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国 杨进文 冯梅琳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2019 年7 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的研究生教育大会,会议明确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要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随后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高校严把过程关,抓住课程学习等关键环节,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教学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翻转课堂、泛在学习和移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课程教学观念和模式[1],给课程教学变革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在线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梁小玉[2]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朱宁宁[3]构建了面向多维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杨金玲[4]以测绘类课程为例对当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刘洋[5]基于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英语线上教学的模式及启示,进行了后疫情时期研究生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赵嫚[6]基于OBE 理念以云班课APP 为平台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陈泽军[7]和杨智勇[8]总结了国内高校大规模在线教学的成功经验,针对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策略;秦怡[9]和林艳菲[10]以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等平台构建了课程线上教学流程及实施策略;李东明[11]基于期望确认模型和沉浸理论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者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沉浸感对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意向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贾文军[12]利用爬虫软件搜集微博平台上关于大学生网课的评论,基于词频统计和聚类分析研究了在线教学中学生体验的现状;李志刚[13]引入线上双平台教学方案,提出在此平台上以BOPPPS有效教学结构为核心的在线教学设计思路和过程评价方式;郑震[14]探讨了基于分类评价、多元化、过程性及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目前以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学银在线等为典型代表的智慧教学平台在各大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高等学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未来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主流趋势。如何运用新技术的优势革新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智慧教学环境,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成为重要课题。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2010 年新设置的专业学位,其目的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工程事业发展的创新型工程管理高层次人才。笔者所在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点近年来持续加强课程方面的研究和经费投入,建立了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管理与考核制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核心目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被众多高校广泛采用,但是部分课程因为实践条件不足和资源建设的滞后却往往采用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师单方面向学生讲述知识内容,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和交流有限,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导致创新型研究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大部分专业学位课程基于教学大纲采用标准教材进行教学,同一门课程统一大纲、统一教案和统一考核等方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质量。但没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和兴趣特长等客观因素,按“同一培养规格”来培养学生,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课程建设费用和教师精力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课程资源如慕课等的建设严重滞后,高水平优质课程严重匮乏;同时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开展教学改革的意愿不强,导致研究生课程中开展在线教学及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比例相对较低。
构建工程管理专业学位课程在线教学环境对革新教学模式、提升课程信息化建设水平、开展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构建工程管理专业学位课程在线教学环境,打破现有的统一课堂教学局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机制和模式,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及个性化教学提供有效途径,教学过程由静态单向的知识传输转变为动态双向的知识建构,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2)基于教学资源库和信息化支撑的多元化教学方法,面向课程教学全过程教学环节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环境,实现学习主体的协同交互、同伴互助、资源传送、智能指导和过程监控,实现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有效地将线上和线下各自的优点发挥到最大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课程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3)基于课程在线学习大数据,分析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偏好,结合学习记录和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和最佳学习策略,实施个性化资源推送,实现个性化分类在线智慧学习。同时,面向教学执行过程环节基于学习记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使得考核评价更加公平和合理。
传统的课程教学资源制作与管理大多以章节为单元来组织,使得教学内容和学习路线被整合固化。在线教学环境下学习者呈现多元化、学习时间和空间动态多变等特点,学习方式呈现碎片化、个性化、网络化和远程化等趋势。唯有突破以章节为基本单元的教学资源组织模式,使教学内容和学习路线分离,才能有效支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需求。为满足在线教学的需要,我们按知识点来组织编制课程教学计划及大纲,设计构建对应知识点的教案、课件、习题、视频、作业、测试和文献等资源,并将资源进行网络集成和云端共享,基于云端教学资源库,将教学工具、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有机集成,可以有效满足课程教学的网络化、协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需求。
超星公司推出的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是一个基于总的网络资源学习平台,连通移动端、教室端、管理端三大端口的教学平台,是一个贯穿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全过程跟踪记录教学数据、全程融会贯通的全生态教育系统。本文以研究生创新思维及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信息化融合为导向、以精品资源建设为核心,以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为依托,面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求,将理论教学、在线学习、案例讨论、作业测试、实践教学和答疑交流等多个教学环节融为一体,系统性地构建了如图1 所示的工程管理专业学位课程“互联网+在线教学”新模式。
图1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课程“互联网+在线教学”模式图
课前,教师利用超星云平台进行课程准备、发布学习通知、推送教学资源,学生利用移动端进行预习和学习;课中,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教室端线上投屏上课,师生之间共同开启课程直播、分组任务、线上测试和互动交流等互动教学,提升学生上课积极性、主动性和课堂活跃度,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课后,教师利用管理端发布作业、讨论和组织考试等活动,巩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最后,所有的教学过程数据汇集到管理端,管理者通过监控、诊断和分析,形成教学大数据,最终构建成智慧教学系统,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一般固定时间、地点和进度,以教师主动讲授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教学过程教师主导地位突出而学生主体中心地位体现不足,课程单一批量标准化教学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重知识学习而较少考虑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质疑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互联网在线教育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时空局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机会,学生基于学习兴趣驱动自主选择知识模块和学习进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学习。
如何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本文构建了以下几种典型的“互联网+在线教学”具体应用场景,教师可以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学位课程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单个或多个不同场景模式实施“线下+线下”融合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3.3.1 对分课堂教学
对于部分以案例教学为主的课程,可以线上发布学习资源供学生预习,课堂理论教学中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重点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线下+线下”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讨论前学生已对讨论内容比较熟悉,课堂讨论可以有备而来,讨论完成后进行讨论展示和总结点评,通过不同观点和思想的碰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3.3.2 线上虚拟仿真教学
对于部分和企业工程管理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在课程学时和企业实践安排受限的情况下,可以积极引入和建设线上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突破传统的单一实验室教学模式,线上虚拟仿真教学具备安全性好、成本低、逼真度高、体验感强、快速便捷等突出优点,可以有效改善传统实验实践条件的不足,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3.3.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对于在线资源建设基础较好或已引进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辅助教学的课程,可以安排30%~50%的学时以视频学习、主题讨论、课后作业和在线考试等线上方式进行。在线上教学有效开展的情况下线下讲授以重难点知识点讲授和讨论为主,增加一些项目和科研实践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课程“互联网+在线教学”模式应用成效显著,该模式有效提高了专业学位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了课程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政策支持、技术培训和绩效考核奖励等,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工程管理专业80%的课程都建设了课程资源库并免费共享给学生使用,申报建设省级和国家级研究生在线优质课程10 余门,获批国家级优秀多媒体课件7 门次,入选省级国家级优秀案例6 个,自主研发并获批教学软件著作权20 余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超过50%,课程信息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课堂教学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优化教学大纲、革新教学方式、强化过程管理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等系列工作,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按年度进行定期修订,使得教学内容紧跟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趋势;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后,学生参与各类讨论及互动的比例达到95%以上,互动教学内容和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整体满意度较高。
“互联网+在线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实现了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从教师单一讲授向“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转变,从单一考试评价向注重教学执行过程的多元化评价转变,从依靠教师个体主观经验向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教学转变。近五年来,工程管理学科共获得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省级一等奖1 项和二等奖3 项,获批省级优秀硕士论文6 篇,研究生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及创新创业的人数比例由原来的30%提升到现在的90%,研究生学科竞赛获奖、发表高水平论文及获批专利的人均数量由0.6 提高到1.5,形成了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了课程教学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