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专门对诵读提出明确要求:“诵读材料要选择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和名言名句,既要有文化内涵,又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提倡日积月累,不要贪多求快;提倡熟读成诵,不要死记硬背。”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熟读成诵,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的要求,更为具体。这充分体现了对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关注,也回应了社会对“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关切,更体现了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认识与尊重。
读书要“读”。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都是读书的基本功。朱自清先生1946年对诵读有专文论述,他在《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论诵读》等文中说“诵读就是读,不是吟,也不是唱”, 与“戏剧性”的朗诵也不相同,“也讲究疾徐高下,却以清朗为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2001年版开始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里的诵读与朗读、默读并列,与朱自清先生的界定大体相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吟诵和吟唱,也不是戏剧性朗诵,但其间又有所联系。这是以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为目的的熟读而成诵,介于朗读与背诵之间;能读出作者情感和诗文的气韵,介于朗读与朗诵之间。
曾国藩在《谕纪泽》一文中说:“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这里的“朗诵”大体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诵读,并非戏剧性朗诵。“披文入情”,首先需要读,在读的过程中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形成情感的共振。高声地诵读,轻轻地诵读,因文而异。咀嚼品味优美精妙的祖国语言文字,感受人类美好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生境界。
祖国语言美妙绝伦。优秀诗文声之长短高下、疾徐轻重、抑扬顿挫,皆合自然的韵律。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熟读成诵,读出诗文的节奏气韵,方见诗文的精神。熟读成诵,也培养了自己的语感,语言也渐渐地自然而又优雅了。这里讲究的是熟读而成诵,死记硬背读不出诗文的节奏气韵,难以领悟诗文的精神,也难以形成良好的语感。
既然這样,诵读材料就需要精选,必须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和名言名句,具有文化内涵,能够既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又有利于学生精神成长,有利于文化传承。诵读材料还要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点,选择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材料,难度要适当,数量也要适宜。对于这些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几个版本一以贯之,做了恰当的安排。但现在,语文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有不少超标的安排,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不符合规律,这是不可取的。
日积月累,看起来是个慢功夫、笨办法,其实正是学语文的好办法,也是必须下的慢功夫。荀子《劝学》里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学语文、学做人都需要积累与涵养,不能急于求成。所谓“功到自然成”“腹有诗书气自华”,都是这个道理。朱自清先生说,“习惯自然”“顺口第一”“顺口自然顺耳,而到了顺耳,自然也就顺眼了”。顺口顺耳顺眼了,说话、作文也就文从字顺了。他还说,“大概学写主要得靠诵读”。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也说过类似的话:“白话和文言一样需吟诵”“ 吟诵的时候,对于探讨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看来日积月累、熟读成诵的方法并不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不知不觉之间,读者学会了阅读、说话与写作。这种不知不觉的“化”,正是潜移默化的“化”,春风化雨的“化”,“天地化育万物”的“化”。※
(陆志平,研究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