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工业视域下新主流电影的银幕“新”表达

2023-10-24 04:14段月艺
电影评介 2023年15期
关键词:文化

段月艺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的票房在中国电影市场处于领跑状态,成为电影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新主流电影在影像语言方面所迸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水平,有效凸显了昂扬向上的主旋律。新主流电影主体性的影像话语建构,一方面扎根于主旋律文化的理想追求与家国情怀,充分利用电影工业技术对电影影像“想象力消费”空间的开拓;另一方面则遵循主流价值的叙事范式,注重揭示工业科技作为“人体延伸”所产生的文化张力,从而在影像语言和文化张力两个维度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理想表达和文化精神。

一、电影工业视域下的“主旋律”到“新主流”

新主流电影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电影界对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之间文化区隔的打破与调整,它严格意义上并非一个明确的、正式的、规范的概念,而是业界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该概念提法在大众传播领域获得了“共鸣”。新主流电影模糊了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的界限,表征着主旋律电影的“大众化”创作趋向和电影工业化思维。“主旋律”走向“主流”是市场口碑与意识形态的双重胜利结果。

中国新主流电影遵循“工业化产制”的原则,在影像语言方面向商业电影靠拢,汲取了众多的类型电影的元素,呈现出高度的政治伦理化、叙事共情化、风格多元化、影像奇观化等特点,对观众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新主流电影是一种充分考量电影的商业化元素,基于电影的产业形态,在价值主题上体现主旋律,追求技术与艺术的高品质,并且在市场票房、文化传播、思想影响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绩,弘扬中国特色主流价值的电影。新主流电影高度重视在影像语言上满足大众诉求,在文化宣传方面注重传播力和影响力,先进的电影工业水平加上优秀的中国主流文化内核构成了“主流”的核心。“它应该是具有民族风格的大众电影,是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宣教电影,是代表当代中国电影科技水平的超级商业大片,也是具有艺术探索精神的先锋电影。”[1]

新主流电影不仅满足了中国观众的“故事消费”,还极大地迎合了观众的“奇观消费”。因此,新主流电影注重采用高科技电影技术手段营造视听奇观,在银幕上展现出充满想象力的影像景观。新主流电影的奇观化策略与好莱坞式的大片并不相同,它是基于电影工业的实力把“中国特色”文化作为建构影像奇观的内在张力。比如电影《智取威虎山》(2014)将传统革命历史题材故事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应用3D技术赋予观众全新的观感,将“打虎上山”“雪山大战”等场景塑造成一场视听盛宴,填补了几代人对这一红色经典故事的视觉想象。现代的电影技术重塑了“老”故事,赋予观众“新”的观感体验,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能顺利融入故事当中。

电影的艺术张力体现于对人的精神领域的探索,这种探索离不开影像语言的表现手法,新主流电影正是用“新”影像语言来表达视觉思考,将艺术革新和技术探索融于一体。

二、电影科技的视觉奇观与文化自信

在新主流电影的制作中,电影工业发展的每一次技术飞跃,都必将带来新的影像奇观,拓展电影的文化表现空间,正可谓是“电影技术呈现文化自信”。“麦克卢汉把媒介视为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新媒介对人类感知的供给就像是一种人体的生物进化。”[2]在媒介与人的关系层面,电影作为一种媒介,亦可以视作是“人体的延伸”,这种“延伸”使得观众以媒介感知的方式对自我的道德、信仰和精神价值进行重塑。新主流电影作为以影像语言为书写符号的文本,电影科技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电影时空的想象边界。科幻电影作为一种想象力消费型的电影,最能体现“电影强国”的内涵,也代表着电影工业化的水准。新主流电影中的科幻作品有效抵制了“引进大片”,在激烈的电影产业竞争中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想象力文化。

科幻电影的想象世界是意识形态再生产的重要场域,对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意识有积极的意义。在新主流电影的科幻影像创作过程中,高度体现了电影工业将媒介技术转化为文化传播动力的特征,以影像语言表述想象力文化内涵,“放纵”想象力,倡导主流文化,在科幻想象与现实主义之间构成强大的文化张力。比如电影《流浪地球》(2018),“制作周期长达4年,动用了超7000名影制工作人员。”[3]在影片中为观众呈现了绚丽震撼的太空景象、冰封城市、木星危机等壮观场面。影片将中国的“大国”与“强国”形象放置于未来世界的末日空间中,主人公在极具想象力的时空场域中呈现出仁爱和牺牲的中国精神特质,电影工业的“硬”实力推动了影像语言的“硬”科幻,并在高科技的科幻话语中塑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新主流电影凭借艺术想象力和科学理性精神,将主流价值理念融于手段性、工具性的科幻影像,创设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想象力文化”样态。

科幻电影与技术社会的关联十分密切,也最能体现世界国别电影的互动与对话,因为科幻影像的叙事表达与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生活存在紧密联系。新主流电影有意识地在科技想象与现实生活之间建构“结合区域”,让科幻影像成为中国精神的载体。科幻类新主流电影遵循大工业生产模式,既为观众营造银幕奇观,又强调对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体现,运用科幻影像话语编写“中国故事”,表现中国社会现实、民族文化特色,使得影片在与现实的“距离”层面很接地气,表现出较强的文化艺术张力。比如《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反映的人类生存危机、政治隐喻和人性关怀,《上海堡垒》(2019)反映世界能源危机、宇宙化的资源掠夺和患难与共的爱情,这些基于现实问题的未来考虑被置于假定性的科幻情境,进而生成中国想象力型的主流文化“寓言结构”。

新主流电影通过創造性的想象力创作点燃青年观众的热情、集聚观影吸引力,并且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创作者深入落实技术的文化服务性,发挥技术性影像的视觉冲击力,基于媒介社会时代的“想象力”把主流文化转化为大众的想象愿景,引导观众体味影片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

三、电影工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式英雄”的形象建构

电影工业的全球化意味着政治力量在文化权力的博弈变得更激烈、更复杂、更全面,新主流电影对于民族文化的坚守是捍卫国家安全的必然之举。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影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处于文化战役的战略要地,融入全球化系统的中国电影通过本土化、民族化、差异化的影像英雄叙事,使大众在观影过程中更易达成文化理解与价值认同。

(一)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走出去”

从媒介文化的传播来看,电影工业的全球化促成了不同国家文化的“非领土化”跨越,视听地理的边界更加模糊,新主流电影所打造的民族文化的象征性空间对本土受众具有“守正”的文化影响力。媒介资本的扩张、电影产业的国际化与意识形态的加速紧张存在密切的关系,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话语权的分配,在电影市场取得竞争优势的电影产品会不断增容其所代表的文化圈层的话语权,由此便产生基于电影工业实力的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别。电影是文化的发生空间,必然会产生不同文化间的同构融合与异质对抗。中国电影走向全球化就要面对这种文化领域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竞争中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方面应避免“唯我”主义,造成文化领域的固步自封,降低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应慎重对待全球化,防止削弱本土文化的传播力量。新主流电影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协调、互动能够产生巨大的文化张力,创作者一直在追寻一种“非对抗”和“拒妥协”的平衡关系。

一种文化能否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关键在于能否被认知为先进文化,而非简单的民族主义情绪。于电影而言,“先进”是高水平电影工业和优秀文化内容的共同体现。新主流电影的先进性体现在它建构了一种“本土化的全球”文化视野,有效应对了全球文化同质化的危机,并保持足够的开放姿态。全球电影产业格局形成后,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全球商业文化在强大的电影工业支持下释放出不容忽视的文化冲击力。新主流电影重塑本土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本土文化与世界对话的能量,有力回击了“崇洋媚外”,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建立起“文化自信”的中国特色文化生态,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新主流电影面临着与世界文化强国的各种竞合,充分挖掘“本土化”与“全球化”的文化张力,凝聚中华优秀文化资源,通过电影科技对本土文化的影像转译、再阐释,生成足以应对全球性竞争的商业活力。这是一种“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文化思维方式,打破了主旋律电影“宣言式”的文化传播惯性,以包容、开放、辩证的文化竞合态度打通自我(本土文化)与他者(他国文化)的对话空间。

(二)“中国式英雄”的文化构想与形象范式

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它是在电影工业体系中产制出的通俗文化样态,依循着生产、流通的商业规则。电影中的人物是一种文化符号,他们面临的内心冲击与挑战显现了创作者的文化反思。“以英雄叙事为载体的电影产品欲形成识别、理解与表征的全球文化共同体,就必须考虑到文化产品情感价值的可接纳性和风格样态的独异性。”[4]新主流电影“走出去”,就要平衡好“求同”与“存异”的关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习惯性地接受与本土文化同质性、亲缘性较强的文化内容,对于那些价值立场对立的文化内容本能地抵牾,新主流电影能够利用普遍性的英雄叙事形塑起广泛共通的情感体验,从而平衡接受者对“共性”和“异质”文化的抵触心理,打通中西观众的文化认知隔膜。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是具有国际通识性的文化符号,而“英雄”又是电影人物中最能代表一个国家主流价值的符号。新主流电影对“中式英雄”的文化构想,核心在于“为他”精神,在电影叙事中这种精神被表征为一种国家范式——家国同构的文化理想。英雄人物的利他性、示范性、象征性是有效的文化载体,能够给予人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新主流电影在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不断对接国际视野,在银幕上不断呈现具有跨国接受度的中国英雄。比如《红海行动》(2018)、《中国机长》(2019)、《湄公河行动》(2020)等新主流电影就成功“走出去”,这些新主流大片塑造的中国式英雄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较高的文化通约性,那种基于人性之中真情、真性而生发出的崇高精神破除了东西文化之间的隔阂,催生出深刻的思辨,使中国文化以“柔性传播”的方式获得西方观众的广泛认同。

新主流电影的英雄叙事实现了情感动员的效能,将宏大主题诉诸激情的点燃,为不同文明的对话提供了共性的情感底色。全球化电影产业如同一个大众文化广场,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多向碰撞、交流。新主流电影能够“走出去”的关键在于对共通意义空间的探索。文化交往是在彼此交错和互相观照中展开的,搭建可以沟通、协商的“接触区”有利于“他者”群体的跨文化接受。在这个意义层面上,新主流电影中的英雄叙事方式可以作为冲抵隔阂的文化接触区。

四、“山河之美”的影像书写与文化认同

“山河”是一个指向国家与民族的文化意象概念,媒介审美化的自然风景可以被调用为表达文化信仰的象征符号。“山河之美”在银幕上延续了中国文化的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传统,是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的融合而成的诗意空间,承担着叙事和表情任务。新主流电影将中国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编码为连接观众民族情感的文化象征符号,成为中国文化和民族记忆的银幕想象,体现着“电影强国”的文化自觉。“自然的‘山河通过银幕的媒介化,成为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文化的代言,是构建中國式影像书写的一种诗意方式。”[5]“山河之美”是新主流电影在银幕上展现的一道亮丽视觉风景,是电影“文化之美”的阐释空间。新主流电影的创作是“融合主流性、艺术性和工业化探索的‘产品主导”[6]式生产模式,在这一创作趋向的影响下,新主流电影对“山河之美”的影像表达更具“吸引力电影”的审美特质,更重文化意义的隐喻逻辑。“山河之美”作为一种电影工业视域下的空间生产,新主流电影通过阐释性和隐喻性的表现手法将可感的“文化”寓于可视的“景象”,进而生成一种文化观念与记忆。

革命历史题材是新主流电影的一种重要题材类型,它通过再现历史唤起中国大众的集体文化记忆,具有“寻根”的文化意味。新主流电影复刻历史空间,对当代受众形成可识别的文化表意景观,以逼真的影像克服时间距离,复现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伤痕,从而串起观众个人教育经历中的历史记忆。在银幕上具象化再现“书本中的历史风景和人物”,“从历史中走来的人”向观众展示“今天的来之不易”,从而强化观众内心对当下美好生活的体认。电影《1921》(2021)再现了1921年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城市文化风貌,制作团队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上海影视乐园)复刻了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二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和博文女校等实景,影片在自如转换的空间变化中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关于理想、信仰、生命价值的故事。历史景观中的人物是生动的,导演没有去预想他们以后会成为伟大领袖,侧重于如实地表现一群青年知识分子的“青春”态,与当下年轻人的生活产生跨时空的情感联结,把革命年代的青春与热血延续到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反复观照“山河之美”的核心是“人美”,“人”在“山河”的民族寓意构建中是最关键的元素,从而显现“山河之美”的道德、文化、精神意义,勾勒出立体、生动的“人”与“景”的共同体叙事空间。

新主流电影的文化表达倾向于调和戏剧性与情绪性,达成“共情”和“认同”,借助“山河之美”的可供性阐释构建国家记忆谱系、文化景观,用影像语言塑造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新主流电影对“山河”意象的塑造呈现出温暖与诗意的底色,激发观众个体的、向内的、审美的“反复流连”情感体验。

结语

新主流电影是主旋律题材电影市场化运作的成功尝试,运用先进的电影科技、国际化的制作理念和视觉影像之美对主流价值观进行创新表达,在工业化探索中彰显大国担当、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等文化主题。新主流电影价值书写的关键,在于怎样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集体与个体的文化张力中,运用影像语言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想表达和文化精神。新主流电影的崛起,建立在中国电影工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水平大力提升,使新主流电影成为受观众欢迎的精品佳作,赋予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声音以崭新的形象,增强了中国广大观众的文化自信,拓宽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提升了中国观众对民族复兴的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金晓非.“新新主流电影”:主旋律电影发展的新阶段[ J ].电影新作,2018(01):76-80.

[2]李彬.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麦克卢汉媒介观之新探[ 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4):89-96.

[3]郭帆,周黎明,孟琪.“拍摄共情的中国工业电影”——郭帆导演访谈[ J ].当代电影,2019(05):27-32.

[4]战迪,卞祥彬.“球土化”时代中国电影对中式英雄的文化构想与表意实践[ J ].学习与探索,2022(03):177-183.

[5]王楚.“山河之美”的中国影像书写[ J ].中国文艺评论,2023(02):100-110,128.

[6]胡智锋.立论中国影视[M].北京:中华书局,2017:3-15.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