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指导下大班数学活动师幼互动的实践研究

2023-10-24 18:19:31宋金婷
中国教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支架式教学

宋金婷

【摘 要】数学活动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之一的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具有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支架式教学”能够动态追踪幼儿的现有水平,为他们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提供平台。在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产生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幼儿进行深度学习和自主建构的必要前提。本文以4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为例,从充分了解幼儿、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进行充分备课三个维度系统阐述在“支架式教学”指导下进行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数学教学活动 师幼互动

本文的“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合理的支架方法,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促使幼儿从现有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而后撤销支架的教学模式。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有效的师幼互动可以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将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多样,师幼互动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笔者实际走访深圳市龙华区Y幼儿园的15名一线教师发现,在数学活动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师幼互动。本文以4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为例,系统阐述在“支架式教学”指导下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以提升一线教师设计教学支架的水平,提高师幼互动质量。

一、充分了解幼儿

1. 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幼儿的发展具有未完成性,大班幼儿正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转向抽象逻辑思维的重要时期。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首要考虑因素,了解班级幼儿的现有水平,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合适的活动可以为整体的教学效果提供保障,形成一个良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同时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支架,进而产生有效的师幼互动。

在教学活动案例“有趣的几何图形”中,首先,教师并没有摸清受教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前期经验,导致大部分幼儿不能理解和吸收该节活动的内容。其次,教师在出示平面材料与立体材料时说:“请小朋友们将下面的材料分为两类。”幼儿不能正确区分形与体,把正方体说为正方形,也不能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并不能按照平面和立体进行分类。幼儿对平面和立体的概念是模糊的,并不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教师没有根据幼儿的前期经验预设幼儿可能提出的问题和会回答的问题,只考虑了自己心中已有的结果,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此时的材料支架也是无效的,并没有达成教学目标。了解该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后,教师调整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选择另一组幼儿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加入问题:“请小朋友们先来观察:这些材料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根据刚刚小朋友们发现的外形特点将这些材料分为两类,应该怎样分?”教师不断地提出启发式和探索式问题,对材料支架也进行了更改,帮助幼儿理解活动内容,最终达成活动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师幼互动悄然而生。

2. 读懂幼兒的行为动作

大班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对于一些幼儿来说,他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仍然会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更加细致地了解每一名幼儿的行为习惯,确保幼儿在发出求助的动作信号时,教师能够快速领会。

在教学活动案例“不可思议的旅行”中,有一个操作环节是幼儿需要将小贴纸撕下来,再进行排序。其他幼儿都完成操作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时,有一名幼儿仍然在撕贴纸材料。这时,他看见其他小朋友都离开了操作桌,于是边望向老师边用抖动的手撕贴纸材料,却一直撕不下来。教师看到幼儿求助的眼神和抖动的双手后,马上走向幼儿,帮他把贴纸撕下来粘到自己的手上,再让他进行粘贴排序。活动后,教师了解到该幼儿具有语言表达障碍,正在医院接受医疗干预。

教师要快速且准确地读懂幼儿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个求助的眼神。尤其在集体活动时,幼儿人数较多,由于幼儿思维具有发散性,幼儿会提出许多小问题,有的是关于活动内容的,有的则与活动内容无关,教师应及时、准确地筛选与活动内容有关的问题,与幼儿共同探索,通过运用各种形式的支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

3. 避免“鸟行”行为

“鸟行”一词源于英语俚语,用小鸟蹦蹦跳跳毫无目的与意义指向的行为指代人们漫无目的且偏离目标的无意义行为。Terry Thompson用“鸟行”一词指代“我们允许学生随意发表评论,胡乱地提出问题和想法,使得教学重点发生偏离的那些时候”。幼儿总是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活动中时常会冒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想法,或是对教师认为无关紧要的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

在教学活动案例“不可思议的旅行”中,幼儿对活动中的人物角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好奇,他们的问题也天马行空:“为什么公主的头发长得像弹簧一样?”“为什么王子是一只老虎?”“为什么王子像女孩子一样?”这些随意发表的评论、胡乱的想法和提问打断了教师,偏离了教学活动的目标,因此,教师并没有一一回答幼儿的问题,而是进行了常规的引导,并告诉幼儿这些问题提得很有趣,他们将在活动结束后一起探讨,避免了幼儿“鸟行”活动。

学前阶段是幼儿养成良好常规意识的重要阶段,常规意识体现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良好的常规意识会伴随幼儿的终身。幼儿良好的常规意识也是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必要因素。教师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问是好事,但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良机。相反,有些问题会引发幼儿的“鸟行”活动,导致教学偏离重点。对此,教师首先应当肯定幼儿提问的行为,其次再引导幼儿遵守常规—学习上的疑问可以举手问老师,但与学习无关的问题需要学会控制自己,活动后再与老师探讨。经验表明,这种延迟处理应用于小组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也可以用于集体教学。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 提高观察能力

教师的观察是发起有效互动的前提,是走进幼儿、解读幼儿的必要条件[1]。首先,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对幼儿的观察,包括对幼儿操作材料和操作效果的观察,以及对幼儿感兴趣内容的观察等。其次,教师要客观、详细地做好观察记录,并进行精准解读,为有效的师幼互动奠定基础。

2. 提高倾听能力

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这种理念强调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幼儿的诉求。首先,教师要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倾听幼儿的想法,为幼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师幼互动环境,让幼儿喜欢表达,增强表达的欲望。其次,教师要以鼓励、接纳的方式倾听幼儿的表达,当教师真正地把幼儿看作独立的个体来欣赏时,有效的师幼互动便随之发生。

3. 提高表达能力

数学概念的表述往往抽象且拗口,如果想为幼儿的理解提供支架,教师必须在表述的用词与形式上反复斟酌,不断调整,使表达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如果幼儿的认知与技能图式或者独立学习能力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建构起来,教师需要认真思考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使教学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在教学活动案例“水果礼盒”中,原本教师对“>”和“<”的解释是:“>”像张着嘴,朝着大数笑,“<”像尖尖的尾巴,对着小数。目标的完成情况并不理想,幼儿并不理解“>”和“<”的含义。在进行第二组活动时,教师更改了表达的方式:“>”和“<”就像小鳄鱼的嘴巴,小鳄鱼很贪吃,嘴巴总是朝着水果数量多的一边,嘴巴朝前的就是大于号,嘴巴朝后的就是小于号。经过更改,幼儿们非常容易地理解了“>”和“<”的含义,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示数量的多少。

不仅教师的表达内容和方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自主建构水平,而且教师的提问方式也直接关系到师幼互动的质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用启发式的提问鼓励和支持幼儿大胆探索。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对有效的师幼互动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4. 学会教育反思

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教师快速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要以个人的专业经验为反思起点、以当日的工作内容为反思对象、以当日的工作反馈为反思重点进行深刻的教育反思:当日是否有因为自己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而忽视幼儿问题的情况,是否有因为幼儿提问过多而厌烦的态度,是否有幼儿反复追问后才给予单一回复的情况,是否在活动中出现无效支架等情景。长此以往,形成一个“无效的师幼互动—反思—有效的师幼互动—再反思—高质量的师幼互动”的良性发展过程。

三、进行充分备课

1. 充足地准备活动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活动环节,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导入方式、融入有趣的游戏活动、设计有利于幼儿经验迁移的延伸活动、选择适宜的教学支架,在此基础上满足幼儿的学习所需,帮助幼儿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難。

在教学活动案例“单双数”中,第一次,教师让幼儿在操作单上分别画出1、3、5、7、9个苹果,在下一行画出2、4、6、8、10个苹果,按照两个苹果为一组的规律圈起来,让幼儿自己说出发现的规律,大部分幼儿不能叙述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在该环节,教师为幼儿提供可以画苹果的操作单,但并没有进行细致的材料支架引导,支架高度不够,导致幼儿不能归纳规律。第二次,教师将材料支架替换为情境支架与图示支架相融合,并加入问题支架。教师说:“森林里的狂欢会要开始了,小动物们要结伴而行,牵好手两个两个入场,我们看一看,谁落单了?它们分别有几只?”“我们把两两组合余下1个的数量叫做单数,把两两组合刚刚好的数量叫双数。”再让幼儿分别画5、7个和4、8个苹果并两两圈在一起时,大部分幼儿能够理解教师的表述,正确画出单双数的规律。这次,幼儿理解了单双数的概念,教师还通过游戏支架巩固了幼儿对单双数概念的掌握,达到本节活动的目标,产生了有效的师幼互动,帮助幼儿理解了活动重难点。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获取直接经验的主要方式。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正处于萌芽阶段,教师不宜设计过于抽象的活动过程,否则不利于幼儿理解,打击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应通过寻找适合活动的视频、图片,或是自制玩教具等充分准备活动的内容和材料,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吸收活动内容。

2. 充分地预设幼儿情况

幼儿具有可塑性,幼儿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幼儿的行为表现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在准备教学活动时要充分预设幼儿可能出现的语言问题或者行为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在大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情境的学习、适宜的支架、有效的师幼互动对幼儿掌握数学这种抽象的知识来说尤为重要。教师要通过尽可能全面地预设幼儿的表现,最大程度地做好教学准备,助力幼儿达到活动目标。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准备工作,是组织有价值的活动的前提。教师要在了解自己活动内容和预设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教学支架,帮助幼儿“跳一跳,并摘到桃子”。

“支架式教学”通过引导幼儿渴望学习、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使幼儿具有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善用提问策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搭建有效的支架,产生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儿能够在不断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自主建构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灵君.“伙伴·共长”式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J].河南教育,2023(6):15-16.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华南实验学校附属滢溪幼儿园)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支架式教学
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提出与实践
师幼之间对告状行为差异理解的探究
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促进师幼互动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23:05:15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4:18:58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7:11
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3期)2016-09-22 16:55:04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69期)2016-09-21 14:34:32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讨论型课堂模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6期)2016-07-11 08: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