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金 杨国富 杨佳雄 王 平 胡 杨 柴云霞 祝 溶 胡 伟 王文伦 梁云高
(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 云南楚雄 675000)
乡村振兴战略, 是党中央作出的最大决策部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 顺应亿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烟叶生产位于烟草产业链的最前端, 植根于广袤农村, 是烟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支撑,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1-3]。 楚雄州是云南省第二大优质烟叶产区,“十三五” 期间种植烤烟20.48 万hm2,收购烟叶41.46 万t,惠及种烟农户40.56 万户,收购总值122.00 亿元,上缴烟叶税26.86 亿元,烟农户均种烟年收入3.25 万元,其中6.35 万户21.55 万名贫困烟农借助烟叶产业如期顺利脱贫, 烟叶产业名副其实成为助推烟区烟农持续增收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等。 在总结分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使之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不断守正创新,进一步厚植发展根基,更好服务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为深入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楚雄州局(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产业兴旺, 通过产业兴旺带动农业强、农民富和农村美[4],促进烟区群众可持续增收。 烟叶是行业发展的基础, 烟叶稳则产业稳。 扎实抓好烟叶生产,稳固烟叶基础,守好烟叶基本盘,事关服务乡村振兴全局。 楚雄州局(公司)自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勇于担当作为,以产业兴旺促进农业增效、群众增收,以烟叶兴带动烟农富、烟叶强助推乡村兴,为服务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烟叶生产是烟农和烟区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依托。 数据显示,2021 年楚雄州种植烤烟4.01 万hm2,涉及全州10 个县市91 个乡镇750 个村委会5 250 个村民小组的53 229 户农户, 收购烟叶8.13 万t, 实现烟农售烟收入25.43 亿元, 烟农户均种烟收入达4.87 万元,烟叶产业的稳定发展成为烟农和群众致富增收就业的有效途径和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
1.1.1 着力稳定种烟效益 烟叶是烟农收入的主要来源,稳定烟农种烟效益,是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是加大对烟农烟叶生产投入,有效降低种烟成本,稳定烟农增收,“十三五”期间楚雄州烟叶生产总投入为140.8 亿元,覆盖了整个烟叶生产全产业链,惠及群众人均降本7 000 多元,实现烟农种烟增效益、产业稳定得实惠,充分调动烟农种烟积极性;二是建立健全风险保障机制,增强烟叶种植抗风险能力, 有效化解种烟风险, 最大限度保障烟农收益。 楚雄烟草商州局(公司)累计补贴保险费1.26 亿元,投入抗旱资金1 300 多万元,确保烟农种烟增产增收“双保险”,彻底解除烟农的后顾之忧,烟农放心种烟,有力保护好烟农的种烟积极性;三是积极推进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到2021 年楚雄州培育烟区产业综合体10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6 家,累计实现烟农增收7.82 亿元, 有效调动起地方各级生产的积极性,烟农也从中享受到综合体建设带来的红利,为烟农增收致富和服务乡村振兴添彩。
1.1.2 着力稳定优质核心烟区 烟田是烟叶生产的基石,稳定核心烟区是稳固烟叶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加大烟田保护力度,以建设永久烟田为抓手,主动将烟区纳入当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建设规划, 整体推进,同时推动计划资源向核心烟区、优质烟区集中,保持核心烟区种植面积稳定在2.00 万hm2,优质烟区稳定在1.70 万hm2,确保烟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二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财政、烟草两条线扶持,引导支持种烟主体开展长期土地流转, 不断提升烟田综合生产能力[5];三是转变生产方式,稳定种植规模,引导烟农适度规模经营,数据显示,2021 年种植面积0.67~3.33 hm2的烟农比上一年净增加2 987 户,增幅超过7%, 户均种植规模由2020 年的0.63 hm2提升至2021 年的0.75 hm2, 有效提高烟农种烟的比较效益,为稳烟区、稳增收、稳就业添动能。
1.1.3 着力稳定烟农队伍 烟农是烟叶生产的核心生产要素, 烟农稳则烟叶稳。 一是注重职业烟农培育,在“人”上下功夫,把职业烟农培育、发展新户和新生代烟农作为稳定烟农队伍的落脚点, 用心培育新型种植主体,不断壮大职业烟农队伍,到2021 年累计培育认证职业烟农21 510 户, 占烟农总数的33.64%,成为烟草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二是注重服务方式转变,以烟农为中心,落实“强农、惠农、富农”要求,切实提高服务烟农专业化水平,解决好服务烟农“最后一公里”问题,利用“一部手机种好烟”平台,推进烟叶产前投入补贴、 烟用物资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服务等, 让数据多跑路、 烟农少跑腿, 烟农享受到快捷、 有效的服务, 同时积极推进烤房物联网改造和智能化烘烤管理平台运用, 实现烟农轻轻松松烤好烟, 减少烟叶烘烤损失, 切实稳定烟农队伍; 三是注重管理模式创新,围绕烟叶生产“育、耕、种、管、采、烤、收”等环节, 构建新型烟叶生产组织模式, 以烟农合作社为新型种植主体, 引导吸纳农村脱贫人口、 闲置劳动力和从事烟叶生产的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打造一支稳固的烟叶产业工人队伍, 为稳烟田、 稳烟农、 农民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添活力。
烟叶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乡村要振兴、群众要富裕,归根到底要靠产业的持续发展,只有产业发展、群众富裕,乡村才能真正振兴起来。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打牢烟叶产业发展的基础,楚雄州局(公司)始终把发展烟叶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攻坚克难,使烟叶产业赋予发展新动能,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1.2.1 坚持市场导向 主动适应市场形势和工业需求,不断提升优质原料的综合保障供给能力。 一是全力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下足绣花功夫建好优质原料“第一车间”和稳定烟叶产量及生产规模,做精烟叶质量,立足烟叶特色,筑牢烟叶产业发展市场基础,2022 年烟叶生产计划由2021 年的8.13 万t 增加到8.28 万t,年增加0.15 万t,实现烟叶产业稳中有升; 二是全方位推动生产技术升级, 落实好关键核心实用技术, 进一步提升烟叶品质特色, 据统计,2021 年种烟面积轮作率达86.5%, 推广膜下小苗移栽1.59 万hm2, 推广应用滴灌及水肥一体化示范0.27 万hm2等, 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支撑特色烟叶高质量供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巩固提升“清香楚叶”的市场影响力,确保烟农收入来源有保障,实现稳中有增;三是全面高标准打造县乡村示范样板, 以牟定县整体推进高质量发展为示范样板,以此辐射带动烟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烟叶生产现代化,不断增强烟叶产业发展实力。
1.2.2 坚持工商协同发展 深化工商合作, 打造高质量的原料供给体系,将品牌原料需求贯穿于全程。一是深度开展定制化生产示范, 满足工业企业个性化、 差异化需求, 实现优质原料与行业重点品牌共同发展; 二是深度开展基地共建, 截至2021 年楚雄烟草商业与卷烟工业企业共建23 个基地单元,并以基地单元建设为平台, 以订单履约为目标, 进一步完善与工业企业的合作机制, 有序推进基地单元“订单生产”做优做强,不断提升优质原料保障供应和效益;三是深度实施高端特色优质烟开发,打造特色品牌,满足卷烟企业对特色品种品质需求,以工业企业客户的满意度提升“清香楚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多方互利共赢,有力支撑烟叶产业持续发展。
1.2.3 坚持收购管理创新 全面推行“约时定点、集中分级、集中运输、代表交售”烟叶收购管理新模式,切实提升烟叶整体质量和精准服务烟农水平。 一是有效促进烟叶质量稳定、 均衡, 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有效保障烟农收益,仅此一项平均每户烟农可节约运输费、人工费等1 000 元左右,对稳定烟农收益和促进烟草产业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有效提高烟农种烟信心, 烟农足不出村就轻轻松松卖好烟,为更好提升农户幸福、美好生活加码。
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楚雄州局(公司)紧紧围绕“市场、优质、绿色、生态、特色、安全”烟叶生产发展主线,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乡村生态振兴,助力烟区美,为烟区乡村绿色生态发展作出了示范。
1.3.1 加强植烟土壤保育 大力推广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土壤保育绿色技术,守护烟区生态安全。2021 年楚雄州推广大田营养土还田4.01 万hm2,施用商品有机肥1.19 万hm2, 利用冬闲田种植绿肥0.19 万hm2,烟田轮作3.47 万hm2等,确保烟田用养结合,极大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和土壤结构,有效提升了土壤质量, 为烟粮协同发展和烟叶品质提升创造了条件。
1.3.2 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 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保护烟区生态环境。 以病虫害预测预报为依据,构建了“病虫害一灯(杀虫灯)、一板(蓝、黄板)、一蜂(烟蚜茧蜂)、一蝽(叉角厉蝽)、—诱(性诱剂)和一快(田间快速检测)+N”绿色防控模式。 2021 年全州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8.80 万hm2(大农业4.79 万hm2)、蓝板防治烟蓟马4.01 万hm2、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2.00 万hm2及叉角厉蝽防治斜纹夜蛾、烟青虫和地老虎0.33 万hm2,统防统治1.31 万hm2(无人机飞防0.43 万hm2),减少农药用量20%~30%,有效降低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提升了生态效益, 为彰显烟叶质量特色和保障烟叶质量安全织就了“绿色防控网”。
1.3.3 加强烟用肥管控 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精准施肥技术,2021 年烟叶化肥施用量由过去的1 050 kg/hm2减少到现在的750 kg/hm2,下降28.60%;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0.27 万hm2,平均化肥纯氮施用量减少15 kg/hm2以上,有效降低了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有利于土壤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6]。
1.3.4 加强烟田面源污染治理 大力推广田间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 提高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和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消除“白色污染”,促进了烟叶绿色生产。 一是开展0.01 mm 厚地膜推广应用,实现种烟田块100%全覆盖; 二是开展残膜回收再利用,2021 年烟田废弃地膜回收占比达64.6%;三是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2021 年农药包装物回收占比达100%,资源化利用占比达82.3%,有效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为提升社会、生态效益提供了保障。
1.3.5 加强新能源专业化烘烤 大力开展新能源烤房应用,加快新能源烘烤方式升级,2021 年全州建成生物质烤房3 203 座,覆盖烟田0.43 万hm2,占种烟面积的10.6%;建成电烤房435 座,覆盖烟田0.06 万hm2,推广生物质能源1 万t 以上,可替代燃煤约0.9 万t,能有效降低烟叶烘烤中CO2和SO2排放,同时降低耗能、减少能源成本,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护生态环境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楚雄州局(公司)要以烟草农业现代化为方向, 聚焦烟叶高质量发展和烟叶特色产业,不断提升烟叶产业的竞争力、带动力、辐射力、影响力和烟叶市场占有率,助推进乡村振兴向前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强化产业支撑,才能为烟农增收致富开拓渠道,实现以烟叶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2.1.1 强化烟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以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突破口, 筑牢人才队伍基础。 一是加快实施产业队伍建设工程,构建专业、稳定的烟叶产业工人队伍和综合服务体系[7-8],破解农村空心化、烟农老龄化、烟农户数减少,以及种植过程请工难、用工贵、劳动强度大等瓶颈问题;二是加快引进和培养“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的翅膀;三是加快建立稳定的“三农”工作队伍,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农户就业增收。
2.1.2 全力推进核心烟区建设 以开展核心烟区“156”示范工程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夯实烟叶生产发展基础, 稳固烟叶产业。 一是持续建设高标准示范区,选优规划建设0.67 万hm2规模连片进行示范,引领示范核心烟区烟叶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建立永久烟田保护制度,推动烟区、烟农、烟田长期稳定和粮烟协同发展;三是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烟田水利设施、机耕路、烟草机械、新能源密集烤房、育苗棚等设施设备配套条件, 不断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烟区综合生产能力。
2.1.3 切实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以农机农艺融合3 年行动为契机,聚集资源要素,进一步提升烟叶生产设施装备水平。 一是多方协同,加大农机装备研发与专业服务推广力度,更好实现烟叶生产减工、降本;二是群策群力,不断改善设施准备条件,推进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增强烟叶生产保障能力;三是因地制宜, 加快创新研发适应丘陵山区的小型农机具, 引进先进实用农机, 普及应用现有成熟农机等,全面提升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推动烟叶生产提质增效。
烟农要富裕,持续稳定烟农收入是关键。 多措并举稳规模、稳增长、稳生产、促发展,确保烟农烟叶收购计划稳中求进、收益不减少;同时一如既往发展多元产业,多渠道增加烟农收入,不断让烟农的钱袋子“鼓起来”,逐步实现富裕。
2.2.1 充分发挥好产业优势 立足烟叶优势地位,逐步提升烟叶产业“支撑力”,通过兴烟叶带领烟农富。 一是抓好稳固烟叶产业发展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夯实烟叶产业基础;二是不断提升优质烟叶质量水平,在“质”上见成色,进一步增强烟叶产业发展实力;三是继续发挥烟叶产业在促进烟草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中的重要作用,为老百姓安居乐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021 年烟区烟农户均收入约5 万元,明显高于农村家庭平均收入水平。
2.2.2 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 健全完善烟叶生产服务管理体系。 一是提升合作社服务效能,强化其服务主体地位;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 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9-10];三是提升烟叶生产组织化水平,为烟叶生产发展和烟农增收贡献力量。
2.2.3 加快新型种植主体培育 激活烟叶要素之源。 一是注重职业烟农培育,构建完备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强化专业素质、综合素养方面培训,不断提升职业烟农技能技术整体水平等, 使之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工巧匠”;二是注重“80”后、“90”后和“00”后的新时代职业烟农培育,有效推动“80”后、“90”后和“00”后烟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11-12];三是注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0.67~2.00 hm2种植规模的职业烟农,适度发展2.00 hm2以上种植户,使之在烟叶产业发展中成为“领头雁”,夯实特色优质烟叶的基础性条件。
2.2.4 深化非烟产业融合发展 依托烟草产业优势,建立以烟草为主、多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在稳定第一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向二、三产业延伸[13]。 一是探索烟叶与非烟产业双订单、双合同生产模式和三产融合、循环发展模式;二是将烟叶生产相关技术、标准、管理模式、专业化服务体系移植到非烟产业,推动非烟产业基地化、标准化、绿色化、专业化生产;三是培育特色生态优势产品,挖掘农村特色生态美食,大力发展有机、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利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拓展烟农新的增收点,有效提升烟农增收潜力,助力稳定增收。
厚植乡村生态底色, 增强乡村振兴新动能和农业发展能力,实现生态兴产、绿色富农。 一是着力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绿色+”融入烟叶产业发展,走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真正让生态美起来、烟农富裕起来;二是着力推行绿色化生产,构建涵盖以化肥减量化、植保绿色化、能源清洁化和资源循环化为特征的生产模式, 切实提高绿色栽培、绿色植保、绿色烘烤、面源污染治理等水平,完善田间鲜烟叶、初烤烟叶农残快速检测工作,大力开展农药包装、地膜等废弃资源化利用,加大烟区STP推广力度,确保烟区生态环境和烟叶生产安全,努力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烟区;三是着力推行绿色低碳精准烘烤,大力推广密集烤房和“1+N”专业化清洁能源烘烤, 有效减少煤炭等传统燃料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不断提升烟区生态环境质量,让烟区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4]。烟叶生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三农”工作,聚焦烟区乡村发展,持续推进烟叶产业现代化建设,全力保障优质原料供给,继续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全力以赴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加快转变烟叶生产方式, 凝心聚力守好烟叶基本盘。 一是坚定不移巩固烟叶生产发展基础,建立长效机制,健全规模化种植体系,稳定核心烟区和种植主体,完善烟田保护制度,稳住优质烟田规模,夯实烟叶产业发展基础, 扎实有序推进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统筹抓好烤房改造升级和新建工作,加快补齐楚雄烟区发展的设施短板, 努力提高烟田综合生产能力和承载力; 二是坚定不移转变烟叶生产组织方式,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促进烟农轻松种烟,加快培育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等烟叶生产主体,提升合作化、组织化程度和服务市场化水平,增强带动烟农增收致富能力; 三是坚定不移抓实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 突出农机农艺结合, 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减工降本增效。
建立以烟为主、粮烟协同、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共同富裕。 一是主动融入地方产业发展, 把烟叶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特色富民产业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烟叶生产与地方农业协同发展和烟田长期稳定流转,提高综合效益,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大力发展“烟叶+N”多元产业模式,以烟叶产业为依托,因地制宜发展烟农多元增收产业,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烟区多方共赢和共同富裕;三是抓好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不断夯实行业与烟区烟农共同发展基础, 以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是烟草农业现代化和烟叶生产的主旋律。 一是讲好绿色生态故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减少烟叶生产对环境危害, 筑牢烟区发展绿色生态屏障,让绿色生产成为常态,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二是唱响绿色生态曲,打牢产业绿色发展根基,从植烟土壤保育、水肥高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低碳精准烘烤等方面精准发力,为保护烟区生态环境,打造美丽烟区赋能,推进产业绿色高效发展;三是打好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牌,构建完善烟叶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切实提升绿色生产技术水平,走深走实绿色、降碳、减污等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增添美丽亮色, 绘制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烟区美丽”的农村田园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