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林,郁 超,张建桃,杨梅琴
(1.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 201399;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外科常见多发病之一,也是诱发早泄(PE)的器质性原因之一,其临床发生率占25%左右。由于CP病情反复难愈,且与PE有明显相关性,致使PE的临床治疗也颇为棘手[1]。目前临床治疗CP合并PE尚无特效疗法,西医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中医治疗CP合并PE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该合并症病机错综复杂,其基本病机是肾虚为本,湿热为标,血瘀为变,且湿热瘀阻相互胶结,并贯穿疾病始终,因此临床治疗应以益肾固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治法[2]。前列红鹿方是治湿热蕴结淋证之要方,具有温肾壮阳、清热解毒、通淋止痛之效;五香花外洗方是由上海名中医周智恒教授研发治疗PE的中医外用方剂,利用外用渗透技术治疗PE颇有验效。目前中医内服+外用之法治疗CP合并PE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尤其使用新型外洗方溻渍治疗的临床研究更少。因此,本研究观察了前列红鹿方口服联合五香花外洗方溻渍治疗湿热瘀阻证ⅢA型CP合并PE的疗效,旨在探讨中医特色治疗ⅢA型CP合并PE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 ①符合《实用男科学》[3]中的ⅢA型CP诊断标准,且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其中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夜尿增多,伴有会阴盆骨区域疼痛,前列腺按摩液中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或消失,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呈阴性,尿常规阴性;②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4]中PE的诊断标准,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2 min,性生活抽插次数<15次即射精,性伴侣性生活满意率<50%;③中医诊断符合《中西医结合男科学》[5]中湿热瘀阻证的诊断标准,症见泄精过早,阴茎易举,射精不畅或射精痛,小便频急,排尿时有灼热感,尿道涩痛,尿后滴沥不尽,会阴不适,耻骨上区、腰骶疼痛,尿后滴白,阴囊潮湿,头晕目眩,口苦口干,舌红或暗红,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或滑数;④勃起功能正常,有固定性伴侣,且伴侣同意配合本试验,每周1~2次性生活;⑤年龄22~50岁;⑥病程7个月~3年;⑦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①伴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结核、结石、肿瘤、性传播疾病、精神疾病者;②合并排尿障碍、射精障碍、外生殖器发育畸形者;③良性前列腺增生、其他类型前列腺炎、其他病因所致的早泄、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功能减退者;④前列腺炎发病前即存在原发性早泄者;⑤长期乙醇滥用、吸毒、精神类药品依赖者;⑥连续6个月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者;⑦治疗部位皮肤存在炎症、破溃者;⑧对本研究用药存在严重过敏者。
1.3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治疗的72例ⅢA型CP合并PE患者,按随机平行法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6例,年龄22~48(38.4±2.8)岁;病程(1.35±0.38)年(7个月~2年);IELT时间30~120(62.36±4.99)s。对照组36例,年龄23~50(37.8±2.7)岁;病程(1.46±0.31)年(8个月~3年);IELT时间36~120(61.78±4.01)s。2组患者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要求。
1.4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在每次性生活前10 min使用利多卡因液(山东华鲁制药,国药准字H37022147,规格:5 mL∶0.1 g/支)均匀涂抹于阴茎头、系带、冠状沟部,并在性生活前使用温清水冲洗,指导患者每周性生活1~2次。
1.4.1对照组 予以前列红鹿方治疗。组方为白花蛇舌草、红藤各30 g,鹿衔草24 g,车前子、丹参、仙灵脾各15 g,当归、关黄柏各9 g,红花3 g。由我院药房制成免煎颗粒剂,每剂2包,1剂/d,1包/次,早晚饭后30 min温开水冲200 mL口服。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2观察组 在对照组给药方案基础上加用五香花外洗方溻渍治疗。组方为五倍子60 g,公丁香、花椒、蛇床子各30 g,将上述诸药加清水500 mL浸泡30 min,大火煮沸后浓煎得药液约200 mL,待冷却后存储于药袋中压缩封闭。每日将阴茎头、系带、冠状沟浸泡于药液5 min,再将医用无菌纱布完全浸入药液,并湿敷、溻洗搓揉阴茎及龟头敏感部位表面10~15 min,2次/d,性生活前用清水冲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观察指标
1.5.1CP症状 参考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量表(NIH-CPSI)评估CP症状,该量表包含3个部分,分别为疼痛症状(0~21分)、排尿症状(0~10分)、生活质量(0~12分),并计算总分(0~43分),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1.5.2IELT时间 以秒表记录2组治疗前后各3次性生活的IELT时间,取3次平均值。
1.5.3早泄性功能 参考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5)评估早泄程度,该量表包含5个问题,每个问题根据严重程度分为5个等级评分点(0~4分),总得分0~20分,得分越高提示性功能越满意,其中>18分为正常,12~18分为轻度,10~13分为中度,5~9分为重度。
1.5.4前列腺液检查 检测2组治疗前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
1.5.5临床疗效 参考《实用男科学》[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的相关标准评定治疗效果。治愈:CP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性生活时IELT≥5 min,且阴茎能随意抽动,夫妻双方对性生活均满意,NIH-CPSI评分减少≥90%,CIPE-5评分>18分,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10 个/HP,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CP症状基本消失,性生活时2 min≤IELT<5 min,且阴茎能做适当抽动,夫妻双方基本满意,60%≤NIH-CPSI评分减少<89%,CIPE-5评分由重度转为轻度,或由中度转为轻度,或恢复正常,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减少>50%,6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89%;有效:CP症状减轻,性生活时IELT<2 min,但由阴茎不能进入阴道或进入即射精转变为能在阴道内做适当抽动,夫妻仅有一方感到满意,30%≤NIH-CPSI评分减少<59%,CIPE-5评分由重度转为中度,或由中度转为轻度,但未恢复正常,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减少<50%,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59%;无效:性生活时IELT<2 min,且阴茎仍无法进入阴道或进入即射精,夫妻双方均不满意,NIH-CPSI评分减少<30%,CIPE-5评分无改变或恶化,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无变化或增加,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CP症状比较 治疗前2组NIH-CPSI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前列腺炎合并早泄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比较分)
2.22组早泄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IELT、CIPE-5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IELT均明显延长(P均<0.05),CIPE-5评分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IELT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CIPE-5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前列腺炎合并早泄患者治疗前后IELT、CIPE-5评分比较
2.32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比较 治疗前2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前列腺炎合并早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比较个/HP)
2.4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前列腺炎合并早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CP是继发性PE最常见病因之一,据相关调查研究现实,47.5%C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PE症状,而PE患者中有46.2%患者同时存在CP[7]。尽管CP引起PE的病机尚未明确,但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CP患者,尤其是ⅢA型CP患者的前列腺局部炎症会累及精阜,导致精囊兴奋性提高,射精阈值降低,继而引起PE,同时CP的炎症反应可刺激相关神经,尤其人体盆腔与性功能相关神经,并由此使脊髓泄精中枢和射精中枢的Q1受体过度兴奋,提前达到射精阈值。此外,CP会引起前列腺体结构萎缩,继而引起射精管管口压力改变,压力过低易引起早泄[8-9]。目前ⅢA型CP合并PE尚无理想治疗措施,且CP病情反复,亦会增加继发性PE的治疗难度,并会增加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
中医认为CP属于“淋证”“白浊”“精浊”等范畴,因受房事不节、情志不畅等多重因素影响,会耗损肾精,肾阴亏耗则阴虚火动,内扰精室,并使其失封藏;同时,因感受外邪、喜食烟酒膏粱厚味,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湿浊内生,并与肾阴虚所产生的虚热相互胶结,迁延难愈;病延日久,湿热蕴结可导致气血瘀阻,使局部血脉受阻,且湿热之邪累积于下焦,加之肾虚相火妄动,使湿热之邪留滞于精室,精室受扰,精室藏泄功能失调,而出现早泄行为[10-11]。由此可见,肾虚、湿热、瘀阻与CP合并PE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肾虚是发病之本,湿热下注是发病的主要病因,血瘀是病理产物,又是继发病因,因此临床治疗应着重补肾虚,并兼顾利湿清热和化瘀通络。据此本研究采用前列红鹿方内服结合五香花外洗方溻渍治疗,其中前列红鹿方中的红藤、鹿衔草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补益肾气;关黄柏、白花蛇舌草、车前子可清热利湿解毒,利水通淋;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红花活血行气、祛瘀通络;当归既能补血,又可活血;仙灵脾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全方配伍攻补兼施,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效,使湿热之邪有所出,并补益肾气,以治病求本,旨在除邪不忘补肾虚之根本。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鹿衔草、仙灵脾的有效成分可以参与多项生理活动,其所产生的氢醌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在尿中释放游离氢醌,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杀灭能力,并可降低因炎症反应升高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且其中的有效成分可促进精液分泌,在精囊充满后,刺激感觉神经,间接兴奋性欲[12-13];当归、红花、丹参等活血补血之药可改善机体血液循环,清除代谢废物,修复腺管上皮和前列腺腺泡[14-16];白花蛇舌草、车前子具有抗炎、消肿、止痛的作用,还可提高机体的吞噬能力,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生理活动[17-18]。
五香花外洗方中的五倍子是一味收涩药,具有收敛固精、涩精止遗作用;公丁香能温中、暖肾、壮阳,公丁香与五倍子配伍可提高温中散寒、温肾助阳之效;花椒入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还可温中止痛、杀虫止痒;蛇床子散寒祛风、温肾助阳、燥湿杀虫。全方配伍共奏温补肾阳及收敛固涩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五倍子中的有效成分鞣质与皮肤接触后,可凝固沉淀神经末梢蛋白质,具有一定的局麻作用,且对细菌、真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19];蛇床子中的活性成分可调节内皮细胞的生理活动,促使其释放一氧化氮,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海绵体中的环化核苷酸,以提高患者性功能[20];丁香中的丁香酚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且可促进透皮吸收,抑制末梢神经活性,起到麻醉效果[21];花椒中的化学成分可通过阻滞钠离子通道而发挥局部麻醉效果[22]。溻渍法是两种传统中医外治法,其中溻法是将饱含中药液的纱布湿敷患处,渍法是将患处浸泡在中药液中。该外用方法利用湿热理疗技术可发挥理想的透皮效果,促使皮肤表皮角化层膨胀,利于药物透入皮内,发挥药物渗透作用,并可改善局部血流及局部血管和淋巴管的通透性,抑制末梢神经的病理性冲动[23]。
NIH-CPSI是临床评估CP症状严重程度的常用测评量表,共包含9个问题,对CP的3个主要症状进行量化评估,内容较为细化且全面。CIPE-5评分可全面客观和量化评估PE患者的性功能,对患者性欲、性生活自信程度、性功能障碍等问题综合评估,可用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判定。IELT是定义和区分各种PE类型的客观工具,但单纯IELT不足以评估PE病情,需结合其他评估指标系统评估,但是秒表测量的IELT仍是临床试验必需的评估指标。临床可将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10个/HP作为CP的主要判定指标,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参与炎症反应,白细胞增多,往往提示前列腺炎症反应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NIH-CPSI量表中各项评分和总分及CIPE-5评分、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IELT明显长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前列红鹿方治疗,五香花外洗方联合前列红鹿方治疗湿热瘀阻型ⅢA型CP合并PE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减轻CP和PE的症状,减少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延长IELT,改善性功能,为治疗CP继发PE提供了新方法。然而本研究所选病例较少,且未对患者长期随访,因此在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