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3-10-17 16:35赵家孟
今天 2023年18期
关键词:展示数字

赵家孟

(铜仁市碧江区寨桂九年一贯制学校 贵州 铜仁 554300)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中的数可谓是无处不在的,通过专业化的教学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并借助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事情,其需要教师立足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等灵活制定各类教学计划,针对性的开展培养工作。

1.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念落后,目标设置不科学

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的为各项教学工作的推进提供助力,展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但是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学理念落后是制约教学创新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课堂上教师多是以灌输法传授知识,不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和训练,学生对于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性缺乏清晰认知,只是盲目跟随教师一起学习知识,学习的功利性相对比较强,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

1.2 教学内容单一,方法不科学

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这门课程中的数与形有关的知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可以使得各项教学活动更好推进。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现如今许多教师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十分丰富,教学活动内容的展开主要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创新性内容有限,课堂上师生交流互动少,教师对于学生究竟是否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了解认识不足,在教学时更多是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这种情况下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开展各项教学工作,这样针对数学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也将会沦为空中楼阁,无法真正落实。

1.3 课堂教学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数学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诸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都有所应用,在教学期间借助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得学生掌握学以致用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对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关注度虽然有所提升,但是整体教学效果却并不是十分理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教学中教师开展的实践型活动少,教学多是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学习难以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处于相对比较被动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无法真正形成。

1.4 学生学习兴趣薄弱

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的动力,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为自身的学习发展积蓄更多力量。当前的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因为知识点难度大,需要学生练习的习题相对比较多,许多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配合教师的教学,同时在课后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作业,部分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可能会因此产生厌学和抗拒的情绪。在学习兴趣不足的时候,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会受到阻碍,这种情况下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难以找到切入点,培养效果不佳。

2.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应践行的原则

2.1 直观性原则

小学生的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对于教师在课堂中讲解和渗透的数学知识呈现出逻辑思维欠缺、想象力不足等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应当落实直观性原则,要结合教材、学生学情、教学目标等制定好数据分析能力培养方案。直观性教学原则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其在促进学生进步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乐学”、“主动学”的状态之中。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以直观模式介绍学习的重难点所在,让学生加紧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领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为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2.2 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各界对于教育工作也提出了诸多新要求,素质教育使得当前时代教育发展的主流特征之一,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时也应当坚持与素质教育彼此契合,这样才能更好的践行不同策略与方法,通过科学有效的形式作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锻炼学生的心智。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时,需要以教材为基础开展各项工作,但是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知识的应用最终要回归到实际生活之中,如果教师一味局限于教材,学生只掌握了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能力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时,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多角度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明确相应知识学习对于自身成长的作用与价值,其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相应学习活动之中,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2.3 启发和传授结合的原则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迪思维与智慧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时,教师如果不注重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灵活传授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所在,那么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配合度产生干扰和影响。教学中注重启发和传授,数据分析能力培养期间,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推动学生整体进步和综合实效性的提升。当然,在启发和传授时,教师还应当究竟方法和策略,要灵活应用不同的启发和传授策略,保证学生拥有浓厚的兴趣。

3.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策略——以“统计与概率”为例

在小学数学这门课程中,数据分析能力的知识不胜枚举,而在高年级数学中“统计与概率”则是核心内容之一,这部分知识涉及到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数据表达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时拥有其他数学知识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本文尝试以这部分知识为切入点,分析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3.1 “合作+分工”,广开数据收集之路径

数据收集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针对许多数据的收集甚至不需要学生亲力亲为,只需要借助计算机的搜索引擎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自己需要的数据。当然,在数学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教师还是应当坚持立足于学科实际情况,科学推进各项教育活动。以“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知识为例,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引导其收集数据时,教师可以尝试应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推进。正式收集工作实施之前,可以让小组内成员自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分析运用哪些方式对数据进行收集是最为科学合理的,然后从中找出最合适的方法。具体实践收集环节则需要做好分工,保证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锻炼,以使得数据收集能够高效完成。

比如说,在安排学生收集数据之前,笔者尝试先开展导入性活动,如先学生们提问“班上的班干部是如何推选出来的?”、“抛硬币,抛出正反两面的概率分别是多大?”从实际生活着手,设置一些学生有接触和了解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和回答,这样能够较好的吸引注意力,在此基础之上再导入数据分析方面的知识,学习难度将会大幅度降低。

学生对于数据分析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之后,教师再借助教学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如可以尝试开展“统计班级各姓氏人数”的实践活动,让各个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分析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快速准确及时的对班级各姓氏人数进行统计,在小组统计完成之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说明自己小组所应用到的方法,有的小组表示自己是根据班级座位表快速完成统计的,班上一共有三个小组,两边两个小组每排两名同学,中间小组每排有三名学生,即3组7列,他们的学习小组共有6个人,能力最强的一名组员负责统计2列同学的姓氏以及数量,其他5名组员分别负责1列,然后将各个组员的统计结果汇总,就可以快速统计出班级各姓氏人数的情况。还有的小组则表示是先将班上同学分为两大类,即男生和女生,一部分组员负责统计男生的姓氏,还有一部分组员负责统计女生的姓氏,然后将两部分统计结合相加,就获得了最终的统计结果。结合这一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发现,在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的统计方法多种多样,教学活动实施期间,教师应当学会启发学生思考,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在布置了任务之后,就告诉他们解题的方法,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启迪学生思维和智慧,品味学习成果,让他们享受学习对乐趣。

3.2 “图表+文字”,分类整理数据内容

在做好原始数据收集工作后,为了让更好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应用,还应当做好数据的分类与整理工作,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数据进行区分,快速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在整理数据时,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现数据中的关键信息,比如说,可以用文字表示数据信息,也可以运用图表的方式对数据信息内容进行展示。其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简单基础的内容呈现方法“关键词+数字”将其罗列成条,这种数据分类整理方式适用于一些比较简单且量少的数据,如果数据内容过于复杂,应用这种方式会影响数据获取效果。以上文中提到的“班级各姓氏人数统计”实践活动为例,假设“王”姓有10名同学,“李”姓有15名同学“陈”姓有5名同学,可以通过如下的“关键词+数字”展示,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王:正 正

李:正 正 正

陈:正

二是制作数据表。即将数据分类有序地填入到表格中,数据表可以方便学生快速明了的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且后期还可以灵活的对表达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处理。

三是绘制成数据图。数据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式,在使用数据图展示的时候可以采用条形图、扇形统计图等进行展示,这两种数据图各有优势,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对数量进行分析和对比,扇形统计图则更加适合展现数据所占比例的大小。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保证学生灵活掌握了不同数据表达方式,明确不同情况下数据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学会筛选数据的方式,解决好学习问题。

3.3 “观察+发散”,多维分析数据的差异

做好数据收集和整理之后,学生就可以开始对数据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在分析时学生需要对数据仔细观察,如果观察不够仔细,就容易出现差错,数据的含义难以正确解释。在学生对图表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教师才能开展发散式思考,让学生结合图表所呈现对内容说出自己的见解。

以上文中的“统计班级各姓氏人数”实践活动为例,小组成员结合自身的统计经验获得了如统计表、统计饼状图以及条形图三种形式的数据结果。(假设班级总人数为40人,王姓同学9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5人;李姓同学5人,其中男生1人,女生6人;赵姓同学3人,其中男生0人,女生3人;陈姓同学8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2人;张姓同学7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3人;黄姓同学1人,其中男生1人,女生0人;朱姓同学6人,其中男生2人,女生5人。引导学生自行制作相应的图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在展示了统计表 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分析,如表中给予了哪些数据,其中哪些数据是有效的,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很快就有小组成员说通过表格中的合计这一项,自己知道了班上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和总人数,还有的小组成员则表示自己知道了各个姓氏在班上分别有几个人。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自己对于数据作用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对比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引导,除了这些信息,你们还获得了哪些信息,是否可以用其他图表展示形式表达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很快就有学生表示,自己发现班级里男生多,女生少,可以用扇形图表示出来。在讨论的过程,还有学生表示通过表格自己了解到了男生和女生各个姓氏的数量,可以用条形图进行表示。

在学生绘制和选择数据表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们学会灵活筛选,在合适的情境下应用合适的图表,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而且在自主制作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还能掌握不同统计工具以及方法的应用技巧以及方法,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3.4 “回溯+拓展”巧思应用解决应用疑惑

之所以要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其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其在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时时回顾和分析,实际上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学习完成之后,学生还需要经常性的巩固和应用,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温故的过程中,学生还可能会有新的启发、新的思考,这些对于其学习新知识也有着重要的帮助,可以助力学生形成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感受,品味探究知识所带来的快乐。

依然以上文提到的“班级各姓氏人数统计”实践活动为例,在学生已经对相关领域的数据信息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尝试提出以下问题,如果我现在安排一名学生回答问题,那么王姓和张姓学生被叫到的机率分别有多大?叫到女同学和男同学的概率分别是多少?通过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在实践中有多种应用方式,数据是分析各类问题的根本,如果对于数据的理解不够透彻,那么许多问题将难以高质量的解决,借助这一类问题进一步让学生感知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当然,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要进一步巩固自身所学,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教师也不能忽视课后作业的灵活设计与应用,比如说,可以让学生们对家中一年的电费用量进行统计,分析每个月电费的平均用量,那个月的电费使用量最多,那个月的电费用量最少,耗电量最大的电器是什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节约用电量,降低电费支出等等。借助形式多样的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回溯应当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做好知识内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后期学习做好准备。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工作,提高学生对数字对敏感性,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数据的用途,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规律、应用方法等,其可以有效降低数学这门课程学习的难度,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当然,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事情,教师要想真正做好培养工作,还需要不断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及方法等进行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展现数据分析魅力。

猜你喜欢
展示数字
数字
答数字
班级表扬日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作用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在积极展示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