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背景下苏州港太仓港区建设发展路径探讨

2023-10-23 07:35费晓丹
中国商论 2023年19期
关键词:太仓港龙门吊集装箱

费晓丹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太仓 215400)

1 绿色低碳背景介绍

目前,全球各地都能感受到气候危机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很多国家在法律法规、政府文件中明确规定碳减排目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到2060年前要实现碳中和。交通运输业是落实国家“双碳” 目标的重点行业,应该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在交通运输业中,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运具有成本低、运量大等独特优势,为了落实“双碳”目标,水运行业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统筹安排,出台各种措施,研究水运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水运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涉及多个方面,比如运输组织、运输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港口则是水运行业中非常重要的运输节点,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处,应该积极谋划绿色低碳港口的建设路径和具体措施。

目前,我国绿色低碳港口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各个港口都从顶层规划、能源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研究,力争更高质量地推进我国绿色低碳港口建设。当然,建设绿色低碳港口并不是为了“绿色低碳”放弃经济效益,而是在环境影响和经济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发展之道,获得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港口间的竞争日益剧烈,各个港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开展绿色低碳港口建设不仅体现了港口的社会责任感,还有利于树立港口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增强港口的竞争力。

就全国的港口而言,江苏省是港口大省,全省沿江沿海地区港口共有10个,内河港口有1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货物吞吐量等多项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在《江苏省“十四五”绿色交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江苏省的绿色交通建设水平要走在全国前列,要实现交通运输碳达峰,和港口息息相关的岸电使用率、铁路和水路运输周转量占比等指标都要得到有效提升。

2 苏州港太仓港区简介

1992年初,太仓港开启了建设之路,江苏省把太仓港作为江苏重点开发建设的港口。2002年,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合一,组建成新兴港口,命名为苏州港,原来的三个港口相应改称为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苏州港太仓港区地理位置优越,处在长江入海口南岸,是长江和黄海沿海开放交汇处,又是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太仓港区的定位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中近洋集装箱贸易港和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喂给港。20世纪90年代开发建设以来至2022年底,太仓港区全港航线总数达209条,直达日本、韩国、泰国等近洋国家和地区22个港口;内贸干线50条,实现沿海主要港口全覆盖;长江(内河)支线94条,覆盖北至河南周口、南达浙江上虞、西至四川泸州的长江(内河)50个港口;远洋支线41条,无缝对接洋山、宁波舟山港母船后通达全球各大港口。

近几年,太仓港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努力发展壮大,不负众望,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逐年攀升,图1是近十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统计表。2022年,太仓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位居江苏第一,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全国第八的港口,还是长江集装箱第一大港、江苏外贸第一大港、全国内河集装箱第一大港。

图1 2013—2022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统计

3 苏州港太仓港区建设绿色低碳港口的意义

3.1 有利于落实政府制定的“双碳”目标

太仓港区是苏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太仓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802.59万标箱,排名全国第八,江苏第一。太仓港又处在长江和黄海的交汇处,建设绿色低碳的太仓港,坚持太仓港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江苏水运行业加快低碳发展,在全省的绿色低碳港口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可更好地落实江苏省、苏州市确定的“双碳”目标。此外,建设绿色低碳太仓港,还能促进改善地区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图2是2018—2022年太仓市PM2.5年均浓度统计表,从图2的数据可以看出,低碳绿色港口的建设,使得全市的生态环保得到加强,生态质量持续提升。

图2 2018—2022年太仓市PM2.5年均浓度统计

3.2 有利于太仓港加快建设成为国家物流枢纽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苏州港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其中,太仓港区是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主要载体,通过发挥集成、协同、开放、创新的优势,港口要实现水陆联运、水水中转、铁水联运的有机衔接,为港口腹地及辐射区域提供货物集散、国际中转等物流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其中,建设低碳港口需要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水水中转等绿色低碳的集疏运方式,2021年,江苏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开通,太仓港迈入铁水联运新时代。所以,建设绿色低碳港口,将有助于太仓港完善货运交通网络,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助力太仓港加快建设成为国家物流枢纽。

3.3 有利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长江沿线港口码头是长江大保护的一线阵地,太仓港是长江干线第一外贸大港,建设绿色低碳的太仓港,有利于促进长江航运领域绿色低碳体系建设,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低碳的太仓港,可以带动船舶运行等航运环节的绿色化和低碳化,对航运业其他领域的绿色低碳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比如,太仓依托港口岸电技术的提升和应用,大力推动港口岸电设施和配套电网建设,建成了规模合理、运行稳定、智能化的岸电基础设施,大大节省船舶靠泊和停泊期间的燃油消耗,大幅降低船舶产生的碳排放量。

4 苏州港太仓港区绿色低碳港口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4.1 根据相关文件政策,制定了绿色港口建设规划

苏州港太仓港区为了促进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快太仓港绿色低碳港口建设,推进太仓港向绿色港口转型升级。2012年太仓港编制了《太仓港低碳节能港口建设实施方案研究》,2013年太仓港制定了《太仓港“十二五”(2013—2015)港口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各码头企业落实节能减排工作。2014年苏州市政府制定了《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内河港口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绿色港口建设。2018年太仓港制定了《太仓港绿色港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太仓港绿色低碳港口建设的总体目标,以环境整治和节能降耗为基础,重点开展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防治,构建绿色、集约、清洁港口,不断创新绿色运输组织方式,全面构建太仓港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该行动计划明确了六大类十二个具体的重点支撑项目和四个保障措施。2021年,太仓港又下发了《太仓港2021年度绿色港口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强调围绕建设“长江最美港口”的目标,明确了七大重点建设工作任务。太仓港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坚持推进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等的建设。在这些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太仓港又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面向港口内的各企业、进出港口的船舶运营商出台了落实绿色低碳港口的优惠政策,使太仓港的绿色低碳港口建设得到了船舶运营商、进出口商、码头设备供应商等各方的大力支持,稳步推进绿色低碳港口建设。

4.2 大力推广使用岸电并率先对码头岸电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

岸电就是船舶靠港期间为其提供电能的设施。为了完成装卸货物等作业以及满足船员的基本生活需求,船舶到港后不能立刻熄火,此前船舶靠泊后都是依靠柴油机供电,柴油机发电除了产生噪声和刺鼻的柴油味,还会在船舶靠港期间产生大量的含硫气体等污染物,对港口的空气,水体造成污染。因此,在开展绿色低碳港口的建设过程中,借助岸上设备“用电代油”、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目前非常直接有效的治理港口污染的一种方式,并且使用岸电可以促使港口与船舶实现“双赢”。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可以减少靠泊期间大气污染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2021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修改《港口和船舶岸电管理办法》的决定,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开始实施,太仓港结合国家政府的相关政策,依托港口岸电技术的提升和应用,在全港区全流域开展岸电设施和配套电网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各类鼓励使用岸电的政策,比如对进港后使用岸电的船舶提供优先靠泊、过闸和检验等服务。2022年,太仓港在长江流域江苏段率先实现岸电泊位覆盖率100%,每年可替代电量约为178万千瓦时,每年节约燃油37.38万吨,减少废气排放98.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1.88万吨,有害物质排放2.94万吨。岸电的使用,不仅大大降低了停靠在码头的船舶的碳排放量,减轻了船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并极大方便了船舶的作业,降低了船舶运行的总费用。

太仓港不但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大力推广岸电的使用,而且在长江沿岸各码头中首先开展码头岸电的智能化改造工程。2022年7月,太仓港成为长江干线首个完成岸电设备智能化改造的港口。目前,太仓港完成智能化改造的全部岸电设备已经全部自动接入船舶岸电管理信息系统,船E行信息系统岸电接入率在长江江苏段率先实现100%,实现了信息系统全覆盖,岸电服务管理也已经由传统的现场监管向数字智能监管转变,打开该系统船方可以实时查看太仓港口内所有岸电桩的运行等情况,有效保障船舶靠港期间安全科学的使用岸电。

4.3 开展船舶污染物接收的智能化改造

太仓港处在长江入海口南岸,航班密集,拥有长江内河支线94班,内河运输覆盖面广,北至河南周口、南达浙江上虞、西至四川泸州的50个港口。一直以来,对于港口而言内河船舶都是船舶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太仓港年进出港船舶达14.5万艘次,港口船舶污染物产量超3万吨,船舶污染防治压力巨大。

为了更好降低船舶的污染,结合码头设施设备信息等的智能化改造,太仓港的船舶污染物接收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船舶污染物接受的智能化改造上,太仓港大力推广应用“长江经济带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电子联单联合监管,打通船舶污染物从申请到接收、转移和处置全过程的监管链条,消除监管盲区,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操作可视化运行。以前的船舶污染接收方式是“船在水上跑,垃圾回收船舶自己找”,现在根据该信息系统,船员可事先查找最近的船舶污染物接收点预约申请,船舶的污染物接收处置一目了然,既方便又高效。此外,太仓港的海事执法人员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对船舶水污染物进行数据采集、追溯、查证,依托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和预警,监管效率也大幅提高。

除了船舶污染物接收的智能化改造,太仓港还积极推动辖区内的码头安装船舶生活污水智能接收设施、智能垃圾桶接收设施,进一步激发港口绿色发展动能,强化科技赋能。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太仓港共开展船舶生活垃圾接收25245艘次,接收量125吨,开展船舶生活污水接收18257艘次,接收量11476立方。

4.4 持续不断开展港口作业机械“油改电”

港口作业机械的“油改电”是指将原来作业机械的柴油机驱动方式改为交流电动机并车驱动。太仓港的“油改电”节能减排之路开始于2007年,首先进行“油改电”的机械是“龙门吊”。“龙门吊”的全称是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这是港口堆场作业必不可少的集装箱装卸搬运工具。传统的龙门吊都是柴油发电机组驱动,能耗大,而且柴油机的气体排放、噪声、废油水泄漏等都会对港口形成较大污染,维护成本也居高不下。到2008年12月,港区内35台普通的柴油龙门吊成功改造为电动龙门吊,并且在太仓港二期集装箱码头投入使用。随后几年,太仓港三期集装箱码头的30台柴油龙门吊、一期码头的10台柴油龙门吊全部完成电动改造。电动龙门吊在日常作业中不会排出废气,所需的保养维修也较少,有效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和生产率。

根据太仓港港口管理委员会测算,自2008年二期集装箱码头改造成功以来的13年内,太仓港所有电动龙门吊共减少柴油消耗2009.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34.7吨、有害物质排放39.75吨,龙门吊“油改电”使太仓港开启“绿色港口”转型之路。龙门吊“油改电”成功后,为进一步推动太仓港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深度转型提供了借鉴。随后,太仓港相继投入电动堆高机、电动集卡等电动作业车辆,进一步降低了港区内作业机械的碳排放量。

4.5 建设太仓港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推行“一零两全四免费”的船舶污染物防治长效机制

太仓港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处在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下游1公里处,这里是目前为止长江上单体设施最大的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该服务区域由1艘110米趸船、2艘污染物接收船、2艘交通船以及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中心、化学品洗舱水及含油污水收集处置站构成,能够实现船舶污染物的“生产、收集、转运、处理”全链条监管。

“一零两全四免费”指的是到港船舶污染物零排放、污染物全接收,航行中排放全达标;水上免费交通、免费锚泊、免费生活垃圾接收、免费生活污水接收。该模式改变了传统港口船舶污染物处置责任主体单一的情况,形成了船舶、码头、港口和政府“四位一体”的格局,解决了以前船舶因成本和麻烦等原因不愿送交船舶污染物上岸的问题,同时免费的交通服务、免费的锚地使用使船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更重要的是破解了港口码头污染物接收能力不足、需求方与服务方信息渠道不畅、内河船舶锚位不足、海事执法监管难等难题,助力长江水更清澈,港口更清洁。

4.6 建设疏港铁路,强化“水水中转”“公铁水联运”,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

太仓港自建设以来,就高度重视发展水水中转业务,打造低碳集疏运方式,大力推动发展多式联运业务,不断提高港口货物集疏运低碳运输方式的比例。本文以太仓港苏州现代货箱码头公司为例,2022年该公司的集装箱吞吐量为281.8678万标箱,其中水水中转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60.2823万标箱,水水中转比例已经达到56.86%。再比如,2014年,太仓港开始于与海港合作,开通了江苏太仓港至上海洋山港的“水上穿梭巴士”。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陆路运输至洋山约为200公里,陆路运输至太仓港约为80公里。与原先从陆路运输至洋山港相比,集装箱陆路运输至太仓港再通过水上巴士中转至洋山港,每标箱节省能耗30升柴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9千克。

为了进一步激活联运的优势,加快推动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多式联运型国家物流枢纽,弥补铁路货运的空白。2019年,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开始建设,2021年12月29日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开通,这标志着太仓港结束了无铁路接入的历史,迈入铁水联运时代。目前,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开辟了浙江衢州、河南郑州定期班列,服务网点覆盖义乌、胶州、金华、拉萨、南宁等34个铁路货运站。为了激活海铁联运新势能,太仓港疏港铁路还开通了中欧班列。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开通运营以后,打通了太仓港集疏运“最后一公里”,强化了港口与铁路的联通,实现了铁路和水运的优势互补,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4.7 以绿色低碳为目标,开展自动化港口建设

苏州港太仓港区的四期项目位于太仓港浮桥作业区,从2012年开始设计论证,到2018年开工建设,直至2021年正式开港,太仓港的四期项目严格践行绿色低碳战略,从设计到施工,贯穿了码头建设的绿色低碳理念。比如,在施工过程中,该项目位于长江岸线,占地面积为92万平方米,为吹填砂,在堆场施工过程中需额外填土25万立方米,由于靠近长江入海口,常年大风天气多,扬尘管控难度大,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工序多次进行防尘网重复覆盖,防尘网覆盖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此外,在码头建设过程中还开创新的设计建造了固定式船舶污水收集、集装箱码头初期雨水收集、船舶压舱水处理及污水沉淀回用综合处理系统,为开港后码头运营维护期间节能减排创造最佳的条件。开港运营以来,堆场上安装的是智能高杆灯,可以根据港口堆场照明的特点及需求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实现堆场智能化节电率达到45%;码头还同时采用了风光互补灯杆、能源管理系统等20余项环保节能和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实现了码头能源低碳化、设备调度智能化等绿色功能。

目前,太仓港区四期建有4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泊位总长1292米,年设计通过能力200万标准箱。2021年开港运营以来,码头堆场上只有机械往来,不见人影。主控室里,工人们点击鼠标键盘,就可以完成堆场上所有作业流程的操作;在码头前沿,用于船舶停靠接电的岸电箱采用全地埋式安装方式,有效避免装卸流动机械干扰,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根据四期集装箱年吞吐量200万标箱、靠港船舶数量约1000艘来进行测算,太仓港四期工程的船舶岸电系统工程,每年将节约燃油267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70570余吨、二氧化碳排放8490吨、有害物质排放210吨。

5 建设展望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太仓港绿色低碳港口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船舶垃圾分类接收,港口扬尘有效控制,船舶污染物零排放,一个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港口集疏运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在今后的绿色低碳港口建设中,太仓港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与其他港口的合作,推动港口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太仓港龙门吊集装箱
美军一架C-130J正在投放集装箱
这个“五一”,太仓港区不负春光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我家住在集装箱
改进20/5 t龙门吊供电电源
1000吨龙门吊主梁跨坞安装
特大龙门吊抢险修复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太仓港终入上港集团怀抱
江苏太仓港与上海港合作发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