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生教育”的本质是平等、相互、人本、合作与共赢,体现的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强调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本文以桂林市中隐小学为例,论述学校依据“共生教育”理念,尝试构建“共生课堂”的方法,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落实“双减”政策。
【关键词】双减 共生教育 共生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2-0037-04
“双减”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实施“双减”,是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需要;是坚持教育公益属性,推进教育公平,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克服教育中的功利化、短视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全面修复教育生态,保障每一个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在“双减”背景下,如何真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凸显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师和学生和谐成长呢?我校实施的“共生教育”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共生”理念在我国源远流长,“世界大同”“天人合一”“和而不同”都与其同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由此可见,“共生”理念既具有历史文化背景,又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生命力。长江学者、国家督学、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一直致力于“共生教育”的研究,他认为“共生教育”的本质是平等、相互、人本、合作与共赢,体现的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强调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也就是说,“共生教育”不仅是一种生命教育、一种价值观,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理想目标、一种研究思路。这为我校实施“共生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一、依据“共生教育”理念,尝试构建“共生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要渠道。按照“共生教育”理念,我校尝试构建“共生课堂”。“共生课堂”的核心目标指向全面育人,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优秀,让每一名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实现同步成长。
(一)“共生课堂”的构建原则
基于“共生教育”平等、相互、人本、合作与共赢的理念,我校总结、提炼了“共生课堂”的五个原则:素养与育人“共生”的原则,即“共生课堂”是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实现育人根本目的的课堂;知识与技能“共生”的原则,即“共生课堂”是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课堂;学生与学生“共生”的原则,即“共生课堂”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师与学生“共生”的原则,即“共生课堂”是教师能够获得专业成长的课堂、学生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提升的课堂;课内与课外“共生”的原则,即“共生课堂”是跨学科无边界的课堂,是课内外跨学科知识融合的课堂。
(二)“共生课堂”的构建思路
“共生课堂”是由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课堂生态中的各个因子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能各自实现个性化发展。在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中,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研发了随堂听诊指导课、能力提升开放课、教师跟踪指导课、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引领课、年级教研预约课、团队教研示范课、学习成长模仿课、教研改进反刍课、学科融合展示课等十种课型。不同的课型都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设了外环教学基本功、中环教学策略、内环教学思想三个基本环节,有计划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提倡教师开展沉浸式备课,通过扎实推进“研读教材,独立思考,形成构思→观摩平台,深入研读,形成草案→集体备课,研究学生,形成共案→研究学情,反复修改,形成精案→制作课件,执教上课,形成反思→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人入胜→带入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运用情境,交流展示,精导妙引→凭借情境,练习检测,实践运用→回顾情境,拓展延伸,融合共生”的集体备课过程,促进“共生课堂”的形成。
按照“共生教育”理念,我们以“人人有成长”理念为引领(如图1)、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出了“全学科育人、跨学科‘共生’”的主张,确定每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如图2),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倡导合作探究、鼓励问题创新、亲历学科实践等途径,让学生善表达、会合作、爱思考、能实践。
由圖1、图2可知,我校力求打通各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全学科育人,跨学科“共生”。语文课堂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树立文化自信,通过学科内跨单元融合、学科外与多学科融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保证育人方向。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师引导学生做拼音小报,使学生巩固语文拼音知识,同时融合美术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在高年级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使学生内化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积极表达、敢于创新的能力。数学课堂注重情境创设、增加实践内容,给学生更大的操作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千米有多长”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让学生通过走步的方式感知100米的距离有多长,进而想象1 000米的距离有多长;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1立方米的空间可以容纳多少名学生的方式,感知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
二、依据“共生教育”理念,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共生教育”致力于让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现专业成长。我校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倡导合作探究、鼓励问题创新、亲历学科实践等途径,让教师在教学体验中“人人有发展”。
(一)开设“校长微课堂”
为了让全体教师理解“双减”政策,明确“共生课堂”的目标和主旨,达成共识,并积极参与其中,学校开设了“校长微课堂”,向全体教师阐述“共生教育”相关理论和“双减”文件精神。例如,我校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先后为全体教师开设了“‘共生教育’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素养导向下的‘共生教师’成长”“以减促升打造‘共生课堂’新样态”“‘五育共生’让每个生命都自由呼吸”等微课堂。从“双减”之后教师面临的“加减乘除”,到教育发展理念的回归、教育生态的重塑,从对“共生教育”的理性思考到对“共生课堂”的理念解读,在一轮轮培训、讲座中,“共生课堂”理念开始在教师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为学校后期开展“共生课堂”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设立“共生”教研活动月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力军”,课堂教学是改革的主渠道。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为了真正让教师在教研中“共生共长”,学校开辟了“教师书吧”,设立了“共生”教研活动月。教导处根据教师不同的学历和能力,把教师分成四人一组,组成磨课团隊。磨课团队围绕一个主题分工合作,一名教师执教、一名教师评课、一名教师说课、一名教师做教研记录写新闻,通过打磨的方式呈现思、议、研、授、评、改的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每周二的业务学习时间,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共同观摩评价,搭建校级展示交流平台。在这个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如何解读教材和合理设计教学,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充分利用擅长信息技术的优势,带领年龄较大的教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的行为变成群体的行动,实现了“一人上课,大家受益”的预期目标,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三)举办“共生大讲坛”活动
我校定期开展教师论坛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让“能者为师”、成为“共生大讲坛”发言人,围绕“共生课堂”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和具体做法。在论坛活动中,教师围绕“‘共生教育’理念下我的课堂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的‘共生课堂’实践经验”“‘双减’之下我是这样布置分层作业的”等议题展开学习讨论,促使教师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思维拔节成长。例如:我校文玲琼老师在论坛活动中以《我是一只小虫子》的教学为例,介绍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人为本,书本知识和实践‘共生’”“以灵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中‘共生’”“以发展为目标,引导性和发展性评价‘共生’”的实践策略;李莲昌老师介绍她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共生课堂”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用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的方式认识轴对称图形,然后带着学生查阅资料,探索桂林靖江王府轴对称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最后提出用轴对称知识修复靖江王府的方案。这样的分享活动激活了教师对“共生课堂”的探究热情,为学校进一步探索“共生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鼓励教师做科研课题
学校要想突破发展瓶颈,就应走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之路,鼓励教师做课题研究。我校通过科研凝聚人心,发展教师,引导教师通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课例研究等关注真问题,生成科研课题。我校先后鼓励和支持教师申报“‘双减’背景下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作业设计研究”“‘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等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共生课堂”的实践,构建学校“共生课堂”文化,推动“共生课堂”经验的形成和提炼。以“‘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为例。课题组让一至二年级学生培育学校的盆栽等花花草草、三至六年级学生负责校园里果树的养护和采摘,将特色劳动与科学教育互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动手能力,既打造了芳草茵茵、桃李飘香、和谐共生的校园,又达到了劳动育人的目标,还总结了一系列养护花草树木和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方法、策略。
三、依据“共生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校教育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价值,注重因材施教,才能达到“共生教育”提倡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共生”境界。
(一)设计特色作业
学校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以提升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作业革新;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能力,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设计特色作业,用特色作业代替“过量的负担”。
语文特色作业做到基础作业当堂化、重点作业趣味化、实践作业生活化。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书信书写的内容后,教师为学生搭建交笔友的平台,让学生通过与笔友互通书信来巩固对书信格式的掌握,体会书信带来的特别体验;学完《夏日绝句》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项羽该不该自刎,让学生通过辩论赛的形式了解历史,思考如何面对失败,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数学特色作业注重制作类作业常态化、发散类作业可视化,注重实践性。例如,在教学“绘制校园平面图”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分工合作,亲身体验测量、记录、讨论等过程,最后绘制校园平面图。在学生汇报整理后,布置绘制思维导图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梳理测量的相关要素和注意事项,对进率、换算、距离、周长、面积等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加强对“测量”大单元知识的来龙去脉的理解,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图谱。
(二)开展社团活动
社团是学校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共生课堂”实践的另一个方式,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学校按照课后服务申报工作规范化、过程管理精细化、实施工作序列化的原则开展课后辅导和社团活动,想家长之所想,解家长之所难。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从学生、教师、课程、教学等方面统筹开设音乐类、体育类、科技类、美术类等40多门课程,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样化课程设计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学生个性得到释放、特长得到培养。例如,科学益智社团、拉丁舞社团、百灵童声合唱社团、趣弹尤克里里社团、创意美术社团、少年创客社团、电脑绘画社团、国学文化修习社团、快乐篮球足球社团等都是学生喜欢的社团。在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特长得以发挥。
(三)举办特色节日活动
为了让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节日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体验。学校把语文阅读与美术音乐融合成阅读文化节(如图3),把数学知识与游戏探究整合成数学游戏节(如图4),把劳动教育与体育赛事融合成劳动体育节(如图5),形成特色节日系列。
由图3—5可知,举办系列节日活动,能让学生在小学六年中真实地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阅读不同的文体作品、玩不同的数学游戏、增长不同的劳动体育技能,既有趣又受益。例如,学校的阅读文化节,校长带头解读《桂林山水》,从文化自信美、画面意境美、和谐共生美三个维度引领师生们感悟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学生则用表演诵读的方式演绎《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学校还根据不同年段推出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一年级“儿歌节”组织学生唱儿歌,亲子读儿歌;二年级“童话节”以“童话开启奇妙之旅”为主题开展主题阅读;三年级“寓言节”,师生们在活动中编寓言、演寓言、悟寓言;四年级“诗歌节”,融入了“朗诵会”“巧手画诗歌”“巧思做诗集”等环节;五年级“戏剧节”,学生自编剧本,表演课本剧;六年级“小说节”,学生通过绘制小说画报、撰写微型小说等形式记录自己的阅读所感,大家都收获满满。
(四)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为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我校精心设计了“唐诗中的植物”“诗与数学”“詩词中色彩”等跨学科主题式学习项目,让师生在无边界的“共生课堂”里沉浸式学习和探究。唐诗蕴含着人文精神,植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两者有机结合,既是对自然生命的关照,又是对文化生命的延续。主题式学习通过虚拟的现实世界让师生跨越时空,穿越历史,与诗人对话,与画家共情,赏诗词之意韵,论植物之气节。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桂林一绝”(明代出土的梅瓶珍品),使学生从造型工整端庄、釉色艳美清丽、图案秀雅精致的梅瓶中受到美的熏陶;到东漓古村学习非遗文化,使学生感受到竹的谦虚有节,领悟莲的正直高尚,让唐诗里的知识活起来,让植物的品格立起来;开展与草木相关的人文之旅,将古诗诵讲与科学探究、非遗传承、民俗风情、多元视角融为一体……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点,使学生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做研究,有机联结新旧知识和不同学科知识。
(五)着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共生教育”理念倡导涵养个体“共生”品格,促进彼此和而不同的发展。我校据此建立了“共生”评价体系,利用“AI成长学生发展平台”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过程性评价;设计“勇攀中隐山”班级评比机制,学生、教师、行政班子共同参与,对各班级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性评价;改革考试方式,在低年级开展“乐学游考启润童年”活动,创设了“奇妙汉字变变变”“情景交际说说说”“操作量量量”等关卡,旨在将学科知识、实践技能渗透于各项闯关活动之中,寓考于乐,通过口语、听力、实验操作、展示分享等形式,让考试变得轻松有趣;将语、数、英、图、音、体与劳动教育结合,进行“中隐小厨房美食我做主”的测评,通过说美食、买美食、配美食、画美食、播美食、唱美食、送美食,对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大胆创新,更全面、更客观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我校提倡“‘五育共生’综合性评价”,以德养正,以智启人,以体育心,以美培元,以劳立行,每周评选出“中隐好娃娃”,每学期展示“中隐好少年”的风采,通过多元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实践证明,“共生教育”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下一步,我校将继续深入开展“共生教育”实践,挖掘师生潜能和内驱力,使“让每个生命都自由呼吸”的美好愿景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杰远.论自然与人文共生教育[J].教育研究,2010,31(12):51-55.
[2]孙杰远,周家金.和而不同:共生教育的文化逻辑[J].广西民族研究,2022(5):148-154.
注:本文系广西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丽(1974— ),广西桂林人,本科,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和小学课程开发。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