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融合应用及发展对策

2023-10-26 08:41王梦娇牛晓硕冯汝广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9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现代农业智能化

王梦娇 牛晓硕 冯汝广

(聊城市农业科学院 山东聊城 252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传统农业的低效率和技术落后,使得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缓慢。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我国农业转型, 加快向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转变,提出“互联网+”的行动建设重要指示。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多处提及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在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强调设施农业、智能农机、农业农村大数据、信息技术等“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融合应用。

本文作者旨在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融合应用及发展情况出发,针对“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融合应用及发展对策,为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1 “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的定义

“互联网+现代农业” 的融合应用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农业结合, 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互联网+现代农业” 的融合应用可以解决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如高成本、低效率、信息不对称等,在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全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2 “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的发展情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融合应用愈加受到关注。 “互联网+”在助力农业脱贫攻坚工作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 传统农业的转型更需要依靠数字化、智能化运营, 创新地推进现代农业的优化升级[1]。 2023 年2 月28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据其中数据显示,2022 年末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量为18.45 亿户,比2021 年增加了4.47 亿户;互联网上网总人数为10.67 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为10.65 亿人。2022 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为2618 亿GB,比2021 年增长18.1%。2022 年末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75.6%,其中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61.9%[2]。 2023 年3 月2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据其中数据显示, 截止到2022 年12 月互联网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其中我国农村地区在线教育用户占农村网民整体的31.8%,较2021 年增长2.7 个百分点,互联网推动了农村数字化服务发展[3]。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农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正稳步向前发展并逐渐完善, 从农业产业化到农业物联网、从农业信息化到农业电子商务,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融合应用主要涉及以下4 个方面。

2.1 农业智能化

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搭建的农业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现代农业中的融合应用,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使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均得到了提高, 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方式之一[4]。 当前我国通过“互联网+”搭建了许多的线上农业智能化服务平台, 平台上的专家可通过线上的方式随时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打破了地域性的限制;与此同时, 农民还可以在农业服务平台上随时随地进行农业知识的学习。 农业服务平台是提升我国农民技术能力、培养高素质农民的途径之一,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2 农业信息化

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农业信息化, 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大规模农产品网络批发市场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着力构建符合当下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信息化体系, 不断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5]。 当前,为广大农民、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提供农技、农资、气象预警、农产品价格、劳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的涉农网站深受欢迎。

2.3 农业物联网

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线上操作与线下种植同步进行,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农业物联网架构整体可分为三层,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将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数据全部传递到计算机中, 根据计算机的数据模型分析再采取科学、 合理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6],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与决策的特征。 当前,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智慧种植、病虫害预警、农产品流通监管、农技推广及应用等方面。 现在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企业、大型农业合作社、农业示范园区已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2.4 农业电子商务

通过互联网技术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实现农产品的精准营销和供给,整体可分为B2B 模式、B2C 模式、C2B 模式、C2C 模式、O2O 模式等5 种类型。 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能够优化产业结构, 促使农业生产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减少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农产品运营提供更多保障[7],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更为全面的融合。 目前,农业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期,各地政府积极利用电商平台对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销售。 以山东为例,如聊城东阿阿胶、烟台苹果、肥城水蜜桃、莱阳梨、沾化冬枣、章丘大葱、金乡大蒜等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畅销全国,销售量得到大幅提高,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互联网+现代农业” 融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地区因为经济相对落后,网络基础设施、教学基础设施等配备不健全, 对农民在线接受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造成限制。 此外,农村地区农业遥感、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库、智能农机装备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农村5G 基站的建设也滞后于城市,农村现有网络基础设施无法满足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3.2 “互联网+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人才是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发展的关键,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明显存在农业科技人才匮乏、科技人才结构分配不均等问题。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农业科技人才的总量不到130 万人, 平均每一万名农业人口中仅有6 名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农业科技人才总数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0.64%[8]。 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的结构来看,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等农业技术类的科技人才占较大的比例,从事智慧农业、农业信息化、农业物联网技术等“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技术的科技人才较少。

3.3 农民专业素质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存在农民知识水平不高、年龄偏大及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呈现年龄偏大的趋势,且学历低、知识匮乏、对农业新知识、新技能及互联网知识的接受能力差,习惯按传统农业的老经验、老做法行事,存在对“互联网+”的新型农业架构了解不透、认识不到位,以及对智能农机具的操作掌握不熟练等问题。 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一些农民培训中, 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且大多数参加培训的农民因自身知识薄弱,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3.4 “互联网+现代农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因为“互联网+现代农业”是一项新兴的技术,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大力宣传和推广,但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的发展。 一些农民接受新事物的意识不强,对“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了解,因此对“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应用存在抵触情绪。

4 “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的发展对策

4.1 以政府政策为导向

政府是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发展的重要力量,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因地制宜的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为“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探索更多有效的发展模式,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在数字化、智慧化方面的发展。

4.2 完善“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

“互联网+现代农业” 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其有效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为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其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融合应用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还可通过政府与企业强强联合的方式,共同完成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以满足“互联网+现代农业”对智能化设施的需求[9]。

4.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是推动 “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 同时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搭建国家高标准“互联网+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改善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环境;积极出台财政保障措施,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4.4 推动农业信息化的普及

农业信息化是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发展的重要基础,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 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的普及,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既精通农业又精通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 引导农民提升对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意识,使农民更快更好的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 熟练掌握现代智慧农机装备应用技能[10],从而带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的发展。

4.5 加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法律法规意识

目前“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现代农业” 的法律法规意识, 制定出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法律法规, 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我国农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正稳步向前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应用在现代农业的优化升级中越来越重要, 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传统问题, 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的优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将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现代农业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