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2023-10-16 03:55王衍文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4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初中物理信息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的逐步加快,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课堂融入信息化技术,不仅有效丰富了教师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也促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更为高效、趣味十足。初中物理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建立物理素养、形成物理兴趣、具备物理实操能力,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较为便利地操作物理实验,更好地迎合初中學生学习心理需求。但是现阶段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此展开探讨,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融合教学

一、引言

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处于经验型抽象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深刻、准确理解课程内容。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1]。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PPT、多媒体等方式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解释物理实验,同时Flash等数字动画可以将实验的细节清晰呈现,并通过模拟仿真等形式构建物理场景。

由此可见,物理教学引入信息技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成效,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促使课堂多样化、多元化。但是融合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如PPT制作不够精细、内容质量较低、仅会利用网络直接下载课件等,导致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效果大打折扣[2]。因此,探讨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融合策略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和价值性,相关研究结果能够帮助物理教师高效开展教学工作。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一)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充斥着大量的物理知识概念和公式,学生学习概念、理解公式、实验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学生并不能够快速理解知识内涵,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形象呈现,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3]。如此一来,信息技术帮助学生高效率学习课程知识,更好地突破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解电流和磁场的知识点时,一开始学生并不能准确地想象出电磁场的状况,由此导致此部分知识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此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模拟呈现磁场中电流的流动方向及相关情形,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清晰可见,当学生有了初步认知后,其学习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帮助学生直观观察

初中物理课程中涉及许多微观世界中存在的物理概念,学生并不能直观地认知和观察,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也较难直接去观察。物理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呈现微观世界,带领学生开展直观观察,能够帮助学生深刻、清晰理解微观知识概念[4]。例如,物理课程中的原子、电子等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并且在生活中无法观察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取模拟动画等形式呈现原子、电子特征和状态,在多媒体屏幕上将微观世界进一步放大,还原相关场景,促进学生学习和记忆。

(三)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如果缺乏学习兴趣,那么将会丧失学习的动力。通过实践调研可以了解到,许多学生不喜欢或学不好物理课程的原因是认为物理知识枯燥乏味、晦涩难懂,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而借助信息技术能够改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优化理论知识呈现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新的课堂教学形态有效摒弃了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引入了更多学生所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优化物理实验开展的路径[5]。同时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新手段和新工具开展模拟实验,不仅提升了物理实验的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在所构建的物理情境中体会知识内涵,理解实验逻辑。当学生处于持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更为高效地掌握物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项重要内容,物理课程涉及大量的实验操作环节,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可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动手能力的高低也是新时期衡量物理教师教学成果、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持续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深入实验场景,以亲身体会感知物理公式、理论推导过程,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在实验过程中自主探究、答疑解惑。当学生处于此种环境下,其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动手操作中体会到物理课程学习的真谛,逐步构建物理学科素养[6]。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现存问题

(一)教师融合教学意识不足

部分初中物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尚未清晰、准确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在融合过程中仅仅将信息技术简单地理解为制作电子课件、使用教学辅助软件即可。而有的教师虽然能够在一些公开课中使用信息技术,但是更多的是运用多媒体等演示工具,教学依旧停留在讲授的状态。再加之传统物理教学中通常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实践操作不方便、实验测量存有误差等问题,也导致了教学呈现为教师讲规律、学生背实验等状况,显然违背了素质教育、新课程教学的本质。总的来说,现阶段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难以有效克服传统物理教学存在弊端,导致教学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脱离了现实生活。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初中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思维、讲究理论探究的学科,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物理课堂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和环境,这一点也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助于学生逐步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形成探究学习、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升

根据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标准可知,其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注重科学探究”等。根据这些标准可以了解到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参与生活、深入探究。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学生可以借助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开展学习,完成相应的仿真实验、预习复习等任务。但是,有的学生因为自身的控制能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沉迷网络游戏或其他与学习无关的项目中,由此偏离了学习路线,学习效率较低;也有的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和技能,导致其难以自主运用教育资源平台中的课程或辅助学习软件完成学习。因此,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意识培育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借助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策略

(一)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认知,改善教学观念

对于教师来说,观念意识将会指导其行为活动发生变化,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较少运用信息技术,其根本原因在于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便捷、优势。例如,在“电热实验产生的热量”“物体所受压力”等不容易测量和观察到的物理实验问题中,借助一些传感器设备能够准确、清晰地解决;而在“測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其难以测出准确的大气压数值,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模拟化实验,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可以亲身经历并科学、准确地完成实验。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均是高效的融合策略,特别是在公开课中,教师借助此类方法也可亲身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和便捷性,促使教师逐步认知和掌握信息技术。此外,针对部分教师未能领会素质教育理念与要求,导致其难以准确把握信息化教学环境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准确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学生的主导和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借助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从思想意识层面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自主探究的习惯。

(二)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必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操作本领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基础和关键前提,针对初中物理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化能力的培训将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本领的重要路径。学校应当加大对教师核心能力的培养力度,引导教师在课堂中借助信息技术实施管理与教学,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效率和质量。具体来说,一是培训内容多元化。信息技术培训内容应当与物理教师的需求、现状深度融合,如微视频、Flash动画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物理模拟实验操作的演示等,此外还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常见故障的解决、线上教学平台资源及功能的合理使用等等。二是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培养方式一方面可以是采取在本校内的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是网络研修的模式。事实上,虽然网络研修相对方便、快捷,但是所产生的培训效果并不可控,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通常忙于工作,不仅需要教学还需要备课,因此所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精力有限,再加之网络研究培训缺乏必要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教师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懈怠。但是,无论是校内培训还是采取网络研修,学校均应当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构建积极的学习氛围,确保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以推动教师深入学习,获得合格的等级证书,掌握必备的教学技能。

(三)建立合理评价和奖励机制

上文中提到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具体来说其主要体现为以下内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重点在于实践操作,相应的思想意识也是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升华。对此,学校以及教育相关部门应当为教师提供统一的实践平台和场景,构建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推动教师主动学习。但其中需要关注到,评价考核以及奖励机制并不能为教师带来过多的负担和压力,避免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以防教师过于注重提升信息技术而忽略了教学本质的优化。因此,学校或教育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开展赛课活动,通过学科教学竞赛为教师创设专业评价和指导的机会,对获得竞赛成果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习信息技术,并应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升华自身的信息技术意识,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策略和思路。

(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重要主体,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应用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理念和方法,构建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观念,学校可以通过教学授课、针对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并通过家长监督确保学生准确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二是积极向学生普及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主要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讲座、特色班会等形式。三是创设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和机会,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成课前预习、设计实验方案、模拟实验操作、线上监测验证等内容,并在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环节引入信息化手段,组织开展线上讨论、在线交流等活动,确保学生准确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策略,构建信息技术能力素养,持续激发学习兴趣。

(五)加大硬件投入并开发优质资源

在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过程中,硬件设施是一项必备的基础条件,学校应当关注到基础网络实现全覆盖和校园网网速的提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硬件设备,如教室配置的电脑、平板电脑等。同时,学校也应当关注到相关物理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加强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并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线上内容开展教学,以减轻教学负担,丰富教学内涵。此外,学校也可尝试主动向教育部门申请经费支持,确保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能够得到妥善投入,为教师、学生构建良好的环境。

五、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注意要点

一是不能过度地依赖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了解到,信息技术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黑板板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或较为抽象化的知识内容放在电子课件中,便于在课堂上开展教学;同时也要将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内容借助板书的形式予以呈现,便于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更好发挥教学工具的作用和价值。

二是协调常规实验和仿真实验的关系。需要了解到,常规的实验和模拟实验其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物理课程知识,了解其中蕴藏的理论概念和规律,两者拥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科学选取正确的实验方式。

三是避免将两者盲目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能够输出大量的知识点,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此种学习状态,将容易感到疲惫,降低学习的兴趣。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辅助需要与学生的需求相互匹配,不能过于盲目和激进,避免出现过多使用信息技术的现象,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可高效优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能够为教师提供便利,同时也能够辅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在两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增强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意识,掌握多样化的融合策略;学生需要科学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高效完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校应当构建完善的教学硬件设施和优质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单位:王衍文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八中学

参  考  文  献

[1]薛珊珊.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32):104-106.

[2]赵希凤.实施课堂学习评价 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物理学习评价实践探索[J].中学物理,2022,40(20):2-5.

[3]吴建桂.优化多媒体优势 促进探究式实验——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022(13):120-122.

[4]黄鸿生.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以《光的折射》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2022(15):123-125.

[5]沙琦波,陈心怡.核心素养导向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探索——以“物体的内能”为例[J].物理教师,2022,43(03):40-43.

[6]冯文科.从初中物理到高中信息技术——计算机工作原理教学的新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S2):55-58.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初中物理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