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菊 石修银
2017 年颁布2020 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至今已在高中阶段实行多年。新教材则从2020 年开始实施使用,2023 年是2023 届高三师生使用新教材备考的第一年,师生面临“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重压力。信息性阅读文本是一种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工作的以提供信息为主要功能的文本,如说明文、新闻通讯等。相关阅读题考查的核心能力主要是对文本信息的识别、筛选、整合与运用等。福建省高考评价报告反馈,考生对信息性阅读文本与选项中内涵较为丰富、信息量较大的语句,不能准确理解;答题时展现的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等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并且长期以来,教师在信息性阅读的教学中,也明显地存在着教学倾向不良、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
语文课程设置从比重上说,文学素养类的课程内容占比大,教材也少有信息性阅读方法策略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较重视的是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与提高,更多提倡积累,重视培养文学兴趣、提高鉴赏能力等。且部分教师自身文章素养有所欠缺,导致教学中出现大量“以练代讲”、指导答题机械模板等现象,很难对学生的信息性阅读开展有效的训练和指导。
从学生的角度看,信息时代下的信息性阅读,不仅要求学生能迅速捕捉文本提供的信息,深入理解隐含的信息,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在对文本进行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和评价,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获得的新信息,并迅速建立起文本与现实的有效关联。但学生现有的信息性阅读能力普遍无法达到这些要求,会有“看了三段还不知道在写什么”“做题完全跟着感觉走”“对不对全凭运气”等感受。学生在获得基础信息后,对内涵丰富、复杂的句子无法准确理解,难以辨明语句内在的逻辑,就无法对信息进行深度的关联,导致备考陷入困境,无法突破瓶颈。
在新时代的新需求的基础上,信息性阅读命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强调高阶思维,指向问题的解决。信息性阅读备考当回归文本,教师将真题、课标、教材“三维融合”,适时调整备考策略,更加精准、科学地帮助学生备考,方能进一步提升备考效率,突破瓶颈。
在新高考之前使用的全国卷中,现代文阅读题包括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新高考卷将论述类和实用类调整为“现代文阅读Ⅰ”的信息类文本阅读,由此,现代文阅读题分为信息类阅读和文学类阅读。此后,新高考卷信息类阅读命题总体不变,每年在选材以及考点的选择上略有变化。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素养,精研课标和教材,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基本遵循。
高考试题对教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关注高考动态,研究高考真题,对于把准方向、高效备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研读近三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试题评析,辨析其中关于信息性阅读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2020 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摘编汤一介的《“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选材发掘文化资源,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2021 年新高考语文Ⅰ卷摘编了朱光潜的《诗论》和钱锺书的《读〈拉奥孔〉》,附上了雕塑《拉奥孔》的图片,图文并茂,“让考生在阅读思考的同时,得到一种审美浸润”[2];2022 年新高考语文Ⅰ卷材料一节选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材料二摘编自福建籍诗人郑敏的文学评论《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强调“于思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这些选材无论是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审美浸润,又或是发展、提升思维,均是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是要把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2019 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系统而完整地阐释了高考评价的原则、功能和路径。作为高考考查重要内容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主要呈现在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在“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观照下,信息性文本阅读的必备知识有文本特征、信息类型、核心概念等;关键能力要求能够把握主要观点,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四大语文学科素养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较为凸显;“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其中综合性、应用性较为凸显。
三是要注重信息思维能力的提升。信息性文本阅读在2020 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中的题型设置为5 道选择题、1 道主观题,考点涉及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分析文章结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等;2021 年新高考语文Ⅰ卷中的题型设置调整为3 道选择题、2 道主观题,考点较上一年新增了知识点的迁移运用;2022 年新高考语文Ⅰ卷中的题型设置延续了上一年的3 道选择题、2 道主观题,考点较上一年新增了拓展探究能力考查。由此得知,信息性文本阅读的考查点以信息的获取与整合为基础,有着非常鲜明的文本特征和属性,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加强了对综合运用、探究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对信息性阅读的要求表述较明确的共有五处: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12“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必修课程学习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2 级质量描述、“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4]其中,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指向的是实用性语文的学习;学习任务群12“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指向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论文、著作的研习;“必修课程学习要求”中对实用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的学习要求均有明确的表述;学业质量水平4-2 级质量描述中,水平4 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4-2 明确提出对语言信息理解和表达的要求;“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对学考和高考考查给出了建议,其中包含有信息性阅读部分。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如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的学习中,教师要注重按照时间节点梳理科学发现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在鉴赏文本语言时关注“可能”“很难”“似乎”等体现科学严谨性的词语,促使学生体悟语言后面科学家一丝不苟、百折不挠的品质和意志,促进学生审美鉴赏和语言建构能力的提升;在科学家不畏艰难、继承创新等科学精神以及实证性科学思维的后面,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其文化自信,从而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学科素养。
课标提出实用性文本教学要以社会情境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其具体学习内容可以选择社会交往类、新闻传媒类、知识性读物类。可以看出,和以往实用性文本教学相比,课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实用指向更强,更加强调活动、参与、实践,体现出课标“实践性”的理念。
通过梳理必修上、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中的实用性文本(见表1),我们进一步明确实用性文本的基本特征,使得教师可以依“类”而教、学生可以依“类”而学[5],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表1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实用性文本分类
当然,教师也不可因“类”而抹杀不同文本的教学侧重点。如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既具有议论文的特点,又有新闻的属性,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既要分析文章中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又要赏析文章联系社会现实所提出的观点,并加以阐述写作手法。又如,报告文学《包身工》用文学笔法报道真实事件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值得一提的是必修上册和下册各有一个活动单元:“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给出了阅读和写作“志”“调查报告”和“访谈”三种文体的方法;“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给出了三个“学习资源”,直接呼应课程标准中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为信息性文本阅读考查留下了极为广阔的实施的空间。
基于课标“实践性”的理念[6],信息性文本阅读教学需落实以下单元学习任务。
一是加强文本对话,回归文本语境和生活情境。如在《与妻书》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信中林觉民忆起夫妻二人住过的杨桥巷双栖楼时,字里行间充满往昔的情爱温馨;文末“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中“辛未”指“辛亥”,是1911 年——林觉民参加广州起义并从容就义之年。文本语境和生活情境形成鲜明的对照,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儿女之情、爱国之情,感受林觉民眷眷深情之下慷慨赴难的伟大形象。
二是加强口语训练,提升表达能力。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词,大多数演讲稿教学一般都分析说理逻辑和演讲结构,然而这篇演讲稿思想丰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换一种教学方式,从朗读入手,引导学生多次朗读并思考:听众是谁?他们会有怎样的观点、态度?听众在什么场合下听演讲?学生在多次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强化体会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怀念之情。
三是加强合作探究,增强学习体验。如在《说“木叶”》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概念界定可以感受到作者林庚对“木叶”等概念的阐释清晰易懂,文章思路清晰且渗透着作者对诗歌之美的理解与追求。而教师在课后可以参考单元学习任务设置探究性学习任务,针对“柳”这一传统意象的暗示性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并选取王昌龄的《闺怨》、罗隐的《柳》、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以及晏几道的《清平乐·留人不住》等经典文本供学生学习。同是咏柳,不同文本蕴含的情感不同,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会对诗歌的暗示性和丰富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信息性阅读求知求真,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真实信息解决问题,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信息化时代,迅速地筛选和获取有益的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是普通高中所培养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备能力。“三新”背景下,对于信息性阅读备考,教师当从生情出发,实现真题、课标、教材“三维融合”,扭转备考功利性思维,把握课标精神,落实课标要求,用好教材,探索切实培养学生探究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