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娟
摘 要 阅读教学中,挖掘阅读文本的审美元素,激发出审美创作的欲望是新一轮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样态。结合统编语文教材,通过阅读实践,淬炼“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操作要领,建构从“挖掘——鉴赏——创造”的阅读实践图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审美素养 鉴赏 创造
“審美素养”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关键因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斟酌文意,鉴赏品味文字之美,挖掘出文本的言外之美。本文从“审美意识”“审美鉴赏”“审美创造”三个层次,建构审美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立足文本内外,树立审美意识
经典文本往往在外在形式和内在意蕴上都有着审美的价值。在教学中,要立足文本,宏观建构篇章,微观体悟文字,从外到内,挖掘出文本审美元素。
首先,注重篇章结构美。有意识的审美观念是有效阅读,提升审美品质的关键。经典文本往往在篇章结构上具有外在独特性和内在的逻辑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体,立足篇章,感受篇章结构之美。比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现代诗歌,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情感美。教学中,教师要跳出传统“翻译+情感”的教学模式,从现代诗歌语言外在形式美出发,引导学生探究诗歌具体形象与内在情感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升其审美情趣。比如,余光中《乡愁》语言凝练、节奏鲜明、形象丰富。教学中,教师要从现代诗歌“诗行”着手,分析其节奏韵律。具体为:(1)一行对应一个动点:全诗共四个诗行即是四个动点;(2)动点起伏不一:每行开头起伏最低,分别为“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为情感的兴起,纵深拉进,“邮票”“船票”等起伏高,情感强;“我在这头”“我在外头”等平缓推进。(3)结构相似,情感推进:每一行结构、字数相同,情感随着动点不断推进。其中,第一、二、四节中的“那”字拉长语音的同时,拓展了读者的视野和遐想,将作者的情感推向了最高潮。由此,学生感知到,现代诗歌在结构上,形式自由,音韵上一唱三叹,节奏上重章叠沓。
其次,注重语言叙事之美。读者审美意识的产生往往是在“读——思——悟”中形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具象化的故事。经典小说不仅塑造人物形象,更将故事在巧妙地叙述中表达出来。比如,鲁迅《故乡》讲述“我”回乡时的所见所闻,体现作者对过去与现在甚至未来的思考。从审美角度上看,小说不仅仅是为了塑造“杨二嫂”“闰土”等一群人的形象,还为了表现乡村“消失”与“重构”的矛盾以及人性“泯灭”与“希望”的思考。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叙事结构上分析,体悟文本的内在情思和深层主旨。由此,学生的思维从浅层走向了深层,审美从外在走向了内在,深度地解读出了文本的内涵与意蕴。
可见,正确把握文本的外在形式,细致读懂文本语言是审美素养有效形成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篇章到句段,从语言到情感,体悟文本语言的文化内涵,真正将文本“读通”“读透”。
二、聚焦文本表达,学会审美鉴赏
首先,聚焦文本语言,有效品鉴。审美体验建立在对文本语言细嚼慢咽的基础上。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合理品鉴,大胆重构,挖掘出文本背后的内涵。比如,统编初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选取了《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等说明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印记之美,传承和创新中华古老的文明。教学中,教师要聚焦说明对象,引导学生感知语言之美,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以《梦回繁华》为例,要挖掘画面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度认识当时的历史风貌,需立足语言进行品鉴:(1)典雅的字词美:梳理出文本中四字短语,如“疏林薄雾”“街道纵横”等;(2)生动的意境美:找出文本中描摹式语句,具体分析鉴赏其表达效果;(3)起承转合的结构美:梳理文本文脉,探究出中国文人的诗意追求。三个任务立足语言,从意象到意境,从结构到情感,落实语言的审美鉴赏。比如,有的学生扣住文本中“宛如飞虹”等比喻句,领悟出汴河的繁华胜景;还有的同学紧扣文本中工笔的描摹手法,感受特定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社会状况。由此,教师可因势利导引出“文艺说明文”的特点,让学生按照“背景——主体——价值”的逻辑顺序,欣赏出“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
其次,注重沉浸式体验,深度鉴赏作品。为消除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隔膜感,沉浸式体验可以唤起其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认。教学中,沉浸式朗读、倾听、表演等可以让学生沉入文本,与文本、作者展开反复对话,深度理解文本。如统编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散步》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置换视角,从“奶奶”“爸爸”的视角对故事进行转述,体悟文本“儿童”视角叙述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再如,学习杜甫《望岳》,教师可巧用沉浸式倾听法,播放此诗不同版本的歌曲,寻找诗词与乐曲之间的契合点,勾勒情感变化,感悟作者早年的“凌云之志”。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巧设学习空间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现场,进行角色扮演,体悟出作品审美意趣。比如,以《梦回繁华》为例,以“重回汴京”为主题,要求学生扮演博物馆讲解员,向游客讲解这幅旷世之作。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学生要从“画作背景”“画作意蕴”“画作规模”“画作特点”上讲解出“汴京之繁华”,感知出画家和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忧思。可见,审美素养的培养需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和转化文本语言,进而有效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三、有效活动实践,学会审美创造
首先,创设真实情境,形成审美创造“在场”。“真实”是有效情境构成的必要元素。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出审美创造的欲望。比如,以统编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陈太丘与友期行》为例,紧扣标题中的“期”字,创设学习情境:喜马拉雅平台推出“读经典·学做人”栏目,现邀请你以《陈太丘与友期行》为素材,制作相关的动画,撰写推荐词,设计故事脚本。
围绕此情境,深入文本,提炼出相关推荐的“主题”是第一步。同时,紧扣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进行有效配图是阅读的核心。基于此,学生可以紧扣“方正”这一主题探讨魏晋之风中的“方正”,进而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其次,注重读写实践,学会审美“再创造”。读写实践可以有效地将阅读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创造力”。从“读”到“写”是阅读审美鉴赏的提升,也是审美创造的飞跃。比如,在学习名著阅读《艾青诗选》时,学生不能能仅仅停留在“朗读”“鉴赏”的层面,还要揣摩艾青诗歌的写作特点,学会仿写和创写,进而生成出新的学习成果。如紧扣意象,设置读写任务:选择主题意象,学习艾青诗歌写作特点进行新诗创作并且编辑成集;进行意象分类,为其编写诗集目录;为诗歌集设计版面,注意图文并茂。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深度挖掘文本中的审美元素,帮助学生建构立体化的审美认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作者通联:江苏扬中市外国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