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电极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23-10-16 02:21吴俊敏李思远田育宏赵桂梅赵翠玲李沁怀曾明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15期
关键词:根型张力颈椎病

李 迩,吴俊敏,李思远,田育宏,赵桂梅,张 晶,赵翠玲,李沁怀,曾明超

(1.张北县中医院,河北 张北 076450;2.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6476;3.张北济民医院,河北 张北 076450;4.北京护国寺中医院,北京 100032)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不同类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型,占60%~70%[1],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本病好发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卧姿不正确者,患者外周软组织张力失衡,颈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压迫周围血管神经,出现神经卡压及微循环障碍等症状,临床表现为头、颈、背及上肢疼痛酸困麻木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学习[2-3]。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痹病”范畴,其发病多因外感风、寒、湿邪,痹阻关节、肌肉和筋络,进而导致气血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4]。神经根型颈椎病为慢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属于“筋伤”,而经筋痹痛与痛点周围的软组织张力有密切关系[4]。本研究基于经络学说,通过观察椎体周围软组织的张力,比较了射频电极刃针与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西医符合《中国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07)》[5]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存在颈脊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典型表现;②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病变,且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中医诊断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相关标准:①存在慢性劳损外伤史、颈椎退行性改变;②症状表现为颈肩、上肢等区域疼痛、麻木;③X射线片提示钩椎关节增生,齿状突偏歪,椎间孔缩小,椎间隙狭窄,曲度变直;④日常活动受限,上肢肌力减弱,肩胛骨内上角压痛,颈椎棘突压痛;⑤椎间孔挤压试验和臂丛牵拉试验均阳性。

1.2纳入标准 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年龄42~69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6分;远红外热成像显示病变部位急性期呈高温区,慢性期呈低温区,缓解期呈中温区。

1.3排除标准 伴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血液系统疾病者;病变部位或全身有感染者;骨折、结核、肿瘤、血管畸形、脊髓病变等原因引起疼痛者。

1.4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张北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入组时患者或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2月于张北县中医院疼痛康复科治疗且符合上述纳入、排除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灸组和射频电极刃针组,每组6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身高、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软组织张力[压力位移距离(F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5治疗方法

1.5.1温针灸组 选用规格为0.30 mm×40 mm和0.30 mm×50 mm的毫针,40 mm×160 mm的艾条。患者俯卧于头部带孔的诊断床,使头部下颌骨尽量贴于胸部。取颈夹脊穴、天柱、百会、玉枕、绝骨、大抒、大椎、天宗、肩髃、曲池、外关,以颈部夹脊穴为主穴。对穴位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后,直刺颈项部夹脊穴1寸,并垂直进针大椎穴、百会穴、天柱穴 1 寸,使患者有酸胀感即可。所有穴位均轻捻缓刺,待进针得气后,将艾柱剪成2 cm左右长的艾段,置于针尾上燃烧,可先于针身上插入硬卡片,避免火星掉落而致烫伤,百会、玉枕等有头发的地方不进行艾灸。每个穴位各灸3壮,持续时间30 min,每日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间隔3 d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根据患者病情治疗2~3个疗程。

1.5.2射频电极刃针组 患者取俯卧位,在颈椎5~7椎体的棘突、椎旁、椎板及周围软组织,根据视、触、叩、听及远红外热成像等物理检查手段确定软组织特定的挛缩位或发病灶。无菌条件下,采用2%的利多卡因浸润麻醉挛缩点,选用4~10 cm的射频电极刃针,经过软组织病变区,从病灶中张力最高、硬度最大点开始布针,逐渐覆盖所有的压痛点、挛缩灶和肌筋膜触发点,直刺或斜刺,直达颈部深层的棘突椎板、小关节等骨性附着处,酸麻胀痛为正常针感,不痛、微痛或窜痒为最佳针感。布针完成,接通射频热凝器(北京北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节温度为38~42 ℃。治疗完毕拔出射频电极刃针,用火罐或气罐拔出淤血,观察针眼无活动性出血,针眼及周围用碘伏正常消毒擦拭2~3遍,创面用无菌纱布轻敷。一般每7 d治疗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治疗2~3个疗程。

1.6观察指标

1.6.1疼痛程度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7]评估2组患者疼痛程度。

1.6.2颈椎功能状态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NDI量表[8]评估颈椎功能状态。患者入组后以问卷形式填写NDI量表,此问卷包括疼痛程度、个人生活料理、抬物、阅读、头痛、注意力、工作、驾驶、睡眠和娱乐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最低得分为0分,最高得分为5分,总分0~50分,分值越高功能障碍越重。

1.6.3软组织张力 采用M-Tone软组织张力仪及测试分析系统(天津明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MT-JZL-Ⅲ型)测定治疗前确定的挛缩点或压痛点软组织张力,治疗3周后及6个月后对同一部位再次进行测量。测试要求操作者用测试头垂直匀速按压标记点2~3 s,然后匀速松弛2~3 s。计算机自动记录压力为0.5 kg时标记点的位移值[压力位移距离(FDD)]即该部位表面软组织张力值。相同压力下FDD越大提示软组织越软[9]。操作均由1人完成,每个位点进行3次有效测量,取平均值。

1.6.4临床疗效 治疗3周后和6个月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2组疗效。临床治愈:疼痛、头晕等症状消失,各项体征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肢体仍存在功能障碍;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2 结 果

2.1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2组治疗3周后和6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射频电极刃针组治疗3周后和6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温针灸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分)

2.22组患者NDI评分比较 2治疗治疗3周后和6个月的N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射频电极刃针组治疗3周后和6个月的ND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温针灸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颈椎NDI评分比较分)

2.32组患者FDD比较 2组治疗3周后和6个月的FDD均明显长于治疗前(P均<0.05),且射频电极刃针组治疗3周后和6个月的FDD均明显长于同期温针灸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软组织张力FDD比较

2.4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温针灸组治疗3周后和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70.0%,射频电极刃针组总有效率均为91.7%,射频电极刃针组治疗3周后和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同期温针灸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3周和6个月后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颈部是头与躯干的连接枢纽,身体一切活动源于对颈椎和椎旁周围肌群协同作用动作下保持稳定和平衡,如果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不仅会导致相关的菱形肌、斜方肌紧缩,还会导致起点于棘突和椎板的竖脊肌和多裂肌受到损伤,引起局部软组织张力增加、弹性降低、挛缩、变性、粘连而发生硬结,压迫神经根可引起较严重的颈肩痛和肩臂疼痛麻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慢性颈痛合并肩臂痛、麻木、酸困等,过去认为一般都是下位椎体的椎间盘突出或椎体骨质增生引起。Hogg-Johnson等[11]研究发现,在慢性颈肩部疼痛患者中椎间盘突出及神经根病的发生率约为0.55%,所以“椎间盘骨性病因学说”开始受到质疑。随着对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发现颈部肌肉筋膜软组织改变与颈椎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而通过测量软组织张力可以反映局部组织的功能状态及病变程度。如肩膀疼痛麻木较严重的患者,大多是下位的椎间盘严重突出,或是椎体有较大的骨质增生,在责任间盘周围会有比较集中和局限的软组织张力增高,弹性变小,硬度增加,较其他型颈椎病更容易测试出张力位移。周卫等[12]研究发现,急性颈痛患者疼痛部位的软组织张力与正常部位是不同的,软组织张力测试能准确鉴别痛点与正常组织。急性发作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骨性和软组织改变双重机制导致的结果,在责任椎体的周围大多会出现明显软组织挛缩点,软组织张力高、弹性变小且硬结粘连。程森永[13]通过测定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和健康人颈部软组织张力,发现患侧软组织张力低于健侧及正常人,且患侧颈部软组织张力随着病情变化而发生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相关性。梁龙[14]结合既往研究,从中医角度分析认为颈椎部的“筋”异常导致“骨错位”的发生,最终“筋骨同病”;“筋”即颈肌肌张力,肌张力异常增高牵拉颈椎骨,造成“骨错缝”的发生,长此以往会导致应力性骨赘、椎间盘退变,刺激颈神经根,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因此改善病变部位的软组织张力是治疗的关键环节。

针灸是治疗经筋痹痛的有效方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15]。经筋理论认为经筋之病,以痛症为主,针刺选穴“以痛为腧”,取穴不受限于十二经络,且治疗经筋疾病以“齐刺”和“傍刺”为主,“扬刺”和“恢刺”兼用[16],类似于进行密集型布针。射频电极刃针属于中医“大针”的范畴,是针刀的一种,在射频电极针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刃针的前端端口带刃,比普通针刀更锋利,松解力度更强大,加上射频刃针仅裸露端发热,针体不发热,对于诸如神经根型颈椎病或其他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便于更密集型布针,不容易烫伤皮肤,更能充分体现宣蛰人教授以针代刀的理念。而且射频电极刃针在接通射频热凝器后,每两根之间产生0.5~1 cm温热的场效应,多级射频之间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温热效应。射频的温热效应加上刃针的松解作用,有助于加快病变部位的血液流动,起到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有效恢复病变部位的肌肉、肌腱、韧带的张力。而且射频的感觉运动模式不仅有刺激功能,还可以在距离神经根0.5~1 cm距离时产生跳动,避免针尖误入椎管,降低误伤神经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周和6个月后,射频电极刃针组VAS、NDI评分均明显低于温针灸组,FDD明显高于温针灸组。提示射频电极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减轻疼痛,改善麻木和功能障碍,恢复软组织张力,提高总有效率方面较温针灸治疗更有优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根型张力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论张力
张力
张力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