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的水手”:康拉德反理性原始主义思想研究

2023-10-19 16:00朱洪祥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尔顿康拉德辛格

19世纪的中晚期,许多作家表现出明显的反理性原始主义倾向。他们认为人类思想的远景令人沮丧,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索莱尔以及后来的柏格森,都以各种方式批评传统的理性意识,转而强调本能的作用或反理性的存在。这种社会思潮也影响着康拉德等一批现代主义作家的文学创作。

一、反理性原始主义思潮的缘起

原始主义(Primitivism) 作家认为, 相对原始的生存状态要优于相对复杂的生存状态。反理性原始主义(IrrationalPrimitivism)作家认 为,相对原始的意识要优于相对复杂的意识。这些作家常常会表现出对原始主义的怀旧之情,怀念过去的黄金时代, 认为那时没有现在的“不 快乐”。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的故事,就是反 理性原始主义的编年神话。意识把天赋和负担 都强加给了人类,文明赋予人类礼仪和问题。在每个时代,人们时常渴望从意识的负担中解 放出来,会对黄金时代的简单质朴表现出怀旧之情。反理性原始主义在D.H.劳伦斯的小说故事和散文中得到了充分、丰富、復杂的表述,特别是《虹》和《恋爱中的女人》。在1915—1916年间给伯兰特·罗素的信中,D.H.劳伦斯   对反理性原始主义进行了粗略直白的表述:“和性相联系的肉欲,同样和视觉相关,坚持精神意识。人们的生活感知把自己的存在置于肉欲之中,和神经及大脑没有什么关系,这是生命阴暗的一面。我们生活的悲剧在于精神和神经对肉欲的控制。”反理性原始主义有“软”和“硬”两种思维模式: “软原始主义”假定黄金时代是乏味和轻松的,而“硬原始主义”则认为黄金时代是苦干和苦行。在反理性原始主义的这两种模式中, 康拉德坚持的是“硬原始主义”。

在康拉德作品中体现“硬原始主义”的典型人 物有《水仙号上的黑水手》中的舵手辛格尔顿、《黑暗的心》中的烧炉工、《拯救》中的乔金逊。

二、反理性原始主义对作家的影响

康拉德在《水仙号上的黑水手》中通过描

写未受教育的水手来呈现简单的黄金时代,产生了以辛格尔顿为代表原始主义状态:他们活了一世,无言无语,无可避讳,不知道爱情的甜蜜和家室的安逸,完全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死起来也不用害怕那阴沉沉的狭小坟墓。格林汉姆曾在给康拉德信中抱怨道:“辛格尔顿过于无知且没有表达能力,应当让辛格尔顿接受教育,成为有文化的人。”康拉德1897年12月14 日给格林汉姆的回信中对此做了回应,给出文学史上关于反理性原始主义的最著名陈述:“你说‘辛格尔顿应当是受过教育的人,当然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世界上的事,只要你想要,大多数都会发生。但是就辛格尔顿而言,接受教育是不可能的。人类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是教育?如果你说的是生存必须掌握的知 识,那么他会和生活完美地保持协调。如果你说的教育指掌握科学知识,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知识?掌握多少?什么专业?是三角学还是圆锥学?他应当学习柏拉图主义还是皮洛的怀疑论,抑或爱默生的哲学?还是说你是指能够使他具有谋划、撒谎、出人头地的能力……难道你是真的想要这个无意识的人具有思考能力。使他成为有意识的人,从小处来说是成为一个不快乐的人。此刻的他,就像自然力一样简单而伟大。能影响到他的, 只有自然的衰败,这种力量能够使太阳消亡,使行星一个接一个地消亡,最终使整个宇宙一片黑暗。他不思考,没有什么能够影响到他。”这表明康拉德的原始主义思想具有强烈的自卫性和悲观性,因而在精神上更接近于“奥古斯都式”解读,而不是浪漫主义。他提到了“寒冷的黑暗”,这进一步表明19世纪晚期的反理性原始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提供想象的避难所。康拉德一方面看到科技进步不断改变着物质世界,进而激荡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发现科学对人产生了巨大的压迫感。康拉德坚持反理性原始主义,希望能够回归史前状态,怀念那时的宁静与甜蜜。另一方面,康拉德也明白人类已经很难再回到无忧无虑的原始状态。

就像康拉德在《艾米·福斯特》中描写的那样,布瑞泽特村子到处显示出一派田园风光,“一片宽阔、低浅的谷地,绿色的牧草和树篱把这块土地染成紫色的深景,线条平滑,一直伸延到尽头”。这样的场景不是在非洲、亚洲或是拉丁美洲,而是处于欧洲的英国。通过这样的描写,康拉德为读者营造了安宁祥和的氛围,这里一切都充满勃勃的生机,仿佛是人间天堂,充满了对原始主义的怀念。但是康拉德关注的不是这里风景的美好,而是这里的人心不古,即便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对外乡人扬柯也是非打即骂,更不用说其他村民,这使得外乡人扬柯在这里仿佛身处人间地狱,这表明早已经历了人间冷暖的康拉德对欧洲人引以为傲的文明以及人性是否能够通过教化得以改善持怀疑态度,并且通过在《水仙号上的黑水手》中对辛格尔顿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识。

三、反理性原始主义在康拉德作品中的表现

在康拉德的长篇小说《胜利》中,主人公海斯特认为人类的堕落不是发生在夏娃偷食禁果的时候,而是在亚当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有了意识时就开始了:人类的祖先从宇宙中抬起沾满泥浆的身躯,审视并给动物命名。康拉德认为,人类的悲剧从思想或者冲动第一次产生时就开始了。所谓的科技进步不过是一种诱饵,把无数代人引入了黑暗的空虚。康拉德在《胜利》的自序中说: “我敢断言,沉思是文明人所形成的最有害的习惯。”他这样说并非完全出于讽刺。在给格林汉姆的信中,他再一次表明反理性原始主义是对19世纪科学发现的防卫反应。这次他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例写道:“如果人类能够去掉意识,秩序可以建立,规则可以制定。造成人类悲剧的原因,不在于人类的本性,而在于人类意识到了自己的本性。在这个世界上像动物王国那样,没有意识是很好的。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受奴役的地位,那么痛苦、愤怒、争吵,这样的悲剧就开始了。”康拉德崇尚原始主义,把意识作为人类痛苦的来源,具有唯心主义色彩。但是康拉德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将人类作为整体来考量,把对职业的忠诚和对道德伦理的关注作为人类走出困境的方案。

以这样的眼光去看康拉德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对“西方”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依靠描写“西方”的先进,而且要依赖西方人在东方的经历来表现。托马斯·达辛斯基认为,在《水仙号上的黑水手》《黑暗的心》《阴影线》中,康拉德使用了原始的成长仪式作为文学母题。帕特里克·布兰特林格称之为“消失语境”(extinctiondiscourse)。维多利亚晚期,许多作家的心中都存在对世纪末写作的迷恋,在2004年出版的《黑暗的消失:原始部落的毁灭语境》中,布兰特林格揭示了期刊、报纸和书籍中呈现出的对欧洲文明逐步衰退的日益普遍的恐惧。人类学研究,特别是那些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研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似乎证实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原始部落正在快速衰退,存在文化灭绝的潜在威胁。布兰特林格指出,广泛传播的种族中心主义偏见也助推了欧洲帝国主义的扩张。康拉德不仅清楚而且严厉地批评了当时西方的科学研究中把土著描述为野蛮人,这些研究认为他们的灭绝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康拉德推翻了这个时期的衰退理论,认为西方文明在精神、体力、道德等方面的确衰弱了,但是主要原因是过于强调世俗的意识形态、机械化、资本主义,这些都是进化论信仰者所强调的文化优越性的特征。和他们相反,康拉德有多年的航海经历,接触了众多的海外文化,同时广泛阅读了自然科学和人类学著作,他清楚地认识到部落社会的将生命神圣化的习俗使得他们能够长期生存。康拉德运用男性成长母题作为一个再生模式挑战了原始部落灭绝的政治观念,认为这不过是西方精神和道德的衰退。

四、结语

在康拉德的时代,科学发现使作家们看到人类未来的暗淡。这也就难怪许多作家调侃:无知是福,难得糊涂。正像我们后来看到的,反理性原始主义在19世纪末期开始兴起,到了20世纪在文学中开花结果,在D.H.劳伦斯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对康拉德的创作更是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康拉德怀有对原始主义的迷恋,但是他也意识到人类不可能再回到黄金时代,人类只有对自我欲望进行约束,方能摆脱自身的困境。

[作者简介]朱洪祥,男,江苏响水人,盐城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 19世纪英国文学与思想。

猜你喜欢
尔顿康拉德辛格
康拉德小说中的真实焦虑
名人名言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我的自由
失落中的真实:康拉德小说《阴影线》中的有机共同体思考
在梅尔顿·莫布雷的孤独(外一首)
机智的斯克尔顿
看电影
手机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