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中还原“行知”的温度

2023-10-15 23:09:17葛芸芸
小学生 2023年3期
关键词:行知陶行知生活

☉葛芸芸

一、行知温度源于爱

会爱学生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爱,他的教育才更具有力量。陶行知曾说:“在教师的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也就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师生间没有血缘,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期待感、责任感,完全源于社会赋予的使命[1]。

那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怎样爱学生呢?

(一)尊重学生

做到“有教无类”:不偏袒,不挖苦,对生理、心智发育上有缺陷的学生要做到同等对待。同时,尊重学生也表现在一些小事上。例如,学生向我问好,我每次都会礼貌挥手并做出回应;对学生给我的帮助,我会说“谢谢”;不小心弄掉了学生的东西,我会说声“不好意思”。小事虽小,但孩子们从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样也能赢得他们的好感。

(二)欣赏学生

在孩子心中,老师的赏识是非常珍贵的,他们期待能常常得到老师的赏识。没有哪一个学生完全是由缺点构成的,如果老师整日盯着学生的缺点,永远对学生只有批评,久而久之他们会自暴自弃;相反,要抓住契机及时表扬,哪怕是发现他们身上很小很小的闪光点,也要毫不吝啬地让他知道他是好学生。慢慢地,他就会以好学生标准去要求自己,从而良性循环,得到更多的表扬。当教师把爱洒向学生,自然也会收获爱。爱让教育教学如虎添翼。

平时,我会注意传达出我对他们的欣赏。班上一位女学生,超敏体质,血比同龄孩子热,每到换季,就会过敏,有时甚至不知道因为什么又过敏了。医生说等发育后来了月经就好了。一次,我得知那孩子又过敏,身上抓破多处,整夜没怎么睡,以为她需要请假,但她居然来上学了,在校期间还没有和其他人说起她的难过经历。接下来,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几次。我默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后来,我在尊重孩子隐私的前提下,把这件事在班上说了,并表扬了她的勇敢。第二天,家长就发给我这样一段话:“感谢您一直给予孩子各种鼓励,今天回来说老师给了糖果,还当着全班夸她勇敢,很庆幸遇到了您做孩子的老师,感觉现在的她越来越自信,让我心中充满了感激。”说实在的,看完后,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很满足,感觉到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是温暖的!

后来,我深深认识到表扬和激励的作用,并将形式多样的表扬累积并量化了起来。我也经常自己花钱去买文具奖励给孩子。小小文具,大大的爱。学生其实非常在乎老师发给他的每一样东西。平时,会从家长的口中知道:有的学生甚至把老师发的文具当成宝贝,谁碰和谁急。

当然,对于那些学习习惯、态度不佳、学风懒散的学生,我觉得是需要适当的提醒,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会影响自己,也会损害到班集体的形象,引导学生学会自尊,引导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

(三)心心相印

陶行知曾说过:“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句话简明道出了师生交往主要是心与心之间真诚的沟通[2]。

入职初期,我遇到的曹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对学生真心相待的人。她五十几岁,每天清晨总是第一个到教室,组织学生晨读。在她的晨读课上,每一个孩子的读书声都能传达出某种情愫。“小和尚念经”的情况在曹老师这里是不被允许的,表情不到位的孩子曹老师会单独指导。当然也有让曹老师“头痛”的情况。班上有一个先天性舌头缺陷的孩子,读书总是读得不够清楚,更别提感情了。可是曹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给他纠正发音,花时间陪他读书。曹老师总是鼓励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忍不住咬得口大了一点。”孩子们很喜欢曹老师,每次出游,总会跟曹老师一起捧着书本,在大自然中畅读。情境作文课上,曹老师会带孩子们实地走校园,利用情境激发孩子的真情实感,给学生机会真真切切去感受,从而减轻孩子们作文中无东西可描述的痛苦。有人曾对曹老师说,何必这么大费周折呢?放几张图片给孩子看不是也一样的吗?她笑着回道:“那样他们的感受会更深刻。”她会耐心听取孩子们讲的每一个故事,收集他们的故事后出版专属于本班的书籍。也许其他班的孩子听到作文课的反映是无精打采,而曹老师班的孩子听到上作文课时,他们的眼睛里是有光的。他们说那是一堂有料、有趣、有故事的课。

由于年纪,曹老师视力越发下降得厉害,可是她依旧孜孜不倦,作业做到面批。有个别孩子讲了几遍还是不“开窍”的,她也会装作发怒的样子,可是没多久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讲解,一直讲到孩子懂了为止。年轻教师没有一个不佩服她的。聆听她的课你会很感动,感动于她的认真,感动于她的善良,感动于她的为人师表,感动于她事事为孩子着想、处处为孩子的发展与进步考虑。如果你有幸坐在她的课堂里,你会感动的。

班里的学生小余,被父母过度溺爱,数学作业总忘做,课上走神、小动作不停,几乎每天被批评。久而久之,他开始自暴自弃。深思熟虑后,我还是决定去叩开他的心门。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犯错后,都希望得到宽容与原谅。

于是我提前告知小余:“今天会提问你哦。”并让他回答简单的题,以获得大家的赞赏。当他开小差回答不出来时,我会说“没关系慢慢说,老师相信你可以的”“虽然你刚刚开小差了,但我相信你是知错能改的好孩子”“你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通过真诚的肯定,他对自我学业的要求更高了。

评讲一道选择题:“书架上层有书80本,下层的书比上层的4倍还多12本。这个书架一共有多少本书,错误的算式是哪一个?”小余主动举手说:A、B两个算式的答案是相同的,而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所以A、B都不选,选C。听了他的分析,同学们赞不绝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用心换心,以情动情,打动人心的教育才能创造奇迹。

二、行知温度源于生活

(一)教育生活化

陶行知说过:“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生活,就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过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1];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他倡导“生活即教育”,并非把生活简单等同于教育,而是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又为教育服务,二者相辅相成。在“教、学、做”三者中,陶行知主张以“做”为中心,“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凡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当教学从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实际切入时,学生才会感受真切,自然而然就能全身心投入到解决的问题中去,从而发展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

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情境中去创造,去增长知识、才干,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如:一年级下册的“20以内退位减法练习”中,有这样的练习题:11-5=12-6=( )-( )=( )-( );16-8=15-7=( )-( )=( )-( ),通过填写,找到得数相同的算式。部分孩子填的时候虽然正确,但杂乱无章。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有序的好处,我以“11-5=12-6=(13)-(7)=(14)-(8)”为例,以“跷跷板”为模具,让学生把中间的减号看成是跷跷板的横杠,减号两端的数字看成是胖瘦不一样的小朋友。试问:如果两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此时跷跷板已经平衡了。再在跷跷板的左边“11”加一个“小胖子1”得到“12”,怎么样才能够让跷跷板还保持原样不动?孩子通过生活经验,立刻就答道,在跷跷板右边“5”也加一个“小胖子1”,变成“6”。接着,我追问:如果再在“12”上加一个“小胖子1”得到“13”,右边呢?一位小朋友回答“也要加一个小胖子1”。“那左边再加一个小胖子1,右边呢?”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意外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小朋友们很快感受到了一组算式的变化,并能仿写算式,课堂成为小朋友们的乐园。

又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本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元能买什么”,我就创设了一个玩具店的场景。在这个模拟情境中,让学生真实感受钱的作用。利用这个场景,问学生:“如果是你去买东西,你想买哪两件玩具,要付多少钱呢?”问题一出,学生精神了,迅速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并算需要的钱数。当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时,学生更倾向于独立探索、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认识方向》中,学生是在认识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后进行的。在教学中,在教室里辨认东之后,再沿着顺时针旋转方向找出南、西、北。在此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在感知中学,玩中有所得,学中有所获,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三)练习生活化

以前,教师非常重视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造成了知识和应用相互分离。

布鲁纳曾说过:“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数学的意义一部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部分是为了解决数学中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互联系。

例如,《认识厘米》,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完成“蒜叶生长记录单”,通过每天的观察以及记录蒜叶的生长变化,从而让学生将厘米单位概念真正地融入生活。例如,《认识年月日》一课,让孩子们制作年历,深入了解年月日。这种新颖有趣的练习赋予了数学以生命,为学生成长、教学服务,同时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2]。

三、行知“数学小先生”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推崇的教学模式。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竞争意识等都有帮助,有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台上“小先生”

在讲授某些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采用陶行知“小先生”的方法,有时效果会比教师讲解更好。台下的学生感到很新鲜,会去听听同学在讲的时候和自己的想法是否吻合,是否存在错误,是否存在需要补充的地方。台下的学生往往这时提出的要求与整改建议都是精益求精的,甚至是较为苛刻的。而台上是“小先生”,需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路,无形之中,其记忆、思维、表达等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升。例如,在讲“28×2+13×2=(——+——)×2”这个式子时,当时我也犯难了,这个内容是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而不知道怎样用三年级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讲,因此,我请“小先生”来讲,没想到,小先生居然给了我意外之喜——他把这个算式与求长方形的周长联系起来了,这正好是孩子们学过的,而且他能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多么宝贵!这位小先生,在那一刻,是多么闪耀!

(二)台下“小先生”

每个班上都会有一部分后进生。陶行知说“小孩可以教小孩”。首先,在班上挑选优秀生做“小先生”,然后将学生合理分组,每一组至少有一到两名“小先生”。每次新课教学完之后,教师对部分学困生进行重点辅导,“小先生”则对组内的中等生进行辅导。这样,既可以帮助学困生,也有效提高了优秀生、中等生,达到了互教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而且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三)信任“小先生”

教师还需要适当地放权给“小先生”,例如,“小先生”有权发放“表扬”,且这个“表扬”与教师发放同样有效,同样参与量化。“小先生”发放“表扬”会比教师更加细致,更加及时,更加密集。对于“表扬”的含金量,可能还需要教师一周一次地召集“小先生”,进行一些指导,保证“表扬”的质量。“小先生”发现学困生学习中存在问题时,可以自主决定解决方法,也可以与教师商量而定。

当今是知识、信息和教育的社会。因此,我会用“行知思想”继续丰盈自己的头脑,力求教学上有创新、有发展,并努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原“行知”的温度,用爱启人良知,用爱构建课堂,为自己的教育生涯留下绚烂的一笔。

猜你喜欢
行知陶行知生活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行知”引领:前行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路上
教育(2017年23期)2017-06-20 03:56:53
亲力亲为行知课堂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未来英才(2016年23期)2017-03-01 23:54:38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浅析“行知”思想在职业学校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文理导航(2016年3期)2016-02-01 00:08:42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实践“行知”教育思想 开展“节约型”科技活动
文理导航(2014年19期)2014-08-16 03:36:35