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 215104)
“胜任力”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ompetere”,意思为适当(Suit-able),国内有人将其翻译为“素质、能力、才能、胜任特征”。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David McClelland正式提出了“胜任力”这个概念,将其带入科学概念阶段。教育领域对胜任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教育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是当时研究的重点[1]。笔者选取了2010—2022年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文献,通过筛选和分析文献内容,建立分析框架,从多个维度对文献进行解读。
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对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所显示的论文资料进行样本分析,将分析结果进行量化和比较,找出胜任力研究的关键要素,从而判断研究规律和研究倾向。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其中,A表示反映教师胜任力研究特征的资料来源,t表示在不同时期所展现的资料内容,At1、At2……Atn表示在时期t1和时期t2一直到时期tn的样本资料,Y代表类目项和测量变量。
图1 研究思路
笔者选取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检索系统,以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笔者以2010—2022年为时间范围,期刊来源限定为“北大核心”或“CSSCI”,以题名和关键词为“教师”“胜任力”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60条记录。
根据研究目的,笔者用以下几个筛选条件对文献进行精炼:1.研究对象必须能够获取到全文文献,这是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2.研究领域必须是教育领域的胜任力。3.研究过程必须包括明确的研究问题和清晰的研究思路。笔者浏览摘要和概览全文,最终确定符合精炼条件的分析文献共有220篇。
笔者根据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构建编码体系,力求每个类目编码能够覆盖所有的分析单位。笔者最终确定的教师胜任力研究内容分析编码如表1所示。
表1 教师胜任力研究内容分析编码
内容分析需要以“篇”为单位,每篇文章需要从上述内容分析维度展开统计分析,一共6个维度、13个类目。220篇文章需要完成2 860次评判。为了保证信度,三位研究者共同探讨对编码内涵的理解,并进行评判统计。在评判员A、B之间,编码结果相互同意的类目数M=237 4个。笔者根据K=2M/(N1+N2),N1、N2分别是评判者A、B分析的类目总数,计算出KAB≈0.83。同理,计算出KAC≈0.86,KBC≈0.78。笔者根据内容分析信度公式R=(n×K)/(1+(n-1)×K),计算出信度R为0.93。根据经验,如果信度大于0.9,则可以把主判断者的结果作为内容分析的结果[2]。
在220个样本中,最受关注的三大研究主题是胜任力模型构建(41.82%)、胜任力提升(24.55%)和胜任力评价(19.09%)。但相关学者对胜任力综述(2.27%)、胜任力与绩效、心理健康与职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不太关注,仅有少量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
明确“胜任力”的概念是我们开展胜任力研究的基础,同时也会影响到对研究结果的解释。29.14%的研究直接引用他人观点作为“教师胜任力”概念的界定依据(即引用型),32%的研究者明确给出了“教师胜任力”的定义(即明确型),13.71%的研究采用的是先引用他人的观点,然后在引用观点的基础上总结概念(即归纳型)。此外,还有34.86%的研究者没有提及胜任力定义(即缺失型)。从概念引用的层面来看,引用频次较高的概念主要是由McClelland、Spencer、Boyalzis等人提出的。
1.课程领域
在220篇文章中,有72篇文章明确了胜任力的课程领域。目前,研究者对思政教育、临床护理、体育、创新创业教育这几类学科的教师胜任力最为关注,研究案例相对比较丰富。也有少量研究会关注艺术、心理、核心素养教育等方面的课程研究。在信息技术时代,新兴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慕课教学、智慧学习、1+X教育)也对教师胜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有很多研究者对教师在各种教学模式下应具有的胜任力进行了提炼和总结。
2.教师群体
在220篇文章中,有165篇文章明确了研究所针对的教师群体,有74篇文章关注高校教师,有35篇文章关注高职教师,有32篇文章关注中小学教师,也有部分文章关注的是幼儿园教师和中职教师。还有少量关于特殊教育教师、少数民族教师、涉外教师等其他教师群体的研究。由此可见,高校教师和高职教师的胜任力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对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群体的研究仍需要继续加强。
3.研究地域
有64篇文章明确指出了研究的地域范围,除了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外,新疆、海南、延边等少数民族地区也在积极开展研究,研究范围基本覆盖全国。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4.参与人数
由于研究方法不同,参与人员的数量会有显著的差异。在85篇明确指出样本数量的文章中,52.94%的研究参与人数在101~500人之间。这说明通常情况下,这个范围内的样本数量是具有统计意义的,也是大多数研究者可以控制的范围。其中,参与人数最多的研究是何齐宗等对江西省13 721位小学教师进行的胜任力现状调查研究[3],参与人数最少的研究则是楼红平等人的研究,他们通过团体焦点访谈法对8名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整理谈话内容,验证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胜任力要素[4]。
1.研究方法
在220篇文章中,有33.64%的文章选用了思辨研究。相对于实证研究而言,思辨研究更侧重于研究胜任力的概念、本质、理论逻辑和方法策略,其研究结果受研究者的经验和主观意识的影响较大。21.82%的文章选用了相对客观的定量研究,将相关的胜任力问题与现象转化成数量表示,用数据进行解释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12.73%的文章选用了定性研究,即质的研究,如通过小规模的访谈、对话洞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动机,分析胜任力需求,研究结果更依赖于研究对象本身的理论敏感度。27.73%的文章选择了混合研究。当单独使用一种研究方法无法充分理解和回答胜任力研究的问题时,我们就需使用混合研究方法,将思辨、定量或定性研究相结合,发挥每种研究方法的优势,从多角度获取研究结果。还有4.75%的文章选择了其他研究方法,如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等。就目前来看,思辨研究仍然是研究者选择得最多的研究方式,但也容易产生形而上学、问题空洞的问题。随着实证研究在国内的兴起,混合研究方法后来居上,也渐渐成为主流的研究方法。
2.数据搜集方法
问卷调查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据搜集方法(66.67%),该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面向大量研究对象搜集信息,因此,其在胜任力模型构建、胜任力现状调查、胜任力与绩效、心理健康或职业幸福感等因素的关系研究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排在第二位的是访谈法(49.55%),包括行为事件访谈(EBI)、半结构化访谈和团体焦点访谈等。访谈法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其主要用于小规模的定性研究。此外,通过查阅文献(20.72%)和咨询专家(13.51%)获取的数据也被不少研究者采纳。还有少部分文章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研究数据,包括文档(如教学反思、课堂记录等)和实验。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45.95%的文章不会只选用一种数据搜集方法。多种数据搜集方法的运用不但提升了研究的准确性,而且避免了只使用一种数据搜集方法可能产生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3.数据分析方法
因子分析法是教师胜任力研究中最常用的数据测量方法,探索性因子分析通常用于识别胜任力的内部结构。研究人员对提炼的胜任力进行归类,剔除一些指标,确认胜任力模型要素(维度),初步建立特征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检验模型结构,清晰地划分维度间的界限,明确内涵,即模型的构念效度。描述性统计主要用于了解某类群体的胜任力现状和整体水平,并对群体间的胜任力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编码分析常被用于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的研究过程中,作用于大量的文本数据信息。研究者通过将文本转换成能够进行量化的统计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编码,形成编码表,最终建立胜任力模型。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对胜任力模型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模型本身是有序的递进层次结构。研究者对各层次元素的重要性给出判断,从而确定模型中各层级指标的权重数值。如果将教师的绩效、心理健康、职业幸福感等作为因变量,将胜任力的各项特征作为自变量,那么,影响因变量的因素就可能有多个。多元回归方法解决的就是多个自变量如何影响一个因变量的问题。除上述数据分析方法外,还有一些研究使用了其他的数据分析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积差相关系数等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杨波发表的《民办高校教师胜任力智能分析的方法研究》一文中,其首次将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与胜任力分析相结合。《民办高校教师胜任力智能分析的方法研究》也是唯一使用机器算法对教师胜任力进行测量的文章[5]。
从实践效果来看,只有6.86%的文章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主要表现为用构建模型对教师胜任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论证。93.14%的研究并没有进行后续的实践应用,或者只指出“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应用”,但是对“如何进行应用”“应用效果如何”没有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论证。
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教育环境的升级变化势不可挡,这些变化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要面对角色和职责发生的转变,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胜任力的变化。未来的智慧学习和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都会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解释学生行为的能力、技术与资源的整合能力不断提出挑战,因此,教师胜任力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