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启发式案例教学的食品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023-10-25 16:55罗磊康怀彬任国艳崔国庭徐宝成杜琳
中国食品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业课程案例

罗磊 康怀彬 任国艳 崔国庭 徐宝成 杜琳

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课程教育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必须克服专业课程教学偏重技术而忽视人文素养和价值引领的现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

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明了方向,要求在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基于此,本文在明确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价值塑造关系基础上,以“酶”部分为例,通过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政教学的契合点,创新性地提出“‘酶好生活就是食品人奋斗目标”的课程思政核心理念,以生成性关系设计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同时,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创新课堂理念,实现了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有效融合,达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一、食品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

1.食品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思路。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将为学生今后从事食品加工、保藏、检验、新食品及食品新资源的开发打下良好基础。河南科技大学的食品化学课程是河南省思政样板课程,从2019年起就进行了专门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构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维课程目标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机融入我国高水平学科前沿成果,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内动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与食品工程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用辩证和发展思维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塑造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树立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各章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秉承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和教育理念,深刻发掘和提取课程中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等隐性教育元素,凝练为思政教学资源并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和各方面。

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不同,设计各章节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目标。以第七章“酶”为例,采用线上预习、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和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结合时事热点和生活实例,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使课程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二、“酶”好生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化学课程的第七章“酶”部分共4课时,主要讲授食品酶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以“酶”好生活为思政教学核心理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找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契合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课程思政的内容应该是从各门课程及其教学方式中挖掘出来的思政教育资源,能与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升其亲和力和针对性。因此要做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就必须深入分析课程教学专业内容,找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同时,对思政知识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理论联系实际,用案例或最新研究动态说明理论知识,最终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

2.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课程思政教学不能是说教式或者生搬硬套的过程,而是在浸润式的隐形教育中延伸思政感悟,是无声的感染和无形的熏陶,是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并完成知识构建和价值塑造。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是把我们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让它如何发光。”因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要注重启发式教学的运用,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创新课堂理念,营造课程思政的环境与氛围,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抛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三、“酶”好生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激发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专业知识中,毛肚嫩化使用的木瓜蛋白酶可以通过酶工程技术实现大规模生产,从而极大地降低成本,实现普及化应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技术,能够将甘油与多烯酸乙酯进行酯交换,制备高含量多烯酸甘油三酯。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酶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广泛应用,与“大食物观”高度契合,体现了我国食品工业的进步和食品科技水平的提高,突出了食品人始终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践行了“‘酶好生活就是食品人奋斗目标”这一课程思政核心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2.塑造科学精神。酶学认识史中有两个著名的争论,第一个是消化过程的争论,斯巴兰让尼通过“鹰吃笼中肉”实验,证实了消化是通过化学溶解而不是物理磨碎实现的,据此施旺从胃中分离纯化出胃蛋白酶;第二个是巴斯德发现酵母菌是酒精的发酵剂,认为只有活的酵母才能进行发酵,而布纳氏兄弟发现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滤液依然有发酵作用,从而在理论上阐明了生命现象是物质的作用,终结了“生机论”的争论。

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学生思考酶学研究认识过程,从而领悟科学并不是封闭和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对于原有的科学认知,既不应盲目否定,也不要迷信权威,真理面前一律平等,要敢于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并完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和独立思考”科学精神的塑造。

3.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酶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是酶催化作用的物质基础,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在已知酶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化学、物理或基因的手段,有目的地改变酶的某一功能基团或氨基酸残基,能够有效地改造酶的底物特异性、催化特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专业内容的深入挖掘,将该案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结合——对于酶催化作用机制的科学研究,不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是为了在此基础上,根据酶催化反应工业化的实际需要,针对目标酶的缺陷和不足,实现修饰和改造。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实现了生成性内在契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综上所述,要根据食品专业特点和食品化学课程目标,深刻发掘和凝练思政教学资源并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明确各章节的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价值塑造关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本文深入挖掘“酶”部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学的契合点,创新性地提出了“‘酶好生活就是食品人奋斗目标”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以生成性关系设计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同时,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实现了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的有效融合,达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专业课程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