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华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党建工作与人力资源人才培养是国企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党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特有的管理模式,具有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对于提高国企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人力资源人才培养是国有企业培养与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将这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可以实现党建工作和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互相促进和优势互补[1]。
国企党建与人力资源人才培养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国企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分析,首先,党组织通过党建工作,可以对国企的人力资源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如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党员培训、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等方式,选拔和培养具有优秀党性和业务能力的人才。其次,人力资源人才培养是国有企业培养、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人才培养,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优秀的人才将成为党组织的重要力量,为党建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最后,党建和人力资源人才培养是相互促进、互相依存的关系。党建工作可以通过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和管理人力资源人才培养工作;而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成果,也将为党建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党建和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可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提高国企的创造力、凝聚力。从实践上分析,党建工作在国企中起到了引领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党组织、党员制度和管理制度,能为人力资源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和组织支持。党内教育培训、党员发展和选拔任用机制等措施可以为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指导。同时,国企党建工作可以通过党校或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干部、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党组织可以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学习小组等,为人才培养提供机会和平台。最后,党组织在国企中可以为优秀人才提供激励、晋升的机会,通过党内干部选拔和考核制度,可以发现和选拔有潜力的人才,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渠道,激励其在国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党建与人才反馈结合机制是指通过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党建工作对人才培养的引导和推动,其内容包括:其一,党建需求分析。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党组织能够准确把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明确各岗位的党建要求和标准。其二,人才选配与培养。在招聘、选拔和培养人才过程中,充分考虑候选人的党建素质和潜力,将党建工作纳入人才选拔评价体系中,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等方式,加强对党建知识和理论的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其三,党组织引领。党组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引领作用,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组织党员学习班、党员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党建理论和政策的宣传、教育,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其四,反馈机制建立。建立健全的党建与人才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党建工作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和效果。通过对人才在岗位上的表现进行评估与考核,将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以激励、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其五,制度保障。建立相关制度和规范,明确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关联要求,如制定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配套政策、措施,健全相关纪律规定,为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党建与人才输入结合机制是指在国企党建工作中,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和培养,选拔与发展优秀人才,为国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该机制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其一,设立专职党建岗位。国企可以设置专门的党建工作岗位,由专职党务人员负责党建事务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以确保党建工作专人负责、有力推进,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其二,党组织参与人才选拔。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党组织可以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党组织的介入,可以对人才进行综合评估,从党员中选拔具有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人才,使其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其三,党建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学习班、党建活动等方式,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他们成为企业中的骨干力量[2]。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人才培养需求,通过设置专门的培训项目和机制,提升党员的能力水平,使其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其四,建立党员人才库。国企可以建立党员人才库,对党员进行分类管理和梯队培养,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拔、培养和任用党员干部,以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党员的优势,形成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队伍。
党建与人才输出结合机制指的是通过党建工作,将党组织建设与人才输出相结合,将培养的优秀人才输送给社会和其他组织,为社会提供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这一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其一,建立党支部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机制。国企可以与地方党委和党组织建立紧密联系,通过人才需求对接,将党建资源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党组织可以通过联谊活动、交流洽谈等方式来与其他组织建立联系,为人才输出提供更多机会。其二,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国企可以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技术创新等工作。通过这种合作,可以将优秀人才引进到企业中,并鼓励企业员工参与科研项目,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其三,推动党员干部外派交流。国企可以积极推动党员干部的外派交流,通过参与各类培训、交流项目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同时,也可以借助党组织的力量,加强与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的联系,促进人才的双向流动与交流。其四,建立人才共享平台。国企可以建立人才共享平台,将企业的人才资源与其他机构进行共享。通过这样的平台,可以为社会、其他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也可以吸引外部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中,推动人才的“输进输出”。
国企存在较为庞大的组织架构和复杂的管理体系,这使得党建和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面临挑战。如何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的各个层级和部门,确保党员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衔接,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往往是两个独立的领域,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党建工作注重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而人才培养则更强调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学习。如何将这两者有效结合起来,使得党建工作成为人才培养的引领和支撑,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国企党建与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需要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党员干部培养与选拔机制。然而,现实中可能存在潜规则、权力寻租等情况,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不公平现象。如何确保培养和选拔的程序公正、标准明确,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一些国企中,党建和人才培养资源可能存在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一方面,有些企业可能投入较多资源用于党建工作,但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也有些企业可能更注重人才培养,但对党建工作的投入不足[3]。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使得党建和人才培养能够得到统筹、协调发展,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促进党建与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首先,国企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党建工作和人力资源人才培养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明确工作方向。通过党建工作,引导党员和干部积极投身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实现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国企应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队和选拔机制,重点挖掘、培养具有潜力和能力的人才。党组织可以通过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培训等方式,选拔及培养具有优秀党性、业务能力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国企可以通过引进优秀人才补充和完善现有的人才队伍。党组织可以通过党员干部交流、干部培训等方式,培养和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同时,国企还要注重人才的激励和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党组织可以通过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岗位晋升等方式,激励党员和干部积极投身到企业的发展中。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通道,吸引优秀人才[4]。最后,国企可以加强党建与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沟通和协作,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机制。党组织和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定期召开会议、开展培训等活动,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同时,还可以建立党建与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通过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与目标,建立人才梯队及选拔机制,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注重人才的激励与发展,加强党建与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沟通和协作,国企可以实现党建与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密切融合,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凝聚力与创新力,推动国企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实现国企党建和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留住人才。首先,国企应建立规范、标准、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包括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评价和流动等方面。建立人才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人才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确保人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针对不同的员工,要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发展计划,根据员工的能力与潜力,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训与发展机会。个性化发展计划的制订,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与忠诚度。其次,国企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发展机会,为员工提供有挑战性与发展空间的工作岗,包括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提供发展机会,能留住人才,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与稳定性。再次,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职业发展支持,为他们提供学习及成长的机会。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导师制度等方式,提升员工的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晋升与发展的机会,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最后,国企应建立定期的员工评估和反馈机制,通过定期面谈、绩效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与员工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需求和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支持;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员工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各层级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知识分享,通过组织团建活动、团队培训等方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或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倾听、尊重员工的声音,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建议和问题,并及时回应和解决,提升员工的满意度与忠诚度。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发展计划,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加强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支持,建立定期的员工评估与反馈机制,国企可以吸引和有效留住人才,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促进国企的长期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构建教育平台,对人才进行培养有助于提升员工素质、促进职业发展、增强党建工作效果、培养创新领导人才及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首先,企业可以建设多层次的教育平台,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需求,如建立企业内部培训中心,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提升培训,为员工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其次,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企业可以制定培训规划,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人才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和目标。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企业文化、党建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培训形式可以包括线上学习、面对面培训、实践操作等。同时,要建立培训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以保障培训的有效性。再者,企业可以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党员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5]。还可以将党建教育与公司的业务培训相结合,通过党组织的引领与带动,推动员工在学习中增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可以组织创新项目与团队活动,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建设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故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培训、团队建设活动,使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得到提升。最后,可以推行导师制度。通过建立导师制度,将具有丰富经验、专业知识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资深员工指派为新员工的导师,而导师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计划,帮助新员工适应企业文化、了解业务和提升能力。总之,建立教育平台,培养人才是党建与人力资源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的重要对策之一。通过建设多层次的教育平台、完善培训体系、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实施导师制度,可以促进企业党建和人才培养的充分融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国企党建与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已成为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形势的变化,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也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在实践中,国企应不断完善教育平台、科学制订培养计划、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挑战,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党建工作的长久推进。这将为企业提供有力支持,也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