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袖是中国古代舞蹈的传统服饰,舞者在挥舞长袖的过程中,袖子表现出柔软而韧性十足的特点,长袖入舞不仅延长了表演者肢体,更凭借其优势在空间中呈现出多元形态,展现出舞者的高超技艺。中国袖舞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舞蹈中,袖道具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自新石器时代袖子产生开始,历经三代至汉唐有了长足稳定的发展,后融入明清戏曲舞蹈,成为戏曲角色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重要道具。古典舞创建初期,前辈们深入挖掘古典舞袖技的奥秘,并进行体系化、舞蹈化、节奏化吸纳,最终形成完整的袖舞課程体系,成为古典舞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成为各大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袖舞课程对于当下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具有实践学习与理论研究的双重意义:其一,学生走进袖舞课堂前往往会先了解袖舞历史,以袖为切入点窥见道具舞与古代舞蹈的关系,体悟东方身体美学内涵;其二,学生通过练习不同袖舞技术,寻找特殊的线性发力方式,挖掘隐藏在道具背后的动作本体动势,从而进一步构建舞蹈创作思维链条。可见,袖舞训练对于舞蹈编导专业学生来说,在拓宽知识面、丰富编创素材、强化肢体协调性、增强舞蹈表现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袖舞;舞蹈编导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3
袖舞是中国传统舞蹈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典舞道具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文化内涵丰富,舞姿形态也非常优美,能够给予观众丰富的视觉体验。本文通过挖掘袖舞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等,分析袖舞训练课程对于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在时间、空间、力度等编创要素上的全新启发以及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思考。
1 袖的历史渊源及流变
舞蹈艺术与原始人类劳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依黄河和长江流域而居的先民们就驯化了野蚕,创建了发达的蚕桑丝织业。纺轮、腰机等纺织工具的出现完善了原始人的衣物形态与功能,人类在衣可蔽体的基础上对服饰的美观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袖”于原始社会晚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其柔软纤长、可塑性强,逐渐成为原始人类抒发情感和舞蹈时使用的一种道具。
夏商时期,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随着奴隶主娱乐需求的增加,女乐奴隶应运而生。舞蹈由自娱向娱人转变,专业舞者的出现也确立并促使“袖”这种特殊的表演形式得到进一步发展。西周创立了“制礼作乐”制度。其中《六小舞》包含不执道具空手而舞的《人舞》,史书中记载的“以手袖为威仪”是关于“袖舞”较早的文字记录。春秋战国后“礼崩乐坏”,兴起的俗乐舞冲击了正统雅乐的地位,以娱人为主的长袖舞在当时受到欢迎。
汉代手工纺织业水平提高,公元57年织花机产生,能生产出材质薄、花纹多的舞衣,袖形出现广袖、窄袖、博袖、长袖、筒袖等。汉代文学著作从张衡的“裙似飞鸾,袖如回雪”到傅毅在《舞赋》中写下的“罗衣从风,长袖交横”;从戚夫人的“翘袖折腰之舞”到女乐经典《盘鼓舞》,都能从中窥见汉袖风貌。汉代袖舞对于舞者技术的要求更加严苛,袖越长越重,对于舞者臂力的要求就越高,又或是向旁折腰等配合袖子的动作,对于身体柔韧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唐代域内外文化交流频繁,中原袖舞成为一种更具符号意义的舞蹈形式活跃在世界舞台上,“长袖善舞”成为唐代文人极力吹捧的对象,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写下了令人赞不绝口的篇章。一方面,“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长袖逶迤动珠玉”等诗句说明了隋唐时期袖舞对于楚舞细腰长袖风格的传承。另一方面,“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等诗句也概括了广袖翩然舞韵。
明清时期,“袖”完全融入戏曲的“唱念做打”中,戏曲在继承袖舞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升华,拥有了更强的审美性和丰富的语言表意功能,如舞者双手收袖举起走圆场大多表现焦虑难安的情绪等。明清后,“水袖技”一直存在于戏曲艺术中,时至今日,戏曲中的袖舞技艺已被历代曲艺人发展至百余种。
2 中国古典舞学科的建立与袖舞教材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经历数年战争激荡留存下来的舞蹈也寥寥无几。“中国古典舞”这个名词是于1950年欧阳予倩先生提出的,当时是指京剧、昆曲中的舞蹈,后来吴晓邦先生主持开办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舞运班,结业时成立了中国古典舞研究组,自此,“中国古典舞”被正式确立并沿用至今。
随着身韵的训练价值正式得到古典舞教学体系的认可,老一辈艺术家们以徒手身韵为基础,融合从戏曲中汲取的“水袖功”部分并进行完善,契合古典舞身体核心中的“形神劲律”。舞蹈家崔承喜从中国戏曲入手,以青衣的身段训练为核心整理出进与退的走步练习,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倾性情感”的特征,体现出一种含蓄而不失力量的线性之美。戏曲大师李德富先生将戏曲水袖由先前的三尺长延长至三尺半,为增强古典舞水袖的视觉效果提供了物理帮助。
20世纪80年代,身韵被正式纳入古典舞教学体系,李正一老师在工作中确立了教材编创原则,即从袖技入手,身袖结合,加强袖的语言性训练、自始至终要与音乐同步[1]。由邵未秋老师编著的《中国古典舞袖舞教程》是现今各大舞蹈教学单位首选的教材,教材以身袖之间的配合为核心,遵循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法则,以及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法则,从袖技、袖形、袖势、袖劲、袖韵等方面逐步深化,最终达到以身带袖、以袖练身的目的[2]。
袖舞吸收了传统戏曲舞蹈的肥沃养料进行创新,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古典舞袖舞训练体系,具有特殊的教学价值,袖舞课程成为古典舞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大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3 袖舞课程对舞蹈编导专业的训练价值
3.1 袖舞课程对舞蹈编导专业的实践价值
3.1.1 增强动作意识,找线性发力感
水袖道具在舞蹈过程中表现出对于空间的强烈占有感,面对纷繁复杂的袖技,编导专业学生往往难以发觉发力之根本,而褪去袖道具后不难发现,袖舞训练中的单一袖技往往与徒手身韵紧密相关。《中国古典舞袖舞教程》运用“去袖走身”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训练中脱去水袖,与动作本身打交道,以增强肌肉意识。这种方法抓住了徒手身韵和水袖训练的共通之处——线性的发力方式,即“起于心、发于腰、形于体、达于梢”,彰显中国古典舞“游龙回旋,气韵贯通”的美感特征。
其实,在这种线性发力训练背后,更重要的是对舞蹈编导专业心理层面的训练价值。线性发力“起于心”,对应情感表达,是一切舞蹈动力之源,强调艺术行为的起势由主体内心带动开始。“去袖走身”的训练将延长肢体的万千种变化方式化合为最初的“心”,由心而发,顺心而走。这种“发于心”的训练同样与编导专业的创作过程不谋而合,舞蹈创作的题材源于舞蹈编导对大量生活素材的捕捉,而被捕捉的这一部分往往与舞蹈编导心灵相通,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以情感为纽带。
线性发力也给予了舞蹈编导以动作编创逻辑的启发。从身韵发力本身来说,“心、腰、形、梢”本身就蕴含一种螺旋上升的哲学意味,“心”为原点,“梢”使肢体延长得无限大。舞蹈编创的动作逻辑发展同样从动机开始,由动机开始丰富动机样式,加入不同方位形成“体”,构成最小的动作单元舞蹈单词,即舞姿。舞蹈单词成为舞蹈语言构成的原点。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在袖舞训练中体悟线性发力方式,同时在心理层面探寻袖舞与编创共通的动作逻辑。
3.1.2 开掘舞蹈本体,探未知时空力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舞蹈界在艺术自律大潮的推动下提出了“舞蹈本体”的概念,关于舞蹈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已悄然浮出水面[3]。何为“舞蹈本体”?笔者认为,舞蹈本体是不掺杂其他艺术形式,以舞蹈基本的身体媒介形成舞蹈语言带给观众美的体验与感悟。对于舞蹈本体的研究,德国舞蹈家鲁道夫·冯·拉班的现代人体科学理论给予了一些启示,他提出“力效”概念,包含时间、空间、重力、流畅度四个方面。拉班提出的这一概念对于一切动作分析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研究适用对象不局限于舞蹈动作,理论具有普遍意义。
袖舞中的每一个动作都与力效要素中的时间快慢、力度大小、空间的延伸程度以及重力的变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中国古典舞袖舞教程》中对于袖舞基本动作的概括为例,对照拉班力效图谱不难发现,基本的“出袖”动作在时间上属快、重力上属重、空间上属延伸,系砍动力效。袖舞中的“收袖”,收袖动作利用水袖轻薄的特性,舞者在快速提腕的过程中制造时间差,使长袖获得置空感,在强化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使抽手收袖的过程更加顺畅。“收袖”的过程分为两步:一为挑袖,二为抽手。其一,挑袖动作在时间上属快、重力上属轻、空间上属直接,系轻敲力效;其二,抽手的过程时间上属快、重力上属重、空间上属直接,系冲击力效。
由以上动作分析可以看出蕴含在中国古典舞袖舞中的丰富力效样式以及数以百计的力效样式排列组合,这些力效的排列为舞蹈编创提供了土壤。一方面,袖舞对于上身尤其是双臂的动作探索,可以为编导带来空间方面的启发;另一方面,袖舞的力效样式不同于西方芭蕾或现代舞,其中蕴含着中国舞蹈“抻”“韧”“圆”的特性,强化训练可深化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对于东方身体美学的认识。
3.2 袖舞课程对舞蹈编导专业的理论价值
3.2.1 走向历史纵深,拓知识新领域
舞蹈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多工种配合构筑出的生态环境。其中,舞蹈编导是集创编导演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掌握多元知识,丰富编创这一极具文化性的生产活动的内涵。当今高校舞蹈系学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专毕业生,他们的舞蹈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文化课程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二是高中毕业生,他们经过基础教育阶段进入普通高中深入学习,文化课程基础扎实,但由于艺考加分政策,客观上讲,也未必能真正达到高水平的层次。
舞蹈专业学生由于长时间处于体力训练状态,相对于传统文化课久坐灌输式的学习,这种“跳中学”的上课方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袖舞背后历史文化的好奇心。以“袖”为媒介的深耕学习,不仅只是为了挖掘袖舞的前世今生,更多的是以袖舞为杠杆,推开学习历史文化的全新大门。因此,在舞蹈编导专业的袖舞训练课程中,应进行渗透式教学,将枯燥的历史文化知识渗入肢体训练当中,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舞蹈编导专业学生训练袖舞的主要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达到高精尖的表演层面,其在技术学习上也要避免落于人后。编导专业学生应有的放矢地进行袖舞相关训练,尽可能从动作技术中获取编创所需的知识养分。
3.2.2 勾连姊妹艺术,品美学韵味深
艺术之间存在相通性,袖舞与书法也不例外,二者都依赖线条的形式感,在视觉层面能给观者带来畅若流水、飘然回雪的审美感受。袖舞的线性特征在其发力方式与肢体轨迹上有所彰显,而书法艺术作为造型艺术依赖线条性,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等使文字更具线性美感。河南卫视2021年中秋节推出的《墨舞中秋帖》就是将舞蹈与书法完美结合的一个舞蹈作品。《中秋帖》是王献之以楷法写草书的典范,运用楷书“起伏顿挫”“节节换笔”的手法,点画柔婉,富于变化。在舞蹈编创上,编导杨沈巧用双抖袖、正搭臂袖、出袖等袖舞技巧,将王献之书写准备时的抖墨,以及书写过程中的点劲、缓劲、转劲等手法都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
线的构成无论在书法中还是在袖舞中都蘊含着一种“反衬劲”,“反衬劲”的核心在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意识,即统一、对立和互化。其反映在形式层面,即遵循“一切从反面做起”的韵律。其特点为欲左先右、欲前先后,逢开必合、欲上先下。“反衬劲”在书法艺术中体现出书写者力道与气息的左右相宜,在古典舞袖舞中体现为舞者姿态的圆游之美。对于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而言,课堂上老师应不断重复“欲提先沉”的意识要点,同时以书法为导入让学生从中寻找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从多种形式出发进行训练和体悟,从而在提到更深层次的美学观念时能够在其自身的实践中有所对应,并在再实践、再编创的过程中将这种美学观念渗透到除袖舞外其他的舞蹈种类中,使编创出的作品在身体律动层面注入东方韵味。
4 结语
长袖善舞,中国古典舞袖舞中熔铸着中国古代舞蹈的精华。在理论上,袖舞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在厘清古代舞蹈发展脉络、品味传统身体美学等方面提供帮助;在技术上,袖舞技术可以增强舞蹈编导专业学生的身体表现力,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编创素材。由此,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应从古典舞袖舞课程的训练中反哺自己的作品,从袖舞训练出发,以小见大地体悟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的身体内涵,运用出色的身体能力创作出新。
参考文献:
[1] 李正一,李馨.求索:中国古典舞创建历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45.
[2] 邵未秋.中国古典舞袖舞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7.
[3] 任文惠. 1977—1988舞蹈艺术自律思潮的三次争鸣及影响[J].中国文艺评论,2020(1):36-46.
作者简介:闫瑾仪(1999—),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舞蹈理论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