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机理探究:动因与过程★

2023-10-23 03:11白郭鑫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8期
关键词:生产性价值链服务业

白郭鑫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32)

0 引言

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核心部门,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商业运作以及社会发展的支撑性服务部门,更是装备制造业等工业部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合作与补充的产业部门。当前,随着各产业间的融合趋势加强,各产业间早已再也不是孤立地发展,而是呈现互动与融合的发展态势。推动产业加速融合更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用来促进本土产业升级进步、交互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及企业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自2020 年以来,疫情、战争、政治关系等不确定因素正考验着世界各地,全球地区的关联性与依存性更加凸显,各国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地重创,但在其中我国却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上率先实现恢复,并将经济重新带回正轨。此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我国装备制造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正在大踏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序列中,两大产业的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产业融合”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于1963 年美国学者Rosenberg 在研究美国机器工具产业演化中发现的“技术融合”现象[1],并据此提出:产业融合就是技术向不同产业扩散与融合的过程。此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革新,数字化与信息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Negreouponte 于1978 年对计算机、印刷出版以及广播电视业三者间的技术边界进行了系统地描述,进一步发现这三个产业的相交处是企业创新与发展最为集中的地方,由此引申出产业边界模糊的大致思想,并为后来各产业的互动融合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随后,到了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学界对于产业融合研究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融合的内涵更加丰富,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眼下,国际经济正处于疫情放开后的恢复期,在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大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应继续顺应并加强产业融合的趋势,同时将其作为未来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方向和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本文基于价值链和产业分工理论,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机理进行了认真解构与分析,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两大产业的融合动因主要源自于微观层面上价值链的关联和企业竞争的驱动,中观层面上市场需求的拉动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以及宏观层面上政府规制的放松和经济发展的支撑。同时这段融合过程会依次经历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管理及组织融合四个阶段,并最终形成产业间的完全融合。

1 价值链理论与分工理论概述

1.1 价值链理论

1985 年,价值链(Value chain)理论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首次提出。在他看来,现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划分为两类,即基本活动与支持性活动[2]。其中,基本活动主要包括日常性的进料后勤、生产作业、发货后勤、市场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而支持性活动则主要包括采购、研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基础设施等。总体而言,这些生产经营活动,看似毫无关联但实则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内部联系,并由此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价值创造过程,即所谓的价值链。因而,可以说价值链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处经济活动当中。例如,在上下游企业间会存在紧密的行业价值链,同行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间又会存在休戚与共的竞争对手价值链,而企业内部业务部门间的紧密联系又构成了企业不可分割的内部价值链。通常来看,这些价值链间往往都会存在一定的价值链联结,从而使每一处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的价值实现产生相关影响。

总体来看,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具体揭示了行业内的企业竞争,不单纯只停留于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涉及整个价值链的全方位竞争,企业整体价值链的综合实力才决定了企业最终的市场竞争力。而当把价值链理论的分析对象由企业角度上升到整个产业时,就会进一步形成产业价值链。可以说,产业价值链是一个建立于“价值链”理论基础上,更加宏观与系统的概念[3]。它包括了为企业供给原材料的上游,产品生产的中游,销售与服务的下游以及最终的市场消费者,将每个企业独自的内部价值链捆绑进整体产业的价值活动群中,实现了整体价值链联结下的价值再创造。因而,从这个角度来看,“价值链”理论下的产业价值链为不同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更推动了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具体见图1。

图1 波特的价值链模型

1.2 分工理论

分工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结果与产物。随着社会化分工的不断演进,多数产业会衍生出更多细分的方向,而对于少部分产业来讲,甚至可能会出现合并重组的现象[4]。其实,早在工场手工业与机器大生产时期,经济学家便开始结合实际生产来对分工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随后,这种思想经过学者们反复研究与补充,逐渐成为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同时对后来的产业融合理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来看,该理论最早由“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后又被其他学者进行了丰富与发展,如马克思、马歇尔以及阿伦·杨格等人。

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通过以扣针制造为例,对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分工现象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对这一现象解释为:在劳动化分工的驱使下,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以及生产效率也会得到补充与提高,从而实现生产力的向上发展。此外,亚当·斯密还提出分工同时也会影响产业布局,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走向。后来,马克思继承和批判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并又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剖析阐述了分工的起源、内涵、类型等,有效补充并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首次将社会分工从人的劳动角度出发进行阐释,并进一步指出劳动分工是生产活动的表现形式,极大丰富了劳动分工思想。此后,新古典经济学代表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通过以工业为例,揭示分析了分工、集群和规模报酬递增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分工会对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产生正向影响,同时还证明了企业间的规模经济的不同,分工利益也存在较大差别。之后,阿伦·杨格在其《递增报酬与经济进步》中又对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进行了发扬。在他看来,分工是一个在不断扩张和循环的动态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报酬递增效应。因此,分工就可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总体而言,以上几位著名学者不论从什么角度出发,都是在亚当·斯密的理论基础上对分工理论进行丰富与补充。同时,分工理论的不断演进和补充也进一步印证了产业部门间的关系纽带在不断打破的同时,也在随时重组。因此,这种产业部门间不断反复的分离与重组过程就可看作为一种动态的产业融合过程。综合来看,分工理论的发展也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发展依据与理论支撑。

2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机理剖析

2.1 两大产业融合动因

研究产业融合的机理,则一定不能只关注于表象,而需要深入研究其融合的动因,剖析其内在的运作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三种视角归纳并概括了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融合动因,分别为微观视角的内部驱动因素(价值链间的关联和企业竞争的驱动)、中观视角的外部拉动因素(市场需求的拉动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以及宏观视角的环境推动因素(政府规制的放松和经济发展的支撑)。

1)微观:价值链间的关联。价值链间的关联性指的是产业或企业在价值链上具有相似共同性,并在发展上具有相互依赖性。依据价值链理论,可以把装备制造业的价值链进一步分为生产制造活动与生产性服务活动两大类价值活动。生产制造活动作为装备制造业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相关生产性服务活动基本都是围绕其展开。而这些生产性服务活动往往是通过满足生产制造需求,提升生产效率来进一步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整体价值增值。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作为从制造业部门中脱离出来并独立发展形成的产业,它的价值链主要由基本的生产性服务活动及辅助性服务活动构成。独立性的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中往往没有生产制造活动,为此它往往需要满足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来实现价值。同时它也能够为装备制造业带来价值增值,提升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由此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价值链上具有高度关联性。而这种价值链上的高度关联性对这两大产业的融合影响又可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首先,当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进行融合时,装备制造业在通过向上下游延伸并强化其价值链中的生产性服务活动,增强生产服务性功能,使生产性服务活动成为其价值链的核心活动,从而进入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实现产业融合。其次,当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进行融合时,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将生产制造活动补充到其价值链中,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提升生产制造能力,以此获得具有生产性与服务性的全价值链,并进入装备制造业市场,实现产业融合。综上所述,价值链的高度关联性是构成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重要基础动力。

2)微观:企业竞争的驱动。企业竞争力是一种相较于竞争对手来说,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响应并高效生产出所需产品或服务,并由此持续获得盈利的综合实力。一个企业的竞争力越强,则意味着它能够创造出更多经济价值,并且对市场的适应性也就越强。当前随着市场的日益开放以及进入壁垒的不断降低,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开始不断变大。就装备制造业而言,不少企业在研发、设计,以及内部管理等多方面存在短板,产品更是集中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水平,很难与国外同行业企业产生显著的比较优势。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近年来发展历史不长的新兴产业,同样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市场体系不健全、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因而,这两种产业在竞争压力的驱使下,开始逐步相互适应、融合以及调整从而来应对行业内部以及外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并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具体来看,装备制造业通过将生产性服务业中有关高技术、高质量的研发设计服务融入到各个生产性环节中,提升制造工艺与科技含量,实现产品的创新,并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及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同样,生产性服务业再通过将装备制造业积累的资本转化为知识与创新投入要素,从而提升研究创新型研究水平,进一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规模,同时提升其行业竞争力。综上所述,这种企业对竞争力的需求驱动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不断融合的态势。

3)中观:市场需求的拉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已逐步由供给端转向到需求端,即产品与服务正在朝需求导向型发展。而当前的消费者需求正越来越趋向于追求专业化、差异化、定制化,由此便加剧了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从而给传统型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带来了产品过剩、服务滞后、供需矛盾等问题。通常而言,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倒逼企业作出适应性调整决策,从而会改变其原有的产业结构。因此,面对终端消费市场上多元化的需求,传统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需要开始寻求转变,并加快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过程,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消费市场。具体来看,首先,装备制造业需要依赖于产业链上游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与技术优势以及专业化分工优势,同时借助其研发和设计能力,来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产品的设计感与科技感,同时优化其工艺流程,以此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与定制化需求。其次,装备制造业企业会通过向产业链下游进行延伸和渗透。而在此过程中,装备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向客户提供基础性产品,还需进一步增强配套性服务功能,并逐步将物流管理、售后服务、品牌管理等生产服务增值环节引入到自身的价值链之中。然后,再不断通过这种纵向一体化延伸的方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以及忠诚度,使客户对于“产品+服务”的融合型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另外,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也会在同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融合中,逐渐引入加工制造活动,并配套生产跟自身核心服务活动相关的个性化和定制化产品,以此来满足消费市场中对于“服务+产品”多元化的需求,从而大力强化了自身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优势,同时也将使市场占有率得到进一步提升。综上所述,随着市场需求的拉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将加快融合化进程,并进一步推动两大产业的发展。

4)中观: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是推进产业生产方式转变,打破两大产业的边界壁垒,加深其产品与技术融合的源泉与精髓。可以说,无论是从生产价值链出发,还是产品生命周期出发,技术创新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过程中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5]。具体来看,一方面,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社会产品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求开始变得难以满足。由此,作为制造业核心的装备制造业不得不面临向服务化方向延伸与发展,并需要以新技术作为补充与支持。通常,技术创新往往涉及设计、研发、应用等阶段,而这些阶段就需要大量专业化知识与技术型人才的补充以及资金的投入,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对知识、技术以及资金等要素要求较高的集合性产业,可以通过其内部的金融业为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提供资金融通保障。此外,其科技研发、行业咨询以及信息传输等支持性服务行业同样可以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所必需的知识与技术支持,从而加快其技术创新的突破。由此,装备制造业在生产性服务业帮助下,逐步解决技术难题,然后通过技术渗透与外溢,两大产业间的边界会逐渐消失,然后产生新的产品和服务,并进一步激发新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当技术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在产品和市场的融合后,会进一步引发这两大产业在管理模式上的适应性调整和改变,并会突破原有的产业管理模式以及组织边界,同时逐渐实现两大产业内部管理的协调性以及发展一体化,最后使两大产业的融合水平进一步加深。综上所述,技术创新可以有效加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交流与互动,并促使二者在技术、产品、市场以及管理方面进行深度融合。

5)宏观:政府规制的放松。产业融合程度往往会受制于产业壁垒的影响,而政府规制则是典型的产业壁垒之一[6]。政府规制是指以政府为主体,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凭借自身法定权力对市场经济主体所做出具有法定约束力的限制、约束以及规范措施。当前国内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以及“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发展空间正在日益变大。同时,政府规制的放松也正在不断降低产业壁垒,加速产业间的融合。具体来看,以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例,政府规制放松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总体而言,当前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壁垒仍旧相对较高,部分细分领域管制仍旧较为严格,由此导致难以满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并在价值链环节阻碍其深入渗透与融合。然而当政府规制放松后,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进入壁垒,从而使两大产业间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会使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得到显著性发展,进而推进这两大产业间在价值链上的互补,并提升产业间融合水平。第二,当政府规制放松后,可以直接促进发展水平较高的装备制造业企业进入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市场,使价值链得到延伸与补充,从而推动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综合上所述,政府规制的放松是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外因。

6)宏观: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融合往往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产生。而对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很大程度促进二者融合,并为其深入发展提供支撑作用。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第一,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后,装备制造业的下游产业将会提档升级,并增加消费需求,从而倒逼上游装备制造业产品的性能以及质量进行提升。这样在需求导向型生产运作模式的影响下,装备制造业就会主动向生产性服务业渗透与转移,以此获得必需的设计、研发等知识密集型生产要素。这时两大产业间的关联性会进一步提升,并为最终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打下基础。第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同装备制造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生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促进社会创新以及要素优化配置来进一步为两大产业的融合提供环境支撑。事实上,当前这两大产业的融合关系正在逐步由制造型驱动发展过渡到生产服务型驱动发展上,而这段演进过程正是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直观反映。同样,两大产业融合水平高低的转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支撑与驱动的结果。综上所述,经济发展的支撑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之一。

2.2 两大产业融合过程

产业融合过程是指不同产业从独立走向融合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结合国内外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显示,在开放环境下,两个产业融合过程往往是先从技术融合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产品融合上,再引发市场融合,直至最后的管理及组织融合。因此,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过程也基本遵循这样的顺序与层次,具体这两大产业在四个融合阶段的演进过程分析如下所示。

2.2.1 技术融合

通常来看,产业融合往往发端于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的本质是由于产业边界处的技术进步,通过产生扩散效应,加速产业间技术的交叉与渗透,最后推动产生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往往不是单个产业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更具普适性的技术融合创新,由此会使产业间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进而催生出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这两大产业同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因而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投入巨大的资源来进行技术攻关与创新,这为其技术领域的相互融合渗透提供了前提条件[7]。而通常,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扩散往往是以两大产业的现有技术为基础。此外,从它们的现有技术构成来看,这两大产业间的技术构成又有显著差异:装备制造业由于其技术多偏向于事实与原理类技术,因而其显性技术成分往往大于隐性技术成分;与之相反,生产性服务业则相较于装备制造业就需要具备更多的经验性与技巧性技术,所以其隐性技术成分总体略大于显性技术成分。很明显,由于这两大产业的技术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会使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更容易向外转移与扩散。因此,这两大产业间技术扩散的主导方往往是装备制造业。但是,技术扩散的原因又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构成因素,同样还要考虑技术的力量、传播源以及传播渠道等因素。所以,当各个影响因素处于均衡状态下,生产性服务业也有可能成为产业间技术转移与扩散的主体。

总之,不管二者究竟谁是技术扩散的主导力量,通过原有技术的扩散效应,都会推动两大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另外再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当二者产业边界处发生技术创新后,会不断向传统技术与产品进行渗透,并逐渐在这两大产业的生产要素间扩散,从而诱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活动。这一过程同样还会进一步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提高传统产品与服务的附加值,并使两大产业的价值链进一步延伸,加深两大产业的渗透融合。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融合会受到两大产业原有技术积累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当两大产业的技术积累越丰富,技术创新能力越高,则两大产业间的技术融合过程就越容易实现。

2.2.2 产品融合

产业间的产品融合往往是建立在其技术融合的基础之上。当技术融合形成后,这便为产业间的产品以及业务搭建起了共享与通用型的技术平台。由此,这势必会引发行业内大量企业着手对生产计划以及管理制度的重新布局与调整,并通过重新整合资源,开辟进入对方行业市场,实现产品与业务的融合。同样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品融合也是由这两大产业间的技术融合推动产生,其总体融合过程主要是在其两大产业技术融合基础之上,通过生产流程的改进以及生产模块的整合,从而形成产品服务与服务产品一体化的过程,并以“装备制造品+配套性生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配套性装备制造品”两种形式体现。其中,前者主要是以装备制造业为融合主体,而后者主要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融合主体。

具体来看,在以装备制造业为融合主体的产品融合中,装备制造业会在初期时打造“产品+配套服务”化的一条龙式商业模式,主要表现为将装备制造品生产结合物流配送、送货上门、售后质保服务等下游配套生产性服务业。而装备制造业厂商这样做的目的往往是想通过提升服务品质,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用户对产品的依赖度与忠诚度,最后增加企业竞争力。通常,装备制造业企业对于这种“配套性生产服务”的选择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将有关于生产性服务的相关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商,从而实现生产制造活动与配套支持服务的分离;二是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将生产性服务内部化处理,延长产业链,提供一体化服务模式。装备制造业企业往往会结合自身企业规模与业务承载能力在二者当中取其一。

而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融合主体的产品融合中,生产性服务业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生产工具与设备才能实现其服务性功能,而装备制造业产品可以充当其主要依托工具。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初期,企业主要以委托生产、批量外购、专业化定制等渠道来满足对于部分必需性装备制造品的需求。但是,长久看来,伴随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外部市场需求的膨胀,这种依赖外部装备制造业生产的选配模式只会增加企业交易成本,同时也不利于企业提升抵制外部风险的能力。因此,一些大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会选择并购外部装备制造业企业,以此满足产品和业务需求。或者,这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也会通过整合技术与人才优势,加强研发投入,独自开辟装备生产制造业务,并将其彻底内部化,打造“生产性服务+配套装备制造品”的生产协同平台,进而推动产业间融合水平。

综上分析,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都可以独自作为这两大产业间产品融合的主体,而产品融合对于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融合也具有重要作用。

2.2.3 市场融合

市场融合是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过渡阶段,它具体是指两大产业间的客户群体、产品流通以及市场交易规则等多方面的渗透融合。市场融合往往需要企业使用产业融合后的技术来研发出更加先进的融合性产品以此来引导与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而催生出新的消费需求。同时,两大产业间市场最终能否融合还需要考虑其技术融合能否提高其生产效率并节约生产与交易成本,同时融合后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只有当满足这两项基本条件后,产业间的市场融合才有可能形成。以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例,当这两大产业实现技术融合后,消费者对于产品与服务的选择除了考虑其本身的质量、消费体验等因素,往往还要充分考虑为得到产品与服务所花费的综合交易成本。特别是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来讲,生产的产品基本是科技含量高、精密复杂、成套性强的工业产成品,所以必须配套相关生产性服务来支撑企业业务的发展。因而目前装备制造业的用户需求就需要以“产品+服务”来共同满足,但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相互独立使得用户需要经过多次搜寻、议价以及决策才能最终满足其基本需求,无形之中会带给客户繁琐的消费体验,并增加了其总交易成本。为此,客户会竭尽全力通过降低搜寻与议价的频次来控制交易成本,并强化对“产品+服务”的需求性,同时积极转向与有能力满足其需求的企业进行合作。随着用户对“产品+服务”融合需求的日益迫切以及产业内部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装备制造业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需求与供给比重会在原有市场中不断攀升,从而加速两大产业的市场融合。与此同时,两大产业原有的市场交易规则也逐渐不再适用于新的市场形式,为了进一步满足融合后新产品的流通需要,两大产业的领导层会不断协调和适应新的交易模式与交易规则。进而,这两大产业的市场交易机制将变得愈加成熟与完善,市场融合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并为二者之后的产业融合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综上分析,市场融合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关键阶段之一,它为产业的最终融合创造了成熟的市场环境。

2.2.4 管理及组织融合

管理及组织融合主要是指产业间在生产管理、组织协调、运作监督等方面的融合。当两大产业在技术、产品以及市场实现渗透融合后,产业间的边界会逐渐模糊甚至消失[8]。因而,各个产业原来的生产制度以及管理体系就会滞后于产业融合现状,此时就需要调整或重新构建一套适用于产业融合后的组织管理模式。因此,管理及组织融合也可以看作产业融合中最深层次的融合。通常,管理及组织融合往往会遵循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职能顺序逐步实现管理系统的最终融合。就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而言,在管理融合初期,主要是协调与沟通两个非核心管理职能的融合。此时,这两大产业会各自成立其协调与沟通机构进行业务的洽谈与合作。但这种做法往往会加大产业间交易与融合成本,同时还面临着效率低下、信息失真等弊端。由此,这就进一步促使两大产业会发起成立一个共同的协调沟通机构,提升信息传输效率以及降低信息传输成本,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组织间的初步融合。在此之后,伴随两大产业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内部关系也会变得日趋紧密,由此就会使两大产业的整体利益逐步走向统一,并最终形成新的一个利益共同体。此时,两大产业不再以单个产业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综合考虑二者共同利益进行生产计划的决择与部署,从而实现产业间的平衡以及整个产业组织的利益最大化。由此,两大产业的计划与组织职能开始逐渐趋同,并通过相应的组织机构合并或重新调整的形式而体现出来。然而,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尽管可以在协调沟通以及计划组织职能上实现一体化建设,但这两大产业终归是独立的产业主体,对于企业核心利益的把握以及最终领导权的掌控仍旧倾向于归置到自己产业内部。所以,在最后阶段的领导与控制职能融合中,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往往难以轻易实现,而这就需要通过股权收购甚至是企业兼并等特殊手段来完成。

最后,当两大产业更能够实现领导与控制职能的融合后,就会实现两大产业的完全融合。

3 结语

本文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具体来看,从微观、中观以及宏观层面,归纳分析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六大主要动因,并从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和管理及组织融合四个层次阶段分析了这两大产业的总体融合过程。最终,本文结合上述理论基础的铺垫,进一步构建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机理模式图。具体如图2 所示。

图2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理图

猜你喜欢
生产性价值链服务业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