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作室的技能形成及文化研究

2023-10-19 21:48蓝剑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技能艺术

“工作室”在中世纪时期是手工业生产的场所和手艺技能的中心。学徒制是古代作坊的主要培训形式。在18世纪,学院开始与技艺者工作室竞争,技能培养逐渐脱离作坊进行。目前,工作室制已经成为各类院校、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广泛采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在文化创新、艺术作品形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待研究者所进一步认知。

一、工作室与技能形成概述

(一)工作室模式的技艺溯源

古代技术长期存在于家庭事务中,形成了 职业传承。汉穆拉比国王(公元前1792年至公元前1750年在位)制定的《汉穆拉比法典》要求工匠向年轻人传授手艺,这显示了早期学徒制的形式。希腊画家潘菲洛斯(Pamphilos)在 锡基翁(Sikyon)有一所绘画学校,他的学生很可能接受过绘画、几何、对称、黄金分割以及比例准则方面的指导。作坊及工作室作为培训中心,学习者可以从经验丰富的老师或师傅那里学习手艺。中世纪的工匠往往是修道院社区的成员,并在他们的作坊中接受培训。大批抄写员和抄本插图师在写字间——专门为制作手稿而预留的工作室——学习技术,特别是在本笃会修道院中。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学徒参与中世纪工作室高度结构化的实践,艺匠师傅的声誉吸引了学徒,他们接受培训,或多或少地为生产做出贡献。后来的工作室培训制度更加灵活和多变:一些艺人以个人身份工作,有一个或两个助手,另一些则成为更大团队和共同体。到了 17世纪,工作室学徒被视为有权接受某种形式培训的学生。模仿老师的作品不仅是一种公认的教学方法,而且还创造了工作室出售的产品,大型工作室继续在北欧和南欧蓬勃发展。学院培训的艺术家开始取代工作室的学徒,而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特权的创作者,可以享受免租金的工作室空间和住宿。卢浮宫 的工作室甚至成为艺术和知识生活的中心,既是艺术沙龙,也是工作场所。

(二)从作坊到教学与创作共同体的转型

19世纪,雕塑家的工作室团队继续进行公 共艺术生产——建模、铸造和雕刻。与此同时,绘画工作室变成了艺术家的工作空间,而不完全是一个手工艺协作组织。这种变化源于自由艺术作为创作者个体的追求,不再受大型工作室商业生产的束缚。教会和王室等社会机构赞助的衰落,意味着绘画不是完全订单委托的,艺术家开始自己选择的主题。19世纪下半叶,在国家的支持和私人资助下,工作室的另一个功能是作为培训场所蓬勃发展。教学是艺人补 贴其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与创作工作区域分开。著名的教学工作室有朱利安于1868年建立的学校,他随后于1873年成立了朱利安学院,其学生包括博纳德、马蒂斯和德兰;朱利安还允许女性参加以前被排除在外的写生课程。在巴黎,蒙马特区的工作室群成为前卫艺术的焦点,影响着国际大都市的生活和文化形态。在巴黎,蒙马特区的工作室群成为前卫艺术的焦点,影响着国际大都市的生活和文化形态。建筑师理查德(RichardMorris)1846年被巴黎美院工作室录取。他学成回国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对后来的美国建筑教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 响。理查德代表性作品是纽约第十街道工作室 大楼,这是美国第一个专为艺术家设计的建筑,成为城市艺术生活中心,蔡斯(Chase)等著名画家的工作室也在这里。都市场地及实践空间和文化机会激发出创造力,纽约苏荷区和北京朝阳区798以前都是工业区,多年以后发展成为艺术工作室聚集的著名艺术区。

(三)学院工作室制的形成

以成立于1648年的巴黎美院为代表,学院将艺术生产从以手工艺为基础的活动转变为一种受到社会尊重的职业,并赢得了公众的羡慕。从此,教学成为学院的核心,它反对行会学徒的商业利益,并提供高等教育。初创的巴黎美院由12名教授每月轮流授课,教学集中于(男性)人体艺术和历史画,模特每天摆姿势两个小时。学生需要在工作室注册,而工作室老师有专职和兼职两类。学院还有几何、解剖学、透视、历史、地理和文学等课程。学生们首先临摹复制古典石膏作品,能否升入终身课程和  获得荣誉取决于在学期和年度比赛中的成绩。

关于工作室制引入中国院校的记载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于1945年创立画室制,从本科二年级开始, 学生自选画室学习,几个画室各由一位教授主持,教授有林风眠、吴大羽、方干民、倪贻德、关良、李超士、吕霞光等。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借鉴欧洲学院模式,建立了工作室制,之后逐渐成为各类院校和社会机构组织广泛采用的教学和生产创作模式。

艺术产生于人类进化的复杂生态中,在工业时代之前已经是人类重要的产业领域,完全掌握艺术技巧并不比理论知识学习容易。文化艺术创作不只依赖于技巧的反复灌输,更在于推进共同体和整体创作机制。

二、艺术工作室的文化实践机制

(一)艺术工作室技能形成的导向

工作室制集合了古代技艺传授方式和近现代学校的特点,已成为集创作、工匠精神和手艺传统为一体的文化共同体组织。技能形成既是个体通过练习习得合理的动作系统或智力活动方式的过程,也是与共同体、环境等相互作用形成实践能力的社会化途径。研究工作室的“情境”“场域”等现象,有利于完善文化与技艺的结合过程。

(二)工作室模式的现状与趋势

杜威认为古代教育实际上具有职业的性质,群众的教育有实利的性质,教育等同于学徒制度。油画、雕塑、建筑、手抄本等技艺的传承发展也与古代工作室学徒制相关。工作室一方面强调了专业教学的特点;另一方面发挥了名师的技术技法示范以及教学影响力,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自由度和个性的发展。相互介入(mutualengagement)、共同的事业(jointenterprise)和共享的技艺库(sharedrepertoire),构成了共同体的实践特征。[1] 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有利于推进艺术创作的深层次发展。发端于政治经济学界呈现跨学科发展的技能形成理论,技能形成不仅关注技术,也是对人与技术关系、教育、文化与社会关系的把握。

(三)技能技法的迁移和途径

近现代以来的分工和权威支配等理论分析工作室的技能形成,基于技术史、社会学等领域认知,诠释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多维度形态:老师或师傅(尤其是名师)主导的工作室中,老师(师傅)的技能禀赋居于工作室的权威位置(学习情境)——师生之间构成一种等级关系(师徒关系)——技能自上而下地传递给学习者,体现了传承已有的实践知识(或经验)的导向。从情境学习来看,技能形成是以老师为领导的共同体,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所生成的内容可能会超越老师的个人经验。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法层面,对材料技艺的解析、溯源和收藏、修复等领域的研究已有了大量的成果,然而由于深度语言交流和知识结构的欠缺,许多工作并没有展开。

三、对文化本质探求的技能形成

技术哲学认为,某种程度上人类行为即技术,技术是人之本质构成的基本要素,技术史 同时也就是人类史。传统技艺在精细动作中,重复思想、手和眼睛的协调,这个过程中形成创作者的自我控制,也促进身心协调发展。无论是技能形成,还是情境学习的兴起,均与工作室模式的母体——学徒制密切相关。从20世 纪末到今天,由于创作项目的规模,艺术工作室仍然需要学徒,根据创作不同的用途,包括设计、互联网传播、制作模型、雕刻、復制和精加工等,每项任务都需要培养熟练的助手完成。“技以载道”——人最高程度的自我完成,在于一种职业中实现他高度专业化的作用,工作室无疑就是高度专业化的模式。

基金项目:2021 年度南京艺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技能形成与绘画工作室教学模式 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JYYB09。

[作者简介]蓝剑,男,浙江遂昌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 创作。

猜你喜欢
技能艺术
高级技能
技能强国 创新有我
纸的艺术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画唇技能轻松
医院院长必备十大技能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