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2023-10-24 09:15重庆市九龙坡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经贸导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营商政务全市

重庆市九龙坡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重庆市九龙坡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示范区,持续打造政务服务、助企服务升级版,全力稳预期、提信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21.38万户、居全市第一,营商环境考核多年居全市前列。

一、创新“三办”方式,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

(一)推行视频在线“远程办”

在全市率先开发远程视频服务平台,创新“云坐席”视频咨询服务方式,72名在线服务人员按需“接单”,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办事咨询、业务受理、资料预审等“一对一”服务,实现隔空申报、一窗受理、多席联审,多方协同、闭环运行。在全市率先探索“云评审”,对水利、交通等领域建设项目实现在线评审。目前,远程视频申办服务已覆盖18个区级部门、13个镇街以及四川、山东、新疆等7个跨省通办地区,累计服务5000余人次。

(二)打造下沉服务“就近办”

在全区13个街镇启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探索推进在15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统一建设政务代办窗口,就近承接或代办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等领域高频办理事项205项。迭代升级“扫码通办”服务,实现部分关键、必要事项只需扫码即可在线办理,推动企业开办时间最短2小时内办结。截至目前,13个镇(街道)承办高频服务近69万件、155个村(社区)承接代办服务约2.8万件。

(三)探索24小时线上“随时办”

深化打造全市首个九龙新商圈24小时智慧政务服务中心,配备自助办理服务终端13台,推出服务事项242项,实现店招备案、医疗卫生等领域“24小时不打烊”,打破传统人工窗口工作日、工作时间“定时”服务的限制。探索推进“随时办”向镇街延伸,在中梁山街道建成中心城区首个街镇24小时政务服务分中心,覆盖西彭、华岩、陶家、铜罐驿等片区42万余群众,截至目前,累计办理14189件次。

二、破解“三大”难题,提升助企纾困针对性

(一)探索推进用地保障改革解决企业用地难

深化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在土地供应前完成地质灾害等评估和地下管线等普查,形成涵盖地质灾害、压覆矿产等11项重点内容的用地清单,纳入供地方案,减少企业负担。探索推进新型产业用地试点,保障润泽科技、国鸿氢能等市区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难题。推广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登记证“三证同发”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化出让,实现向企业“交地即交证”,在全市成功出让首宗120亩带建设方案的工业项目标准地。

(二)深化落实“双就近”机制解决企业招工难

以创建全国人力社保领域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为牵引,探索建立全区人力资源信息库和500家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创新推出手机APP“推才宝”,打造“菁英创谷”和“家门口就业驿站”等服务平台,促进本地企业就近用工、本地人员就近就业。现已建成园区“菁英创谷”3个、村(社区)“家门口就业驿站”153个、“创业孵化基地”8家,为949家本地企业提供本地技术工人近5000名。

(三)创新信用贷款模式解决企业融资难

深化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知识价值贷”试点,设立3亿元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累计为383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贷”6.69亿元。紧贴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探索推出“商业价值贷”,完成预授信1262笔、金额13.17亿元,居全市首位。针对产业链企业融资堵点,开发以企业资质、生产规模、供应清单等产业特性为基础的“融合创新贷”,实现授信2680万元。试点推出“信用惠民贷”,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

三、建立“三项”机制,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一)完善惠企政策落实机制

围绕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因地制宜出台工业企业稳增长、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等10个重点产业扶持政策,因势利导制定促进消费恢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3个助企纾困政策,迭代升级惠企服务平台,实现全区涉企政策一个平台查询受理,并建立政策申报、兑现、评估全程闭环落实机制。现已兑付政策类扶持资金13928万元、惠及企业3700余家,为小微企业办理奖補资金近1000万元。

(二)建立助企解难服务机制

建立区级领导、区级部门、镇街、村(社区)“四合一”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健全完善“企业出题吹哨、部门答卷报到”和问题明白单、任务交办单、责任划分单、反馈销号单“四张清单”制度,确保问题发现、解决、销号全过程闭环;针对企业反映的跨行业、跨地域、跨部门问题,组建由区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点对点”解决。今年以来,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用工、用能等生产经营问题1242个。

(三)优化涉企信用监管机制

构建企业“事前承诺+事中分级分类监管+事后联合奖惩+信用修复”信用监管闭环体系,在安全、食品卫生、建筑、交通、环保等18个领域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企业探索推出1年“包容期”,引导和督促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率先在全市推行“企业信用码”试点,对5000余户重点企业实现“一企一码”,累积归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950万余条,以数字化赋能企业信用监管,优化提升区域市场环境。

四、开展“三类”考评,提升安商惠企满意率

(一)开展政务服务现场评议

在政务窗口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政务服务事项、办事人员、服务渠道的相关服务进行评价,严格落实“好差评”联动反馈、“差评”核实整改和整改回访“三个100%”,汇聚“好差评”评价数据158万余条。组建由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基层代表、服务对象代表参加的政务服务监督评议团,对一件事一次办、上门办、川渝通办等政务服务改革关键环节开展全方位评议,评议结果纳入部门政务服务效能考核。

(二)探索三方机构综合评价

设立非公企业对惠企政策知晓度、市场环境公开透明度、生产要素获得便利性、行政审批效率等调查指标,依托第三方机构对辖区营商环境开展全方位、全体系体检,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今年以来,精准掌握企业最迫切希望解决的融资便利化、服务精准化等10个领域重点期盼,以及人力成本增加、消费订单减少等22个方面的现实困难问题,针对性优化服务举措35条。

(三)紧盯干部作风专项评判

推进清廉市场建设市级试点,创新推出全市首个集政企交流、信息共享、文化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九久满意·亲清联盟”实体平台,形成政策制定、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等权力运行11个环节、43项考评指标确保干部作风考评细化量化。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纪委监督工作负责人盯营商环境制度,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巡察监督重点,搭建优化营商环境“码上”监督平台;开展百名科长承诺践诺述诺,105名重点区级部门科室负责人签订廉洁高效服务企业承诺书,建立问题快速分类处置机制,协助清偿拖欠企业账款1000万元。

猜你喜欢
营商政务全市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政务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