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历史进程

2023-10-23 21:07郭璇郭占恒
观察与思考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郭璇 郭占恒

提 要: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历史、全面、辩证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与历史进程,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基础上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亟待破解的实践课题。根据事物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出发,全面系统论述改革、开放、发展、稳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前提和逻辑起点,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口规模、共同富裕、物质精神、人与自然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以期防止认识上的片面和实践上的偏差。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一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22 页。2023 年2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②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3 页。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应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出发,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必经路径、科学内涵和根本保障的内在逻辑,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基础上探求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防止认识上的片面和实践上的偏差。

一、改革、开放、发展、稳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前提和逻辑起点

实现现代化,中国是后来者、学习者、追赶者和创造者。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党就着手现代化建设,锚定四个现代化目标,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然而,由于历史的多方面原因,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没有如期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及时把工作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并鉴于当时中国国情和与世界现代化水平的巨大差距,如:1980 年中国人均GDP 只有194 美元,世界排名第144 位,低于大多数非洲国家,仅为世界平均水平2546 美元的7.62%。依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主张。

1979 年3 月21 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就是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由于缺乏经验,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比想像的还要困难些。”①《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第496 页。1979 年3 月30 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对“中国式的现代化”进行了阐述,他说:“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63-164、237 页。同年12 月6 日,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63-164、237 页。当时提出的标准是人均GDP达到800 到1000 美元,通俗地说,就是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后来,我们党把解决温饱、实现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中国式现代化一路走来,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开启,到2021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2359美元,排在世界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60 位,胜利完成现代化“三步走”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用40 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党及时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环境和国际资本大规模转移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基本国策,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逻辑起点。

(一)从经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注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要改革必须先要解放思想。1976 年走出“十年动乱”的中国,立即着手“拨乱反正”。1978 年5 月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接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到城市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从“四个轮子”(国有、集体、个体、联合体)一起转到引进外资,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等。尤其是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和改革高潮,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把改革推向深水区。2012 年12 月,新当选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离京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他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3、40 页。2013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三十多年前。有的牵涉复杂的部门利益,有的在思想认识上难以统一,有的要触动一些人的‘奶酪’,有的需要多方面配合、多措施并举。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②《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3、40 页。进而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接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大举措等进行了系统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值得指出的是,从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8 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40 多年来,历届三中全会的主题都是“改革”,展现了从经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加注动力的历史进程。

(二)从对外开放到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现代化是开放的。在一个脱离世界的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中国是世界的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式现代化源于对外开放,源于对世界发展的了解和融入。1978 年10 月和1979 年1 月,邓小平应邀到日本、美国等国家访问,亲身了解和感受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同时,国家组织三路考察团,即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赴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考察团和西欧五国考察团,分别赴中国港澳地区、东欧和西欧访问。③参见王兰洁:《中国改革开放的“侦察兵”——1978 年的出访高潮与改革开放的酝酿》,《广东党史》,2009 年第3 期。在3 个考察团中,赴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考察的西欧五国考察团最引人注目。西方经济的自动化、现代化、高效率,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之大,给中央决策层很大震撼。正是这些深度考察,全面了解世界现代化发展情况,促成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1978 年10 月10 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32、233-234 页。1979年11 月26 日,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时说:“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对外政策。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基础,但是,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32、233-234 页。后来,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扩大对外开放”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2、79、133 页。,“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2、79、133 页。,“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2、79、133 页。。在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从1979 年7 月中央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后改为“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到1984年5月批准14个沿海开放城市,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再到2001 年11 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接轨国际经济体系,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多次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210-211 页。在战略举措上,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鼓励企业“走出去”,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党的二十大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等作出进一步部署。随着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中国成为众多外商投资的热土。根据《2021 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和第一大对外直接投资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质量、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三)从发展是硬道理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色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体现在能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鉴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多次强调:“要一心一意搞建设”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0、265、363、375、377 页。,“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0、265、363、375、377 页。,“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0、265、363、375、377 页。,“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0、265、363、375、377 页。,“发展才是硬道理”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0、265、363、375、377 页。。进而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要“一百年不动摇”。40多年来,无论在任何形势下,我们党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把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创造了“中国速度”,做到了隔几年上一个大台阶,赶上了世界现代化的步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推进高质量发展。鉴于中国经济经过一个时期的高速发展,遇到了诸多“成长的烦恼”和“发展中的问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经济社会、城乡地区、人与自然之间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015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深刻指出:“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197-200 页。这五大发展理念很有针对性: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237、21 页。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28、52 页。近年来,我们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着力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着力解决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着力破除美西方设置的“卡脖子”问题,在航空航天、深海深地、高端制造、数字技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质量和成色。

(四)从稳定压倒一切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环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环境。社会稳定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最基本的环境,也是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环境。从“十年动乱”中走出来的中国,深知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初,邓小平多次强调:“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都干不成”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44、284、286、347、348 页。,“压倒一切的是稳定”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44、284、286、347、348 页。,“中国不允许乱”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44、284、286、347、348 页。,“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44、284、286、347、348 页。,“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44、284、286、347、348 页。。40 多年来,中国对内保持社会稳定,对外维护国家安全,真正做到了一心一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极为难得的和平发展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2014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⑧《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新华网,2014年4月15日。。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237、21 页。。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进一步作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部署,并深刻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⑩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28、52 页。从而构建了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国土、军事、核安全、疫情防控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良好发展环境。

综上,改革、开放、发展、稳定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从实际出发的规律性体现,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和逻辑起点。

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现代化主要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逐渐探索走出一条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五化”联动、协调并进的道路,集中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路径,推动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从而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推动了中国制造由“世界工厂”走向“制造强国”

现代化始于工业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工业化为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得现代化的其他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的现代化等得以发展。

拥有5000 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近代之所以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就是因为没有跟上工业革命的步伐。为此,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问题。1945 年4 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专门谈到“工业问题”,明确提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81 页。1949 年3 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37 页。

新中国工业化始于20 世纪50 年代。从“一五”计划开始,以苏联援助实施156 个重点项目为核心,以900 余个限额以上大中型项目配套为重点,到改革开放前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1978 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进入高速成长阶段。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实行“三来一补”“两头在外”、设立“出口加工区”等出口导向型政策推动大规模工业化,使中国制造业总量于2010 年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最高的国家,成为著名的“世界工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推动中国由“世界工厂”向“制造强国”转变,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从2012 年到2021 年,工业增加值从20.9 万亿元增长到37.3 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 万亿元增长到31.4 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在500 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业体系完整优势进一步巩固,拥有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工业中类、666 个工业小类。尤其在高铁、光伏、基建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产业中,中国都居世界前列。“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等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其主要思路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进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产业链韧性和战略性资源保障能力;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有效投资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提升器,推动了中国城乡结构由“分割”走向“融合和一体化”

人类文明有两个基本表征:一个是语言文字,一个是城市。城市对于人类文明的积累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早在农业革命时代(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如:良渚古城遗址被视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然而,人类大规模城镇化则是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并对工业化的提升和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是完成落后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积极推进城镇化,是改善发展环境、发展科技教育、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人口流动、解决“三农问题”、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规模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10 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1381 页。随后,党中央多次强调,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并研究制定改革措施,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2013 年12 月,改革开放后首次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②《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20 页。随后,于2014 年3 月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32 页。

40 多年来,我国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束缚,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成城乡地区人口大流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 年的17.9%提高到2022 年的65.22%,全国14 亿人口中有9 亿多人口过上了城镇化的生活,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年来一成不变的城乡地区分隔发展的格局,极大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水平。

(三)市场化是现代化的催化剂,推动了中国资源要素配置由“计划调节为主”走向“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快速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发现了一种经济体制,即以价格为核心的各种市场内在功能驱动的市场机制,它仿佛一只无形的手调节着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比例和再生产过程。当然,市场调节也有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需要政府借助公平竞争法则、宏观经济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有形之手”进行调节,使“两只手”协调发挥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可称之为“市场取向的改革”,即从单一的计划经济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扩大和深化市场调节作用的过程。其主要提法经历了20 世纪80 年代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④《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403、484、590、659、659 页。,“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403、484、590、659、659 页。,“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⑥《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403、484、590、659、659 页。;1990 年代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⑦《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403、484、590、659、659 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⑧《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403、484、590、659、659 页。,“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⑨《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899 页。;后来又强调“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①《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1253、1723 页。,“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②《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1253、1723 页。等,从而不断推进市场取向改革走深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界定了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各自作用,并把市场“起基础性作用”改为“起决定性作用”。2013 年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和经验,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网,2013 年11 月12 日。发挥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方面的优势,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20 年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把“市场决定,有序流动”作为首要原则,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畅通要素流动渠道,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④《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487 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极大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关键在于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根据始于2000 年的中国市场化指数课题持续21 年的研究,市场取向改革极大地焕发了经济活力,加速了经济增长,使过去43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3%;中国从人均GDP不到200 美元的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人均GDP 超过1 万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并已接近高收入国家的下限;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几位上升到第二位;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福利大为改善,数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中国经济能够实现如此大的进步,最根本的条件就是市场化改革。⑤参见《〈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21)〉发布》,网易财经智库,2021 年11 月10 日。

(四)信息化是现代化的战略引擎,推动了中国数字经济由“跟跑并跑”走向“部分领跑”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的日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1997 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2002 年10 月制定了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2006 年3 月印发《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持续推动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我国大步赶上世界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部署、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人工智能发展。2014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下大气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⑥《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34 页。随后,针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等新趋势、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促进其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①《习近平: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新华网,2018 年10 月31 日。,“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206 页。。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中国数字经济已具备较强的政策制度优势,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数字经济战略体系。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 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中国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超过八成,数字经济结构更加优化。2012 年以来,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5.9%,显著高于同期GDP 平均增速。2021 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五)全球化是现代化的空间载体,推动了中国发展由“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走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经济全球化为一国发展提供了资源要素来源、广阔的市场和生存发展空间,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一个脱离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上曾出现多次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一些国家现代化的崛起。可惜,那时中国都错过了。

非常幸运的是,当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时,正赶上史上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紧紧抓住了这一战略机遇期,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20 世纪70 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 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1 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三大步,使中国通过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快速形成的市场优势和一定的资源环境代价,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资源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逐步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并进,逐步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并行,逐步从出口为主到进出口并重,逐步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走向中高端,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走上了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推进经济全球化。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挑起的逆全球化以及对中国的全面打压,中国坚定推动经济全球化,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2014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442 页。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7、492 页。,“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7、492 页。。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61 页。

同时,鉴于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鉴于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2020 年4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170 页。随后,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和纲要,成为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综上,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是通向现代化的桥梁和路径,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既体现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中国实际和中国特点,必须全面认识,全面把握,持之以恒地向前推进。

三、人口规模、共同富裕、物质精神、人与自然、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展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党的二十大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展现了人口大国独立自主发展的新图景

人口规模是最基本的国情,是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规模庞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据2022 年相关人口资料测算,中国人口14.13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18%,大致相当于10 个俄罗斯(1.46 亿),3 个欧盟(4.47 亿),4 个美国(3.32 亿)。迄今为止,全球233 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总数不超过30 个,总人口不超过10 亿人。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要实现现代化,这对于中国、对于世界、对于人类,都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将会深刻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改写世界人口现代化的现有版图。

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大,人均收入水平低,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搬外国模式,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特点。其关键是把人口众多的优势,转化成人才资源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促进竞争优势、创新驱动优势、产业配套优势、外部抗冲击优势等,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自立自强、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现代化道路。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展现了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图景

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问题不可忽视。历史上出现的王朝兴衰、改朝换代,根子在于两极分化。现代社会出现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根子也在于两极分化。由此,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追求的一个基本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破解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迫切要求。

共同富裕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共同富裕的规律性特点:一是主体的全民性。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或平均数的富裕,要使14 亿多人口都过上富裕的生活。二是内涵的全面性。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都富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不仅要增加收入和物质消费,还要有健康的精神生活。三是路径的共建性。共同富裕是共建共享,是共同“做大蛋糕”和共同“分好蛋糕”,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建设、人人享有,而不是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四是过程的渐进性。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理想和奋斗目标,不可能“一口气吃个胖子”,要避免陷入同时、同步、同等富裕的误区,防止急于求成,犯冒进的错误。五是制度的根本性。建立完善“权力不腐败、资本不垄断”等“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包括建立完善三次分配相互协调促进的制度,宽容基于天分和勤奋造成的收入差距。①参见郭占恒:《全面把握共同富裕的五大基本特性》,《观察与思考》,2022 年第1 期。总之,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循序渐进,稳中求进。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展现了以人为核心全面发展的新图景

人的需求是全面的、多层次的,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精神需求。摆脱资本和物质的奴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结构是从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逐级演进的。而以往一些国家的现代化,一个重大弊端就是物质主义过度膨胀,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把丰富多彩的人性蜕变为单一的物质欲望,变为“物质的人”“单向度的人”,扭曲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为我们所不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倡导“义利并举”,“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153 页。。

实现以人为核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应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带来的文化多元、思潮多元、信仰多元的客观存在。一方面,善于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支持培育现代创新文化,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同时,对个别“躺平”、享乐、物质化、个人主义等思想行为提出批评,而对影响社会认知和风气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特权思想、挟洋自重等则坚决遏制,扭转其“负外部性”,守护风清气正的精神文化环境,保障人民真正的精神富有。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展现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图景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然而,由于人进化出发达的大脑,自诩为比其他生物聪明,凌驾于自然之上,便酿成人类发展的悲剧。而资本主义掠夺式的发展,则加剧了这一进程,形成可怕的“寂静的春天”。纵观世界现代化史,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通病,加剧了全球气候的极端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及时止损,及时转变发展方式,坚决遏制住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势头,使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深入人心,融入了中国的制度、政策和文化之中,今后还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走出“三大误区”:一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明白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而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善待自然,人类才有未来;二要走出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明白城乡共存、城乡互动、城乡融合,才是城市文明的出路;三要走出生产力中心主义的误区,明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通过科技创新和能源革命,走出一条低碳绿色发展之路。这方面,无论在认知上还是实践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展现了人类合作共赢发展的新图景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自古崇尚“礼之用,和为贵”,“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主张“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早在1954 年,中国就提出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0 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打仗和被卷入战争的国家。我们有理由说,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绝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这是由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所决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60-61 页。。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有和平发展的能力。首先要把中国自己的事办好,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壮大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次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聚合“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国之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携手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时,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扎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高打赢局部战争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综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和系统工程,目前只是完成了上半场,也可以说,只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的五方面特色,是一个全新课题和探索性事业,没有捷径,没有现成答案,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神圣的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22-24、63 页。这九大本质要求,归根结底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打铁必须自身硬。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任务极其艰巨,道路极其艰难,最根本的在于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坚持人民至上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增强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本领,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一)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执政党的建设事关国家兴亡、民族兴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22-24、63 页。其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1945 年7 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时谈到“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率。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③《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611 页。还有一则故事是,抗日战争中期,一行美国记者从延安采访结束回到重庆,向宋美龄盛赞共产党人的正直、理想主义和牺牲精神。宋美龄沉默了几分钟后说:“如果你们告诉我的有关他们的事是真的,那么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尝到权力的真正滋味。”④[美]巴巴拉·W.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万里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年版,第225 页。这警示我们,当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时,如何坚持立党为公,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防止公权私用、以权谋私,杜绝腐败,始终是我们党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当然,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面对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面对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问题,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二)坚持人民至上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凝聚起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现代化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或海市蜃楼,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说到底还是一个如何加快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解决好“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以及“发展成果如何分享”的问题。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我们党要凝聚起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关键是坚持人民至上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就是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依据,把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获得感和国际影响力。

(三)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呈现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也提出了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分两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了到2035 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由此可见,实现现代化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于提高执行能力。这方面,我们党面临的形势还比较严峻,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全面增强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本领。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