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史料,创设主题活动,助力量感发展

2023-10-24 07:32毕宏辉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量感主题活动数学史

毕宏辉

【摘   要】量感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现行教材对质量单位的教学忽视了对“度量的意义”和“统一度量单位必要性”的理解。为此,教师可通过创设“史料阅读,还原‘质量相等的物物交换’,理解‘度量的意义’”“动手实验,理解统一质量单位‘权’的必要性”“再次实验,理解创造多种‘权’的必要性”“对话历史,选择‘典型事件’了解统一标准质量单位的过程”等主题活动,将历史事实重构成可以操作的主题活动,从知识源流理解质量相关知识,实现数学思维与数学文化的融通,促进学生量感的发展。

【关键词】量感;主题活动;数学史;度量标准统一

“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新增的一个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自《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各级专家和教师纷纷对其进行解读。笔者也尝试从数学史的角度去了解质量度量的昨天和今天,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质量单位的本质和统一度量标准的意义。

一、基于量感的本质,发现质量发展的不足之处

《课程标准》采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式定义“量感”,即“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其中“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是“种差”,“直观感知”是“属概念”。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量”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主要体现为借助数和度量单位对客观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轻重、快慢等进行的数学刻画,但在教学中“何为直观感知”“如何直观感知”“何为直观感知了”却难以把握。为了使教师能很好地把握并具体落实这些问题,《课程标准》从“量感”的三方面具体表现提出了要求:“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

度量教学要促进学生建立对“度量单位”的感知。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多维的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感悟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轻重”一般是人们利用多种感官对物体轻重形成的认知,是一种对质量的直觉和敏感性。在教学“克和千克”时,通常这样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提供1克或1千克的物品,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左手掂一掂,右手掂一掂,坐着掂一掂,站着掂一掂,然后闭上眼睛掂一掂,体会1克或1千克有多重。当学生建立了1克或1千克的质量感知后,教师再创设新的情境,提供不同的素材,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建立几克、几十克、几百克的质量感知。最后,让学生以熟悉的参照物为标准,去估计身边其他物体的质量。显然,这一设计试图在“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上有所突破。

然而,质量单位的感知并不像长度或面积单位那么容易建立,几个质量单位的估测也不像长度或面积那样可以通过“数”测量单位的个数而直观获得。事实上,建立1克或几克甚至几十克的感知并不容易。由此可见,建立对质量单位的感知时,应该适当弱化“估计度量的结果”。

分析现行的多个版本教材可以发现,它们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之前,都编排了引导学生体验“度量的意义”和“统一度量单位必要性”的活动,而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时,教材却没有类似的编排,只是出示生活中購物的场景,接着便直奔主题“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显然,是教材的缺位导致了教学的缺失。基于“质量量感”建立的特殊性,引导学生建立概念时缺少指向第一个具体表现的教学,对学生质量的发展无疑是先天不足。

二、厘清历史脉络,启发量感教学新思考

让学生了解数学史上发生过的典型事件和出现过的典型人物,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质量单位的本质和统一度量标准的意义,对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1]

人类对数和量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从制造最简单的工具开始,就产生了量的概念,同时也产生了测量活动。《汉书·律历志》说:“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权衡”是中国古代计量质量的器具的称谓,今天的砝码和秤砣,古代称作“权”;天平和秤杆,古代称作“衡”。

在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意义”时,学生需要了解几个重要的历史事实。一是古代劳动人民因为生产或生活的需要,产生了度量的需求;二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多收赋税,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建立了自己的度量衡制度和测量工具;三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发统一度量衡的命令,确立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制造和颁发了度量衡标准器,秦朝在辽阔的疆域内实现了度量衡的统一。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思考可以在“克和千克”单元的学习之前,开设一节“权衡与质量”的单元起始课,落实“量感”中的“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这一具体内容。

三、创设主题活动,借助历史助力量感发展

(一)史料阅读,还原“质量相等的物物交换”,理解“度量的意义”

教学伊始,教师通过创设“穿越到远古社会,交换物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多元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课内容:质量相等的交换。接着,引导学生解读甲骨文和古代测量工具,让学生联系玩跷跷板的经历,理解度量质量的意义。

1. 教师出示古代物物交换的图片,并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如果你现在穿越到原始社会,会用什么去交换原始人怀里的小羊?为什么。

2.阅读史料,理解古人测量质量相等的方法和工具。

教师用课件出示图1,引发学生思考:你觉得这个甲骨文表示什么意思?木衡又是用来干什么的?从图片中,你能推测古人判断两种物品质量相等的方法吗?

师生共同演示“木衡”的使用方法。

(二)动手实验,理解统一质量单位“权”的必要性

教师通过设计“用几个物品交换神秘礼物”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用已知物的“数量”来刻画物品未知的质量,理解度量的本质,实现从定性刻画到定量刻画的飞跃。首先,选择花生、小球、立方体等常见物品作为实验物品,既体现了人类最初选择日常物品作为度量工具的事实,又寓意着不同诸侯国有各自度量衡制度的事实。其次,通过用常见物品测量神秘物品得到不同的数据,感受要选用同样轻重的物体来作为测量的单位,理解满足作为“权”的条件。最后,通过比较用花生、小球、立方体等不同物品测量得到的数据,引发神秘礼物轻重判断的失误,模拟历史上不同诸侯国的度量衡不同带来的不便,感受“测量单位统一”的意义。

1.明确实验任务:用几个物品交换神秘礼物?

实验物品设置:将班级学生分成6个小组,给每组提供一个简易天平、一个用不同颜色袋子装的神秘礼物和一些用来交换的物品(其中3组是花生,2组是小球,1组是立方体)。

2.学生第一次动手实验并反馈。

师:第一组同学,你们用几颗花生交换神秘礼物?为什么?

生:18颗花生。因为天平一边放18颗花生,另一边放神秘礼物,天平刚好平衡。

师:如果规定1颗花生记作1个测量单位,那你们组的神秘礼物是几个测量单位?

生:18个测量单位。

6个小组依次反馈,并完成测量数据整理,如表1所示。

3.理解满足“权”的条件,经历统一“权”的过程。

师:观察表1中的测量结果,你对各个小组神秘礼物的轻重有怎样的判断?为什么?

(因为学生已经有了用“數”刻画质量的经验,所以他们根据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三种判断:①第五组和第六组的神秘礼物一样重,因为他们的神秘礼物都和12个小球一样重;②前三组的神秘礼物中,第三组的最重,第一组次之,第二组最轻,因为21颗花生>18颗花生>16颗花生;③所用的交换物品不同的组不能进行比较,如第四组和第五组。)

师:为什么在比较第四组和第五组的神秘礼物的轻重时,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呢?

生:因为第四组用来交换的物品是11个立方体,而第五组是12个小球,我们不知道立方体和小球谁轻谁重,所以不好判断。

师:只有用“统一的测量单位”去测量,才可以通过比较测量数据的大小,判断出神秘礼物的轻重。刚才用小球或花生来测量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用天平称一称神秘礼物进行验证。

(学生将各个小组的神秘礼物放到天平上称重,发现第五组和第六组的神秘礼物一样重,与他们的判断相同;第三组和第二组的神秘礼物也一样重,与他们的判断不同。这个测量结果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师:为什么用小球测量神秘礼物的轻重作出的判断是正确的,而用花生测量神秘礼物的轻重作出的判断却出现了错误?

(通过讨论,学生发现每个小球的轻重是一样的,而每颗花生的轻重却不一样,从而得出:只有轻重一样的物品才可以作为测量的单位。)

(三)再次实验,理解创造多种“权”的必要性

进行第二次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测量单位小球来测量不同的物品,让学生先感受有了统一的测量单位,就可以定量地刻画并比较物体的质量,理解“度量标准统一”的意义;再发现用一个测量单位无法测量所有物体的质量,因而需要创造更多的“测量单位”,进一步理解“度量标准”的本质。

1.第二次实验:测量下面物品有多重?

教师出示图2中的物品,提问:要测量这3种物品分别有多重,你会选择什么来测量?为什么?

教师让学生统一用小球测量,并提问:测量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你会怎么解决?

2.学生动手实验。

3.全班交流反馈。

(1)测量得到回形针重16个小球,说明回形针比神秘礼物重4个小球。

(2)讨论:为什么矿泉水不能用小球来测量?

师:为什么用小球测不出矿泉水的质量呢?

生:因为矿泉水太重了。我们把所有的小球都放到了天平上,矿泉水还是一动不动。

师: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再多给我们一些小球,就可以测出矿泉水有多重了。

师:给你足够多的小球,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这个任务。想一想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还可以换比小球重一点的东西来测量。

师:你的办法真好,因为现在的测量单位小球太轻了,测量矿泉水的质量不方便,所以可以用“重一些的球”作为新的测量单位来测量重一点的物品。

(3)思考:为什么塑料块也不能用小球来测量?

讨论得出:塑料块很轻,现在的测量单位小球太重了,需要用“轻一些的球”作为新的测量单位来测量轻一点的物品。

(四)对话历史,选择“典型事件”了解统一标准质量单位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测量工具木衡为什么要搭配6个铜环权?[2]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度量衡?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接着,教师充分运用历史相似性原理,用数学问题与某一个或某一些历史问题的相关性,帮助学生理解现行的标准质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

1.教师用课件出示图3,并提问:你能理解古代楚国的测量工具“木衡”中为什么配有6个“铜环权”吗?

2.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测量单位都是不同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你觉得他看着这些测量单位会做一件什么事?为什么?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的5个测量质量的单位分别是铢、两、斤、钧、石[3],你觉得为什么要有5个测量单位?哪些质量单位现在仍在使用?

4.世界各国的测量单位也不相同,比如英美国家是磅、盎司,俄罗斯是普特……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测量单位不方便交流,所以需要全世界统一测量单位。

5.18世纪末,法国计量协会统一了国际交流的质量单位“千克”。他们规定:4摄氏度时,边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装水的质量为1千克[4]。

出示装满水的1立方分米容器,请学生掂一掂,感受1千克水的质量。

6.现在全世界统一使用的常用质量单位有哪些?(克、千克、吨)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们将在下节课去感受。

上述设计弥补了教材缺位的对“度量质量的意义”和“统一质量单位必要性”的讨论,使质量“量感”的建立有了“知识源流”。整个设计将“动手测量物体质量”这条数学思维的明线和“中国古代为什么创造度量衡、统一度量衡”这条文化的暗线有机融合在一起,每一个活动背后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支持,中国古代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在每个活动中呈现,从而实现“数学思维与数学文化的融通”。

参考文献:

[1]平国强.“量感”及其培养[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3(1/2):27-31.

[2]邱隆,丘光明,顾茂森,等.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 [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陈黎春.质量单位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8(1):58-60.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文正小学)

猜你喜欢
量感主题活动数学史
“量感”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培养策略探析
兼收并蓄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数学史上的骗子和赌徒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