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丽娟
作为高校公开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之一,与传统媒体校报发行周期较长、新媒体特别是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内容有限相比,校园网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除了与日常工作相关的新闻消息,通讯是能够更具体、更立体展现学校人和事的报道形式,让读者更好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或是新闻人物的典型性,对于更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选取近5 年(2018-2022年)某医科大学校园网报道的人物通讯,通过分析其展现的价值功能,结合具体的案例,以期说明如何通过有效策划,利用人物通讯更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6 月,中国网民的规模已达10.67 亿,互联网的普及率则达到75%以上。可见,在当前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已成为很大一部分民众了解、获取信息的渠道。校园网因其便捷、内容全面、丰富的特点,不仅是学校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通过对相关数据统计和内容梳理,我们发现高校校园网人物通讯体现了以下价值功能。
根据统计,2018年至2022年期间,某医科大学校园网发布各类新闻稿件4194 篇,其中通讯332 篇,包含人物通讯218篇和工作通讯114篇。通讯数量从2019年开始迅速攀升,这一变化与近年来宣传思想工作日益重要的地位有关,既是学校积极响应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一要求的具体举措,又是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转化为具体行动的体现。
校园新闻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成就的记录、见证。人物通讯相较消息而言,内容更丰富、叙述更详尽、可读性更强,有助于读者结合具象化的场景感受人物独特个性和学校发展历程。比如《根植药学谋发展科研创新报祖国——记“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校药学教师团队》《为了白血病儿童,30 年来初心不变——记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宁玲》两篇人物报道,从对学科代表性团队和个人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工作的描写,以及对取得教学科研成果成绩的介绍,让读者对该校药理学学科发展、儿童血液病研究的发展脉络有了一定的了解。
身边人最易影响人,身边事最易触动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当前高校“大思政”发展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必须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校园人物通讯的对象往往也是广大师生熟悉的人,报道里生动的细节描写、有人情味的语言表达,以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传递了正能量,对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所有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展开。展现学校发展成就、促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人物通讯,归根结底是为了引导广大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要坚持人民性,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1]。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策划,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近5 年该校校园网发布的人物通讯达218 篇,报道对象包括当年获得各级各类奖项的教师、学生,以及各附属医院中工作成绩突出的医务工作者等(见图1)。校园网的受众既包含校内的广大师生和医护员工,又有社会各界人士,将人物通讯分到不同栏目,从“输出”“输入”两方面来说都更具针对性。经过策划,2018 年之后《师生风采》这一栏目被拆分,《出彩安医人》《青春榜样》两个栏目结合需求应运而生。前者报道教师医护人员,讲述他们弘扬安医精神、汇聚安医力量、集中安医智慧,为学校增光添彩的先进事迹;后者聚焦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典型,报道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的故事。
图1 校园网人物通讯不同群体报道篇数
《践行核心价值观》栏目是该校为更好宣传贯彻《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而设置的,不定期报道学校发生的好人好事。虽然栏目贯穿全年,但由于学校日常性新闻较多,单篇报道内容很难引起关注。2020 年受疫情影响,学校宣传部主动策划,开设了《学习雷锋在行动》专栏,一个月时间里集中推出人物通讯12 篇,展现学校学雷锋先进个人和集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雷锋精神的生动实践。系列报道既让受表彰的先进事迹更全面生动地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激励大家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将医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传承雷锋精神,又让更多社会人士了解了学校积极引导师生投身志愿服务取得的优异成绩,扩大了该校“学习雷锋在行动”这一品牌活动的影响力。
《致敬吾师》栏目系列报道也是该校结合重要节点所做的策划,该栏目在2019年教师节前策划推出,目前共推出人物通讯33篇。作为医学类高校,系列报道综合考虑了学校的特殊性,选取的报道对象覆盖校内教师及附属医院医护职工中的先进典型。这些师长写好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两本书”的感人故事贴近学生、贴近患者、贴近工作,让不同阅读群体更易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准则的重要意义。同时,系列报道也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是加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的有益探索。
三年战“疫”,是全国人民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对该校来说,全体师生医护众志成城,无惧困难、砥砺前行,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传承“弘毅担当、精医报国、康民济世”的安医精神,践行“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医学生誓言,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难忘历程。2020年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刻,校园网在宣传教育工作中精准发力,策划了《党徽闪耀》《众志成城》《防疫阻击战》《校友在“疫”线》四个栏目,聚焦学校师生医护、普通职工、校友等不同群体,报道他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逆行抗疫一线、开展科研攻关、守护校园平安、助力基层战“疫”等方面的生动事迹。四个栏目各有侧重,但共同服务于宣传思想工作大局,对受访者不畏困难、积极乐观、全力以赴护卫群众健康具体行动的记述,让读者更加深刻体会到“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内涵,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具象化表达。
人物通讯以记人为主,报道在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集中反映先进、模范人物的崇高思想和精神风貌,为社会树立学习的楷模,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一种精神力量[2]。校园人物通讯的对象及其事迹存在一定共性,人物形象难免脸谱化、扁平化,人物事迹会千篇一律、不够饱满。因此,必须统筹谋划,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以差异化内容增加报道的可读性,让典型人物可亲、可感、可学,从而实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无声处。
学生典型是大学生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优秀不再局限于学习成绩优异,而是越来越关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高校宣传的客观要求和受众阅读的主观感受两方面而言,必须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人物通讯中找到每个人独特的闪光点,才能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让事迹内容更易被人记住。
在《青春榜样》栏目中,选取报道人物时求新求变,相较获得奖学金的典型,更倾向选取在志愿服务、科研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有优异表现的学生。比如《始于兴趣,勇于探索,成于坚持——记我校第二临床医学院发表SCI 论文本科生曹凡》围绕“本科生发表SCI论文”这一主题,“兴趣-努力-成果”层层递进,既让曹凡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科研探索的形象立住了,也宣传了学校鼓励学生“早科研”的政策,激发学子参与科研的兴趣。在策划《陈鑫:戎装与白袍交织的铿锵青春》的报道时,重点突出她的“应征入伍”经历,让受众了解绿色军营生活,感受到什么是“参军报国,无上光荣”。《大学,与太极的不解之缘——记我校2018 年度“安徽省优秀大学生”刘卓然》这一报道的策划,将刘卓然本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的经历作为重点,也侧面展现了该校“人人习练太极拳”这一特色文化建设成果,更向读者传递了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
校友是一个学校永不褪色、最靓丽的名片,校友资源是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他们既可以通过资金技术支持反哺母校建设,也以其个人影响力扩大母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其个人魅力激励广大学弟学妹未来在不同工作岗位中传承学校的优良校风,发光发热。
除了报道师生医护员工外,还策划推出《校友风采》系列报道,比如《朱凤才:苟利国家生死以》《于旸:从医学生到腾讯安全“掌门人”》《李天舒:以笔为媒,“医”心不变》,他们当中既有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辛勤付出的专家教授,也有在其他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行业翘楚。相较于展现他们取得的一系列成绩,该系列策划将报道重点放在“背后的故事”上,特别是他们在母校学习期间的难忘经历,拉近与校内读者的距离,同时也让校外读者对学校的办学传统和育人理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该系列报道网络上的点击量都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许嵩:从安医大走出的知名音乐人》有近27000次点击量,反映了读者对于探寻校友“背后的故事”的兴趣。
新闻报道是让读者看的,所以应该千方百计把读者的“味蕾”调动起来[4]。人物通讯不仅要通过主题策划,找好宣传角度,也要求作者通过文本策划,综合运用多种手法、表现形式,凸显报道特色,让选取的事例“讲得清”,让报道的对象“靠得近”。
比如《陈博:亦师亦友,陪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报道的开头用其每次在《外科学》课程首次授课时的顺口溜引入:“急阑尾,慢胆囊,肠梗阻,不慌忙。”寥寥数字,既描述了课程内容,又展现了陈博作为青年教师教学时幽默、风趣的形象,而对于学习过该门课程的学生读者来说,能瞬间调动记忆,回想起上课时的情景。此外,也潜在提醒教师,应结合教学反馈,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再比如,在报道“鸿秀助学金”捐赠人、“光荣在党50年”先进典型浦海鸿时,用5个小故事娓娓道来,跳笔的运用让整篇报道既准确概括了他人生中的几段最难忘的经历,又让内容表达有种叙事之美。
作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物通讯报道从选取对象到采写,必须守正创新,加强策划,在保证内容真实、生动、全面的同时,凸显价值取向,使其更好服务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主题和内容两个方面,总结了策划有针对性栏目、策划主题系列报道扩大影响、挖掘受访对象的闪光点、聚焦典型人物“背后的故事”、呈现手法“接地气”、有生气等经验,助力校园人物通讯水平的提高,更好发挥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激励师生弘扬正能量,努力建设更加向上向善向美的新时代文明校园。
注释:
[1]郑萌萌.基于新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崔艺缤.新闻通讯的分类及其写作技巧[J].采写编,2015(06).
[3]沈金霞.以典型宣传推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8).
[4]张淑芳.让新闻宣传“有底气”“接地气”[N].山西经济日报,2019-09-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