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中的身心关系研究:一个现象学的视角

2023-10-23 01:30潘佳佳
名家名作 2023年16期
关键词:伊德胡塞尔现象学

潘佳佳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许多人认为虚拟现实体验中的“离身性”特征极大地冲击了我们对身心关系的理解,在虚拟现实中似乎“身”与“心”是可以分离的,物理意义上的身体被隔绝在外,“纯意识”可以脱离身体并代替身体感知虚拟世界。笛卡尔(René Descartes)的身心二元论好像可以用来解释这种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不在场,因为“身”和“心”是二元的,是具有实在区分的实体,所以能够脱离彼此而存在。部分学者也认为虚拟现实具有这样“去身体化”的特征,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虚拟现实中的“去身体化”解读

大卫·查尔默斯(David Chalmers)认为虚拟现实是对现实的高度模拟,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沉浸性(immersion)”,即从环境内部的角度产生对环境的感知体验,给用户一种“存在感”,也就是说,给予用户一种真正处在那种环境的感觉。这通常涉及产生三维环境的视觉体验的输入,还包括听觉和其他感官元素。当今时代,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范式涉及配有立体显示器的头装设备。在未来,人们可以想象,眼镜、隐形眼镜或植入物可以完成同样的事情。二是“交互性(interaction)”,即用户的操作可以对虚拟环境产生影响,在目前的虚拟现实中,这种交互是通过使用输入设备进行的,如头部和身体追踪工具、手持控制器,甚至是电脑键盘。三是“虚拟环境由计算机生成(computer generation)”,该环境是建立在计算机模拟等计算过程基础上的,产生的输入由用户的感觉器官处理,也就是说,在目前的虚拟现实中,这种计算通常是在连接到耳机显示器的固定计算机中进行的,或者是在使用自己的显示器嵌入耳机中的微型计算机(如智能手机)中进行的。由查尔默斯对虚拟现实的描述可知,虚拟现实可以为用户提供完全的沉浸感和交互体验。

罗志达和褚致博分析了虚拟现实的“去身体化”论述成立的理由:其一,虚拟现实中的身体是图像的身体。在虚拟现实中,我们的身体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身体,而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图像的身体。唐·伊德(Don Ihde)也认为:“虚拟现实中的身体是单薄的,并且永远无法获得肉身的厚度。”其二,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之间无法交互,目前的技术是做不到交互的。其三,虚拟现实中的身体是被动的身体,因为我们处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中,周遭的一切都是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身体是一种被动的、被经验的东西”。

由此,我们的身体在虚拟现实中似乎就是“去身体化”的,我们好像只有“意识”在虚拟现实中存在着。身体是禁锢思想的牢笼,而虚拟现实把我们从身体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好地经验“真正的”世界,可以让我们更快乐、更幸福、更自由。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接下来将从现象学的角度对虚拟现实中的“去身体化”提出反驳。

二、对“去身体化”的驳斥

一方面,虚拟现实具有具身性。伊德以自己做的心脏手术为例说明了技术的具身性。手术修复了他的心脏,植入了“瓣膜成型环”,但他没有直接的经验意识到它的位置或感知其是否存在于他的身体。所以伊德认为在不改变身体所有感知的情况下,某些技术也可能被整合到身体之内,从而成为具身性的技术。就目前的技术而言,虚拟现实是没办法植入我们的身体的,但在人脑中植入芯片,以脑机结合的方式控制人脑,已从科幻走进了现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患者通过Stentrode 脑机接口(一种血管内脑植入物),仅用自己的想法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消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黑客帝国》所描绘的“脑后插管”的虚拟世界会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多重稳定性(multistability)。伊德首先在《实验现象学》一文中提出多重稳定性概念,并把虚拟空间和身体的关系与多重稳定性联系起来。伊德为了说明一种现象的不固定的、反复变化的知觉结构,使用了变项(variations)这一概念。在知觉或反思某一现象时,就是在思考变项的可能性,也就是知觉结构的可能性,而多重稳定性就是指变项间的多重稳定性,也就是多个知觉结构既可以相互转化,又能只保持着单一的知觉结构。伊德用三重稳定性作为多重稳定性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虚拟空间的时空性和生活世界的时空性是具有同等地位的,并用三重稳定性来说明虚拟空间的具身性。三重稳定性分别是“在屏幕上(on-the-screen)”“通过屏幕(through-the-screen space)”和“在屏幕里(in-the-screen)”。

不难得出,因为基于多重稳定性中的三重稳定性概念,所以在虚拟现实中改变的只是知觉结构,知觉结构偶尔是“在屏幕上”,或是“通过屏幕”,或是“在屏幕中”,但无论是何种知觉结构,身体同在现实中的身体是一样的,稳定地存在于我们的知觉结构背后,因此虚拟现实中的身体并不是被技术所“抛弃”的,相反仍然是存在的。

三、虚拟现实中的身心一体

探讨身心问题,就不得不回溯到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那里。笛卡尔的哲学坚持对身体和心灵两种不同实体的根本性区分,也是一种形而上的区分,即对精神性思维(心)和广延性物体(物)的二元区分。这也是笛卡尔哲学的基点,作为哲学的方法论,构建起他整个的知识体系大厦。

贾江鸿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进一步总结为四点:第一,精神具有自明性,而身体不具有。“我思故我在”就是表达的这样一种观点——我总是能感知到自己在思考,这一点是不证自明的,但是身体却没有这种自明性。第二,精神性思维是不可分的、不占据空间的,而且我们的意识不能为其他人直接感知,所以也是私人的。身体正好相反,是不可分的、占据空间的,又因为是占据空间的,每个人都能对其观察和感知,所以也不是私人的,是公共的。第三,精神性思维具有理性认识能力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可以对身体形成观念性的认识,并且可以对他人表达自己的认识,但是身体却不具备这种能力。第四,精神性思维总是自发的或主动的,但是身体却是被动的。

出于对笛卡尔身心二分的不满,现象学提出了自己的解决路径。“胡塞尔以先验还原和本质还原为主要方法,把身体还原为意识的构成物,通过主体间性确保了其客观性。”身心在胡塞尔那里并不是主客二分的。梅洛-庞蒂批判了持先验论立场的现象学家,认为他们的先验论具有局限性,把所有可以设想的实在都作为意识的对象。他把辩证的诠释路径引入对身心关系的现象学研究,通过论述知觉中感觉器官的意义,表明意识本质上是身体的。通过分析行为的结构,揭示了我们只能理解有意识的人的行为,表明身体在意识和本质上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梅洛-庞蒂看来,身心关系是辩证的,身体和意识是共存的、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的,身心是辩证统一体。

在虚拟现实中,如果人工智能不停止对虚拟现实的编程,那么虚拟世界也可以使虚拟事物存在开放性的视域。就比如我们在虚拟现实中进入一个商店购物,商品将会随着我们的视线延伸不断地刷新,视线里的事物将在强大的人工智能的不断编程中给我们带来无限的视域,事物也将永远处在开放的视域中,永远在未完成的规定性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拟现实和现实将没有办法通过无限视域进行区分。

以上基于胡塞尔开放性视域的观点对虚拟现实和现实进行认识论上的区分显然并不是很成功,那么在本体论意义上是否可以进行区分呢?陈志伟认为胡塞尔对现实的界定是现实只不过是主体际的认定。胡塞尔说道:“整个时空世界,包括人和作为附属的单一现实的人自我,按其意义仅只是一种意向的存在,因此人仅只有对某意识的一种存在的第二级的和相对的意义。”也就是说,现实存在只能是相对于意识并为意识所认定的,是意向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很难说虚拟现实和现实哪一个更真实。“我们认识到这个超验者应当是必然可经验的……某一自我可认识的东西必然应当可被任一自我所认识。”在虚拟现实中如果我们共同认定某物是现实存在的,就像电影《黑客帝国》中那些一直生存在虚拟现实中的人认为他们就是生活在物理现实之中,共同认定周遭的一切都是现实存在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虚拟现实和现实就没办法在胡塞尔这个意义上进行有效区分。

翟振明认为虚拟现实与现实在本体论上是对等的。他通过“交叉通灵境况”的思想实验论证了康德的时空观,空间是心智的直觉形式,因而论证了空间的构架是在感官运作之中形成的,而感官运作之前的终极决定性不具有空间的形式。他还论证了感觉框架的转换就是整个经验世界的转换,相当于虚拟现实与现实在本体论上是对等的而不是附属的关系。

和翟振明的观点相似,安维复教授把“元宇宙”(虚拟现实)界定为计算机制造的镜像与愿景。首先,在哲学作品和文化作品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这样的创作,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霍布斯的《利维坦》、阿西莫夫的 《基地与帝国》、沃卓斯基兄弟的电影《黑客帝国》系列等。而虚拟现实正是这其中的一个,并且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些全都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虚拟现实是以现实为母版创作出来的,映射出现实世界或正面或负面的因素。其次,虚拟现实是人类文明创造的,并不是其他文明创造的。创造者、使用者、创作方式抑或是现实原型等都是属于这个现实世界的,所以我们并不需要把虚拟现实与现实对立起来或者把虚拟现实凌驾于现实之上,而安维复主张的对等关系更符合虚拟现实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镜像的关系。

四、结语

结合以上所有的观点,由于虚拟现实中的身心关系对应着虚拟现实中的身心关系,所以虚拟现实中的身体是无法被抛弃的。身心一体虽然在虚拟现实中进一步受到了挑战,“身”似乎被“心”所抛弃,身心分崩离析,“身”再一次得到了贬低,但基于现象学理论,虚拟现实中我们的身心再一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身体是现象学中“心灵的肉身化”,心灵是现象学中的“身体的灵性化”,密不可分,身心一体。

猜你喜欢
伊德胡塞尔现象学
语境中的胡塞尔*
——专栏导语
谎 言
阴差阳错
对胡塞尔《逻辑研究》再版的解析
看不见的美丽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看不见的美丽
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雏形——读《现象学的观念》
学习共同体的现象学阐释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