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2023-10-25 05:47:28刘承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35期
关键词:直线数学知识数学

刘承芳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发挥独特作用。当前,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問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能的原因,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甚至无效化现象。因此,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在此,笔者就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予以研究。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

教学目标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因此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将情感、技能以及知识等所对应的目标具体化,同时充分落实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在深入分析与掌握教学以及学生的现实状况以后,应按照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总结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把现实生活和教学内容充分联系起来,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如在讲解函数解析式的建立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可向学生提问:移动公司推出3种不同的上网包月服务业务,第一种的资费标准是25元/10小时,超出的部分按2元/小时计算;第二种的资费标准是60元/30小时,超出的部分按1.5元/小时计算;第三种的资费标准是120元,不限时。请同学们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最为合适的上网包月方式,并说出具体理由。这样的例子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进而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二、精选课堂学习方式,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比较大,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这不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构建平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组内分享学习经验,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活动,最后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高中数学《直线的方程》课堂教学中,笔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以及会判断一个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在课堂上出示了一些典型的例题,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学习直线的特征性质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例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是由点组成的集合,但是已知任意一点的坐标,怎样才能判断它是否在给定的直线上呢?随后,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直角坐标系,并作出通过点(2,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l,提问学生:在直线l上的点的横坐标有什么特点?横坐标为2的点一定在直线l上吗?直线l的特征性质能用x=2来表述吗?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对于直线l的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为本课概念的引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师生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使高中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而形成数学素养。同时,数学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安排,打造多样化的课堂氛围,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如教学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高考的易考点,也是高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图像和性质结合起来,帮助考生掌握图像和性质,并使他们会灵活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函数图像的课件,并让学生分成合作小组,去回顾以前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然后再与学生一起去探索三角函数的奥妙。之后教师还可让学生选择一些生活化的案例,让他们通过三角函数知识去解答,以此提高数学课堂的知识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虽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一定困难。存在这样的问题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技巧,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高中数学《随机事件与概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概率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事件,从中探究其隐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如在购物时,付款数目十位数是双数的概率是多少?在周日下雨的概率是多少?在和小伙伴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中,对手出石头的概率是多少?生活中的小事件包含着不少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教师结合这些生活小事件,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构建有效数学课堂,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数学知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即通过生活实践对数学知识进行验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实现有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握有效的策略,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激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从而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

猜你喜欢
直线数学知识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画直线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