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李庆红 叶文梓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中小学大力提供并日益广泛推进的学习方式。“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和核心,具有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品质和养成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作用。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高度重视“问题”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教学;高阶思维;创新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积极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这主要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在根本上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何谓“问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一指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二指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本研究所讨论的“问题”主要指第二种含义,也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研究、讨论和解决的矛盾和疑难。矛盾和疑难指向的对象范围广泛,可以是学科学习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技术、思想、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矛盾和疑难等。本研究主要讨论“问题”在中小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因为理解了“问题”的作用,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小组合作过程中的“问题”。那么,“问题”在中小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作用呢?
一、“问题”对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作用
动机是学习的起点,是学习过程展开的动力源。“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什么能够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呢?这需要深入分析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并把握其内在特点。通过与传统记忆式和训练式的学习方式的比较,能够更清楚地理解这一点。
先从中小学生记忆式和训练式的学习方式切入。在这种传统学习方式中,中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是以知识掌握为主要任务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其一,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标准化的,具有客观性,或者说,是外在于学生的异己性存在;其二,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多地体现出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特点;其三,作为学习的结果也是确定的,就是掌握已知的知识本身。因此,对学生而言,传统的知识学习过程更多是一个外在的过程,与学生的兴趣、思维和情感关系并不密切,甚至是相对抗的。因而,传统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甚至阻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换言之,也就是弱化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讲授式训练式的学习方式不一样,有其独特的过程与特點。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习的组织方式,把学习从学生的“单干”变成了“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小组”的共同行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有着明确的任务分工,学生自己的分工做得好不好,不只是关系到自己,也关系到小组。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习过程的性质。以往的学习以外在客观的“知识”为掌握对象。就学习对象而言,学生学习的这些知识是“客观”的,是确定且封闭的。就学习结果而言,学习目标就是掌握这些已确定的“知识”本身,如前分析对学生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以“问题”为学习对象。“问题”是开放的,不确定的,指向可能世界;学习目标则是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在“问题”引领下不断展开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交流与讨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或者说是常态化的。因而,小组合作的过程就是围绕“问题”展开的研讨与发现的过程,指向一个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可能世界。
再次,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习的内在机制。以往的记忆式和训练式学习,主要是运用记忆和训练的机制维持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在“问题”的引领下,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思考和体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小组之间的任务分工,以及相互研讨与合作,都能够在不同方面激发学生。另外,在这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化、对小组合作中的自我贡献,以及解决“问题”的阶段性成果,无论对学生个体还是对小组,都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内在激励。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问题”位居中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和中心位置。无论小组的组织方式、小组的任务分工、小组的研讨或是小组学习结果的呈现,都是以“问题”为主线展开的,而正因为“问题”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以及“问题”与学生兴趣、情感、思维、尊严等的内在关联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问题”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作用
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那么,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什么具有这种作用,是如何实现的呢?同样可以在与传统的记忆式和机械训练式的学习对比中理解这点。
在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学习”但没有“思考”。比如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心思想”。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中心思想”已经“在”那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找”的过程。于是,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中心思想”就在课文的某个段落中,甚至可以用课文中的某个句子直接表达出来。把这个已存在的“中心思想”“找”出来,“学习”也就完成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思考”的话,那也是简单的、低级的“找”的过程。因为,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中心思想”就在课文中,思维的对象是明确的,思维的空间是有限的,思维的过程是简单的。
以“问题”为核心展开的小组合作学习,完全改变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状况,不管是思维的应用还是思维的培养,都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
(一)“问题”激发出学生思维的内在动力
问题之所谓为问题,就在于存在着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内在矛盾,打破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平衡,造成失衡状况。这种失衡状况,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同时也给学生造成内在的紧张与压力,从而推动学生自觉地思考,以重新获得认知的内在平衡。因而,问题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内在动力。
(二)“问题”拓展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空间
“问题”所包含的矛盾是什么、怎么解决、解决之后会怎么样都是不确定的,甚至指向无边界的可能世界。这就与前面所描述的“找”“中心思想”不一样。这个过程充满多种可能性,甚至是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此外,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广泛地综合各领域的已有知识,同时需要综合地应用这些知识,更系统更深入地观察和尝试。因此,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思维”的过程不是一个“找”的过程,而是一个原有知识和经验的更广泛的综合过程和应用过程,甚至在原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时还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的创造过程。这就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空间,也同样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应用的品质和层次。
(三)“问题”深化了不同思维方式的互补性和促进性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人们,不同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是不一样的。因而,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方式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按照探讨和解决“问题”的任务要求展开的,此时,小组中不同的学生都投入“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中,并在这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思维特点。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思维的汇聚过程和相互作用过程。而这些不同特点的思维围绕“问题”展开时,就必然形成不同学生思维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和相互激发,从而在学生不同思维特点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思维品质。
三、“问题”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养成作用
“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不只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更关键的是养成学生的创新素养。那么,“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如何发挥出这一作用的呢?人类社会已进入智能时代,并迅猛地走向智能时代的深处。智能时代与人类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不同的是,在智能时代凡是一切可以重复的工作,智能机器人一定比人做得更好。因此,智能时代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创新人才。因而“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养成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创新,内涵非常复杂,既可以指技术的发明创造,又可以指新思想新观念的提出,同样指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当然,创新也可以指向个人的某些品质。本研究所指的“创新”,指向的就是学生的某些品质和素养。更具体地说,学生的创新素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与支持创新实际展开的品质与素养。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来看,除前面已分析指出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外,“问题”还在以下方面养成学生的创新品质和素养:
(一)“问题”为创新奠定重要的知识基础
创新无疑是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现有的知识基础,创新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然而,以现有知识为基础并不是将现有知识低水平地、直接地应用于创新中,需要在系统理解和深刻把握现有知识基础上再将其应用于创新中。这就需要以“问题”来引领现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英国学者布莱恩·马吉曾以哲学学习为例谈到“问题”在现有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如果谁研究某个哲学家的著作,他问的是‘他试图说些什么,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弄懂了他所说的,但他们并没有理解他所说的要点。如果他问的是‘他的哲学思考对我有什么意义和如何帮助问题解决时,他才可能理解了哲学家所要说的要点。”因为只有在“问题”引领下,现有的知识才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模式融合在一起,释放出概念和知识的思想活力。否则,这些“知识”往往只会成为概念或语词的木乃伊。创新的大厦是不可能在没有思想活力的概念基础下构建起来的。
(二)“问题”养成学生合作的品质
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问题的复杂化,无论技术创新还是思想观念、社会组织、治理方式或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越来越离不开合作,或者说,现代创新越来越成为团队成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围绕着解决“问题”这一根本任务,小组內的学生进行分工,各自承担“问题”解决的不同环节或不同方面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发挥出学习过程的组织和纽带作用。通过“问题”既把每个学生安排到各自的位置上,又将这些学生整合成为一个学习小组,促使他们共同来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从学习的组织形式上看,是小组促进学生分工和合作,但从学习组织的实质上看,决定学生分工和合作的根本因素不是别的,正是“问题”。“问题”的构成因素,或是“问题”的构成环节,直接决定了小组分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问题”越综合、越复杂、越前沿、越深刻,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工与合作就相应地越广泛、越深入,也就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以及养成学生的合作品质。
(三)“问题”引领创新活动的持续与深入
创新不是某种单一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综合性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一心理活动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地展开。这就需要将心理活动放置在自我控制中,使心理活动能够持续和深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虽然学习“问题”指向一个开放的可能世界,但学生在这个可能世界中并不是毫无头绪或者无路可走,即使学生真实地处在这种状态中,并不是真的没有办法解决,而只是学生暂时还没有发现或想出解决的办法。那么,在这可能世界中,学生是如何发现或想出解决学习问题的办法的呢?美国知名教育学家拉吉罗在《思考的艺术》一书中指出:思考是有目的性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控制是这里的关键词。在这过程中,正是“问题”一方面促进学生将过去的知识综合地应用于当下的情境中,另一方面又启示学生不断尝试各种新可能,指示学生向着未来前行。因而,“问题”成为学生在可能世界中不断向前探索的一个个脚步,或者不断攀登“问题”高峰的台阶,发挥出对自我心理活动的“控制”作用。
(四)“问题”形成学生探索和超越的习惯
创新虽然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都能指向创新。创新作为一个持续深入的心理活动过程有其独特性。创新作为一个心理活动过程,必然是一个持续探索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必然是一个不断超越的心理活动过程。加涅曾指出:“学习是可以持久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的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要造成这种“变化”,学习必然是一个过程。正是在这过程中,才促进了“变化”的发生,也体现了“变化”的结果。因此,学生的创新素养也是在这过程中养成的。也就是说,学习展开的过程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能养成创新素养。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是以记忆为主的被动接受和重复性的机械训练过程,因此,这种模式的学习,虽然增长了知识,但并没有养成创新所需的品质和素养。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因为“问题”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学习过程既需要学生探索,也为学生探索提供了足够空间。这也就为学生创新品质和素养的养成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因为创新的过程就是在一个可能的世界中通过探索形成问题解决新路径的过程,创新是在探索中成长起来的。没有探索就不可能有创新,而只要沿着探索的道路前行,就可能到达创新的彼岸。因而,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正是“问题”打破了学生的认知平衡,指引了学生在可能世界中的思维方向,强化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应用。因而,“问题”激发了探索的需要,创造了探索的机会,记录和展现了探索的成果,并在这过程中形成了探索的心理品质和素养。不仅如此,小组合作学习所养成的探索品质和素养也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迁移到工作和生活中,使探索成为习惯。需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问题”不但是开放的,而且“问题”没有边界。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延伸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和任何一个领域。因此,可以说“问题”无限,探索不止。因而,“问题”的延展性和深入性必然地形成了探索的超越性,使探索成为没有止境的超越过程。这种超越,既是学生的自我超越,又可能成为对人类已有经验的超越。当这种超越突破了人类原有经验边界时,创新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问题”是创新的种子激发了探索的过程,孕育了创新的希望。
(五)“问题”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创新,不只是认知过程,同时体现为相应的人格特点。创新的人格特点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因为创新既要克服认知困难,也要超越已有的思维模式,同时还要抵抗各种各样的内外部诱惑等。因而,作为创新人格特点的意志品质,其基础不在别的地方,也同样在“问题”。“问题”指向人的心理品质,不只是认知,同样包括情感和意志。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问题”不但对学生提出了认知的要求,而且对学生提出了情感和意志的要求。例如当认知失衡时,需要学生克服失衡所带来的紧张感;当认知一下子无法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时,需要学生坚持;当解决问题需要学生放弃原有的认知模式时,需要学生学会放下;当与小组其他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而与自己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时,要求学生学会接纳和包容;当“问题”解决失败时,要求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进而鼓足勇气去开展新的探索……因此,如果离开了“问题”的发现、深化与解决,创新所需要的各种心理品质是不可能形成的,更不可能形成创新所需要的创新人格。因此,“问题”成就创新人格。
综上所述,“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学习小组的组织、任务分工、资料查找、研究和讨论、成果总结展示等,无不以“问题”为基础,“问题”具有组织作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注入强大动力。“问题”推动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养成学生的各种创新品质。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重视“问题”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布赖恩·马吉. 开放社会学之父——波普尔[M]. 南砚,译.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2]文森特·赖安·拉吉罗. 思考的艺术[M]. 宋阳,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3]R·M·加涅.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 皮连生,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孙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