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几个举措

2023-10-20 09:58杨英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渭城雨霖再别康桥

杨英

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呢?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一组文章的教学活动。群文阅读的“群文”是相对于“单篇文本”而言的,但并不是“单篇文本”的简单叠加,而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文本的组合。文本不宜过多,以三至五篇为宜(考虑到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可以将教材中同一单元的课文组合在一起;也可以突破教材的束缚,将课内与课外的文本组合到一起。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如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要学习不如爱学习,爱学习不如以学习为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起单篇的文本,群文的阅读量是比较大的。在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那么,怎样创设情境呢?我们可以声情并茂地讲述与群文相关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观赏某一物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有声有色的视听画面……如此便可以将他们带入特定的情境,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以“依依惜别”为议题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王维的《渭城曲》组合在一起。上课铃响起,教师披着黑色长发、身着粉色长裙,手持学校的小池边被风吹折的柳枝,在轻柔的音乐声中缓步走上讲台。随即,教师轻轻摆动手里的柳枝,吟诵道:“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接着,双眉微蹙,长叹一声:“杨柳岸,晓风残月。”最后,徐徐吟咏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教师就地取材,借助废弃的柳枝,凭借衣着打扮及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在背景音乐中吟咏《再别康桥》《雨霖铃·寒蝉凄切》《渭城曲》中的句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去阅读诗词,感受诗词的美。

二、传授方法,提高效率

群文阅读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学生需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多篇文章。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根据不同的文本,教师可以为学生传授不同的方法。比如,读小说、散文等,可以先采用粗读、略读法,之后再采用精读法;读篇幅不长的诗词,可以采用诵读法,饱含感情、大声地朗读。无论采用哪种读法,都需学生勤动笔,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快速抓住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群文《再别康桥》《雨霖铃·寒蝉凄切》《渭城曲》分别属于现代诗歌、宋词、唐诗,篇幅都不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范读,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小组内读、全班齐读等。阅读前,教师要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让他们更好地感受群文的美。通过阅读和批注,学生能从整体上感知群文的美。徐志摩的诗韵脚整齐,句式灵活,诗行匀称,韵律多变,富有色彩感和画面感,充分体现了新月派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柳词同样具有画面美,上片写情人话别的场面,下片写想象中别后的场面,将离愁别绪融入到了具体的画面之中。王诗借“柳”言“留”,抒发了分别时的不舍之情。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三、开展活动,探寻异同

在整体感知了群文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三首诗词可以组合在一起,把握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这些作品在篇章结构、写作手法、情感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是以《再别康桥》《雨霖铃·寒蝉凄切》《渭城曲》为例。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寻这些作品的异同,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意象往往承载着作者的内在感情。学生要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就要仔細品味意象的含义。在活动中,他们发现“柳”是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且内涵非常丰富的一种意象。三首作品中均出现了“柳”这一意象,且作品的内容均与“送别”“别离”有关。但是,作品的情感基调并不相同。《再别康桥》《雨霖铃·寒蝉凄切》均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之情。在《再别康桥》中,诗人以离开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雨霖铃·寒蝉凄切》则主要展现了情人别离时的缠绵与不舍。《渭城曲》虽然暗示了离别的悲伤,但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包含着对远行者的美好祝愿。

以上是笔者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学校)

猜你喜欢
渭城雨霖再别康桥
雨霖铃·有一年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渭城的雨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题庐山三叠泉
一字一句总关情
送别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姬?毅?《渭城朝雨浥轻尘》
《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