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鹏动画电影对民族风格的探索

2023-10-24 04:14蔡智秀钰焦琨
电影评介 2023年15期
关键词:民族风格动画电影动画

蔡智秀钰 焦琨

2023年田晓鹏执导的个人第二部动画电影《深海》入围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并在激烈的春节档竞争中拿下9.19亿元票房,获得中国影史动画片票房榜第10名。①基于前作《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仅用2000万元的成本收获了9.56亿元票房,创下当时中国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纪录,为整个中国动画行业带来信心,促使了21世纪动画民族化创作局面改观。第二部作品虽然在票房上略有逊色,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民族风格与制作技术上的创新都超越前作达到目前中国动画电影的前列水平。尤其作为一部不依托任何“固有IP”的原创动画作品,在关注当下社会病征的同时融合民族风格的美学思想,在动画形式上大量运用“水墨粒子”技术,大胆探索三维动画中水墨动画崭新的表现方式与在人物塑造上尝试更为真实与细腻的“东方式”表演,以对动画艺术的追求达到更高造诣。

作为中国21世纪动画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田晓鹏凭借个人仅有的两部作品《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与《深海》,受到了业内与多数观众的广泛认可。他在传承中国动画电影民族风格的创作过程中发扬民族文化基因,展现民族审美风范,为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的探索与发展做出了属于他个人的较为突出的贡献。本文从回溯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创作入手,着重比较田晓鹏导演从中国动画传承中汲取的经验与创新以及分析其创作中的民族风格带给未来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

一、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之路

从动画起源至今,中国动画历经百年探索,创作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对外模仿期。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墨水瓶人》(1919)、《猫的闹剧》(1919)等一批外国动画开始流入中国,这些动画短片在赢得国人喜爱的同时也激发了国人制作动画的想法,万氏兄弟在受到这些动画的启发后,开始模仿创作与探索中国动画的道路。作为中国动画的开拓者,万氏兄弟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1922)。四年后,拍摄了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26)。在抗日时期的文化运动影响下,万氏兄弟拍摄了一系列抗日题材的动画作品《血钱》(1932)、《民族痛史》(1936)、《抗战标语》(1938)、《抗战歌辑》(1938),同一时期的进步青年钱家俊以抗日为题材创作的短片《农家乐》(1940),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暗含着民族觉醒的意识。中国第一部长篇有声动画是万氏兄弟创作的《铁山公主》(1941),这部作品依托我国经典名著《西游记》,导演借助孙悟空的斗争精神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在抗日战争这一背景的影响下,我国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使得这一时期我国动画的创作开始从民族意识出发,初步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

第二阶段是民族风格探索期,也是动画发展浓墨重彩的一个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动画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美好景象,由于这个时期我国动画创作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我国动画依然存在学习与模仿外国动画。中国开始探索民族风格的转折点是1956年,荣获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展览会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的《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在国际上被误认为是苏联的作品。这一时期,艺术家特伟在创作《骄傲的将军》(1956)时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①在此指导方针下,中国动画产业的民族风格正式建立,动画“中国学派”也开始逐步形成。纵观动画“中国学派”的多数作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营养,故事取材多数从古典名著与民间文化中获取,如《大闹天宫》(1961)、《哪吒闹海》(1979)、《孔雀公主》(1982)、《阿凡提的故事》(1979)。艺术形式的表达方面则非常善于运用我国的传统艺术元素,如运用水墨元素的剪纸元素的有《猪八戒吃西瓜》(1958)、《渔童》(1959)、《小蝌蚪找妈妈》(1960)、《牧笛》(1963)、《金色的海螺》(1963)、《阿凡提的故事》(1979)、《孔雀公主》《真假李逵》(1981),运用戏曲元素的有《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天书奇谭》(1983)、木偶元素《西岳奇童》(1984)、《葫芦兄弟》(1986)、《山水情》(1988)。这些动画作品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探索我国民族风格的创作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阶段是融合世界潮流创新期。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大批优秀外国动画以低廉的价格与免费赠予的方式引入中国市场,中国动画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创作者开始奋发图强开启探索创新与寻求发展的新路径,将民族化的创作特色融入世界潮流中。1999年的《宝莲灯》在讲述本民族的神话故事中融汇了外国优秀的制作方法,虽然《宝莲灯》堪称经典,但依然无法改变动画产业的困顿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动画电影创作的相关政策,使中国动画在坚持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的创作下,跃身世界动画发展潮流之中。例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大鱼海棠》(2016)、《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新神榜:哪吒重生》(2021)等动画电影融合外国潮流元素的同时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白蛇2:青蛇劫起》(2021)更是将浓浓的赛博朋克气息与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进行了多元杂糅,重塑传统之作的同时以现代化的方式解构。

在中国动画创作发展的三个阶段中,虽然每一时期的风格偏向各有千秋,但民族风格的展现一直贯穿其中,并延續至今。田晓鹏导演曾在采访中表示《大闹天宫》对他的影响很深,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里出现大圣回忆往昔雄姿的二维镜头是对《大闹天宫》的致敬行为。[2]事实证明,不单是上述镜头继承了动画“中国学派”浓厚的民族特色,田晓鹏在他的两部作品中都对民族风格的运用展现出强烈的探索精神,其中表现为对传统文学作品与民间神话典故的倚重到融入当代精神,对视觉审美中的传统艺术的演绎到创新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东方含蓄的民乐沿用与转变,做出了承上启下的努力,为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发展做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足以引起当下动画电影人的思考。

二、田晓鹏对民族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一)内容深化:从民族文学取材到注入当代精神

在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它们的多数作品从传统民间故事、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或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中取材。[3]如动画“中国学派”的经典之作《大闹天宫》就选取自《西游记》的第四回至第八回,对原著单个章回的整合影像重述。《哪吒闹海》则取材于《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古代文学作品之中记载的一段经典情节。同样,田晓鹏延续了这一内容取材方式,他的创作建立在传统文学作品与民间神话典故的取材基础之上,他所谱写的动画作品对继承传统文学的应用基本沿着两条改编方式展开。[4]第一条是对传统民族文学进行“当代改写”。《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选取《西游记》作为故事的主体,田晓鹏田在尊重《西游记》文本的同时,大胆解构原有故事,对原著中进行删减、压缩和增补,其中只在片头简单回忆了悟空当年大闹天宫的“英勇往事”。正片开始后,江流儿对孙悟空的解封以及偶遇八戒,三人在寻回被妖魔抓走的女童的路途中发生的情节均能在原著《西游记》中找到相似章节,最后融铸成为一个全新的连贯叙事整体;另一条是借传统民族文学的躯壳,在借鉴、汲取的转化基础上进行“全新叙述”。从田晓鹏第二部作品《深海》来看,故事的主体没有选择已有的民族经典文本,而是一个崭新的原创故事,在丰满故事内容时,导演从众多的民族文化中找寻灵感,深入发掘与传承民族文化,如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南河与参宿均源于中国传统天文学星宿中两颗星星的名字、当女主参宿穿越进入深海大饭店的异度空间,象征两界分割的牌匾正面书写的“您可来了”和背面书写的“一见生财”,源于神话中黑白无常官帽的上书,暗示着参宿进入鬼门关的濒死体验,更符合国人的理解语境。整理来看,田晓鹏这两类改编方式依然是根植于传统文学作品与民间神话典故的创作形式,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把目光聚焦于动画电影所表述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上,会发现动画电影传达的精神理想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在当代背景与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对以往作为体现反抗精神的孙悟空进行符合当下价值观念的延展表达,将孙悟空的困境设置为当代人的困境,失去法力的孙悟空更像是一个面对中年危机与时代脱轨的中年大叔,是一个需要经历考验实现自我蜕变的人,这样的剧情让孙悟空走进当代现实,成为一个普通的当代人。以传统为躯壳,以当代精神为内核,为当下人自我定义、自我寻找与自我救赎做出了新的表达。《深海》更是根据当下社会的实际需要及观众的时代诉求,选择聚焦社会“心灵困境”的病征,使其成为能被观众共情与感知的大众故事。正如《深海》中的南河只不过是一个最最平凡的普通人,他也可以成为英雄。在GQ报道对田晓鹏导演的采访中,田晓鹏表示只是我想讲“英雄”这件事情,他可以没有任何的超级能力,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平凡的人,在某一刻的闪光,那就是他的英雄之举。[5]导演在价值表达方面的转变避开了早期英雄的宏大题材,转向重在表达普通人的英雄片刻,为当代故事注入当代灵魂。

(二)视觉盛宴:从继承民族审美到技术加持新呈现

视觉观感是直接冲击观众的第一要素,是展现动画民族风格的关键要素。动画“中国学派”在艺术形式的表达方面非常善于运用我国的传统艺术元素,如早期的《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牧笛》都运用水墨元素。早期水墨动画受定格拍摄技法所限,需要由人工一張一张地绘制出来,按每秒24帧来算,1分钟的动画片要绘制1440张,才能使得影片最终呈现出流畅的效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过高。①时代的变化与技术的发展,从动画“中国学派”的定格动画技术到三维数字化技术,田晓鹏的创作在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同时不忘民族风格的运用。

首先在画面处理上,不管是动画“中国学派”还是田晓鹏导演的作品都汲取了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中国古代绘画并不看重事物与景观的视觉真实,而是善于缘物寄情,用写意借以表达人的意念,因此基本没有焦点透视这一概念,写意使中国画家很早就摆脱了时空的限制。《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不仅体现了中国写意山水画的秀美,在房屋建筑样式或是山谷风光上都明确了中国特色,特别是在“长安城”的设计上,导演营造出层层堆叠的房屋,以及在下坡路的视角下,俯视远处的整个街景,从透视上来看是一种畸变,存在两个以上的透视关系,但这样可以更好地营造出东方仙侠世界的古镇美感,也更符合人们想象中磅礴与宏伟的古代东方世界。正如米切尔认为:“风景可以在人身上施加了一种微妙的力量,足以引发出广泛的、难以详述的情感和意义。”[6]风景的存在不仅是最能体现民族风格的特点,而且可以营造一种氛围,足以将观众带入用画面烘托气氛和情绪中。正如,动画电影《深海》以水墨元素贯穿全片,展现出极具东方气韵的艺术形式,基于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在艺术形式方面的有力探索,并且相较于其他“硬式”形式,水墨这种“柔式”表达更能与其他素材相融合。再加上时代前进与技术的升级,导演与主创团队耗时两年在“粒子水墨”的应用方面做出了巨大成就。影片中“劈海”的镜头,单镜头粒子特效多达一百余层,粒子数量高达几十亿,历时15个月才全部完成。①这种技术的运用得以将平面维度的水墨画质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表现,从浮游生物到飞鸟和游鱼,从海浪、浪光到旭日,“粒子水墨”的使用使得海水掀起浪花的镜头,似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水雾,这种真实感勾动起直击灵魂的心潮澎湃。无数的粒子与极具导演个人风格的绚烂色彩美学相融合,一反大众认知中的“幽暗”深海,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动画电影《深海》的尝试不仅赋予了中国水墨画全新的生命力,更是动画民族风格应用上的有力探索。

其次在人物形象设计上,动画“中国学派”多数作品中的人物都借鉴了脸谱的画法,《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在面部设计上高度依赖京剧武生的脸谱画法。同样在田晓鹏的作品中,李天王与妖王“混沌”的设计也是从《西游记》与《山海经》中汲取营养并保留了戏曲脸谱的样式。在三维动画技术的加持下,导演开始追求更加真实与细腻的“东方式”人物表演。《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作为主人公的孙悟空颠覆传统设计,一改往日作品中的少年形象,长长的脸、法令纹以及脸上的褶子,面部形象更加真实化,使孙悟空形象有了东方中年男人的侠气与沧桑。江流儿则吸取传统文化中年画人物的外形特征,更加符合亚洲人相对扁平的面部轮廓,同时面部细节的描画使人物更加灵动。这一探索在《深海》参宿的塑造中更为明显。

田晓鹏导演使用了很多的近景、特写以及大特写来刻画参宿含蓄的面部神态,欲言又止的垂下嘴角,笑中带忧的眼神、伤心时睫毛上混合的雨滴与泪珠,肢体语言上时常小心翼翼伸出又缩回的手。相对比国内大部分团队还是将功夫倾注于角色外在动作的节奏、幅度、速度、力量以及服饰装扮的个性化设计上[7],田晓鹏对“东方式”表演的探索为我国动画电影现代题材民族化提供了新的创作路径。

(三)配乐渲染:从戏曲与民乐转向现代化乐曲

动画“中国学派”的音乐创作极富中国民族特色,在塑造人物、推动情节与渲染气氛等方面与中国特色的戏曲、民乐进行技巧性结合。如动画“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骄傲的将军》就使用戏曲元素,民族音乐和戏曲锣鼓点的音响效果来推动故事发展,《大闹天宫》则博采众长,在塑造孙悟空威风凛凛的人物形象时,作曲家用到高胡、板胡和扬琴等高音民族乐器演奏出嘹亮的音色来诠释。在推动剧情发展的不同关口时,使用传统弦乐、吹奏乐作为配乐,在孙悟空与天兵天将激烈打斗的剧情中,配乐的鼓点节奏会随着他们打斗动作的变化而越来越快,制造紧张的氛围来调动观众情绪。《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也大量运用了由传统乐器唢呐、二胡和琵琶等演奏的音乐如《闯将令》《小刀会序曲》。这部作品在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同时,将管弦乐队的元素融合其中[8],使这部动画电影的音乐既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又不失国际化,如江流儿的出场配乐是音色柔和软丽的双管弦;猪八戒的出场配合着即兴咏叹的男低音;土地神的出场配乐是俏皮、明亮的竹笛;妖王“混沌”的出场中则使用民族秦腔的唱法。

在田晓鹏的第二部作品《深海》配乐中以东方民族文化底蕴融入于流行现代元素的音符,渲染最原始的情感、触及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呈现出东方人含蓄的情感诉求。配乐中使用了手碟、口琴、钢琴、弦乐等乐器营造影片大海空灵缥缈的氛围,也不乏诉说参宿内心的彷徨与忧伤,同时创作者用“声色结合”的方式渲染留白,展现东方民族的意境美。在推动情节中,电影中主人公参宿来的深海大饭店,面对南河的态度转变,音乐起到了叙事作用,极致细腻又情感浓郁,音乐的变化也意味着参宿的态度转变,使观众既能感悟其留白的余韵,又不至于误解剧情,从而得到不同感官的享受。《深海》的音乐为弥补画面,营造视听,缺一不可,实现吸取现代化乐器与西方乐器打造东方韵律,可以唤醒观众内心中的情感,体现委婉的东方艺术之美。

三、民族风格的探索对未来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

(一)坚持民族风格的创作

为了满足观众日益变化的审美情趣,如今的动画艺术创作已经无法单一从一个固定的民族文化形态上创作,亟需将多元化的创作模式融入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审美当中。电影《深海》一方面发掘我国社会重点关注问题主打共鸣,另一方面电影依托民族风格所表达出的细腻情感,精准触达当下的观众情绪,正是多元化的创作方式再加上极具民族气息的演绎形式,激起部分观众们的高度认可。同样,近年来,动画电影《大护法》在呈现对人性命运和集权统治的反思下,又藏着水墨丹青的唯美画风。在《罗小黑战记》中对生命与环境的探讨下,依然是对民族风格的运用,从建筑风格到服饰元素,无一不体现出浓浓的民族特色。作为表现传统舞狮技艺的原创故事电影《雄狮少年》也是在表现少年成长的过程中融合传统文化的传扬。

在我国根植民族风格创作的同时,外国动画也在运用民族风格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将各种异质文化元素相对和谐地熔于一炉。如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寻梦环游记》,灵感来源于墨西哥的传统节日亡灵节,片中融入大量墨西哥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最为核心的“亡灵节”元素,能够让人们了解墨西哥文化里的生死观念,从影片一开始出现的一幕幕剪纸到“亡灵节”的万寿菊桥,从墨西哥民间艺术家弗里达·卡罗到有着浓郁中美洲风情的城市构造,从墨西哥特有的无毛犬到色彩艳丽的神奇动物“波瑞吉”,展现出浓郁墨西哥民族特征的文化现象。作为动画大国的日本也坚持将传统文化融入作品之中,武士精神的《银魂》《海贼王》、物哀文化的《你的名字》《天气之子》等,将写实与唯美融合,特别是现代化的角色造型不仅紧跟时代的热潮而且融入民族特色,使民族传统文化自然过渡到现代化的作品当中,这些创作理念也值得我国动画电影进一步学习与实践。

(二)技术推动民族风格的创作

中国动画发展至今,与科技的进步密切相關,从诡盘到走马盘,从定格动画到三维动画,从传统手绘到基于电脑的绘画,每一次动画的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变革。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开始后的国内三维动画的画面特效制作缩短了与美国动画的距离,但故事的内容表达方面却还相距甚远。在《深海》中“水墨粒子”技术的运用已然使得这部电影的动画技术的达到目前行业较为优秀的水准,通过三维技术与民族审美所呈现出的细腻的表情与动作不管是在三维动画技术极为成熟的美国还是在崇尚二维动画的日本都是极为少见的。但问题在于这部动画充斥了过多的视觉元素,却在主题内容的叙事方面过于隐晦,多数观众无法理解其表达的含义。《白蛇2:青蛇劫起》与《新神榜:哪吒重生》也同样充斥着这样的问题,特效已有很大进步,但是难掩叙事层面的短板,如果在视觉审美与故事内核上做不到真正呈现出中式科幻的魅力,再厉害的工业技术,也永远打破不了国产动画不伦不类的僵局。

反观《寻梦环游记》以其绚烂的艺术呈现和独特的文化样貌为影片精彩故事的演绎营造出动人的讲述空间,美术设计的宏大与严谨、三维技术的细腻与纯熟、墨西哥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人文精神融进美国主流价值的构建体系,成为好莱坞动画在全球的又一次成功推销。但其技术的发展与使用依然是服务于电影叙事与风格本身的。例如2023年刚刚上映的《铃芽之旅》,通过CG技术制作1000多个剪辑板面,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由红色雾气组成的蚯厄,在空中盘旋与下落的压迫性场面,不只对地震后的灾难场景细致的还原,更是对主人公内心创作的体现。不难发现动画电影的叙事、风格与技术的实现是相得益彰关系,只有推动技术的探索才能实现动画艺术的更好的发展,但同时要平衡好技术与艺术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造就中国动画的灿烂图景。

结语

我国动画电影从诞生到发展,众多创作者都在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在这一过程中,田晓鹏的动画电影向内继承了民族的精神内涵、保留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向外学习他国技术并创新融合民族风格的使用,使得中国动画作品在符合时代精神同时具有自身韵味。同样,他在民族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之路上所获得的成就与挫折也正是我国当下动画电影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当前我国动画产业的动画创作者应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民族风格,把握时代脉搏,动画电影的创作与制作需要依托科技手段的支持,使叙事表达与技术表现相辅相成,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与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使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上更具文化影响力和思想传播力,从而推动我国从动画电影大国迈向动画电影强国之列。

参考文献:

[1]王纲.略论国产动画电影《马兰花》民族风格的得与失[ J ].电影评介,2009(20):29-30.

[2]陈坤.新时代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J ].电影文学,2022(03):77-81.

[3]陈家宁,邱文婷,池如渊等.从“中国学派”看当代动画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177-183.

[4]赵洋,王宜文.当代改写与全新叙述:论国产动画中的神话重述[ J ].中国电视,2023(01):57-61.

[5]GQ实验室.《深海》导演说:“对不起”[EB/OL].(2023-01-24)[2023-05-15].https://mp.weixin.qq.com/s/ON3gOtNX3LPT-kHzjCKfsA.

[6]W.J.T.米切尔.风景与权力[M].杨丽,万信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1.

[7]贾秀清,姚杨曌.技术突破、题材创新与叙事反思——《深海》创作评析[ J ].当代电影,2023:17-20.

[8]王铉.国风题材动画电影音乐创作的新探索[ J ].当代电影,2019(12):101-104.

猜你喜欢
民族风格动画电影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发展史
动画电影
我的动画梦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中国民族风格在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教学法中的应用探讨
我是动画迷
大型民族风格原创交响作品——清唱剧《嘎达梅林》隆重上演
大型原创民族风格交响作品 清唱剧《嘎达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