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 陈茜 范芳芳 邹娟
摘要: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休闲农业类专业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的问题。基于大思政课理念,结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融合专业特色,创设议题项目载体,针对学生在职业岗位体验中遇到的真困惑、真问题,采用“五环一体”议题式教学模式,打造田野式课堂,实现课程教学的知行合一。
关键词:中职思政课程;知行合一;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7-0058-03
一、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与价值追求
知行合一是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知行合一即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1],是知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它强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是思政教育的理想目标与价值追求。职业道德与法治是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之一,承载着彰显职业教育育人价值的使命。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成为优秀的职业人才。通过全面开展职业道德与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情操,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提升职业道德境界,成长为时代新人。
在休闲农业专业的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职业道德”模块的教学中,笔者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根据“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等要求 [1],构建了“五环一体”议题式教学模式。具体教学以丰收节项目为引领,设置实践任务,采用多师共育、多法并用、资源融通的方式,将思政课引入田野,使教学从知行脱节走向知行合一。
二、知行分离的“职业道德”学情分析
“职业道德”模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诚实守信态度、公正行事能力、热情服务意识和奉献社会心态等五项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学生形成适应未来岗位需求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需要既关注一般职业道德规范,又注重行业的特殊职业道德要求,如教师应具备师德,医生应具备医德等。因此,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需求展开。
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优秀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课题组利用自主开发的知行测度软件,对本校2021级休闲农业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分析“职业道德”学习现状。调研显示,该专业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地区,能接触到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认知能力方面,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思维较为薄弱;学习特点方面,倾向于被动学习,但喜欢合作学习方式。该专业学生在职业道德的学习上存在知而不行和行而不知的问题。
(一)知而不行
调研发现,开展“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后,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和认同,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自觉地贯彻基本规范。这种情况被称为职业道德的“知而不行”,即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高于实际行为和习惯表现。课题组根据一般职业道德的五项基本规范和休闲农业行业的人才需求,设计了相应的观测量表,通过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进行了“道德知行衔接程度测试”。结果发现,在“不擅离工作岗位”这一职业道德要求上,大多数学生虽然在课堂考试中得分较高,但在参加农民丰收节活动时,一些学生依然存在未经同意擅离岗位和不能长时间坚守岗位的问题。调研还发现,学生在道德知与行的差值平均达到27分,特别是爱岗敬业精神、诚实守信态度、奉献社会心态这三个维度的道德知与行差值较大。
(二)行而不知
行而不知意味着学生虽然做出了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但缺乏对其背后原因的理解和内心的道德认同,仅仅是出于外在压力而行动。例如,对于“不怕苦、不怕累,吃苦耐劳”这一劳动精神,在“南天竺种植”的实践活动中,许多学生在教师的要求和引导下,能够忍受蚊虫的叮咬、炎热的天气、脏乱的田地等,表现出了吃苦耐劳的行为,成功完成了实践任务。然而,通过学生实践后的文字记录,可以看出他们内心对于吃苦耐劳的反感,显示出这种行为并非源于内心的自觉,而是为了应对教师的考核等外在强制力。这说明,学生们未能深入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在意义,并未形成内心真正的道德追求和行为习惯。
三、知行合一的思政课程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而不行和行而不知的问题,基于大思政课理念,结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融合专业特色,设计“五环一体”议题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學,将“职业道德”教学与学生的实际职场生活和需求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同专业、认知职业道德、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实现知行统一。
(一)打造“社会大课堂+思政小课堂”的田野式课堂
将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融合起来,推动思政教育走向社会生活,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教育平台,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形成大思政课的育人体系。第一,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将理论学习融入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在课堂中引入国家战略、社会热点、行业前沿、时代人物等知识,通过考察访谈、科普宣讲、调研汇报、职业体验等,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思辨、在体验中成长。第二,结合岗位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将学科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促进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有机融合。
譬如,我们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项目载体进行“职业道德”教学,在真实的田野中,通过创设情境、开展主题探究和进行活动体验的方式,形成“行走在田野上的思政课”实践路径,将抽象的职业道德知识与现实世界的鲜活案例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真谛,并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行动的自觉。
(二)构建“五环一体”议题式教学模式
议题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议题,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环境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五环一体”教学主要环节为:一是情境导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思考和探究。可以通过引入真实案例或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增加他们的参与度。二是议题探学,围绕每个议题进行深入探究。学生通过分享和讨论,针对每个议题的思辨点展开讨论,形成全面的理解和认知。三是活动研学,通过实踐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采用实地考察、模拟演练、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四是运用测学,通过测验和任务参与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做练习题、完成项目任务或实际操作等,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并发展核心素养。五是评价促学,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情况。可以通过任务打卡、个人表现评价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通过实际的职业实践和反思,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五环一体”议题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深入探究、互动评价等方式,增加对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现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统一,提升职业道德和素养。
(三)实施“整体过程性+个体增值性”画像式有效评价
“职业道德”教学评价要“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2]。增值是指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劳动精神、职业礼仪、职业道德习惯等在一段时间内得到进步、发展、成长。为达成增值的目标,我们构建了“层次化评价模型”,逐步统一了目标层、指标层、观测层、行为层和成果层,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一起来,将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起来。我们重视每一位学生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365评价系统”作为评价载体,从教师、导师和学生3个评价主体入手,采用过程、结果、定性、定量、线上和线下等6种评价方式,按照5项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结合信息技术,借助“学习通”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全程采集并分析学生的行为数据,关注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发展。这种非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合作意愿和任务参与度明显提高。依据学生在每个项目中的测试通过率、活动参与度、项目完成评价等数据,形成可视化的综合评价。每个项目形成学生的个人画像,每个模块生成学生的成长曲线,通过对比分析形成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报告。这种数据精准量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准确衡量学生在职业道德认知和职业道德行为一致程度方面的成长,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并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EB/OL].(2019-03-18)[2023-02-24].https://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ivk_sa=1024320u.
[2]许海霞,王蕊,马陆亭.教育评价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考试,2020(8):21.
责任编辑:许洁
*本文系2023—2024年度江苏省职教学会重大课题“优秀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XHZDA2023003)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3-14
作者简介:陈菊,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与教学;陈茜,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范芳芳,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邹娟,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