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电影《城南旧事》是根据作家林海音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它以一种清新、质朴的散文化叙事风格向观者展现了主人公英子在童年时所经历的几次离别。而《送别》作为该影片的主题音乐,在剧中以不同的形式多次出现,将每一次的“离别”之情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极大地强化了影片的主旨。本文将以吴贻弓导演的这部电影为例,分析《送别》对影片“离别”主题的诗意化诠释。
二、歌曲《送别》创作溯源
影片《城南旧事》的主题音乐《送别》是李叔同早期创作的学堂乐歌。音乐曲调采用的是19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所作的乡间民谣《梦见家和母亲》。后来,该曲调传入中国,被李叔同重新填词,赋予了这首歌独特的音乐内涵。作品虽然是西方的旋律,但却带有浓烈的民族风格,歌词极富中国古典诗词意境,古朴典雅、优美细腻,字里行间传递出浓浓的惜别之情。多年来,这首歌曲凭借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先后在《早春二月》《让子弹飞》《厨子戏子痞子》《芳华》《人生大事》等多部影片场景中出现,音乐与电影画面高度融合,给观众以强烈的共鸣。
三、电影《城南旧事》的诗意化风格
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长河中,诗意电影以其含蓄淡雅、清新隽永的神韵和气质形成独具特色的一个流派。诗意电影是指“有意地借鉴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道家美学的精髓,给人一种哲理、意蕴的体悟,而对具体现实、有形物象和社会问题采取较为超脱的心态,带有某种飘逸而高蹈的风采。诗意电影着重抒发个体的内心情感,更善于隐喻人生的况味以及表现心灵的幽秘。”[1]诗意电影承袭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具有诗化般的意境美。
由第四代导演吴贻弓执导的《城南旧事》即是诗意电影中的经典之作。影片延续了小说清新、质朴的散文化叙事风格,采用开放式的叙述方式,并通过小英子单纯的眼光和童年视角为观众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英子在北京生活时所经历的一系列记忆深刻的故事。导演吴贻弓采用古典诗词的分阕方法,将情节分为三段,这种不连贯、片段式的叙事结构与儿童记忆的心理特点十分吻合。由于影片是以儿童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世界,因而所呈现的审美效果也相对有所不同。即使剧中是以英子所经历的几次离别为线索进行叙述,但也是充满淡淡的诗意情调。并且整部影片以灰、褐色为主调,同时灰暗中透出斑驳亮色,在视觉构造上犹如一幅幅冷色调的水彩画。这样一来,情绪上的哀婉动人、旋律上的回环往复、节奏上的舒缓平稳以及许多精心设计、充满深邃意境的镜头汇聚在一起,使得整部影片透露出一种和谐浓郁的东方神韵。 [2]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骊歌曲调:“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跟随剧情的需要以不同的面貌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连贯主题,使离别成了全曲的总基调。[3]以下笔者将对《送别》在影片中的几次呈现加以阐述,分析其在不同情境中对主题的渲染。
四、歌曲《送别》对影片“离别”主题的诗意化诠释
电影音乐是专门为电影编配或创作的音乐,是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有比普通音乐更突出的艺术功能,尤其是与画面结合更是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凸显出来。[4]因此,便有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贯穿发展。主题音乐作为配乐的一种类型,是根据电影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创作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樂段,随后以重复、变奏的手法运用于影片各处。主题音乐作为电影音乐的重心,通常在剧中关键性情境中出现,起画龙点睛、突出主旨的作用。而《送别》在电影《城南旧事》中的设计正好符合这一原则,在不同时刻演绎出哀愁与相思的情愫。具体分析如下。
(一)首尾呼应,突出主旨
影片一开始,主人公旁白:“不思量,自难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是多么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而今或许已物异人非了,可是随着岁月的荡涤,在我,一个远方游子的心头,却日渐清晰起来……”伴随这段画外音,《送别》音乐曲调响起,这也是它在影片中第一次亮相,其旋律以民族乐器抱笙作为主奏,同时配合小型弦乐队、以及竖琴、小钟琴和钢片琴呈现出来,与画面中的城门楼、骆驼队、铜铃还有苍凉古朴的胡同等情景糅合在一起,曲调缓慢悠扬、略显暗淡,充满怀旧感,奠定了影片整体的情感基调——离别与相思的诗意。
在影片结尾,《送别》又一次出现,是在英子一家与宋妈夫妇分别时奏起,也是全剧的升华之处。这里全剧中人没有一句台词,完全依靠自身的动作或是眼神来完成情感的交流。这样无声的演绎,仿佛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高度境界。此外,在父亲离世后的画面中出现一组香山树林,采用全景摇移镜头,画面持续了五分钟,音乐也配合着画面将全剧推向高潮。此刻音乐从主题歌曲调变化发展为一段完整的悲剧性旋律,由小提琴演奏,同时再加上由钢琴连续奏出的平行增五度和弦以及中、大提琴声部,音乐的层层叠加将情感推向高潮。这时的音乐段落是存在时间最长,同样也是变奏、发展幅度最大的一个片段,使曲调回归整部电影的主旨,也深刻揭示了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二)抒发情感变化
《城南旧事》这部小说描写了林海音在老北京上小学时留下的回忆和故事,书中以英子作为亲历者去体验生活百态。全文采用分段式结构,以诗意的叙述方式去追忆往事,因此不论是景物描写、情感表达还是人物命运,都打上了散文诗般的风格烙印,全篇被一种相思与哀愁的情感氛围所笼罩。而相较于原著而言,改编而成的电影剧本,除了增加序幕与结尾之外,由三个回忆片段构成主体,影片中,《送别》就是伴随这三个主干故事的叙述而呈现,表现出英子内心纯洁细腻的情感。
第一个是秀贞与妞儿的故事,取自原著小说《惠安馆传奇》这一章节。影片中《送别》曲调的出现是在英子病愈出院后乘马车回家,她坐在父母身边,脑海里想起了与疯女人秀贞交流、与小桂子玩笑嬉闹的场景,在剧中,被认为是“疯子”的秀贞令所有人都害怕,可只有英子不怕,她以一个孩子的善良与天真去接近秀贞,与她谈笑嬉戏,并在偶然间帮助她找到自己的亲生女儿小桂子,原本以为这母女二人相认,幸福生活即将开始,可不幸的是,这对母女却在雨中被火车轧死,一想到昔日的朋友离自己远去,英子心中不免感到一丝悲凉。这时音乐伴随着画面的回忆缓缓响起,在竖琴和小钟琴固定音型的伴奏下,由民族乐器新笛的音色奏出《送别》的前两句旋律,曲调深沉而空旷,传递出一种无法诉说的凄凉感。此刻影片中没有出现任何言语叙述,只伴随着静态画面的过渡。《送别》在此出现,表达英子对秀贞母女深深的怀恋,这段音乐也是对第一个美好回忆的告别。
第二个是小偷的故事,取自《我们看海去》这一章节。 影片中,小偷被警察抓走时,英子在家门口亲眼看见了小偷被捕的经过,这时她的眼里闪着泪花,内心充满不舍与惋惜。随后,电影将镜头切换到英子与同学们在课堂上演唱《送别》的场景。画面中,全班同学都兴高采烈地唱着歌,只有英子闷闷不乐,眼神和表情十分茫然,显然,她还沉浸在小偷被抓的悲伤之中。从影片中,我们得知英子与小偷是在一片荒草地里相识,这里是小偷经常藏身的地方,之后两人就在此结下了缘,他们彼此交心,彼此诉说自己的秘密。小偷在众人眼里是坏人,但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善良的人,为了给弟弟交学费,才被迫去做一些偷盗的事。而在英子心里,也把他当成朋友看待。可如今这位朋友离去,使英子内心感到失落,所以此时这首音乐将英子的哀愁与伤感衬托出来,起到表情达义的作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偷被捕之前,歌曲《送别》已经在学堂的正规场合里出现过,同时那一次也是全剧中最为完整的展现。当时恰好是学生的毕业典礼,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高唱这首歌曲,整个学堂飘荡着嘹亮的歌声。在此过程中,英子碰巧发现了小偷的秘密,看到了她与弟弟两人之间的感人情节。英子此刻内心的伤感与惆怅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主题曲在这里重复出现,与小英子的思绪两相衬托,将她的复杂内心也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三个是关于宋妈的故事,取自《驴打滚儿》这一章节。影片中,《送别》旋律是在宋妈遭遇变故时出现。宋妈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忍受着骨肉分离的痛楚,无奈之下在英子家做奶妈,而自己的孩子却在缺爱的困苦环境中丧生,女儿也被丈夫卖了,这一系列的变故使她瘫坐在地,精神支柱瞬间倒塌。此时,《送别》旋律以一支箫独奏的方式出现,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但却表达出宋妈心底的孤寂与绝望,也从侧面体现出英子对宋妈的同情与怜悯,也为之后与她的离别做铺垫。
以上三个小故事借用女孩英子那双清澈无邪、童稚未消的眼睛观察、认识世界,在英子眼里,一切都充满浪漫色彩,是非善恶在孩子眼里不都是泾渭分明的,正如片中英子对小偷说道,“我分不清海跟天,也分不清好人和坏人”,整个故事如同一首抒情诗那样,深入几个小人物的心灵深处,使观者挖掘出人性深处美好、珍贵的东西,譬如男女情、兄弟情、母子情,并借英子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个儿童视角下透着淡淡悲哀的成人世界,令人流连忘返。影片以“串珠式”的方式将三个看似零散的故事勾连起来,使人们见证英子在一次次分别中的成长,而歌曲《送别》也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这一主题。此外,电影在讲述故事之余,还将老北京特色生动地凸显出来,譬如老鸦、井窝子、 骆驼、黄包车、胡同、枫林,等等,影片中还伴有蝉鸣声、水车声以及孩子的童谣声出现,这些音响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即电影中所创造出的意境。所有这些看似平淡的景色,实则却包含着作者对童年、对北京故乡更真挚的情感记忆,使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也可以更好地表达乡愁。
诚然,从剧本到电影的改编,最成功的一点莫过于导演精心选择《送别》作为贯穿全片的音乐素材。在影片《早春二月》中,《送别》就曾作为背景音乐被使用,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恰到好处,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在同名小说中,《送别》只在小学毕业典礼上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欢送毕业生,第二次是英子毕业,当时表达了主人公对离别的感伤和忧愁。而在伊明改编的剧本中,除了将这两处保留下来之外,还补充了课堂上老师弹琴、学生齐唱的一幕,英子坐在课堂上还没有从小偷被捕的难过情绪中摆脱出来。而在吴贻弓最后剪辑完成的影片中,这首《送别》在剧中增加到六次:片头、英子搬家时、毕业典礼上、上课时、宋妈遇难时、片尾。影片在相应的场景中响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曲调,并且音乐都是在人物情感到达关键处时出现,运用得恰到好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吴贻弓在此借用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复手法,使电影在整体艺术效果上呈现出复沓重叠的形式美,尤其是《送别》音乐曲调的重复累积,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张力,对于离别之情的抒发产生了深刻意义。正如吴贻弓导演所说:“音乐在这部影片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作因素,而不是一个外在的一个好像是配乐之类那样的一种东西。我在很多地方都讲过,因为这是事实,如果这部影片的音乐,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话,这部片子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感染力。”
五、结语
吴贻弓导演的影片《城南旧事》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人从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受古典戏曲的熏陶,他在作品中追求“神似”的境界,以人物的主观情感缀连电影元素,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即剧中以英子的情绪来演绎一种哀愁的氛围,儿童眼中的诗意世界与骊歌曲调相融合,在朴素中抒发怀旧之情,因此,音乐在这部影片中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同时电影还给观眾传递出有关人性、生命等哲学思考,使这部作品具有了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泱.电影美学原理[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
[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林海音.城南旧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4]刘雪清.论中国诗意电影中的古典美学情结[D].辽宁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郭颖茜,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影视音乐)
(责任编辑 苏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