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绘画作品 丰富历史解释

2023-10-16 23:26
辽宁教育 2023年17期
关键词:拿破仑画作民法典

王 磊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教师要想让学生形成宽泛的历史视野,获得科学、严谨的历史解释,需要从实践层面加大研究力度,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从历史视角观察绘画作品,有助于学生挖掘其与时代的内在联系,具体形象地感受、体悟和评价历史。笔者以“一代雄狮拿破仑”一课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借助绘画作品帮助学生丰富历史解释。

一、定位历史时空,突出时代特征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学生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能对史实有准确的理解,进而形成对时代特征的准确认识。《马拉之死》是法国乃至欧洲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教师可以从该作品创作的历史时空出发,理解拿破仑时代产生的历史原因。

【片段一】

(教师出示画作《马拉之死》的图片)

师:你能从画面中读取到哪些信息?

生:马拉脸上的表情是平静的。马拉的右手握着鹅毛笔,左手拿着便签,似乎还有重要的任务没有完成。绘画采取了明暗对比的手法,背景暗淡低沉,光线都聚焦在马拉身上,凸显出作品的悲剧色彩。

师:从历史时空的角度,如何分析这些信息呢?

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以马拉为代表的革命者为资本主义发展付出了鲜血甚至是生命的代价。18、19世纪是法国大革命急速推进的时期,也是新古典主义美术发展的鼎盛阶段。绘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法国大革命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师:请结合所学知识,利用这些信息说明当时法国的社会状况。

生:马拉是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他的遇刺说明法国大革命面临着巨大阻力。

师:随着以马拉为代表的雅各宾派退出历史舞台,法国大革命的高潮宣告结束。与此同时,年轻的拿破仑开始在法国政坛上崭露头角。

法国大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并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社会基础,但无论是雅各宾派的恐怖专政,还是督政府的软弱无能,都无法保障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秩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拿破仑顺应革命需要,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最终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教师结合《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历史事实。

二、重现历史故事,建构史实联系

故事是历史传承的主要途径,也是历史教学的演绎方式之一。通过阐释历史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形成认知体系。拿破仑的皇帝加冕仪式就是一则值得回味的历史故事。

【片段二】

(教师出示画作《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的图片)

师:这幅图再现了拿破仑政治生涯的高光时刻,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事件吗?

生:拿破仑加冕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师:油画中大家看到他接受加冕的场景了吗?

生:没有。

师:那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拿破仑正在为约瑟芬皇后加冕。

师:按照西方“君权神授”的传统,欧洲天主教国家的君主应在即位时前往教皇处接受教皇为其加冕,这象征着世俗王权的合法性受到教皇的认可。然而,心高气傲的拿破仑却将教皇请到巴黎为自己加冕。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教皇正要为拿破仑进行加冕时,迫不及待的拿破仑一把将皇冠从教皇手中夺下,自己戴在了头上。加冕仪式结束不久,拿破仑便授意画家创作了这幅大型油画。结合以上故事和油画信息,思考拿破仑想表达怎样的深意?结合拿破仑巩固帝国的措施加以说明。

生:拿破仑认为他的皇位是自己打拼出来的,用不着别人的赏赐与认可,体现了他唯我独尊的气概和号令天下的野心。将教皇和其他神职人员居于画面的中心位置,说明拿破仑深知封建势力和神权主义的强大与顽固。画面色彩浓重、场面宏大,预示着拿破仑将在法国历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生:政治上重用人才,建立高效的军事体制,这有利于强化拿破仑的个人权威、推动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经济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扶植资本主义经济,这有利于壮大法国资产阶级力量和加速法国社会的转型;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在巩固新生政权的同时,沉重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

在以上对话中,师生共同搭建了教材与油画作品之间的桥梁,分享了拿破仑加冕典礼的精彩故事。为便于学生从绘画中获得全面的史实认知,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阐释:首先,结合画作的艺术特点,明晰创作者的创作意趣和价值取向;其次,将画作细节与相关史实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说明;最后,选取画作精彩瞬间,设计连锁问题,启发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接近真实的历史。

三、展开历史想象,扩大思维半径

想象力既是创新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历史想象中展开的学习是一种深层次的历史思维活动。面对《书房中的拿破仑》这一画作,学生可以在历史情境的构建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享受探究学习的乐趣。

【片段三】

(教师出示画作《书房中的拿破化》的图片)

师:这幅作品中拿破仑的形象有何不同?

生:他看上去更像是一名忙碌的政府官员。

师:你如何看出他的忙碌?

生:书桌上的一支蜡烛刚灭,另一支也烧得差不多了。如果是下午,宫中仆从应当会换新的,不会让它烧尽。结合座钟显示的四点十三分,我觉得拿破仑可能刚刚结束通宵的工作。书桌上那支羽毛笔的笔头墨汁淋漓,笔身羽毛有点凌乱,这表明拿破仑可能才拿它写过字。一些文件和报告杂乱地摆放在书桌上,最上面那页的“Code”清晰可见。据此判断,这很有可能就是《民法典》。

师:拿破仑晚年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回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这句“《民法典》不会被人忘却”?

生: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部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它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的民法都有深远影响,甚至在今天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其影响依然显而易见。

师:“那就是我的《民法典》”这句话又能说明什么?

生:在制定法典的过程中,亲力亲为的拿破仑是真正的领导者。拿破仑对自己的政治能力引以为傲,颇有个人英雄主义的意味。

在对油画细节进行观察和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其实已经看到了为制定《民法典》而殚精竭虑的拿破仑形象。师生还可依据典型史料,对以上认识进行分析,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拿破仑不仅亲自挑选了四位经验丰富的法律实务家,组成《民法典》起草委员会,还在审议法典的一百多次会议中,亲自主持数十次。此外,拿破仑还坚持法典的内容应当通俗易懂,法律的条文应该简洁明了,他的重要贡献正是在于把法国大革命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译成了“司法法规的语言”。

由此可见,《民法典》之所以被命名为《拿破仑法典》,不仅因为它是拿破仑统治时期的产物,更重要的是,拿破仑在其制定过程中曾起过决定性作用。以上阐释将历史想象和历史解释有效结合,深化了学生认知,拓展了学生思维。

四、聚焦历史评价,彰显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教师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拿破仑一生大部分时间与军事活动紧密相联,战争构成了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片段四】

(教师出示画作《跨过阿尔卑斯山圣伯纳德隘口的拿破仑》的图片)

师:拿破仑所经历的许多战役,大都以油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在这些油画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一幅,它给你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

生:拿破仑一手握着缰绳驾驭战马,一手指向天空。他的眼睛炯炯有神,尽显军事家的伟大魄力。

师:1800年5月,拿破仑率领法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出其不意地抵达意大利,击败了反法联军。随后,拿破仑乘胜追击,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巩固了自己在法国的统治地位。你们如何看待战争中的拿破仑?

生:战争使拿破仑成为了法国政治权力的最高主宰者和欧洲大陆的霸主。

生:对外侵略战争的扩大,尤其是对俄战争的失败,加速了他政治生命的结束。当拿破仑参与的战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为目标时,往往以胜利结束,以满足个人私欲,以奴役和侵略他国人民为目标时,往往以失利告终。

师:以上分析对我们评价拿破仑有怎样的意义?

生:拿破仑个人才能的发挥,离不开时代的要求。拿破仑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不能用脸谱化、简单化的方法去评价。在看到拿破仑功绩的同时,也要承认其具有阶级局限性。

唯物史观的内容丰富,观点众多,理论性、思辨性强。以评价拿破仑为例,首先,教师在指出拿破仑保卫革命成果、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其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保守性和争霸欧洲的侵略性;其次,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看到法国资产阶级群体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共性追求,另一方面也要剖析拿破仑在目标达成方式上的独特性;最后,拿破仑的优秀品质集中体现在其对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上。

总之,以历史解释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多维度解析绘画作品中的教学资源,能够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完成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拿破仑画作民法典
下期预告 拿破仑:折腾的前半生
无信不立 无诚不久——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那些规定
民法典诞生
民法典来了
中国民法典,诞生!
拿破仑美言惑敌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