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喜珊(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 510631)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1]认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是构成课程的四大要素,且在开展与这四大要素相关的课程设计工作中,确定教学目标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 也是一节课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它规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对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起直接决定作用。与传统主流课堂已经达到对教学目标的具体细化不同,心理课目前还没有建立全面、规范的目标体系。有的心理教师在备课时对如何设定教学目标还缺乏应有的认识。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在教育部颁发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关注的内容和达成的效果。
课堂教学目标则指在一节课中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活动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最终行为,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2]。
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中的教育价值,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本文关注一节心理课的设计,所提及的教学目标均指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如果在开展教学前设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就会构建出有效的课堂;如果不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就会导致教学无效。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可以说,一节40 分钟课程的所有教学活动都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都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素材的运用,活动的组织,都必须以教学目标作为导向。有经验的教师在整节课的组织过程中,会对各环节的安排是否偏离教学目标进行自我监控。
正因为教学目标具有指导作用,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在心理课各阶段的素材选择、活动组织中,都需要考虑其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建议对各环节写上设计意图,其作用在于使课程设计者“不忘初心”,防止教师脱离教学目标的主线,确保教学效果。另外,正因为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互动等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所以教学目标也是各教学要素间联系的桥梁。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理解、识记、掌握等词语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感受、体验、体会等词语引导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教学目标实质上就是对教师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预先设定。它对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以及学生学习的结果如何具有检查评价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可以把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尺度。听课者在评课时,也可以其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标准进行课程效果的评定。
在心理课的实践发展中,曾经出现过于重视活动组织和游戏开展,热闹一场但没有什么教学效果的弊端。现在依然存在将几个活动拼凑成一节心理课的现象。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设计者对教学目标不明确,使得在一节课中,教学目标的指导作用缺席。
设计者应该牢记,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选择何种内容,都要依据教学目标,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也好,体验也罢,如果忽视教学目标的导向,那么即使是丰富的活动内容、热闹活跃的课堂氛围,都会成为没有意义的形式主义。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头脑中始终要以教学目标为主线,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的选择与设计,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
教学目标的内涵源于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一大方向下,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即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体现了从注重学科本位到注重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3]。
20 世纪70、80 年代国内教学目标的内涵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记忆和掌握。2003 年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认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指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 个基本要点。
至此课程标准的形态从教学大纲、内容标准走向成就标准[4]。2018 年,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陆续颁布,具体到不同课程又有不同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
中小学心理课不是学科课程,所以心理课没有其他学科所对应的核心素养目标。很多心理教师对此感到疑惑,不知道如何处理现阶段心理课教学目标的内涵定位问题。
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旨看,要让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再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发现《纲要》的要求与核心素养是一致的。与学科教学中集中在某一学科知识体系的学习有所不同,心理课从有利于个体全面发展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培养其“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的素质,是对各项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是保证各学科所定核心素养的培育得到落实的重要保障。
首先,必须确保教学目标不脱离《纲要》的总目标。从一定角度看,《纲要》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课程标准。《纲要》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总目标和基本任务等重要内容都做了明确阐述。这些都是设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这需要心理教师们在备课、设定教学目标时熟记于心。
其次,必须根据学情设定心理课的教学目标。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心理课必须贴近这些特点来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样的主题,在面对不同学段学生时设置的教学目标也会有区别。如同样是认识自我主题的心理课,如果是面向小学低年级,则教学目标为认识校园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对小学中年级则设定为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对小学高年级则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为教学目标。如果是面向初中生,教学目标则侧重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到了高中阶段,则要调整为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学情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学段带来的区别,文化区域、学生群体类型等带来的差异也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的。在设定教学目标之前,教师要先了解学生,只有对学生各个方面有所了解,才可以更好地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目标。
要把两点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体现在工作中,心理教师需要研读《纲要》,研究学生。这两方面的工作成果其实也体现在一份规范的教案,即选题依据和学情分析这两部分的内容中。
案例:“自然的合作宝藏”中的选题依据、学情分析及相应的教学目标设定:
选题依据:《纲要》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本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素养为出发点,在合作中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同时培养他们合群的健康人格。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研究发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合作概念单一,常常将合作与团结等同起来,他们初步开始意识到合作相较于团结更强调分工。此外,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合作模式建构的关键时期。基于以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本节课聚焦于运用合作的三个方法搭建起他们的合作模式。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到大自然有合作宝藏,从自然探索中逐步丰富合作的概念;情感目标:感受高效分工和团队互助所带来的快乐;行为目标:掌握合作的三个方法,搭建起合作的模式。
(何可莹,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心理组一等奖作品)
那么,在根据《纲要》指导意见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到一节心理课,其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制定?需要从哪几个方面来细化?表述时又要注意什么问题?
如同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一样,在一节心理课中,需要思考课程将带给学生各方面什么样的影响,即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预期是什么。传统的三维目标模式为心理课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了较为全面可行的框架。也是当前设定心理课教学目标时在现实操作层面上的指导。
三维目标模式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心理课活动设计的惯常逻辑为通过活动体验触发情绪,借由感悟和思考上升到理性层面,再引起认识层面的觉知,最终引发行动上的改变,这一过程也体现了知、情、意、行的不可分割及相辅相成的关系。三维目标模式与心理课设计的逻辑及团体运作是一致的。
它对应于认知方面的目标。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心理课来说,就是课程背后的心理学这一学科的相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个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心理教师,因为有几年的专业知识积累,在确定和达成这一教学目标上会有一定的优势。但心理课重在活动体验与学生的感悟生成,教师切忌将心理课上成心理学课。认知目标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某种知识,形成某种经验,或者改变某种固有的观念看法,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
它对应于行为方面的目标,即学生达到某种行为上的变化所经历的过程及采用的方法。对于一般学科来说,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行为目标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养成某种好的行为习惯或者改正某种的不好的行为习惯,是运用有关知识技能和经验来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对于心理课来说,往往是对学生行为上的改变结果。包括外显的行为及内隐的行为改变。
它对应于情感方面的目标。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让学生乐学等。
具体而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由于心理课定位于活动课程,所以情感和行为目标往往更加受到关注。但对于一节心理课来说,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都是缺一不可的。虽然情感和技能目标经常被定位为教学的重点,但认知目标涉及学生认知结构的拓展与丰富,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个体的成熟与发展体现在其图式的变化之中。认知目标的达成也是情感和行为目标达成的铺垫,在一些课程中它也是教学的重点,另外,情感和行为目标往往也促进了认知目标的达成。即三维目标之间是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
案例:“‘疫’时光,点亮你的心情粒度”的教学目标设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心情颗粒度”概念,懂得“心情不好”是一种笼统的情绪,背后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具体情绪感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到提高情绪感知能力的重要性,主动对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探索,树立成为自己情绪小主人的积极态度。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心情粒度的书写和绘本体验活动,学会体验和觉察情绪的日常练习基本方法,养成觉察自己内心感受的习惯。
(崔彩园,2022 年广东省中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作品)
教师必须意识到制定教学目标的意义所在。绝不是为了凑完整教案的一部分来写教学目标。有这样的意识才能使大家在制定目标时有的放矢,并且在其他教学环节设定及实际教学过程、课后教学反思中牢记教学目标,使制定的教学目标真正起到“教学靶心”的作用。
根据当前心理课设计中教学目标制定存在的常见问题,在此列举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点。
聚焦的对立面是广泛。这并不是说广泛不好,而是基于一节40或45分钟心理课时间限制的考虑。可以就某一大的主题制定若干个大的目标,但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一系列即多节的心理课达成。在一节时间有限的课程里,需要围绕某一个小的切口,以小见大,通过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搅动班级团体的动力,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上述三维的教学目标中,不管是认知、情感,还是行为目标,都必须贴紧同一主题进行制定。而体现聚焦的教学目标表述往往有一个特点:在三维目标的表述中都有共同的关键词,围绕这一关键词,教学目标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清晰描述了课程所要达成的教学效果。
案例:“身体悦纳修炼记”的三维教学目标设定:
(1)认知目标:了解悦纳身体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体会悦纳身体后的轻松情绪。
(3)行为目标:掌握悦纳身体的三种方法。
(张珺,第八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心理组一等奖作品)
实际的对立面是空洞。教学目标是通过一节课想要实现的学生的预期变化,这种变化应该是实实在在,甚至是可以测量的。如果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期、学年或者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表述差不多,那就是过于大和空了。
可以这么来理解,一节节心理课的教学目标如同一颗颗的珍珠,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就像一串由这些小珍珠串起来的项链。当前有的教师在写教学目标时,存在延伸过多的现象,导致在表述教学目标的几个句子中,可能只有一个句子的内容是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其他都是科任教师给自己挖的不恰当的坑。
很多评课专家在评课时会首先依据教案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来看课程任务是否完成,也看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念把握。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实际,不要贪心,不要以为写得越多越好,要写能够做到的。此外,在写行为目标时,最好能够将实现学生行为转化的方法也写出来。
案例:“‘可回收’的负面情绪”的三维教学目标设定:
(1)认知目标:认识到负面情绪通过转化可以成为再利用的资源。
(2)情感目标:在转化负面情绪的过程中体验到对情绪管理的自信心。
(3)行为目标:在面对负面情绪时学会使用三步法转化并再利用负面情绪。
(林小莉,第七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心理组二等奖作品)
认知、情感和行为是构成一个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的成分。围绕某一主题,通过一节节心理课中三维目标的达成,心理健康教育最终达成对一个个学生健全人格的构筑。心理课的心理味主要也体现在其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是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内容,而不是学科教学中对知识体系的重视。
对心理学相关概念、理论的认识和介绍保证了心理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使一节心理课的逻辑变得清晰。课堂上的活动参与、小组讨论等,无不使学生在情感、行为和认知上同时达到发展。
举例来说,心理课中常用的每一个活动或者游戏,倘若教师组织得当,必定让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上都有所触动。因为人的知情意行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课的三维目标制定要利用好这一整体的特点,做到三维相扣,互相呼应,互相促进。
案例:“帮助他人 快乐你我”的三维教学目标设定:
(1)认知目标: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帮助。
(2)情感目标: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3)行为目标:尝试主动地用合适的方法帮助他人。
(曾旻琪,2020 年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课程实施案例一等奖作品)
规范的表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达成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在一句成分完整的教学目标表述中,主语应该是学生。如果是主语省略的表述,也默认主语为学生的省略句。所以,像“教师教会学生……”或者“使学生理解……”这样的表述是不规范的,因其主语是教师。尽管这样写也能表述清楚,但统一规范会使表述更加正式,同时以学生为主语的表述也与教学目标的定义更加吻合。
第二,从某一教学目标的句子成分来说,规范的表述由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等要素组成。其中行为动词是教学目标制定的关键,应使用可观察、可操作且具有指向性的动词来表述;行为条件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况或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学习达到的预期效果。如“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需要一定的边界”,或者是“初步学会将3I 策略应用到对挫折的应对中”。
第三,三维目标的行为动词要加以准确区分。认知目标的行为动词常常是“认识到”“理解”“了解”等,情感目标则用“体验到”“感悟到”等,行为目标则为“学会了”“能够应用”等。
案例:“看见烦恼,化茧成蝶”的三维教学目标设定:
(1)认知目标:认识到自我觉察对情绪调节的作用。
(2)情感目标:体验到对烦恼进行自我觉察后的积极情绪。
(3)行为目标:初步学会通过自我觉察化解烦恼的方法。
(陈思言,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心理组三等奖作品)
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不管是一节课的题目命名,还是心理课的教学理念,无不受到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在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引发重视的今天,通过心理课灌注希望,点燃生命固有的潜能与动力,更应该得到重视和提倡。从教学目标的表述上,积极的表述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比如不写“体会到挫折带来的烦恼”“认识到人际交往中避免不了冲突”,而是表述为“体会到战胜挫折带来的成就感”“认识到人际冲突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解决”。
当然,文字表述只是一个形式,更重要是教师要有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体现和贯彻对人性向上和向善的信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积极正向的引导。现在不少心理教师在职后培训中学习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叙事疗法等,对于在心理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正向引导,在教学目标制定中如何实现从负向到正向的表述,相信都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关键是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案例:“柠檬精变甜记”的三维教学目标设定:
(1)认知目标:认识到嫉妒不仅具有消极作用还具有积极作用。
(2)情感目标:体验嫉妒积极作用带来的动力感以及对嫉妒消极作用的警惕感。
(3)行为目标:掌握将嫉妒的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的归因他人努力法。
(冯浩彬,第八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心理组一等奖作品)
以上几个教学目标设定的注意点,彼此之间同样是密不可分的。合适的教学目标,会同时处理好几个注意点的问题。大家也可以发现,上述所举的案例,基本上同时具有目标聚焦、实际三维相扣、表述规范、积极等特点。
教学目标是一节心理课教案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授课者正确把握心育理念,对其进行全面、科学和精准的定位和表述。要做到这一点,广大心理教师首先要重视心理课程设计中教学目标的内容,研读相关文件精神,深入了解教学对象,养成个人教学反思的习惯,积极与同行进行心理课的研讨交流,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及个人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