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构建城市文化记忆路径选择及实践探索

2023-10-19 09:34冷春艳
参花(上) 2023年10期
关键词:艺术馆长春市长春

一、引言

城市文化记忆是基于文化记忆理论下形成的,对城市的人文风貌、地域习俗等文化性对象和文化性符号的概括和总结,其既体现了城市文化演变的过去性,也蕴藏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未来性,城市的未来蕴含于城市的历史当中。因此,城市文化记忆的构建,有利于强化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对城市文化形象的树立和城市文化的良好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挖掘、整理、保护、抢救优秀传统文化,探寻与把脉城市的文化灵魂,培育和熔铸城市文化记忆,是时代赋予文化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作家冯骥才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城市对于人们,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传承文化基因的摇篮。近年来,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依托地域特色资源,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在挖掘、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培植构建长春城市文化记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结合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的工作实践,探讨和分析城市文化记忆的构建路径以及城市文化的建设策略。

二、以传统节日活动为载体,塑造优秀城市文化记忆

中国传统节日是促使人们贴近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最好的平台,其凝聚着各族人民共同的情感与智慧,体现着民族的情感思想、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民风民俗塑造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风貌,因此,传统节日能够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丰富地方文化记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形式提供有效的途径,还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基于此,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先后围绕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开展了“千家万福”公益拍、“家风墨宝”进万家、“百寿图”展览等活动。

(一)“千家万福”公益拍活动

自2015年以来,长春市群众艺术馆每年都会面向全市市民,在春节期间举办“千家万福”公益拍活动,通过搭建不同的场景营造欢乐、喜庆、祥和、团圆的节日氛围,免费提供民族服饰,聘请专业摄影和志愿者为市民免费提供拍摄、选片、冲洗、制作等一条龙服务,最后向市民赠送装裱好的全家福照片。这一活动的开展获得了市民积极响应,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吸引了市民的踊跃参与,对传统节日活动文化的再塑造和传播起到了导向和引领作用。

(二)“家风墨宝”进万家活动

“家风墨宝”进万家活动是通过征集好家风好格言,邀请书法家书写,进行艺术装裱后免费赠予当地市民群众。长春市群众艺术馆作为此项活动的承办单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不断充实完善这一主题活动,将其打造成“中国好家风”系列展的配套项目,每年春节期间赠送到馆参加活动的市民朋友喜爱的家风墨宝,引导其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百寿图”展览活动

为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社区“文化养老”新观念,展现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互助互爱的时代风采,长春市群众艺术馆于2014年重阳节启动长春市“百寿图”有奖征集活动。征集活动历时四个月,共有100多位老人和家庭参与了本次活动,其中最高龄老人111岁。此次展览是从征集活动中,选择出百余位健康老人的图片、故事进行集中展示。

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深入地挖掘全家福、家风展、百寿图等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促进市民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使城市文化记忆得到活态化的延续。同时,也让更多的市民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和培育市民的传统文化情怀。

三、以地域特色文化为支点,延伸城市文化记忆脉络

文化是维系民族传承和发展的血脉,也是推动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動力。而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既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又是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长春市的城市精神为“自强不息、宽容大气”,为当地“文化强市”建设奠定了基调,使其建设脚步铿锵有力。

构建城市文化记忆,要围绕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当地的民俗文化、民间文化中寻找灵感,深入挖掘城市潜藏的文化底蕴,延伸拓展城市的文化脉络,留存宝贵的城市文化记忆,为城市文化的建设铸基立魂。近年来,《长春百年系列丛书》的出版计划不断推进,以图书的形式侧面地记录和展现了长春的城市文化记忆。

(一)用老地名标注城市的文化过往

老地名是长春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记录长春市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历程和智慧的结晶,也为当地人们的城市记忆塑造了鲜明的标签。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开展了老地名、故事传说征集活动,作者或将他们长期研究、撰写和收集老地名的成果呈现给广大群众,或将他们通过研究考证呈现的最新成果提供给长春市群众艺术馆,还有作者深入村镇,实地采访和整理生动鲜活的老地名传说,并出版了相关的学术著作。通过对老地名的整理、记录和研究,不仅使当地历史文化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也有利于城市文化保护,深化城市文化记忆,进而提升城市的文化辨识度,从市民对老地名的回忆中,唤起对这座城市的文化寻根意识。

(二)用老照片展示城市的文化变迁

从自然情况和历史发展看,长春市处于东北平原腹地,北方的严寒气候锻造了长春人豪爽耿直、质朴实在的个性;城市的历史文化赋予了长春人宽厚包容、谦和礼让的胸怀;建设家乡的艰辛历程铸就了长春人重情好义、善良友爱的品格。2014年年末,《长春百年系列丛书》第一部《最温暖的珍藏》出版发行,其中展示了不同时代长春市民的全家福照片及“金婚”“银婚”图片故事。作品通过各类老照片,记录了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集中展现了城市发展的缩影。对长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广大群众全家福老照片的征集,既是一次对长春市历史的回顾与重温,也是对一座城市百年历史的梳理与考量。这些铭刻着不同时代印记的全家福跨越百年沧桑巨变,承载着难忘的故事,闪耀着人性的光芒。通过这样的文化作品,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长春人民文化和性格的形成轨迹,也展示了长春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变迁。

(三)用秧歌塑造当地的文化基因

秧歌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黑土地上的文化瑰宝,是由黑土地上历代先民在艰苦创业过程中与生活环境互动产生的情感体验形成的人文禀赋,呈现出东北人率真、质朴、热烈、诙谐和豪放的人格特质,折射着东北人自强、包容、乐观的性格特点。2016年,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对过去东北秧歌的传承、保护、探索的实践工作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编辑,并纳入长春市群众艺术馆《长春百年系列丛书》之中,出版了著作《东北情秧歌路》。通过对这一优秀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能够使我们对长春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当地群众的审美习惯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以秧歌舞为媒介,强化当地民间艺术的别样风韵,推进当地独特文化基因的塑造。

四、以非遗工作传承城市文化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记忆,是城市文化演变过程中外延性的表征,包含了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影像和留存,体现了城市文化记忆的动态性。在构建城市文化记忆的过程中,发掘非遗的宣传价值是一大重要路径,并成为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的重点工作之一。

自2008年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长春市相关机构通过广泛普查、挖掘整理、建档立案、申报评定、建立名录、扩大宣传等一系列举措,使一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保护和传承,当地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常态化运行的工作格局。目前,长春市已有3个非遗项目进入国家级名录,还有36个省级非遗项目和40个市级非遗项目。近年来,木雕、糖画等非遗项目先后进入市级非遗名录的传统美术类,2018年有5名非遗项目传承人喜获“长春工匠”称号,2020年有13名非遗项目传承人喜获“长春工匠”称号,这都彰显了长春市在发掘、保护城市文化,传承文化记忆等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

长春市将非遗项目融入当地民生工程及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了互促共享的局面,并依托非遗工作打造了一系列传统文化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形成了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新特色。在这一过程中,长春市群众艺术馆以馆内的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平台,通过“文化遗产日”这一有效载体,广泛开展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和进广场系列活动,并举办了非遗展览、展示、传承、讲座等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长春市非遗传承、保护工作。2019年,长春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26个代表性项目的挖掘申报工作,以及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制定工作,均由社会力量参与完成,并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出版了《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及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这一著作,为今后非遗工作的创新开辟拓展了道路。

五、多种路径推进城市文化记忆构建

城市文化记忆的构建需要在推进群众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由群文机构发挥引导作用,带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多种渠道推进城市文化记忆建构,大力推进城市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以产生最大化的社会效益。长春市群众艺术馆采取区域文化联动的方式,与各县(市)区文化馆共同推动、开展,扩大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与覆盖面,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基层群众,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019年,吉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长春举办。长春市群众艺术馆作为三个分会场之一,与主会场同时举办活动,活动包括非遗项目文艺演出、非遗项目展览展示、非遗项目体验传承、非遗讲座、文物图片展、传统文化展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走进现代生活,融入家园建设,焕发新活力,推动新发展。此次活动规模盛大,形式丰富,以最广泛的参与度与影响力,以最近距离、最为直接的方式,让市民群众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

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在2023年年初还开展了“千家万福”公益拍活动,与社区单位进行对接,有效利用长春市内各街道的社区活动室,聘请专业摄影师为广大群众免费提供全家福拍摄,在现场还专门为前来拍照的群众提供书法家手书的春联,这一活动不仅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赞誉,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通过对当下群众幸福生活的记录和对民间民俗的弘扬,使长春的城市文化记忆构建更具时代性,更能反映广大群众的人文风貌。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充分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社会各界产生热烈的反响。

通过不断探索和发掘多种实践路径,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与城市文化记忆的构建有效结合在一起,在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广大市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城市文化记忆真正为群众所创造,并深入到群众当中去。

六、结语

城市文化记忆是城市的一面旗帜。长春市的城市文化记忆植根于关东沃土,积淀了历史文化的精髓,彰显了长春的人文精神和市民风貌,从品格、气质、风采的精神层面,勾勒出长春城市的形象。长春市群众艺术馆正是依托这丰厚的文化积淀,着力去挖掘培植长春独特的文化记忆,努力去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愿长春将经久的城市发展与奋斗史凝结为强大、丰厚的城市文化记忆,成为一座充满内在生命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余宏.城市、文化遗产与艺术——城市文化记忆的生成与重构[J].长春大学学报,2020,30(05):65-69.

[2]陈建娜.城市文化记忆的守护与传承——以“物”“事”“人”为路径[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9,41(03):93-97.

[3]余宏.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城市文化记忆建构[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10(02):158-161.

[4]彭莹.记忆与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表征城市文化的方式[J].上海城市管理,2017,26(03):80-83.

[5]谈佳洁.我国城市文化研究进展和演化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城市学刊,2022,43(05):56-65.

[6]薛辉.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分析[J].参花(上),2023(03):128-130.

(作者簡介:冷春艳,女,本科,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艺术馆长春市长春
科学艺术馆
登泰山
初夏
J+生活艺术馆
“悦”艺术馆
“云”生活艺术馆
印语长春
文化九台 幸福绽放
——长春市九台区首届全民艺术节
走进长春净月潭
长春——我热爱的森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