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林彬
摘 要: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职业院校也在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思维与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人才培养要求,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培养现代高水平技术人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为此,本文以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为代表,阐述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出了工学一体化在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 职业院校 汽车维修专业 教学
1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对汽车专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职业院校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与创新,紧随时代发展步伐[1]。工学一体化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中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其重要特点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基于工作开展学习”。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便可以接触到生产过程、参与生产交流,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水平,为学生今后职业发展提供帮助。这需要職业院校加强教学策略的改革创新,使学生基于开放式的认知、思维与工作方式,在自我控制与相互协作的学习环境中,提出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2]。
当下在进行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时,任务驱动教学法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该教学模式仅仅是依靠几个较为简单且封闭的学习任务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升有限,并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水平。相比之下,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将工作与学习紧密融合到一起,是一种推进智力和身心综合发展的有效手段,充分彰显“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基于工作开展学习”的教学特征[3]。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工学一体化在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从本质上来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4]。而这同时也是“工学一体化”教学法的显著特征。从工学一体化教学法视域来看,表示的是将工作与学习充分结合到一起的教学模式,学习与参考汽车4S店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并打造专门的教室,为“教、学、做”教学环节同步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从保质保量达成相应的教学任务[5]。另外,在实际开展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活动过程中,工学一体化教学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教学方法有效弥补了以往教学中“理论为主,实践欠缺”的问题,避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表现出显著的综合性、运用性以及实践性等特征。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将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等多项内容结合到一起,推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单向传输的问题。此外,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提高学生某项专业技能上发挥积极作用,如实践操作技能、灵活应变能力等。除此之外,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方式,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还将学生当成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抛弃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各项学习活动[6]。
3 影响工学一体化教学开展的原因
3.1 院校课程体系不完善,和企业具体要求不匹配
当下职业院校在规划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时,一方面没有开展相关的调查走访活动,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真实需求把握不全面,另一方面也没有注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对维修企业的实际需求认识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难以全面准确掌握实际的学情,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做不到因材施教。从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一些学生在完成所有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以后,进入到维修企业后还不能够独立完成轮胎拆卸与安装、机油更换等简单操作,更谈不上对汽车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在传统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制约下,尽管学生认真学习了各项专业课程,但在维修企业当中也不能够快速融入到日常生产活动当中,这也是当下许多维修企业不愿意接受职业院校阶段性学习学生的重要原因[7]。
3.2 学生流动性较高,对企业的忠诚度低
一般来说,同意和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社会企业,均是在较快时间内需要获得较多劳动力的企业,学生在进入到这种类型企业当中,会被企业当成临时工进行安排,表现出较强的廉价性。汽车维修企业希望能够长久获得稳定的廉价劳动力,然而因为“校企协作,工学一体”教学体制的影响,学生在维修企业中的工作与学习只是阶段性的,这必然会对企业正常运营带来诸多不便,并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产生较大影响,威胁到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企业维修人员的高流动性,还会给企业带来其它的麻烦,比如新员工培训问题、产品质量保障问题以及维修技术保密问题等,在某些时候还会导致企业客户的丢失。受此影响,许多维修企业并没有较高的意愿和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
4 基于工学一体化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创新路径
4.1 打造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4.1.1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结合本区域汽车产业的市场发展情况与业务需求,要求学生参加到汽车维修保养工作中,利用这种专业水平较高、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强的汽车维修岗位,在确保合作共赢的基础之上,促使职业院校与社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对教学开展标准、课程要求、质量评估标准以及岗位要求等进行明确的阐述[8]。另外,要求职业院校与企业一起研究一个高度契合专业要求的工作内容体系,提炼基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的典型工作任务,组建教师团队,开发适用于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工作页、信息页、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策划表、学习任务考核方案等教学资源。此外,职业院校要主动分析与研究本区域企业的实际岗位要求,同时企业也能够深入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活动中,掌握企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与方法,而学生能够更好了解本区域企业的规模大小、人才需求情况等相关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社会企业、职业院校与学生三者间的有效交流,进一步提高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效果,为改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效果提供支持。
4.1.2 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现阶段汽车维修企业的具体工作情况,为了使得学生学习过程可以与企业生产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应当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合到一起,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第一步要依照汽车维修专业的核心能力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比如汽车车身修复、汽车维护保养以及汽车动力系统维修等。以专业核心课程的难易程度为基准,科学合理规划工学一体化教学次序,让学生在全面理解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工艺方法及操作流程以后,再让学生进入到相关维修企业中开展实践操作与培训,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学生在进入企业后拥有良好的生产能力,同时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有效提高学生实践经验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
比如,一般来说一学期的总时长为20周左右,在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以后,学生每门核心课程每学期可以学习5到8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由学校一体化教师和企业专家线上或线下共同授课,学校一体化教室有理论学习讨论区和实训实操作业区,其中,实训区域设备设施和企业保持一致。在工学一体化教学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教师和企业专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校内工学一体化教室与企业专家的联通;促成“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的融合,实现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的教育目标。让学生学到的技能更贴近行业、企业的需求,综合素质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2 创新教学方法
在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中时,要不断提高“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要将学生的认知过程与职业行为充分结合到一起,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9]。第一,项目教学法。以《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为例,通过具体的维修过程开展与之相匹配的项目教学。在实际开展项目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根据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给予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将其使用到实践中,检验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具体来说,先制定好任务书并发送给每位学生,将学生的学习策划分成多个子项目;在所有项目的“工作任务”中详细阐述学生需要做的工作与完成标准,同时设置小提示、资料引导等模块,系统讲解和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工作流程等,例如拆卸与更换活塞环、检测气缸体等,给出详细的实施方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工与协作,一起达成任务目标。紧接着,老师对各个小组的任务达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在各小组学生在进行操作时,老师仅充当学生学习的辅助者。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充分把握维修原理与维修技巧等,同时也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二,六步教学法,主要包含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评估、反馈六个步骤。首先在资讯部分,要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任务相关理论、实操、工作步骤等信息;在计划和决策部分,小组合作对相关信息分析与整合,明确工作过程的工作内容分析,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在任务实施部分,小组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任务实施,完成工作任务;在评估部分,老师引导各小组检查任务实施情况,检查任务完成质量;在反馈部分,肯定学生的付出,小组自评、互评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解决问题,并作出总评。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应体现“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学一体”的教学理念,教学实施过程中,工学一体化教师应具备相关课程所要求的专业能力,能紧密围绕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
4.3 加强教学过程指导
将工学一体化教学法应用到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时,将教学中心从以往的老师转变为了学生,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必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则充当学生学习中的辅助者与引导者,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提供帮助。在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当中,“工学一体化”教学是德国“双元制”教学的中国化,要求老师要拥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做好教学活动开展前的准备工作,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与教学情况,持续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与优化。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将汽车维修专业技能作为重中之重,基于模块化思维将课程内容科学分成多个工作任务,并将其放置到相应的学期中开展教学。以《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为例进行说明,首先要科学规划学习任务。在进行教学任务规划时,将发动机维修技能作为教学目标,科学规划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如气缸压力的检测与维修、点火系统的检测与维修等,需要开发不同的工作任务资源。教师在教学前将工作任务布置给学生,下发工作页,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做好工作页中的相关任务,设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其次,在进行实践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现有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划分小组,并为各个小组分别提供实训设备,让学生开展实践操作。通过小组学习,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与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引入企业7S管理模式,加强对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场所、一体化教室的管控,如在进行实训活动时,要求学生保证自身工位的整洁,按照规定放置各发动机零部件。
4.4 打造一体化的实训场所
职业院校在开展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时,首当其冲的便是要设定理论和实践合一的一体化教室。在实际进行一体化教室建设时,应当要紧密结合汽车维修专业的具体教学情况,创设和现代企业生产相匹配的实训教室。在一体化教室构建过程中,应当要规划相应的多媒体设备建设、理论学习讨论区建设、汽车维修与检测设备设施建设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课堂教学价值。另外,在创设一体化教室时,还应当要规划相应的实践操作区域,基于实际操作合理规划实训场地,使得在开展一体化教学时能够当堂进行实训操作与练习。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一体化教学任务评估考核方式的优化,按照教学步骤进行考核方案制定。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以后,老师要对学生开展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着重考查专业能力、通用能力等维度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5 结语
将工学一体化应用到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对职业院校来说是一场革命;对职业院校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教学能力综合体现;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与综合素养,职业院校要充分重视工学一体化教学建设,更好发挥工学一体化教学优势。
參考文献:
[1]余先文.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6,15(01):79-80.
[2]牛冬.关于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提高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职业,2019(07):78-79.
[3]游永,涂伟,付介子.汽车维修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江西省交通技工学校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03):183-184.
[4]李平安,刘娅.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运用[J].湖北农机化,2019(24):92.
[5]郭长军.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理实一体化的应用分析[J].时代汽车,2022(13):59-60.
[6]唐忠玲.校企合作视野下广西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实习管理问题和策略研究[J].职业,2022(24):82-85.
[7]严海珍.工学一体化课程《汽车电气简单故障检修》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3(04):44-46.
[8]张印勇.工学一体化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与职业岗位技能的对接[J].职业,2023(01):94-96.
[9]冯波.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职业,2022(0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