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關键词:创新思维逆向思维创新热情
语文是各科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才更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因此语文是学好各学科的基础,作文是语文的升华。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创造思维能力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分析能力,多层次的思考,富有创意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我们的作文教学,都以新的教学观念,搜索作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如何培养中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语文共同研究的话题。
一、逆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去创造性地获取知识,从而发展其创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平时应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事物的两方面。比如:老虎有勇猛的一面即所谓虎虎生风;也有凶恶的一面即所谓如狼似虎。这些思维的两面性,为学生作文开拓了逆向思维作文立意的天地。作文教学中就应该积极诱导学生运用质疑、逆向的思维方式去构思作文,从而使文章主旨别有新意。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爱好,拓展作文思路,畅所欲言,写自己所想,想自己所写。教学时充满鼓励学生独特的写作创见,使他们在良好的心境下作文,养成良好的作文创新意识。
二、培养兴趣,激发创新热情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动力,学生有兴趣就能发挥作文的主动性、创造性,释放巨大的潜能,反之,对写作文没有兴趣,写作将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也就缺乏生气,变得机械沉闷。学生往往怕作文,把写作看成苦差事。尤其是刚开始要求写完整的文章,有了数字的要求学生就很为难。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怀,提高作文水平,教学中我十分重视积极鼓励,引发诱导,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也可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大为重要。”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借助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我们知道创新性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是各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与提高,其灵魂是创新性想象力,其表向性特征是具有独创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不搞简单的就事论事。
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灵魂。巴莆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指出:“鸟儿要飞翔,必须借助空气与翅膀;科学教育要有所创造,则必须占有事实和展开想象。”在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让学生对文章、图画等阅读、写作材料,通过想象甚至幻想的方法,进行创造性阅读、续写故事和想象作文等训练。这些训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完《皇帝的新装》一文后,我要求学生续写游行大典结束后的故事,以半命题《??的皇帝》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讨论,活跃其思维,激发创作热情。学生能想出《不敢穿新装的皇帝》《谈衣色变的皇帝》等富有新意的文题,写的文章,情节曲折,人物栩栩如生,阅读后让人忍俊不禁。在教学中,利用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很多,关键是找到“触发点”、“着火点”。丰富多彩的想象,可打破学生思维的常规与定势。
教会学生多方思考,多方位观察,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作文创造性的主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突破常规,从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审视,让学生写出新颖独特的作文,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
四、运用知识,开拓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
进行创新并不是要掌握了很多知识才可以开始,从而以他对这个领域的知识领悟的深浅和能否用他来解决问题为标准。学的多少并不重要,掌握了多少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能运用所想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作文能力,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自己的主动思考和探究,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我放手让学生在尝试中获取新知,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交融在一起,让他们的写作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一切素材均来源于生活,写作文更要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在你学习上遇到困难怎么办?在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该怎么办?在你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办……这样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写实际生活的事,进而开拓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教育者的目标。在作文教学过程,运用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写作的能力,只有让学生不断创新,作文能力得到拓展,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深层次的多方面的提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