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倩
(江苏省徐州市九龙湖小学)
深度学习强调整体学习,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多维表征。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堂变革,需要教师对学科、学生、教学有全新的、正确的理解,需要教师具备整合观和整体思想。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高阶思维的重要途径。笔者积极尝试对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生成学习主题,并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经历数学问题的完整研究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知识结构和基本线索,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在组织教学时,应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规律,按照数学学科的知识特点和体系特征,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整合与重组,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价值,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横向整合是一种基于结构、基于关联的整合,即将同一个结构单元或者是不同单元但结构、知识点类同的内容通过优化、重组、统整、融合,生成更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主题资源。
例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负数”单元,由于学生对负数不仅不陌生,而且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并且这两课时的教材内容关联性非常强,所以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设计富有层次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深入认识正负数的过程。首先,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对于正负数已经有哪些认识,并随机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些数,请学生来分类,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其次,教师以-2 为例,请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例子,用喜欢的方式在纸上表示出它的意义(可以画图、列式、写话)。教师选取并呈现几位学生的思维过程,自然而然地借助典型实例通过直观的板书将+2、-2这两种意义相反的量加以区分。同时,教师将教材中温度计的情境巧妙融入学生所举的实例中,借助温度计这个有效的工具,以对0摄氏度的解读来凸显0的作用以及正数、负数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含义,使学生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更进了一步。最后,教师组织一个排序的活动,将黑板上原本提供给学生按正、负数分类的数依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学生在操作中生成了一个数轴,观察数轴能够看到正数和负数的排列方向、大小关系,正数和负数以“0”为分界等重要信息,拓宽了已知的数的领域的外延。
纵向整合是指教师沿着知识发展的内在脉络,将不同学段的某一领域数学知识以纵深的串联形式重组,使学生从更宽阔的视野认识和建构知识体系,洞察数学知识的发展生长点和延伸点。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时,教师可将本节课的知识放在“确定位置”整体知识体系中。学生在低年级时已学过用一个数表示一维直线上某个物体的位置,如电影院排队买票,从前往后数,淘气是第3 个。教师可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创设“找找我的好朋友”游戏情境,先请学生写一写自己最好的一个朋友在教室的位置,然后全班开展猜谜活动。学生对自己好朋友位置的描述彰显了不同的思维水平,教师将学生的几种典型原始思维一一呈现,引导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发现:仅凭一个数(即一个方位词)不能准确判断出好朋友的位置,没有说清数的方向,就会有不同的可能;观察的角度不同也会带来争议;从而引发学生用一致的标准表示位置的需要,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学习新的确定位置规则的需求。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到数学中对于“行”和“列”的规定,明确了需要用一对数(数对)才能表示出二维平面上某个物体的位置,如在教室里,淘气坐在第2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2,4)。教师请学生用数对重新表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再请学生来猜。这样前后两次游戏活动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意义和价值。此时,教师并没有停止引导学生探索的脚步,而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发学生思考,“在平面上,我们是用一对数,也就是数对表示某个物体的位置,如果平面再高一些,变成一个立体图形,还能用数对表示某个物体的位置吗?”学生纷纷提出“三维空间中物体的位置该如何表示”的猜想,此时恰当的留白给了学生更多探索的时空,更多自由的体验。这样循着“点、线、面、体”的发展脉络将“确定位置”的知识进行纵向整合,便于学生从更宽阔的视野认识和理解知识体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跨越性的发展。
数学教材是主要的数学教材资源,除此以外,充满趣味的数学绘本、操作探究的《数学实验手册》等都是具有整合价值的优质资源。
数学绘本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蕴藏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图文并茂、贴近儿童,尤其适合中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教师将数学绘本与现有的数学教材内容巧妙融合在一起,能顺应小学低中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例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单元中“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一课就有利用身体上的“尺子”估测物体长度的探究活动。测量概念和测量工具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突然要测量什么东西,手边没有尺子的情况。这时候,学生用手掌、脚印、步子、胳膊等来测量就是非常实用的方法。教师可将教材中的情境与数学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相融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绘本的主人公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妈妈为她做连衣裙,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尺子,于是妈妈不用尺子,用了“妈妈手尺”来量,进而介绍了“一拃”的概念。小女孩尝试像妈妈一样,也用手尺来量东西,电话机两拃、椅背三拃,这时她发现用拃来量沙发长度太费劲,便改用脚来测量,沙发的长度是10 个脚印,于是“一脚”的概念也知道了。到院子里测量,发现院子太大,用脚来量太费劲,小女孩又把两腿分开,用步子来量了,一前一后两个脚印的距离为“一步”。小女孩还想测测庭院中的大树,大树有多粗呢?用两只胳膊紧紧抱住的长度为标准测量就行了,两只手臂合围的量叫作“抱”;树干有多高呢?以两只手臂伸展开的长度为标准测量就行了,两只手臂左右平伸时,从一只手的中指端到另一只手的中指端的长度叫作“庹”。通过阅读绘本,学生不仅了解了身体尺的基本概念,而且激发起浓厚的测量兴趣,他们像书中的小女孩那样用自己的身体尺测量周围的事物,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身体尺”,课桌长6 拃,宽4 拃;教室长17 步,宽12 步……就在这样自主体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自己身体的神奇之处及具备的数学价值,了解了数学对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贡献。
《实验手册》基于数学教材,提炼出适合学生操作探究的实验主题,通过动手动脑相结合的数学实验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经历,在数学知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数学,亲近数学,理解数学。《实验手册》的常态化使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寻找与数学教材的结合点,将其作为片段融入数学教材的内容设计,弥补教材的思维缺失。
例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课前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百分数,知道百分数用途十分广泛,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都有百分数的身影。虽然学生对百分数并不陌生,但对百分数的意义并不清晰,因此这节课上探究百分数的意义是教学重点。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原有的教材情境调整为学生更感兴趣的“姚明投篮”的情境。课件出示姚明三场比赛投篮情况的统计表,请学生比较姚明哪场比赛中的表现最优秀,在学生发现原有知识结构中的各种比较方案行不通后,逐渐思考出更趋理想的比较方案,即比较每场比赛投篮的命中率(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试算投篮命中率,再通分成分母是100 的分数,从而自然引出了百分数,并尝试概括出了姚明三场比赛投中的比率“64%、65%和60%”这三个百分数表示的具体意义,即表示投中次数是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随后,教师将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中“奇妙百分率”的实验情境融入教学环节,“小明和小华进行投篮比赛,每人都投40 个球。比赛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小明投篮的命中率为60%,小华投篮的命中率为50%;第二阶段小明投篮的命中率为92%,小华投篮的命中率为90.625%。”请学生预测谁投篮的命中率高,并说说预测的理由。大多数学生利用自己的直觉进行判断,认为“小明两阶段投篮的命中率都比小华高,所以小明最终的投篮命中率一定比小华高”。接着,教师课件出示小明和小华两阶段投篮比赛的相关数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与验证,将两阶段合起来,分别求出小明和小华投篮的总命中率。学生发现,虽然小华两阶段投篮的命中率都比小明低,但是总的投篮命中率却超过了小明。学生通过实验,不仅进一步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增强了数据分析观念,而且体会到直觉有时并不可靠,还需要通过实际验证来加以证明,增强了数学实证的意识。只有将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跨学科整合,即多元学科整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探寻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点并充分挖掘利用,将相关学科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组成新的学习内容,能实现多维度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从学科视角出发,数学与科学具有许多本质联系。数学和科学都旨在发现客观世界的模式和关系;数学和科学都与真实的生活情境相联系,需要数量推理。从课程的视角出发,两者具有同样的活动,如科学探究和实际问题解决等;两者也具有许多重叠的内容,包括平衡、守恒、恒等、测量、模型、模式、可能性、反射、折射、度量、对称、系统、变量等。两个学科所具有的共同之处越多,对学生而言越有意义,整合也越有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数学与科学教材内容的整合,可打破以往泾渭分明的学科间的界限,将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基本学习内容加以融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数学综合实践课“怎样滚得远”就可以和科学中“斜面的作用”进行整合。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搬运油桶时,搭一个斜坡会省时省力很多。斜面工具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运输物体,以达到省力的目的。那么,怎样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斜面的作用呢?学生首先自主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会滚得远一些?围绕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科学系统的实验,利用实验数据说话。首先,用木板搭一个斜坡,使斜坡与地面分别呈30°,45°和60°的角度,然后将圆柱形物体放在斜坡的顶上,轻轻松开手,让物体自动往下滚,等物体停止滚动后,量出它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每种角度都反复做三次测量,并记录每次滚动的距离,求出平均数,每个小组还可以自主选择一个其他的角度再来试试。通过比较实验数据,学生发现,斜坡与地面角度不同,物体滚动的距离也不同;一开始斜坡与地面的角度变大,物体滚动的距离也就越远,但当角度呈60°时,物体滚动的距离反而变短了,角度再大一点,物体滚动的距离更短;当斜坡与地面呈45 度角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学生聚焦问题研究,经历利用科学实验收集、分析数据,获得结论的实践探究过程,体会到实验对比是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体验到实验研究的价值和乐趣,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将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与信息科技教材内容有机整合,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把信息科技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数学教学当中,应用信息科技培养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自主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学会使用网络工具和信息手段进行信息的搜集、处理、分析,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感受黄金比”一课,“黄金分割比”(以下简称“黄金比”)是第六单元“比的认识”课后的拓展内容,包含的元素非常丰富,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而学生对“0.618”也并不陌生。教师充分查阅资料发现,网络中有大量生动鲜活的资源可供学生自主选学,于是将这节课设计成微项目化学习的模式。课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针对“黄金比”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什么是黄金比?它和我们学过的“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叫黄金比?黄金比是谁发现的?在数学中有黄金比吗?黄金比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不同方向?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利用网络检索工具搜寻、梳理相关信息的方法,请学生在课前先进行自主研究。第二天的课上,学生纷纷带来了自己的课前研究成果。有的学生将查阅的网络资料梳理整合打印了下来;有的学生手绘了小报或思维导图。教师请学生先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每人选取一个方面。接着,全班进行展示分享,组代表汇报,其他同学适时补充。有的学生用一条简单直观的线段就解释了黄金比的含义;有的学生介绍了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黄金比的小故事;有的学生揭示了五角星中蕴藏的奥秘——五角星之所以十分美丽,是因为它每条边上相对应的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都符合黄金比;有的学生展示了黄金比在艺术领域、建筑领域、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学生再深入到数学研究领域,又知道了黄金矩形、黄金螺线、斐波那契数列,越发感受到黄金比的神奇之处,体味到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美学价值。
总之,在整合数学教材内容的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积累典型课例,营造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环境,要探究指向深度学习的整体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经历数学问题的完整研究过程,积累可以迁移的数学学习和研究经验,提升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