低

迪庆是边远民族地区,科研条件差,科技投入不足。 同时,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差异,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科技意识较差,接受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有限, 提质增效生产措施等科技成果覆盖率和转化率低。 科技对产业支撑、贡献率低,青稞科研及科技推广等工作滞后, 与现代农业和产业发展需求不相符,制约了青稞产业的发展。

3.3 良种选育推广步伐缓慢,专用品种缺乏

青稞育种手段落后、周期长、效率低,农业生产中老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量下降,新品种选育速度慢、品种更换周期长、新品种推广慢,没有完善的种子繁育推广体系,种子更新能力弱,统一供种率、良种化率低。 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是州内唯一开展青稞育种工作的科研机构,先后选育了迪青1 号、迪青2 号、迪青3 号等系列品种,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了云青2 号、云稞1 号等一些高产、优质的青稞品种,并成为迪庆州青稞生产的主栽品种,但远远不能满足青稞产业发展的多元需求。 同时,不同的加工产品对青稞品质有着不同的要求, 单一的通用型品种已无法满足越来越细化的加工和营养品质分类的需求。 因此,选育并推广专用型青稞品种,提高青稞的专用品质, 才能为青稞的深度开发与加工利用奠定基础。

3.4 精深加工技术滞后,产业化程度低

近年来,随着青稞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青稞加工业发展,但产业化总体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小、散、弱”,缺乏专业的研发、 加工技术人才, 青稞加工主要以传统、 简单的初级加工为主, 加工层次比较低, 加工转化率低, 其附加值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降低了产品的潜在价值,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品牌建设滞后, 缺少独创的名牌产品, 市场竞争力弱, 产业链条短, 经济效益低, 企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能力不强。

4 青稞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合理布局生产区域

根据迪庆州自然生态禀赋、农业耕作特点,建设形成冬青稞生产区和春青稞生产区2 个青稞生产区域。冬青稞生产区:在海拔1 480~2 600 m 的金沙江、澜沧江河谷区,该区域生产的青稞产量高、品质优、商品率高;通过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新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按照“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进行生产,壮大产地知名品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迪庆州商品青稞主产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产业增效。 春青稞生产区: 在海拔2 600~3 400 m 之间的高原坝区,该区域生产的青稞主要作为农牧民基本口粮、酿酒、民族风俗及宗教用品原料。 加快科技推广步伐,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在保证涉藏地区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春青稞商品粮生产。 坚持“区域化布局,良种化生产,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措施为保障,以各级支持涉藏地区发展为契机,扩大青稞种植区域和面积,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提升品质和质量,走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形成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联接农户的路子, 把区域自然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特色经济优势。

4.2 加大国家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化发展

积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的机遇,以保障涉藏地区粮食安全、经济发展、 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青稞生产条件、生产区域科研条件、充实壮大科技队伍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着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推动青稞产业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生产;完善青稞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推动产业化发展。

4.3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4.3.1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科研和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健全服务体系,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推广网络;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水平,全面提高迪庆州青稞生产技术研究能力、技术推广水平、青稞种植水平、青稞产品研发能力。

4.3.2 加快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选育适合不同生态区域、 不同用途的多元化青稞品种; 加快品质性状符合市场需求的加工型专用品种选育进程, 提高青稞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改变目前迪庆州青稞品种混杂退化严重、 低产和通用型品种占主导的局面, 以满足专用加工用途及青稞产业化发展的多元需求; 建立完善青稞品种选育、 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提高青稞良种统一供种能力, 做到良种生产与推广面积协调发展, 有力支撑青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4.3.3 加快提质增效生产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 开展提质增效生产技术研究集成, 构建不同产区不同用途青稞简化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模式, 实施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不断提高青稞生产能力、改善品质,实现青稞加工原料自给,为迪庆州青稞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4 培育龙头企业,加快精深加工技术创新

充分重视和发挥龙头企业对青稞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青稞加工龙头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及功能系列产品研发。 保持和发扬本地特色产品传统加工工艺并利用现代加工技术和装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品的技术水平,创新迪庆高原特色青稞产品的新工艺。 扶持企业扩能和提质改造,向多品种、系列化、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大力开发青稞的营养、保健、药用和工业等多功能用途,让青稞产品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向保健品、药品逐渐升级的模式发展,最大限度挖掘青稞的增值潜力,增加产业附加值,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动迪庆州青稞产业化发展。

4.5 建立防控与应急服务系统

建立青稞重大病虫害、 重大气象灾害防控与突发应急防治技术咨询服务系统, 监测本区域生产和市场的异常变化, 组织开展应急性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技术咨询服务,开展本区域防控指导服务,发生灾害时及时防灾止损。

猜你喜欢
迪庆青稞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后期加工
青稞地里的母亲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成效与做法
迪庆藏族歌舞内容和形式演变初探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